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149章 关我屁事!
    企业管理课题研究小组的办公场所面积虽然非常不小,但布局却很有些奇特。

    简单来说,就是鑫泰公司的返聘人员全部位于三楼,而那些分流和抽调过来的实习生,全部在二楼的。

    虽然说现在每层楼都有许多办公室空着,两波人即便全都并在一层,房间都还绰绰有余,但研究小组就是这样的布局。

    老陈夹着个公文包走进三楼左侧第二间办公室,然后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老包清点一桌子的各色发票。

    这堆发票里主要是办公用品及耗材采购发票、房租及装修发票,以及差旅费和伙食报销发票。

    没错。

    最厚,也是最重要的发票,其实是那一摞差旅费及伙食报销发票。

    位于三楼的那些鑫泰公司返聘人员,这几天全部都被派发出去进入各单位考察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种考察工作,将会一直持续到项目结束。

    房租和办公物资采购固然金额巨大,但都是一次性的,因此产生的发票就那么点,但几十号人每天都外出考察,所产生的费用和对应的发票和补贴,却是源源不断的。

    等到老包把所有的发票都归类放入不同的文件袋后,老陈这才递了根烟过来“老包,你等会给罗云他们说说,别整天有事没事往公司里面跑县城这么大,还不够他们逛的”

    老包闻言,笑骂一声“这些家伙,少吃点辣椒会死啊算了,我跟老刘说一声,到时候追加点预算,招个厨师在这边自己开火算了”

    骂完后,却是点了点头,示意等下会去说一说这個问题。

    本该正在其它单位考察调研的职工忽然出现在钻探公司里面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情,但老是让其他认识的人碰见,也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只不过这些从鑫泰公司返聘过来的职工虽然“懂事”,但南北之间巨大的饮食差异之下,耐不住隔三差五地跑回公司沾点辣椒也是情有可原。

    至于说为什么三楼这些返聘过来的职工明明都全被撒出去做调研了,但还是时不时地被人撞见出现在钻探公司的馆子里你猜

    听到老包打算在这边开伙,老陈点了点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法子,然后抖了抖烟灰“老包,二楼的那些小年轻全在那闲着也不是回事,水电和工资开销就这么真金白银地花出去倒是小事,但老这么什么事情也不安排,只怕有些不合适。”

    对于那群需要真金白银给出足额工资的小家伙,老包是极为不耐烦的,当下摆摆手“那就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嘛”

    老陈眨巴眨巴眼睛“那给他找什么事情做我就是不知道该给他们安排什么事情做才来找你的啊”

    不出意料的话,三楼返聘人员的调查报告要很久以后才会形成书面文件呈递上来而且即便是有调查报告,样本也绝对不会多。

    虽然不管是挂着正副组长名头的刘季佑、王啸广,还是他们两人,都不在乎那些菜鸟手上有没有工作要忙,但你得防着公司领导忽然哪天心血来潮,来个突击检查就麻烦了。

    老包想了好半天都无所得之后,干脆一摆手“既然不知道该给他们安排什么工作,那就让他们自己研究他们现在该干什么”

    让那些菜鸟自己研究自己现在该干什么

    老陈瞠目结舌地看着老包你丫的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老包见状,却是得意地笑了笑“老刘说过,既然咱们是企业管理课题研究小组,那就该从多个角度去开展工作嘛像现在这样,大家找不到方向,发动职工的力量群策群力攻克难关,不也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之一么”

    老陈闻言,嘴巴大大地o开,然后一脸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果然不愧是鑫泰公司综合部的副主任,服了”

    半小时后。

    一堆子菜鸟目瞪口呆地看着老陈。

    “让我们自己研究自己该干什么陈主任,这、这”李明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刷新。

    “是啊,这玩意怎么研究”张波瓮声瓮气地小声说道,出于对领导的敬畏,他虽然满脸疑惑,但却没有什么吐槽的意思。

    老陈脸色一拉“我们是什么是企业管理课题研究小组一个研究性的组织,你们不要把生产单位的那些固定思维带过来”

    “既然你们已经是组员,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那就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自己多动动脑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什么都来问领导”

    五分钟后。

    老陈前脚刚走,一群菜鸟们就围在了一起。

    “现在怎么办”

    “我大学学的是冶金,对企业管理这块压根底就不懂啊”

    “是啊,是啊,我学的是历史,对这块也不懂啊”

    “主观能动性两眼一抹黑你叫我们怎么发挥主观能动性”

    吵吵了半天后一无所获,一个年轻人叹了口气“算了,领导有安排,你能咋整,无论如何,想法子先把第一步迈出去吧”

    另一个年轻人翻了个白眼“第一步咋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第一步咋迈啊”

    李明咂了咂嘴,用吐槽似的口气说道“总不能让我们联合起草一份文件,名字就叫做我们现在该怎样迈出去第一步嘛吧”

    张波挠了挠脑袋“诶感觉好像可以诶要不,我们试试”

    众人齐刷刷地将眼睛盯向他,瞅得这货心里发毛“可、可现在除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还能干嘛”

    众人闻言,齐齐叹了口气“也是成吧,大家开个会讨论一下吧,既然领导有安排,总归不能不做。”

    两小时后。

    老包和老陈隔着门窗看着菜鸟们在那七嘴八舌地讨论问题,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家伙总算有事情做了,也算开了个好头就算领导现在突击检查,也能应付过去了”

    第二天。

    新员工自我认知的梳理,

    从工作心态到行为规范的管理,

    关于全新团队协从与职能分配的几个思考;

    论迷茫状态下的团队沟通与工作开展;

    刘季佑看着办工作桌上那几份菜鸟们讨论后总结出来的幼稚无比,但却充满天马行空创意的报告,饶有兴致地摸了摸下巴“呵昨天谢主任问我这边的工作开展的怎么样了,原本我还头疼该怎么去做汇报呢”

    说着,闭目沉思了一会,然后叩了叩桌子“对于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我有思路了就让这些大学生,去研究怎么管理新员工”

    去研究如何管理新员工

    老包和老陈面面相觑,任何一家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也有自己的管理流程和新人培养制度,你让这些菜鸟坐在办公室里去研究如何管理新员工

    刘季佑却是哈哈一笑“现在各单位不是在我们公司的协调下不断重组和建新么,任何一次重组的完成和新项目的立项,都意味着那些职工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单位,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也是新人嘛”

    “既然是新单位,那就该有新气象嘛,不仅仅是业务会有所调整,管理制度自然也该和以前不同了。”

    说着,刘季佑拍了拍那几份材料,笑眯眯地说道“考勤啦、安全啦、精神面貌啦、卫生标准啦、一日生活啦等等等等;”

    “每一项都要搞出个制度出来,再搞一套落实标准和考核细则呵呵,这样的话,研究课题不就丰满起来了”

    老包有些牙疼地抽了口气“那么多工作,那么多份制度这些小家伙能胜任”

    刘季佑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既然是新的研究课题,那最重要的就是个新字,你让那些有工作经验的职工干这事,反倒是在领导面前出不了成绩”

    “哼哼,都是新人,应该最了解新人的心态才对”

    “让他们每两人一组,在办公室里拟定草案,等拟出了草案,让他们去合作单位下下基层调研,然后返回来修改拟定初案;”

    “等到初案修改好了后,按照交叉原则把他们放到重组后的新单位里去下基层调研,然后返回来修改初案;”

    “等修改好初案后,合并小组,汇集成第一版管理手册,然后给他们安个小组长的帽子,同时去几个新项目里搞搞实验,汇聚数据;”

    “到时候”

    老包立马接口“到时候再交叉汇总成若干套管理方案,紧接着再让这些人分组到新的项目里去实验新方案”

    “交叉交叉再交叉,试验试验再实验,这样的话,无论领导什么时候视察,什么事时候问询,我们都有新的成果汇报,也有新的成绩让别人看见,甚至还有些研究结果可以开始应用下去而我们这边的经费,完全可以一拨再拨,子子孙孙无穷尽”

    “嘿嘿,老刘,果然不愧是资产管理科的骨干你这招生生息息无穷尽的的手段,妙啊”

    刘季佑很有些得意地摸出根烟来点上“王阳明不是研究格物么咱们干的这活比他还要更高一级这叫格己”

    “但凡在单位机关科室干上几年的人,都会知道管理这玩意本来就既是科学,又是哲学的东西嘿嘿,以哲学的角度切入企业管理研究课题,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吧”

    “格己”这个词是王一诺三年前在某次检查他们资产管理科的工作之后,在总结会上提出来的,刘季佑对此记忆很深刻,因此这会就直接套了上去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国内的企业讲管理,并不是以西方为尊,除了套用红宝书里面的名句之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引用传统经典里面的哲学思维了。

    不过既然眼下这事是为了糊弄谢辉,那还是不用“格己”这两个字比较好这货在王一诺身边当了三年多的秘书,王总肯定也没少提过这方面的东西,要是被他误会就麻烦了。

    想了想后,刘季佑摇了摇头“用格己这个词不好干脆就把它叫做自发性自我管理吧,现在大量国企职工的工作态度都有些懒散,跟自己的主人公身份完全不匹配嘛用这个名字,保准领导听了感兴趣”

    老包和老陈听了,齐齐叹服“好名字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在研究如何唤醒职工的主人公精神和工作积极性光凭这个名字,就值200万的追加投资额”

    刘季佑见状,笑的更加得意,仿佛看到不久后又有200万的投资额度打到了研究组账上,全然没有穿帮的顾虑。

    还是那句话,你不在这个系统里面,永远无法知道在这个历史节点,“站位正确”的威力有多么巨大。

    不管这个所谓的研究项目本质上是不是为了糊弄人,但一旦与“激发职工的主人公精神”这几个字直接联系起来,并且形成报告文件,哪怕是王一诺,也绝对不敢轻易将这个项目否定掉随着经济寒冬期的到来,左右之争和南北之争越发激烈,在这种事情上,央企的立场几乎已被锁死。

    由此可见,给项目计划书取一个好名字有多么的重要。

    至于说这种近乎于挖墙脚的事情会不会让本来就有些被动的唐副总变得更被动

    拜托,这不是还有负责市场经营研究项目的谢辉这个高个子在前面挡着的么,只要那边能出成绩,这边就算交出去一堆废纸也不会有事。

    如果那边最终也没出成绩

    呵呵,

    他又不是唐副总的嫡系,跟冯副总那边也隔了向科长这层关系,

    高层之间的k关他这个小卒子屁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