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罗维阳召集手下商量对策的时候,报的主编叶莉做了相同的事情。
她将这三部的开头看完之后,心中只有苦笑和佩服。
自家杂志凭借飘邈之旅稳上两百万的发行量不难,但是再想提升,恐怕就有难度了。
她拿着杂志,心中对李力这个副社长充满敬佩。
之前在报纸的时候,这人就想闯一闯“底线”,只是未能获得成功。
被调入一个濒临破产的杂志之后,凭借着破釜沉舟的气概,毫不犹豫给出版税这個大杀器,拉拢了市场上最红的通俗作者
正处于创作巅峰期的方德华不负众望,投之以桃,回赠了三部上佳的长篇。
叶莉心中甚至想“若是当初自己也能拿出这个气魄,拉拢德华,那是不是就轮到自家杂志起飞了”
她摇摇头,将这个可笑的想法甩出脑袋。
以目前杂志社的发行量和盈利情况,报是不可能给出如此的优惠稿费。
很有可能自己才提交了方案,第二天说不定编辑室里就传出风言风语。
在主编办公室想了半小时之后,叶莉终于拿着这本杂志走进了社长办公室,将情况一一分析。
杂志社社长对这个得力的干将非常器重,可以说杂志能有如此高的发行量,叶莉功不可没。
倩女幽魂、飘邈之旅都是她找来的作品,据说她与作者的关系还非同一般。
在听完汇报之后,社长皱着眉头说“叶莉,你的意思是,下半年杂志的发行量将会受到冲击,上升的势头可能被它打断”
叶莉的语气非常肯定“没错。不仅是我们,其他同行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社长将杂志摆在正前方,双手交叉,凝神问“有什么办法挽救吗”
说实话,社长有点不甘心
眼见这两年杂志社从百万左右的发行量一跃突破百万级,迈着稳健的步伐向两百万走去,结果就被告知,或许这个数字发行量的天花板了。
他可是眼红今古传奇的发行量很久了。
叶莉苦笑“除非我们杂志社也能给作者版税,否则很难。”
话刚落下,对面的社长也同样露出苦笑。
两人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
千字15或者20的稿费已经是非常高的标准了,但与版税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完全不够看。
两人短暂沉默了几分钟,叶莉突然出了一个主意“或许我们可以稍微提高一下稿费的标准,比如最高可达千字25,然后以这个标准面向全国开展一个“仙侠”类型的征文活动。”
社长拍案叫好,脸上亦是露出赞许之色“这主意不错。有了诛仙、飘邈之旅这两部的抛砖引玉,或许仙侠的土壤已经形成。那就先这样,你回去之后做一个方案提交,然后再与其他人商量,争取一炮打响这个征文活动。”
“好我这就去办。”
叶莉没想到自己随心说的一句话,竟然引得社长这么大的反应。
回到办公室之后,她在纸上写写画画,对这个“仙侠”的主题征文活动有了一个初步的策划,然后就在会议室里与众编辑开会,宣布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在编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及补充下,征文活动的各种条款很快就被完善。
等几天后,她将这份方案提交给社里,立即赢得全票通过,第一名不仅能够得到高额的稿费,还能另外赢得一笔五千块的奖金
凭借着将近两百万级别的发行量,这两年杂志社赚得盘满钵满,结果刚过上好日就遭遇这样的事情。
正在计划之中的员工筒子楼或许就要夭折了,所以大家都非常看重这个征文活动。希望年底的时候能收到一两篇稍逊于诛仙、飘邈之旅的仙侠
所以,这才狠心下了重赏
杂志社。
在杂志的创刊号发行之后,李力一改往最后一个走的现象,几乎都是在踩着下班的点走。
此前杂志社百废待兴,各种事情繁琐众多,他也被自己描绘的这个美好的未来所激励,每天恨不得将24小时都扑在工作上。
在他的亲身作则的鼓励下,无论是杂志社以前的老油条编辑、还是刚招进来的新编辑,每天都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之中。
只是这段时间,编辑们突然发现李社长几乎都是踩着上班点进来,跟着下班点离开。
似乎在无形之间,笼罩在杂志社上空的“乌云”,那种紧迫感、或者说“压抑感”一下子消失不见。
见到领导这种轻松“自信”的做派,编辑们心中难得一见跟着轻松起来。
一时间,工作效率大大增加
只有甘相文心中明白,其实社长心里其实关心创刊号的发行量,每天都会向他打听两次杂志的情况,一上班就问,下班前再问一次
如此急迫的心态,也只有在他这个心腹面前才有所展露。
创刊号发行的第一天,甘相文下班之前就被叫进社长办公室。
“李老师,据省里同事收集的信息显示,我们这本杂志大受欢迎在经过前期的预热宣传,尤其是拿出星云奖得主最新作品、“五白”作者新作这两个关键因素,省内各地的报刊亭都对杂志充满期待”
“在省城,有不少报刊亭的老板表示,杂志刚摆上摊位就被读者们一扫而空。也有老板说,光读者预定的数量就能吃下他们手中的进货量。”
“省内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像桂州、柳城、郁林等城市的市场表现大大出乎意料,其余地方也稍微高于预期。”
最后,甘相文总结“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大的因素,是我们省内的读者都非常喜欢星云奖得主,所以才慕名买了杂志。其次才是“五白”的名头等的质量开始发酵之后,那个时候才是发行量提升之际。”
随后几天,他每天都将外省、省内的情况一一汇报给李力。
正如同他的分析一样,这个时候全国正好踩在“星云奖”得主的这个宣传噱头之下,有不少读者是冲着这个名头而来。
其次才是传统的爱好者,他们对五白的早就深深佩服,非常期待他的新作品。
尤以这次的期待最甚,毕竟一下子连载了三部作品,还有两种新的类型
在第三天的时候,各地就已经纷纷传来邀请加送杂志的请求
这种情况下,李力更是兴奋得连钓鱼台都坐不稳了,再三确认数据之后,直接下达了加印百万的命令。
本来百万发行量的创刊号,已经让编辑们心中非常自豪。
等从社长办公室传来加印的消息之后,编辑室如同高考听到高分一般,纷纷欢呼起来。
老编辑庆幸杂志社迎来了李力这位副社长。
新编辑庆幸自己进入这个有无限可能的杂志社
这个消息同样也让印刷厂喜出望外,这意味着他们往后几年的收入将有了稳定的大幅提高。
等消息传到正牌社长的耳中,他难得拖着病体来到编辑室里,给各位员工鼓励。
他确实没想到,等待退休的工作生涯,竟然迎来转机
心中百味俱陈,若是这个李力早点调来杂志社就好了,或许自己还有机会高升。
不过,能够以这样的成绩退休,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体面的成绩
等他走了之后,李力立即宣布这个月有福利,也就是给些各种优惠券,让各编辑和员工的干劲更加充足
第二天,杂志加印的消息就在省内的各大杂志社、报社流传。
本来就有不少人对于李力的“百万创刊号”的魄力感到好笑,都在等着看他和杂志社的笑话。
一本连自己都养不活的杂志,竟然想通过改名和连载几部长篇妄想逆天改命,而且更是不顾市场规律,直接给印刷厂下达了百万的印刷量。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在他们看来,一本毫无名气的杂志,一个被发配的主编,都在幻想能够成为里的主角
只是这打脸来的太快,人家李力竟然还要加印一百万册
这是疯了嘛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杂志就那么受市场和读者的欢迎
嫉妒得发狂的他们又期待这个新百万的笑话
在他们看来,第一个百万就已经将市场的潜力消化得差不多。
绿城晚报的总编听说之后,只是淡淡一笑“这李主编依旧是那么具有魄力,这次他的运气不错。”
毕竟,报纸的地位还是高于杂志的。
桂省文学谢东方听说之后,特意找韦忠烨说这个情况“主编,我们桂省又要出现一份大杂志了”
韦忠烨对这个情况也是感到非常震撼“没想到这个李力真的折腾出一番事业更加没想到方德华的竟然有如此的号召力”
“是啊。这可能是借了星云奖的东风”谢东方对此也非常感慨,脑子里还回想起当年收到赤兔之死的兴奋,“不过,德华成长得太快,可惜他将那么多精力聚焦在通俗。”
韦忠烨对此深感赞同“这小家伙的脑袋不知道怎么长的,充满了奇思妙想。距离他上一部作品脸对脸背靠背已经有一年多了吧东方,你要不要去问问,看他是否有什么新作品”
虽然不太喜欢通俗,但他还是十分羡慕这两百万的发行量
“行,我先跟德华约个时间,上门拜访一下。”
此刻的谢东方突然想起了那些方圩的美食。
“嗯,好。最好能约到一部,我们文学社也需要他这个名头了”
方德华收到创刊号首期杂志时,还处于各种采访之中。
被采访搞得精疲力尽,但看到自己的再次刊登,他心中非常高兴。
只不过他还没有接到李力或者甘相文的电话,不清楚创刊号的发行量如何。
虽然心中对它充满信心,但仍是想看看创刊号的数据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又过了两三天,方德华这才接到李力亲自打来的电话
“德华,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首批一百万的印刷量已经销售一空,现在正在加印第二批一百万”
听着话筒里那个兴奋的声音,方德华欣喜若狂。
本来他以为创刊号能够达到百万级别的发行量,就已经是破天荒的成功了。
没想到,创刊号的发行量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
这三部里,方德华对飞升之后最为放心,以这本的质量,肯定能受到读者们的喜欢
至于历史穿越,他也不敢确定这个时代的读者能够接受。
更不用说西幻,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真能在这个时代大卖吗
他最初的想法是想借这本书打开西方通俗的大门
方德华深吸一口气,等心情稍微平复之后才缓缓说“恭喜李老师,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那边哈哈大笑“创造奇迹的是你啊,德华看来我们两个都低估了你在市场上的号召力”
“没有你们杂志社的全方面宣传,我的也拿不到这样的成绩同喜同喜”方德华心情非常愉悦,“看来很快就能够成为今古传奇那样的发行量”
被挠到了痒处,李力连忙解释“不敢想不敢想”
心中却已经燃起新的雄心将今古传奇压下,成为通俗领域的领头羊
随即又叮嘱一句“德华,最近注意身体,别忘了的稿件”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老记者,他明白这个时候的方德华肯定处于无数的采访之中
另外,他对方德华所能拿到的稿费也十分羡慕
同样作为一个从业者,他一生都没拿过如此高的稿费。
以现在这样的发行量,方德华每一期的稿费就高达好几万,甚至十几万
一年下来,这几乎就是年过百万
这在1988年,是一个什么概念
李力有时候甚至佩服自己的魄力,但这个时候他还是有点担心,若是这个稿费被曝光之后
当天晚上,方德华就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钟楚荭和方兴松。
前者歪腻了半小时,才与方兴松聊起正事
“松叔,我给你一条新闻线索”
方兴松打趣问“什么线索莫非你和红姑订婚了”
“哈哈,这个是秘密我是说”方德华将新杂志取得的成绩一五一十说出。
方兴松听到这个数字非常震撼
港港本土的杂志最多是几十万的发行量,与内地动辄几百万的成绩相差甚远。
但下一刻,他心中就涌现无限的欢喜
这意味着侄子的新作品受到市场的热烈反应,这意味着他的报纸将得到更多的读者
于是,方兴松激动的回“好好好到时候我也第一时间通知,看来港港青年报的发行量又能上涨了”
港港这边报纸上的连载大约要比晚半个月左右,这是方兴松考虑可以在半个月后接上第二期内容。
这就相当于连续连载一个月
“哈哈。松树,别高兴的太早。如果到时候杂志流入港港太多,对报社的发行量也起不了太大的帮助”
方兴松何尝不明白,不过它还是可以转化不少的读者。
谢东方的到来,让方德华感到很开心。
这是他作家之路上的第一任编辑,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好。
所以,两人之间的采访与其他的媒体不一样,全程都是非常轻松的氛围,主题更加聚焦于传统文学的主题。
谢东方说“德华,你的几部已经在全国的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大家都非常期待你下一部作品,不知道你现在有什么计划”
听到这家伙将催稿融入问题之中,而且还是假借读者的名义,方德华两手一摊,历数手头上连载的作品,以及正在计划之中的倩女幽魂续集,表示“若是还有时间,他会抽空再写一部。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
正事干完之后,方德华和谢东方开始天南海北的聊起来。
等聊到桂省文坛上的作品时,他心中突然有了新的想法“东方,你介绍几本我们桂省作家的作品”
谢东方一愣“德华,你这是”
“此前港港那边有人委托我帮忙寻找一些好的内地作品,想要在港港出版”
“这是好事不过这事你还得向陆老他们咨询一番。他们对作品更加熟悉”
听到谢东方的婉拒,方德华继续追问“你就说一下心中的作品。”
“那就看看韦棋麟老师的长诗集吧。”谢东方沉吟片刻后,还是说出了答案。
方德华立即在脑海中进行相关搜索,很快得到对应的消息“你是说壮族民间传说长诗百鸟衣”
谢东方点点头“这是我们韦老师的代表作,也是桂省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一”
“行,我记下了”
离开之前,谢东方再次叮嘱“最好再去问问陆老,或者到省作协咨询一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