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592章 口味上的递进
    “海参,海参捞出来,快点,快点,别愣着。”

    冯正明声音在后厨里响起,伴随着他的催促声音,后厨每个人都在按照他的指挥忙碌。

    同时他自己也带领大家一起在忙碌中。

    把已经入味的海参从砂锅里拿出来。

    此时海参的个头要比泡发好的时候缩小不少。

    这是入味过程中正常现象。

    通常发好的海参可能个头会非常大。

    但是在之后入味的过程中,又会从海参体内吐出不少水。

    所以海参的个头也就会很自然缩小一些。

    冯正明大概看了一下所有海参的个头。

    比对筛选出个头基本上差不多长短粗细的海参。

    接着他把夏蕙和她带的学徒叫过来。

    “你看好了,把那些准备好的虾胶,装进袋子里面,然后在袋子一角这样剪开一个口子,这样把袋子里虾胶挤到海参里面去,记住不要太满了。”

    看到冯正明的演示,让夏蕙心里还是颇为激动的。

    她知道,这个是冯正明乌龙戏珠这道菜的关键。

    没有吃过这道菜的人,可能以为这道菜只是葱烧海参和绣球干贝的组合。

    可实际上,这道菜是凝聚了冯正明对传统鲁菜技法的理解在其中。

    比如先给海参入味的过程,是完全按照鲁菜做海参的方式去做。

    给海参入味的料相当丰盛。

    但又不仅仅只是那些料。

    关键还是那些炸葱油剩下的葱姜以及花椒粒。

    这些是葱烧海参这道菜,海参味道上与众不同的关键。

    而冯正明这道乌龙戏珠的关键,在于他还要给入味后的海参内,瓤上准备好的虾胶馅。

    这样一来,海参融合了虾的鲜味,再和绣球干贝搭配味道上可以融为一体。

    冯正明给海参灌入的虾胶,又不只是虾仁,他还在其中加入一些肥肉丁和鲜贝,给虾胶增加鲜美的滋味。

    这么做让海参吃起来的味道,整体上会和绣球干贝契合。

    真正的大厨,并不是要做出什么奇思妙想的创新。

    而是在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传统技法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一些理解加以延伸融合。

    并且能够调配出被大家所喜欢的味道来。

    这一点上,如今大家都觉得冯正明是真正做到了。

    冯正明看到夏蕙盯着自己有点发呆,笑着问“怎么了觉得这个很难”

    夏蕙顿时醒过神来“不难,师叔,我明白的。”

    冯正明点头“行,那你带学徒一起做,记住不要灌太满,你注意盯着他们一点。”

    夏蕙立刻答应“我知道。”

    冯正明把给海参瓤馅的工作交给夏蕙带学徒去做。

    他自己则是去准备绣球干贝的料,还需要把龙虾也准备出来。

    其他的一些菜,后厨里有大师兄李辉东和五师兄曹志国负责。

    整个后厨备料的过程,看上去每个人都相当忙碌。

    但后厨并不显得混乱。

    太阳西沉的傍晚时分。

    省里这次餐会邀请的人乘坐小巴车抵达。

    何云庆到后厨通知冯正明。

    他整理了一下厨师服,让后厨大家继续备料,自己去前边门外迎接受邀客人。

    冯正明刚走出门,看到在省里领导陪同下,一行外国人走下小巴车。

    见到客人已经到了,冯正明走上前主动问好。

    下来的人也都打量起冯正明。

    听了省里翻译的介绍,让一些外宾感到有些惊讶。

    “哇,这么年轻,已经是全国烹饪大赛的冠军。”

    “他算是你们国内最利害的厨师”

    “他真的好年轻,没想到这么厉害的厨师可以这么年轻。”

    “他做的菜算是最好的鲁菜吗”

    对外国人的一些疑问,翻译也翻译给冯正明听。

    冯正明听后微笑给出回复。

    “虽然我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但我还不能算是全国最厉害的厨师,毕竟烹饪大赛参加比赛的以中青年厨师为主,像是我的师父,就没有参加比赛。

    我也不敢说我做的鲁菜是最好的,在泉城和我们齐鲁,相信有很多能把鲁菜做的很好的厨师。”

    冯正明的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让很多人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之后,在省里领导的邀请下,客人们陆续走进汇泉楼。

    冯正明也陪同他们上楼,看了不同包间里的一些布置。

    对汇泉楼包间里,那些齐鲁各地不同风景照片,让受邀的外国人相当惊艳。

    尤其在听说,每一个包间的名字都是齐鲁各个城市名字。

    里面布置的照片,也是属于各个城市富有代表的风景照片。

    这些布置,让外国人觉得相当浪漫。

    “哇哦,我爱这样的布置。”

    “这种布置真的特别好。”

    “没想到会有这样有意思的布置。”

    “你们推荐的这位厨师,他更像是一位艺术家。”

    听到外国人的夸奖,陪同的省里领导让翻译告诉他们,在他们的眼中,冯正明就是艺术家,是一位鲁菜艺术家。

    看完了二楼的一个一个包间,冯正明也领着人去后厨看了一眼。

    当然没有让他们渗入到后厨里,只是在后厨出菜的地方看了看。

    看到后厨在忙碌,客人们倒也没有要求进去打扰。

    等省里领导陪同客人离开,冯正明回到后厨开始让大家做最后准备。

    当最后的准备完毕,冯正明和两位师兄带领后厨开始正式烹饪。

    前期备料充分的情况下,真正开始做菜要轻松很多。

    当然,一些比较重要的菜,依旧需要冯正明他们很小心。

    随着一道一道菜的完成,冯正明让服务人员开始给客人们上菜。

    从开始头盘的冷菜拼盘开始。

    冯正明的菜再一次惊艳到外宾,也通过他的调味收益率征服外宾。

    在冷盘之后,冯正明给上了一道开胃的汤菜。

    这道汤菜也算是冯正明自己开创的经典菜的之一。

    醋椒鱼汤爆螺片。

    新鲜滑嫩的螺片,搭配上醋椒味的鱼汤,味道让外宾真的是赞不绝口。

    这道菜调味上,冯正明做了一些调整,不让酸味那么重。

    真正起到了喝过之后口舌生津,相当开胃。

    在这道菜过后,冯正明先上一口的白菜大虾。

    之所以是一口,单纯是冯正明希望让外宾品尝到那份鲜美。

    并且又不能夺走了后面菜的那份精彩。

    但这样一口吃下的白菜大虾,还是让外宾再次被震惊了。

    “哇哦,只有一口吗真的不够吃。”

    “味道真的好棒。”

    “这个味道,淡淡的甜味,还有一种独特的清香,虾肉吃起来让我觉得根本吃不够。”

    不要说是外国人了,省里陪同的不少人,还有另外受邀的一些陪同企业老板,他们对这一口的白菜大虾也都感到意犹未尽。

    这次受邀的本省企业家里,还有冯正明的三叔冯建栋。

    冯建栋在吃了这一口的白菜大虾后。

    他忍不住感叹“正明的厨艺真是又进步了啊。”

    这小小的一口白菜大虾。

    冯正明选用了最嫩的大白菜叶,经过虾油和虾汤烧制,完全把虾的那份鲜味吸足了,最后再和虾仁放在一起。

    一口吃下去,吸足虾油和虾汤鲜味的白菜叶,软烂中带着几分脆。

    再搭配上q弹的虾仁,很淡的一点点调味。

    真是一个相当惊艳的开场。

    接下来的菜,是一小块的红烧肉搭配鲍鱼。

    看到这么一道菜上桌,猛一看会让所有人觉得,会不会这道菜口味有些重

    可真吃起来,会发现这道菜味道竟然不是大家想想那么重。

    红烧肉炖的非常酥烂,几乎入口瞬间能化开。

    鲍鱼也被烧的恰到好处,甚至还带那么一点点糖心。

    当然让外国人意想不到的,还有其中搭配的一朵用青菜根雕的小花。

    吃起来也是特别清爽,瞬间会把红烧肉和鲍鱼油腻清掉。

    这道菜之后,接下来上的是焦熘鱼段。

    冯正明也给这焦熘鱼段搭配上一些焯熟的芦笋段。

    吃到这道菜,受邀陪同的一些懂吃的客人,品尝出了冯正明今天一些菜的安排。

    口味上是在层层递进,味道上在逐渐加重,并且鱼肉和青菜是相互穿插。

    不会一下子出现把人给腻住的那种味道。

    而且这些菜调口上,明显相当受外宾们的喜欢。

    焦熘鱼段上来,让外宾们吃的是很喜欢。

    一位外宾表示让他想起家乡的炸鱼。

    但是很明显,冯正明上的焦熘鱼段味道上要比他家乡炸鱼味道更好。

    这些菜一道一道上过,中间冯正明给客人上了一些面点。

    算是吕重山相当拿手的一些面点。

    是用发面捏成了造型的花饽饽。

    这种独特的面点,也让外宾们觉得相当喜欢。

    面点品尝过后,终于到了冯正明如今很出名的菜,乌龙戏珠。

    冯正明依旧是一人一份上菜。

    一根海参两根葱,一颗绣球干贝搭配上一颗龙虾球。

    为了方便国内的人用筷子吃这道菜,冯正明在上桌前还让传菜服务人员把海参切成小段。

    因为有中间虾胶内馅的缘故,切开的海参并不会出现散落的情况。

    这道菜的上桌,算是把这场餐会推向一个高潮。

    让现场的所有人都体会到,鲁菜的那份所谓精髓所在。

    冯建栋细细品味这道菜,真是越吃越觉得冯正明手艺有点出神入化。

    乌龙戏珠上桌后,后厨里正式进入最忙碌的时刻。

    李辉东、曹志国、顾志成和夏蕙分别进行着芙蓉蟹的烹饪。

    这个菜的关键在于必须要现做,还要趁热上菜。

    所以四个人分别烹饪多份,几乎是不能出错。

    冯正明则是负责最后的乌鱼蛋汤。

    在李辉东、曹志国、顾志成和夏蕙四个人的努力下。

    终于算是完成了芙蓉蟹这道菜。

    接着传菜服务人员迅速把这道菜上桌。

    在乌龙戏珠的重口味过后。

    来上这样一道清新,带着几分雅致的菜。

    还真是一个相当好的收尾。

    趁热吃的时候,浓郁的蟹味,另外一种有些特别的鲜美。

    能够清理掉前边乌龙戏珠的一些油腻。

    当最后的乌鱼蛋汤收尾上桌。

    喝着酸黄瓜调味出的乌鱼蛋汤,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一份幸福感。

    冯建栋一边喝汤一边再次忍不住嘀咕“这顿饭吃的太值了。”

    可以说冯正明这顿饭菜品的安排,让所有人都很惊艳。

    尤其让省里的几位领导,和齐鲁的一些企业家,第一次品味到完全不同的鲁菜,有些颠覆他们以前对鲁菜的印象。

    当然最关键是,今天冯正明率领汇泉楼出的菜,让外宾们相当满意。

    让外宾们对鲁菜留下相当好的印象。

    几个外宾是真的赞不绝口。

    让省里的几位领导相当满意冯正明安排。

    等到餐会结束,外宾再次要求见一见冯正明和他厨师团队。

    冯正明自然让后厨所有人都出来见一见。

    外宾询问冯正明他们鲁菜是不是就这样的时候。

    冯正明很坦诚回答“我们做的是传统鲁菜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的鲁菜,为的是可以更适合各位的口味,可能各位在其他地方未必能吃到这样的鲁菜。”

    听完翻译的话,这次外宾代表团领头的人开口又问。

    “你的意思是,我们只能在你的汇泉楼吃到这样的菜”

    冯正明听完翻译,他笑了笑回答“暂时只有汇泉楼能吃到,不过相信以后,其他一些餐馆和酒楼也会有所改变,也可能会出现和我们一样味道的菜。”

    最后冯正明补充说“欢迎各位再来汇泉楼。”

    听翻译把话翻译过后,外宾们也都笑起来。

    大家已经明白,冯正明不愧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

    他的手艺确实和其他餐馆酒楼的鲁菜不同。

    不能说冯正明做的菜是正宗鲁菜。

    但他做了一些改变,使得菜更加符合外宾的口味。

    而且他是在传统经典鲁菜基础上进行创新。

    每一样鲁菜技法的融会贯通,是他最大的依仗。

    最后,外宾即将离去前,再次称赞冯正明的厨艺,纷纷表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次品尝到冯正明的手艺。

    这场餐会结束,省里的领导们对结果是相当满意。

    本来他们是借用这场餐会和国外进行一些美食文化的交流。

    冯正明和汇泉楼众人表现,简直超出他们原本预期太多。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