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看透李云海的操作。
他打压启亚影视公司的股价,到底是为什么
启亚影视公司的股票,一直在01港币,没有上升的迹象。
几乎所有的散户,全部抛售所持有的启亚影视公司股票。
但是不管有多少人抛售,只要有人挂牌,立马就有人接盘。
但是股票的价格却很难上升。
刚刚有了一点上升的苗头,结果又会被打压下来。
起起伏伏,来来回回,不会超过05港币。
这支股票,被业内人士评定为废股,就是这支股票已经废掉了,搞不起来了。
废股,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业绩较差,问题多的个股。一般每股收益在010元及以下的个股均可称作废股。
股价的持续性上涨缺失,可能反映着公司治理不善或操纵迹象。一些废股股价涨跌不稳,往往受操纵者的控制,缺乏真正的内在价值支撑。
投资者如果被这种股票套牢,那肯定会血本无归。
有人说,李云海花几十亿,把一支股票炒成垃圾股,目的是什么
难道他就是为了出一口恶气吗
这一点,就连李云海的身边人也很是不理解。
林芝和沈秀兰,对李云海的事情,向来是不管不问的。
不管李云海做什么事情,她们都只会帮着他去完成。
郭婉华觉得这件事情毫无意义,忍不住向李云海提出来,问他这么做是要干什么
李云海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人争一口气我就是想让启亚公司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郭婉华苦笑道“你辛苦赚到的钱,不也亏进去了吗”
李云海道“无所谓啊人这一辈子,不能只赚不亏。从能量守恒的定理来看,我亏掉的钱,其实还是留在这个世界上。”
郭婉华笑道“你这思想太过伟大,我无言以对。”
李云海哈哈笑道“我都这么有钱了,还不能任性一把吗”
郭婉华道“我只是觉得,你太过意气用事,没必要。”
这天晚上,李云海和林芝商量孩子来香江上学的事。
李云海当然是无所谓。
郭婉华和沈秀兰,现在都住在香江。
如果林芝和孩子都搬过来的话,其实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可是林芝显然有些不太愿意。
在林芝看来,香江始终是资本主义那一套。以后或许会改变,但也要等50年以后了。
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后会不会被资本主义的思潮所迷惑,不能再融入内地社会。
但李云海却觉得这是杞人忧天。
香江这边长大的孩子,不也照样很优秀吗
像陈美琳和郭志安,都是很不错的孩子。
香江的教育更加自由,向内,可以联接大陆,向外,可以拥抱世界。
孩子们长大以后,如果愿意回内地,也一样可以回去发展,如果他们向往世界的辽阔,那就让他们去世界闯一闯好了。
人生在世有很多种活法,没有一定之规。
林芝还有一层担忧,就是孩子们现在转学过来,能不能融入新学校的班集体
因为沈秀兰的两个孩子,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总不能真的花钱买下一所学校,就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吧那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李云海以为,这个问题不成问题,如果连香江这样的环境都融入不了,以后还怎么放眼天下
让孩子走出舒适区,未必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手段
最后,李云海还是把决定权交给林芝。
因为离婚时,孩子是判给林芝的。
林芝问道“如果我们搬到香江来,你是不是也跟我们住在一起你也会留在这边”
李云海一愣。
他也过来
又跟林芝还有孩子们住在一起
林芝这是委婉的在提醒他想复婚吗
复婚
李云海还真的没有考虑过。
于是,他这样回答道“我当然也会来香江,不过,秀兰那边我也会陪伴一段时间。”
林芝伸出手,重重的拧了他一下,说道“你就是忘不了她,是不是”
李云海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说我能怎么办”
林芝生气的转过身,不理他了。
李云海刚想起身,林芝听到响动,便又转过身来,一把将他抱住。
林芝问道
“你要去找秀兰吗”
李云海无奈的道“我上个洗手间,行不行”
林芝道“我也上,一起吧”
李云海哭笑不得的道“你这是怕我半夜跑了吗”
林芝嗯了一声“就是怕你跑了”
李云海只得和她一起,上了趟洗手间。
他们两个人,曾经好得就像一个人。
洗澡也好,上洗手间也好,曾经都不会避讳。
哪怕一个人在洗手间,另一个人在旁边也能照样刷牙洗脸。
这就是真正的融为了一体,不介意对方的一切。
现在虽然离了婚,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李云海也有些弄不明白,自己和林芝,这叫离婚不离家吗
离婚不离家的事情,在后世很普遍。
李云海没想到,自己和林芝,居然也活成了这样的一对。
两人回到床上。
林芝也不生气了,抱着李云海,主动求爱。
第二天上午,林芝和李云海一起,到香江的学校看了看。
香江的学校,和内地读书,有一些区别。
比如说,香江的学校,大都采用英语教学。
香江的学校,除了每天一节中文课外都是英语教学,小学的孩子,正是学语言的黄金年龄,有英语语境学习确实能事半功倍。
而内地很多家长都是在内地通过课堂传统学习,加上课外补习的方式学英语,孩子很辛苦而且效果也没那么好。
很多人学的都是哑巴英语,真到用的时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香江是15年义务教育制,升学压力会小很多。
而内地不管是小学入学、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都是特别卷的。择校压力也很大,基本上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在香江进了学校以后,焦虑就小得多,比如小六毕业生不用考试或参加升中派位,可全部直升中学。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很多内地人,跑到香江生孩子,哪怕大人住在深城,也会让孩子到香江上学。
每天早上,口岸那边有大批孩子走读到香江来上学,下午放学后再回深城。
这批人被称为“跨境走读学童”,人数达到了数万之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香江回归以后,2000年的时候,香江出台了一条法案父母双方皆为内地居民的儿童,如果出生在香江,被称为“双非儿童”,拥有香江永久居留权,同时享受香江的教育资源。
这就吸引了大量内地妇女前往香江生产。
在此之前,内地的孩子想到香江上学,那是很难的事情。
林芝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思想有了动摇,觉得孩子们来香江上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她打电话和父母商量了一下。
林振邦和唐玉霞,对此事持支持态度。
他们虽然是老人,思想却比林芝还要开明得多。
林振邦以为,香江马上就要回归,是祖国的一座城市,孩子们能到那边上学,为什么不可以
唐玉霞也说,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想回来,随时可以回来嘛
下一辈的人,有下一辈人的活法,并不一定要跟着老辈人的路子走。
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林芝也就放下了思想包袱。
林芝又认真的把三个儿女谈了一次话,征询他们自己的意见。
为了怕孩子们以后反悔,或者怪罪于长辈,林芝甚至用录像机,把他们的谈话记录了下来,立此存证。
李云海见她这么做,不由得摇了摇头。
三个孩子都一致表态,愿意在香江上学和生活。
香江的确比西州要发达,也更好玩。
孩子们初来乍到,就是到处游玩,被美丽的香江、好玩的香江所吸引。
林芝把在这边上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他们做了分析。
小希、小芮、小正,都说没有问题,他们会努力学习英语,不会落下功课。
林芝看向李云海,问他的意见。
李云海做了个ok的手势。
于是,林芝便正式决定,让三个孩子来香江上学。
郭婉华说得不错,以李云海的身份,要让孩子来香江上学,简直太容易了
香江这边的学校名字,都带着很浓厚的殖民地气息。
什么圣保罗小学、玛利诺修院学校小学部、嘉诺撒圣玛利学校、圣若瑟小学,等等。
这些学校,还都是香江排名前十名的小学
李云海和林芝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三个孩子,都送到郭志安所在的学校,这也是沈秀兰两个孩子所在的学校。
入学手续办理得非常顺利。
李言希三姐弟,随时可以入学就读。
林芝还要带他们回一趟西州,把那边的学校退掉,然后再正式转到香江来上学。
这天,李云海送林芝和孩子们上了回家的飞机。
临行之前,林芝幽怨的道“你、你晚上别去陪秀兰,好不好”
李云海淡淡的道“好我答应你。”
林芝怔忡的道“真的啊”
李云海心想,我晚上不去陪他们,我白天去陪总可以吧
于是他肯定的点头“当然”
林芝幸福的一笑,带着三个孩子离开。
李云海刚回到家里,就看到何香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