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527章 鸣(1)
    最近的大华公司非常热闹,甚至热闹到了让人隐隐不安的地步。

    最初,据传是风险管理部的部长穆丽雅出于完善和改进部门业务技能的目的,把钻探公司的前财务科长何永义以特别顾问的名义请了过来,然后传授起了一些财务知识和内控经验。

    而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在何永义的建议下,这位大小姐果断地采用了实操教学的模式,将大华公司麾下一家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但一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的三产单位拿出来练手。

    结果一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仅仅只是开展了一天的审计工作,这家以生产建材为主的三产单位,仅在采购环节就被查出了八大问题。

    什么单位管理层收受好处,舞弊,将亲属、近关系朋友供应商、分包商、租赁商列入公司合格名册,使其享有在公司采购分包招投标中优先投标资格啦;

    什么逃避竞争性招标,采取直接议标或者少于3家进行采购分包,照顾亲属、近关系朋友,收受贿赂啦。

    什么通过评标标准舞弊,针对亲属、近关系朋友供应商、分包商、租赁商特征量体裁衣确定评标标准,照顾关系方中标啦。

    什么收受贿赂,在投标人资格审查中,将亲属、近关系朋友供应商、分包商、租赁商确定为投标人,为围标、陪标创造条件啦。

    至于贪污侵占材料采购、加工回扣和好处费、直接接受供应商采购回扣、越权采购材料收受回扣、以签定合同为要挟吃拿卡要之类的常见操作,更是一查一大堆。

    这非常令人触目惊心。

    要知道,这家三产单位的规模虽然在大华的一众三产单位中仅仅只能排到中上游,但实际上已经是资产规模超过2000万,用工规模超过1000人的庞然大物了好不好这当下,这种规模已经突破了小型企业的范畴,已经勉强可以归纳于中型企业了。

    而更要命的是,这还仅仅只是一天审计工作的结果,查出来的也仅限于采购环节出现的问题而已。

    如果审计工作能一直坚持下去,用屁股想想就知道,这家三产单位存在的问题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有这么一点点。

    之所以只展开了一天的审计工作,那倒不是因为这仅仅只是一场教学,穆大小姐打算见好就收的原因,而是因为第二天,大华公司就以这些问题归属于审计部和监理会的职能范畴,风险管理部的职权只适用于发现风险、评估风险,但不宜直接开展全方面的审计工作为由,直接接手了后续的审计工作。

    虽然不知道在审计部和监理会接手之后,这家三产单位会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查出什么问题来,但公司的相关制度毕竟摆在那,仅仅只是第一天就被坐实的那些问题,就足够这家三产单位的管理层好好喝上一壶了。

    事实上,就在大华公司审计部和监理会接受审计工作的当天,纪检科当天就同步介入了工作,将这家三产单位分管采购工作的副总,以及采购系统大大小小二十多名中高管全部控制了起来不出所料的话,这里面至少有13的人最终会被冠以“侵害国有资产”的罪名,被送上法庭。

    虽然审计部和监理会介入后续的工作在程序上的确是无法挑剔,但很显然,首战告捷的穆大小姐对此非常不满按照官方的说法,她倒不是不满其余部门介入后续的审计工作,而是不满她所在的风险管理部专业素养缺失,未能客观地好这些三产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以及没能对公司提前发出风险预警。

    于是乎,这位穆家大小姐在公司高层会议上一脸沉痛地做了一番自我检讨之后,一扭头,便下令部门里全体员工,在何永义这位特别顾问的指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非现场数据审计工作。

    用穆部长的话来说,非现场数据审计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审计工作,乃是风控预防环节不可缺失、且极重要的一环,既然发现了风险管理部在过往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不足,那么就必须及时改正,最起码做到亡羊补牢。

    而事实证明,大华公司乃至指挥部过往的内控工作的确是充满漏洞,或者说是一直只是停留在纸面文件上。

    随着风险管理部开始针对下属三产单位进行大规模的非现场数据审计,一堆借着一堆的问题很快就被锤了出来,那些三产单位如今存在的项目管理层群体舞弊行为,堪称触目惊心,八大类重灾区,无一幸免。

    第一类有利用市场客服与销售权贪污、贿赂、腐败的13种。

    1、向广告媒体投放虚假的产品或服务信息。

    2、向客户直接介绍虚假产品或服务信息。

    3、向客户隐瞒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优惠信息,个人截流。

    4、以用于客户服务名义报销市场开拓和销售费用。

    5、报销非公司营销活动开支。

    6、实施商业行贿,影响客户在决策、采购实施、放行、计量、财务资金和获得这些活动密切相关的关键商务信息,

    7、实施商业攻关同时自己截流。

    8、将公司预算的专项销售费用用于个人开支。

    9、与其他投标人陪标,获得陪标费用归個人占用。

    10与其他投标人串标。

    11、召集其他投标人进行围标。

    12、私下出借企业投标资质,获得利益归个人所有。

    13、将获得的客户订单全部或部分归入个人关系公司生产经营。

    第二类利用人事实权贪污腐败的9种

    1、领取兼职工资。

    2、收受贿赂,给下属调换住房、调整职位。

    3、编假工资表报账套取公款。

    4、私自任命分支机构负责人。

    5、私招滥雇项目工作人员。

    6、通过调高个人社险缴费基数,多占公司社险费。

    7、为内部人员工作调动而收受贿赂。

    8、安排亲属进工程项目管账。

    9、为内部人员办理人事关系而收受好处费。

    10、

    第三类利用采购实权贪污腐败39种,之前案例中出现的情况不再复述

    1、领导人员购买设备租给本单位租赁使用而谋利。

    2、以包代管,引起分包商材料款连带支付责任,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3、内部集资采购原材料倒卖给自管项目谋取价差。

    4、利用采购,开虚假发票和阴阳发票,重复报账等冒领公款。

    5、利用采购、分包,与供应商、分包商内外勾结敛财。

    6、以既付租金又购买方式,个人占有设备资产。

    7、材料和财务勾结合议,开虚假采购发票报销,侵占公款。

    8、各岗位人员争相各自采购,收取供应商采购回扣或者贿赂。

    9、采购分包不签订分包合同。

    10、变工程项目为个人承包。

    11、

    第四类利用放行实权贪污腐败14种

    1、偷运库房原材料建私房此时广泛存在,并不局限于管理层。

    2、收受供应商好处费,包庇供货不及时。

    3、私自处理报废固定资产。

    4、让亲属质次价高供应材料。

    5、利用材料采购和验收便利,以次充好。

    6、冒充领导和经办人员签字进行材料验收。

    7、仓库管理过程中,材料被盗卖和浪费现象严重。

    8、租赁工具设备丢失赔偿大。

    9、直接侵占项目设备资产。

    10、验收材料过程中不严格,出现材料质量隐患。

    11、私自处理废旧物资、废旧设备。

    12、无出厂材料质量原始证明书或张冠李戴,点收材料。

    13、内外勾结,出假材料检验报告,蒙混过关。

    14、

    第五类利用计量实权贪污腐败的38种

    1、与运输商勾结,利用公司空白验收单从供应商处提货,倒卖非法获利。

    2、在检重过磅过程中,作弊多计量物资。

    3、开假入库验收单,无实物入库。

    4、通过外包单位提取资金私分,事后多结算或者减少分包管理费。

    5、伪造材料,办理入库验收手续。

    6、加大分包工程结算套取资金,支付业务招待、奖金、过节费等。

    7、不据实验收结算,修改规格型号,按高价结算,收受材料商贿赂。

    8、在租赁过程中虚报租金,阴阳票据骗取公款。

    9、利用采购验收物资,虚报验收量冒领公款。

    10、利用工程结算收受外协单位贿赂。

    11、购买假发票,私刻两公章,模仿其他材料人员和项目经理签字,以多家供应商名义办理虚

    假入库手续。

    12、出具工程分包假决算书,虚列成本,套取资金。

    13、出入库无手续,随意增加减少出入库物资数量。

    14、代理供应商进行物资结算,收取好处费。

    15、

    第六类利用财务实权贪污腐败94种

    1、转移挪用工程款。

    2、利用废旧材料处理、工期奖、材料折扣等积攒设账外“小金库”,挪为私用。

    3、在收取甲方工程款工程中,以如向甲方要垫资款利息则甲方不支付工程款为幌子,蒙骗领

    导签免收利息协议,从中收取甲方好处。

    4、会计出纳同一人,资金在多个账户之间划转,最后做假账,隐藏部分投资收益,占为己

    用。

    5、套取公款私分。

    6、私分“小金库”。

    7、私自占有废旧物资、报废设备处置款。

    8、利用负责财务,私自越职责兼部分出纳,挪用公款。

    9、坐支收款。

    10、在送礼过程中,截流贪污。

    11、利用出纳会计不分,开票、收款、记账不分,套开发票和阴阳发票等。

    12、截留贪污部分合同履约保证金。

    13、利用采购业务虚开发票套取公款。

    14、违反财经纪律,开阴阳票据,截留销售收入,冒领费用报销和截留奖金和加班费。

    15、

    第七类利用拥有关键信息贪污腐败7种

    1、以经营、开拓、办理公务、招投标等商务保密信息为借口,借和挪用公款作为私用开支。

    2、利用公司资质私接订单。

    3、出具资质证明、开具发票等外单位帮助获得好处费。

    4、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和商务信息,为外单位承接工程、工程结算帮助获取好处费。

    5、利用清理债权债务中的商务信息,内外勾结,为他人谋利,收受他人贿赂。

    6、在采购分包招投标开标前,透露其他投标人、评委信息,照顾关系人中标。

    7、在采购分包招投标开标、评标过程中,透露现场开标、评标信息,为关系人中标创造条件。

    第八类利用审核权贪污腐败37种

    1、把对外业务招待专设在自营的餐饮酒楼。

    2、私揽工程,利用公司人力、物力进行施工。

    3、利用职权,乘分包之便利,收受外包单位和业务往来单位贿赂。

    4、插手材料采购,抬高采购价,从供应商处套取现金。

    5、一意孤行,独断专行,私自决策公司对外合作经营,给公司造成接二连三的经济损失。

    6、实地调查认证不够,违反集体决策原则,冒险个人决断,带给公司经济损失。

    7、私自决策,承接问题工程项目,带给公司经济损失。

    8、未经集体决策和考察,私自决策建立分支机构,挂靠经营。

    9、未经上级领导同意和分公司集体决策,擅自低价处置公司房产,获取好处费。

    10、向下属单位索要。

    11、采用欺骗手段挪用公款用于个人从事营业活动。

    12、公章管理使用失控,被外协单位欺骗形成虚假债务纠纷。

    13、在审定供应商名册中收受材料和分包商贿赂。

    14、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收受供应商、分包商贿赂。

    15、

    如果说之前第一家被当成“教材”的三产单位被查出来的那些问题仅限于采购环节的牛刀小试的话,那么风险管理部在后续查出来的这些问题,甚至可以编成一部项目管理层群体舞弊行为大全。

    而且似乎是觉得当初那次“教学”过程中大华公司的做法可以被当成定例,在某位穆部长的授意下,风险管理部在后续的工作中,全都是先向下属企业索要全方位的历史数据,进行非现场数据审计,发现了问题后,立马就组团杀过去,对该企业针对某一板块进行为期一天的现场审计和取证之后的审计工作,便很客气地直接交给审计部和监理会接手了。

    虽然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穆大小姐是在利用风险管理部的特殊性和本部门关联职能权限的模糊性在打擦边球,并且将这场火拱的越来越大。但实际上,穆大小姐已经非常注意分寸了。

    你要知道,在如今的大华公司里,由于派系太过林立的原因,杨默虽然做不到只手遮天,但却绝对可以在一定层面上做到说一不二已经具备资本跟东营那边的某些老狐狸们平等对话的他只要坚持,那么穆大小姐是绝对可以打着“项目潜在风险全面梳理评估”的名义,将这些三产单位后续的审计工作全部做完的。

    可是她并没有这么做。

    就如同一个馋嘴而猎奇的小姑娘似的,穆大小姐每一家下属企业,都只切入一个版块的审计工作,而且只审计一天,然后便很主动地交接工作,干脆利落地撤退。

    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很是保全了一些人的面子和底子。

    虽然被锤出来了一堆问题很是令人恼火,但反过来,你还不得不强自忍耐着愤怒和恐惧,真心实意地向穆大小姐表示自己的谢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记警钟,一记贴脸敲在你耳边的警钟,在必要的时候,如果你还不识趣的话,那么下次直接杀到现场的风险管理部工作人员,就不是只做一天的审计,也不是只针对一个环节进行取证审查,更不会睁眼瞎似的忽视掉某些非常玄妙、但在财务人员眼里却极具指向性的问题数据和单据了。

    当然,虽然穆大小姐采取的是蜻蜓点水的做法,但风险管理部的这一系列动作,还是让审计部和监理会焦头烂额。

    无它,穆大小姐的打击面太广了,仅仅只是一个月,大华公司麾下的那三百多家三产企业里,竟然就有27家被突击检查审计。相对于后世常见的4天一个审计周期来说,这种将近一天一家的突击频率不可谓不夸张,而这些单位必须要完成的后续审计工作,工作量也不可谓不恐怖公司自然有公司的流程,既然人家开了个头,后面的工作你就算把头发薅光,那也得做完,而且给出来的答卷,还不能太过离谱。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人家突击审计一天就能揪出十几个蛀虫,你后面的审计工作,总归不可能一个问题都发现不了吧

    这件事在大华公司,乃至东营指挥部里引起的反响非常大。

    在普通人看来,这大抵是一场非常有趣且令人惊叹的热闹,许多人在拍手叫好,也有许多人在诧异,原来赫赫有名的大华公司下面的三产单位也有那么多问题啊

    总之,经过了一个月的“闪电战”后,不少人对于这位长相气质令人惊艳的穆部长刮目相看原来这位大美女并不是那种空有样貌的花瓶啊,这种精准狠的出手,能力果然是杠杠的,痛快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视野角度就全然不是这样了

    大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这段时间忙的脚不沾地的卓玛丽却悠悠地坐在主任办公室里,好整以暇地喝着宋文轩亲手沏出来的东方美人。

    “老弟,我当初咋说来的”

    “咱们这位穆家大妹子可真不是省油的灯,这不身份刚刚一转变,立马就开始了大动作。”

    卓玛丽感受了一下嘴里那番来自湾湾的风韵,呻吟似的叹息了一声“看这情况,咱们这位穆大小姐,是打算来个三年不鸣,一鸣惊天啊”

    宋文轩当然知道这位老姐姐所说的“身份转变”是什么意思,也明白“杨默的女人”这个身份在如今的大华意味着什么,当下苦笑了一声后,语气却有些疑惑“卓姐,你当初虽然判断小雅在和杨默订婚之后会有大动作,但好像说的是她会在外贸业务方面会有大动作吧”

    “如今杨默一系的外贸口风平浪静,她反倒是借着何永义的技术支持把大华公司搅得天翻地覆,让那三百多家三产企业高管瑟瑟发抖不说,更是有十几个高管扛不住压力,直接捐款外逃这跟卓姐你当初的预判大相径庭啊。”

    “所以,卓姐你说小雅突然这样大兴风浪,究竟是为了什么”

    宋文轩拎起水壶,非常熟练地往茶盘上的那只紫砂做的小号秦权壶上浇了一圈沸水,然后打开盖子,又冲泡了一壶明黄色的茶汤出来。

    卓玛丽看着宋文轩娴熟而不显烦躁的手法,眉毛轻轻皱了皱“老弟,实话实说,我也一直没想明白穆家大妹子这番做派,看着虽然威风凌凌,但实际上太得罪人了,如果没有什么势在必得的重大诉求,以她过往的行事作风来看,万万不至于这么无脑才对。”

    “更重要的是,她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外贸口,在大华公司,风险管理部这种中台职能部门虽然权限不小,但更多的只是能对公司各类投资项目进行钳制而已眼下的大华公司,账面闲散资金已经被瓜分殆尽不说,有杨默在,她根本无需考虑以后的内部项目立项和后续资金的分配问题,她犯得着这么得罪人么”

    “还是说”

    想起了一种可能性,卓玛丽皱紧了眉头“老弟,你说这位大妹子是不是打算让公司割肥肉,然后利用杨默如今的话语权,把这些钱注入到外贸口的那些项目里去”

    “我个人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穆家大妹子的工作重心始终还是放在外贸业务上的,而且肯定会有大动作,只不过她在这一块的计划如今可能面临着预算不足的情况,所以想要找一个正大光明的切入口,从那些三产单位身上割些肥肉上来”

    宋文轩闻言,却只是笑了笑“卓姐,我个人觉得,你是不是有些钻牛角尖了”

    “别的不说,小雅最近这段时间的动作虽然很大,但每家企业都只是选一个环节点到为止虽然21家三产单位听上去很多,但被锤出来的倒霉蛋拢共加起来也不到400人,其中真正有油水的高管还不到30人。”

    “你我都知道下面一些情况,毫不避讳地说,除了那些高管以外,其余人顶多能算作是配菜可即便是那些高管,别看涉案金额不算小,但从他们身上能追回15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如你所说,外贸口是当今效益最好的业务,小雅如今又是杨默一系外贸业务的主管人,经过一年多的迅猛发展,那边能抽调出来的资金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那21家被查出问题的三产单位,能被追回的资金不是个小数字但那也只是针对个人或者普通单位来说的。”

    “以小雅如今主管的那一大堆外贸业务,尤其还是有着啤酒、莲香散、鹿角膏等一系列现金奶牛项目存在的情况下,从三产单位挤出来的那点油水,够让她正眼看上一眼么”

    “或者说,如果连那一揽子下金蛋的外贸项目所的资金都不足以让她启动你所猜测的那个大计划,难道加上从那些三产单位里追讨回来的资金就够了”

    卓玛丽闻言,顿时哑口无言,宋文轩说的字字在理。

    不管在哪个年代,外贸永远是利润最丰厚,现金流规模最大的业务口,而杨默一系的外贸业务规模,在享受到时代红利的情况下,如今实在不能算是小。

    而大华公司下面的那三百多家三产企业虽然规模都不算小,但大多数都是重资产单位,这些年来的效益一直不咋样不说,而且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便是你在它们身上锤出一百万的漏洞,在不考虑扩大影响范围的情况下,能追讨回来20万就已经可以谢天谢地了。

    所以,除非是不计代价地死磕,否则从这些三产单位身上割下来的肥肉,着实不太可能弥补她所设想的那个大动作的所缺资金她这段时间好歹也一直帮着杨默那边做股权设计,自然知道杨默一系如今的现金流之充沛到了一个何等的地步,也自然知道能在那边能被成为大动作的,所需资金将会是一个何等的量级。

    不惜冒着四处树敌,乃至有可能伤了家族根基的风险,去采用集腋成裘的方法割出一块块根本无济于补的肥肉出来,那是傻子都不会干的事情。

    穆大小姐是傻子么

    很显然不是。

    所以

    被穆大小姐这番很有些逻辑相悖的动作搞的彻底摸不着头脑的卓玛丽只能沮丧地叹了口气。

    这个世界上果然不缺聪明人,比自己更精于谋算的人比比皆是。

    只不过穆大小姐表现出来的手段,还是有些超出她地预料她原本以为,就算这位大小姐不是个花瓶,但水平顶多也就是跟宋文轩这种人旗鼓相当才对。

    可如今看来

    毕竟是自己小瞧了天下英雄啊

    想到这里,她自然免不了有些沮丧她一直以为,撇开个人感情因素不谈,在杨默身边,自己的综合能力应该是独一档才对。

    可不管是穆大小姐,还是何永义这段时间的表现,都在残忍无比地告诉她一个事实自己所认为的未必是事实,这很有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这很让她感到一丝惶恐,一种熟悉的不安感,再度从她的内心深处滋生了出来。

    什么

    你说穆大小姐也就罢了,毕竟在人家明显意别有所求的情况下,你却看不清对方的意图,这本身就是棋力不如人;可何永义无非就是了一些财务范畴内的业务支持和指导而已,凭什么就值得高看他一眼

    嗯

    你要知道,不管在什么时代,财会这个领域,跟其它专业的敏感性和重要性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而且从风险管理部一个月就能突击审查21家三产单位的可怕速度来看,何永义这位钻探公司的前财务科科长的业务水平,分明已经达到了近乎以技破局的程度在许多技术型领域,当你的效率、判断力和正确率达到了极高水平后,都可以被视为战略性人才,更何况是财会这类敏感性人才

    可以说,如果没有何永义坐镇支持,以一个夸张的效率和正确率把那21家三产单位突击检查出一大串问题来的话,大华公司的内部根本不会蔓延出当下的那种恐慌情绪曾经的闪电战之所以无人可挡,就是因为不会留给你足够的反应和防备时间。

    正当穆丽雅紧皱眉头,不断推演着穆大小姐这么做的意图时

    扣扣

    随着一阵轻轻的敲门声,过了一小会儿,宋文轩的助理这才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

    “主任,接监理会秘书处通知,公司将于明天早上十点召开由监理会主持,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关联交易委员会委员、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共同参加的内控工作交流会。”

    “所以我想请示主任一下需不需我帮您提前做好演讲稿”

    请示完工作后,助理有意无意地看了卓玛丽一眼,用一种隐晦的态度提醒这位法律合规部的部长,你既是董事会关联交易委员会委员,也是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所以你需不需要赶紧回去,为明天这场重要无比的会议准备准备发言材料

    内控工作交流会

    而不是内控工作协调会,或者是内控精神传达会

    宋文轩一愣,旋即和卓玛丽对视一眼。

    跟行政系统一样,别看只有两字之差,里面蕴含的东西却可谓是天差地别。

    “这场内控工作讨论会是由谁发起申请的”

    毕竟是在自己的主场,宋文轩帮着卓玛丽问出了这一个他自己同样也非常关注的问题。

    助理没有丝毫犹豫“是风险管理部的穆部长,以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发起的。”

    嘶

    听到竟然是穆大小姐发起的,宋文轩和卓玛丽齐齐发出一声抽气。

    这是

    这才一个月地时间,就打算图穷匕见了

    两人对视一眼,脸上全是浓浓的疑惑和不解。

    这尼玛,速度也太快了吧

    想起明天就会大致搞明白这位大小姐这一个月以来种种不惜得罪人的动作究竟有何意图,宋文轩眼中全是凝重,而卓玛丽的眼底却闪过了一丝兴奋。

    明天。

    明天就能知道答案了

    某位水蜜桃觉得自己身上的每一处细胞都开始迫不及待了起来

    s

    本来一开始是打算按计划详细写几段审计详情的,结果写了一截后忽然想起来公众章节某一章关于酒厂现状内容描述,结果却被和谐的经历。好像如今涉及到国企,关于一些负面的内容,不能描写的太过细节,所以就全部删掉重写了对于审计工作有所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如果是写这一块的内容,不可能不涉及到某些细节和底层关联的。

    至于本章里关于项目管理层群体舞弊所涉及到的八大职能板块以及部分具体表现方式,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没打算写的。

    没办法,本书但凡涉及到专业方面的阐述,总会有读者跳出来指责我水字数。

    天见可怜,我要真想水字数的话,随随便便一个名词就能轻易水上几万字好不好,甚至如果我愿意,光本章的那八大板块,共计251项舞弊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我粗粗一展开,再加上随便穿插几个简短案例的话,最起码也是十万字以上。

    但今天我在午间划水时,我的同桌过来瞄了我一眼,然后跟我说,其实如今大部分人除了对于经济这一块的知识不怎么感冒之外,对于工作里其实息息相关的财会知识往往也不甚了解。

    所以在他的建议下,我小心翼翼地写了一丢丢大概,但也没敢写太细。

    虽然聊胜于无,但按照我同桌的说法就是,许多人以为这些东西跟自己毫无关联,只是那些财会人员才需要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而已,但其实就如前文提过的“背债人”一样,许多人在进入大企业后,往往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沾染上一些因果,从而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甚至是半只脚踏入泥潭而毫无所知。

    我想想也对,就如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在税务局工作人员面前毫无秘密可言一样,对于从事审计工作的公司老手来说,绝大部分子公司的各部门人员,在他们面前同样也没有丝毫秘密可言。

    之所以暂时没去查你,又或者查了以后暂时没事,不是因为人家没发现问题,而是处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暂时不想动你而已,等到需要动你的时候,基本上你很难跑得掉。

    就如同我那位同桌所说,不要以为这跟你没关系,在许多公司和部门,那些思虑单纯的普通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会变成一只只“肉鸡”,然后逐渐被裹挟可能当事者还未必知道法不责众从来都是某些人最好的护身手段,而且这种手段也往往被证实的确有效,诸如金融系统里面的人,应该对此最有感触。

    所以我想着,我的读者虽然不多,但难说也有那些已经开始踏入社会的学长,把部分最基础、最常见的情况简单的描述一下,形成一个最基本的认知轮廓,可能对一些原本对此并不关注的学长提升某些防范意识有些帮助也说不定专指哪些从事后台工作、且刚刚踏入社会的学长,那些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或者在前台和中台部门工作的学长,对此应该是门清才对最起码能够让你避开一些可能让你遭到牵连的或明或暗的坑以暗居多,在一些内控做的好的大公司,有些时候这些过往会成为你晋升的阻力,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你并不会知晓就对了。

    当然,就如同真正的发财致富手段全部写在刑法里一样,如果你草草地看过异变后,惊愕地发现其实你旁边一些人其实就有这些迹象的话,那么恭喜你,只要你肯开动脑筋,最起码你有了一丢丢点表现的机会,甚至可能被人看中入伙也说不定。

    当然,这事跟作者没有半毛钱关系,后面也不会展开相关的情节内容,莪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花季少男而已。

    以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