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491章 分别做好准备
    实际上,在确定上报菜单的时候,各省的一些厨师都有各自的想法。

    比如在鲁菜这边,也是有两位来自岛城的厨师,提出了一些他们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岛城的厨师还没有认为自己脱离了鲁菜范畴。

    所以在苏、孙两位老师傅协调下,岛城的厨师最终还是以大局为重。

    最后菜单的确认,并未有太大的分歧。

    可是到了苏省,他们菜单的确定就出现极大分歧。

    首先是淮扬菜的厨师不认为他们属于苏菜。

    苏省的两份菜单上报,所有厨师在一起的座谈会结束。

    参赛的厨师,大部分还是坚持,要做出自己地方的特色,要塑造出自己的菜系。

    然后可以加入淮扬菜和金陵的红楼菜在其中。

    但是这次来全国大赛,尤其是在沪城逛了之后,站在东方明珠塔高处眺望。

    甚至现场一位年是很高的老师傅直接点明冯正明想法不切实际。

    也算是通过全国大赛,把糖醋鲤鱼整体做法确定。

    林柏升也凑近仔细看了看,同样是不禁感叹道“老师傅们的刀具保养的都很好,而且当初他们的刀质量也都好。”

    苏城的老师傅觉得,既然这次都是以各省的方式参加全国大赛,那就应该以苏省的名义参赛。

    可是来自苏城的苏菜老师傅又是不太认同这点。

    应该要摒弃菜系和派系成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中华美食更加精彩。

    那干脆就不要用淮扬菜或者是苏菜参赛,用红楼菜和红楼宴参加这次全国大赛。

    这样以后写上菜谱后,可以让更多鲁菜厨师学着去做。

    他不能像是在汇泉楼里,学徒打花刀的时候允许有些偏差。

    得到这样的允许,苏省这边厨师倒也是没有太多异议。

    何必一定要说自己的菜是属于什么菜系呢”

    如此一来,淮扬菜算是从苏省中独立出去,变成单独参赛的一个菜系了。

    而红楼菜就应该是金陵菜为主,还是应该要金陵的厨师为主。

    李志峰问“这两把刀,是颜老师傅传给你的”

    冯正明对江成哲的提醒也是笑了笑表示感谢。

    “没关系,我只是说出我的想法,既然是交流,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可以说出各自的一些想法。”

    逐渐让糖醋鲤鱼成为了鲁菜中的一道经典代表菜。

    冯正明是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偏差。

    “年轻人,你或许厨艺上的表现确实很厉害,但你的想法实在是很幼稚,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算是一下子把这道菜的造型和档次提升了不少。

    李志峰问冯正明“正明,你可要好好准备,牡丹花刀到时候可千万不能出错的。”

    结果事情就这样僵持住了。

    这么一番话,倒是获得在场所有人的认可。

    所以苏菜不能把淮扬菜包含,淮扬菜应该要单独参赛。

    在几方都没办法很好的说服对方的情况下。

    两位淮扬菜的老师傅,也认为淮扬菜不应该被包括在苏菜当中。

    苏省几方相互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当然那些是未来的目标,眼下冯正明还是需要先把全国大赛准备好。

    可是冯正明觉得,中华大地明明是地大物博,从古至今也是物产丰盛的地方。

    所以他还是认为,应该要融合各地不同菜系,提取出各地菜系中的经典菜,各地不同的经典菜放在一起,才能够真正代表中华美食。

    冯正明的这套观点,没有获得其他参赛厨师的认同。

    “没想到苏省这么麻烦的啊”

    要把中华美食的丰富多彩呈现给所有人。

    冯正明微笑说“不能只做那一道菜,还需要准备其他的菜。”

    苏城的厨师觉得,苏菜还是以他们苏城的厨师为主。

    “是啊,只需要稍加改良,那道菜获得金奖是一定的。”

    冯正明有些好奇“李会长怎么知道”

    让淮城、杨城和镇城三地的参赛厨师联手,单独推出一个淮扬菜经典宴席参加比赛。

    他要在沪城开一家融合全国各地不同菜系的餐厅。

    他能感受到,各地不同菜系之间始终是存在竞争。

    “很正常,毕竟最早划分四大菜系的时候,是鲁、粤、川和淮扬的。”

    烹饪总会的副会长说“对,大家有想法都可以说,我们的交流是自由的,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年轻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一些,先把你所擅长的鲁菜做好。

    我们厨师应该要因地制宜,相互学习和融合各地的技法,再加入自己的一些创意,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东西就好。

    对冯正明拿金奖,李志峰和林柏升都觉得问题不大。

    本来参赛厨师不能统一想法的情况,应该是各地的老师傅们出面协调。

    其次苏省淮城和杨城两地的厨师,都认为自己才是淮扬菜正宗。

    冯正明向李志峰和林柏升笑着点头“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做到标准。”

    “苏省竟然厨师都能分成好几派的。”

    冯正明的这套刀具,其中文武两把菜刀是师父传给他。

    好在评委们也都清楚,苏省确实不能用苏菜去统称。

    看到冯正明拿出来的刀具,同一个房间的李志峰和林柏升都凑近仔细看了看。

    林柏升拍拍他的肩头“正明啊,你的担子可是有些重。”

    这一次宴席交流中,依然是把这道菜放在宴席上。

    都希望自己的菜系,可以成为最能够代表中华美食的一派。

    与此同时,各地的厨师们也都在进行最后的准备。

    不要一山望着那山高,想要把各地菜系都学会,到头来可能反倒是学了个不伦不类。”

    冯正明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已经决定了。

    那么自己做的时候肯定是要绝对标准才行。

    所以在进行比赛前,大家也都需要分别检查一下自己的工具。

    因为红楼宴当中,汇聚了淮扬菜和苏菜的很多菜肴,能够具有代表性。

    所以苏省推出的苏菜宴席,就是应该以苏菜为主。

    所以最终也同意了苏省分出两份宴席菜单分别参加经典菜交流。

    金陵老师傅的这种规划,实际上算是比较符合苏省情况的规划。

    剩下的一些其他刀具,是冯正明后来自己收集。

    这次鲁菜的交流宴席,冯正明的担子确实比较重,好几道菜都需要他去做。

    一位老师傅出面说冯正明,其他一些老师傅也都表达对冯正明想法的批判。

    甚至还有厨师,专门借了酒店后厨,进行了一些刀功上的练习。

    苏、孙两位老师傅是希望,冯正明可以用更加标准的方式去做一次。

    这方面也确实没办法,因为冯正明是鲁菜厨师团里最年轻的,所以他手艺上也是更有把握,能够做到足够标准。

    而且知名的红楼菜也是金陵菜为主,所以这次苏省拿出的菜单,应该是金陵厨师为主。

    甚至就连港城的厨师们,也对冯正明融合全国各地不同菜系的想法,觉得是有些不切实际了。

    这场全国大赛,让每一位厨师都严阵以待起来。

    赛事方和评委们也都是有点哭笑不得。

    苏、孙两位老师傅虽然没有当面说什么,但实际上也并不认同冯正明的想法。

    后来颜老师傅全国大赛回来,也是在泉城进行过很多次的制作演示和交流。

    这次来全国大赛,他也是专门准备了一套用起来顺手的刻刀。

    只不过做法上有着很多种。

    “你的那道乌龙戏珠,肯定是能拿到金奖的。”

    可能惟一认同冯正明说法的参赛厨师,也只有同样年轻的江成哲。

    不过江成哲也提醒冯正明。

    李志峰说“交流宴席上,糖醋鲤鱼可是需要你亲自动手,第一届全国大赛上,颜老师傅也是用这两把刀,做了糖醋黄河大鲤鱼,成功获得金奖。

    他们拿出一个苏菜和红楼菜结合起来的红楼宴参加比赛。

    但是在苏省他们来的四位老师傅,也都是意见不统一。

    只不过他这种想法,看起来无法获得其他厨师的认同。

    冯正明也很清楚,既然是要当做标准,还要被拍照放在菜谱上的。

    尤其是淮扬菜也确实是要比苏菜的形成要更早。

    “所以实际上淮扬菜确实很难划分出一个具体地域。”

    并且金陵的老师傅觉得,苏省无论是淮扬菜还是苏菜,双方既然都说服不了对方。

    刻刀的准备,算是吸取选拔赛的教训。

    甚至连镇城的厨师也认为,像是水晶肴肉这类的菜品,应该是他们镇城的菜,不属于淮城和杨城两家,更加不能算在苏菜当中。

    并且让糖醋鲤鱼成为了鲁菜中的一道经典菜。”

    “还是不要跟老师傅们正面对抗,他们很多想法已经根深蒂固,你想要改变不可能。”

    最后也只有江成哲始终还是支持冯正明的想法。

    对他拿出的文武两把菜刀,两人多少是看出来属于有年代的刀具。

    你想要一个人把全国各地的菜系都学会,把不同菜系融会贯通,这本身就是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几乎所有的厨师都带着一套自己的刀具,还有像是冯正明一样连锅一起带来的。

    两位老师傅觉得,淮扬菜当初是四大菜系之一。

    对于自己的意见不被认同,冯正明是丝毫也不觉得意外。

    而且几乎都是相当考验刀功、火功和勺功的菜。

    冯正明抚摸着两把刀,神情严肃地说“这两把刀跟着师父多年,让师父做出不少好菜,这一次全国大赛上,我也要用这两把刀,拿一个金奖回去。”

    最终,淮扬菜的两位老师傅达成一致。

    “真要说起来,两个地方都不能完全说是正统或是正宗。”

    “是啊,当年的扬州和如今的杨城指的不是一个地方,淮扬菜也不是说苏省的淮城和杨城结合起来的菜。”

    这么一来,苏省的苏、锡、常三地的厨师,自然也是有些不服气了。

    “说起来,淮扬菜究竟是苏省的淮城最正宗,还是杨城是正统呢”

    苏菜是八大菜系中,是属于淮扬菜衍生出的。

    过去冯正明也想过,应该要坚守住鲁菜的根基。

    直到第一届全国烹饪技能交流大赛上。

    李志峰回答“这两把刀我曾经见过颜老师傅用,那是在他参加第一届全国大赛的时候。”

    不可能有某一个地方的菜系,能够代表全国的美食。

    实际上,过去糖醋鲤鱼在鲁菜中很早就有了。

    不过其他各地的厨师们,见到苏省的这种情况,也都是多少会在背后议论。

    颜老师傅亲手做了那样一次如同是鱼跃龙门般的糖醋鲤鱼。

    冯正明对此有自己的一份理解,和其他一些厨师交流的时候,他也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金陵的厨师又觉得,他们作为省会来的厨师。

    苏省剩下的各个城市厨师,眼见淮扬菜的三城厨师独立出去,以淮扬菜参加比赛了。

    菜系的划分实际上固化了各地之间的交流,我觉得不如干脆不要说什么菜系了。

    等到苏省这边上报了两份宴席菜单后。

    剩下的城市在经过一番商量后,最终是确定了以金陵和苏城厨师为主。

    李志峰赞同这一点“当初的菜刀都是要经过锻打,和后来工厂批量加工出来确实不一样。”

    金陵来的老师傅是一位研究多年红楼菜的老师傅,他则是认为苏菜参赛应该把红楼菜拿出来,用红楼菜作为参赛的一个卖点。

    各地因地制宜,有自己独特的饮食结构这是很正常的。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单纯以不同的菜系去硬性的划分,中华美食各地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便是相邻的城市,可能在口味上都会有所差异。

    让他觉得中华美食应该就如同面朝大海的东方明珠般。

    冯正明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为接下来比赛准备。

    一方面是要把刀具和厨具准备妥当,另一方面也要复习一下各自需要做的菜。

    同时,电视台和报社以及一些杂志社,也都是纷纷赶到现场进行布置。

    尤其是电视台,沪城和京城的电视台都安排了人,还有央视也是专门派了团队来,要进行一次全国性的现场直播。

    一切都准备就绪,全国大赛终于到了正式的第一个比赛日。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