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初的愿望系统帮他实现了。
说是让司务去,也不能不挑,雍正根据记忆和兄弟们商量,核对信息,才挑了二十四个人。
一部四人,有雍正的人,也有其他王爷的人,总之都是有真才实学。
交接文书拿在手里,以前为了银子看不对眼的司务们,都默默的不说话。
相互寒暄几句便归家收拾行李,和家中父母告别,年轻成婚没孩子的带着妻子,成婚数年孩子已经能跑能跳的妻子则留在京城。
迅速的不行。
不迅速不行啊,他们也不是能时时关注允初行踪的人,如今也不知道允初到哪儿了,不早早跟上去,若是他们跑远了,花十天半个月追人算怎么回事儿。
雍正和皇后站在宫墙上,看着拉书的车辆远行,一时间无限感慨。
“冷冷冷”这些日子被金尊玉贵养着,冷风吹了脸,系统急得直叫。
“回去吧。”也无甚好看的。
黛玉不知道有一大波老师即将到来,见薛帆久久不回,跟允初说悄悄话。
“需要让太医为薛大人看看吗”
允初疑惑,见她蹙眉,不知如何开口,又看了看薛帆离开的方向,豁然开朗。
“或许不用”
黛玉有些忧心,这事有些私密,似乎不好直说,可薛大人是讳疾忌医吗
十分纠结要不要提醒薛帆不要讳疾忌医,就见他跑了回来,动作之间透露出极度的兴奋。
果然还是要让太医瞧瞧吧。
黛玉暗自点头。
站在屋外吹冷风快吹病,灵光一闪终于想到如何应对十万个为什么化身的黛玉,兴冲冲跑回来。
但是两个小祖宗好像不对劲,看他的眼神怪怪的。
允初一脸同情,或许是同情他压力大吧,能理解。
黛玉一脸悟了。
她又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怕这段时间她想出更多问题的薛帆,道“王爷王妃可以想想,以往见了什么是别处见不到的,臣有事先退下了。”
薛帆借口遁走,留下面面相觑的两个人。
允初“”
这就是他呆在外头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借口
黛玉亦是不解,不过想了想扬州能吃到,在赶往京城的路上没吃过的东西。
原谅她,她还小,吃喝才是最重要的,只能想到这些。
“允初,快帮我写下来。”
掰着指头算,手指不够用她还没算清,下意识就叫允初帮她。
一个小嘴不停的说,一个奋笔疾书,还要在黛玉想起时往字里行间插些更小的字。
贾敏在一边看了都替允初头疼,偏偏黛玉也不叫她,说到允初不认识的东西时,兴致勃勃的为他解说。
看来,这段时间,黛玉过得不错。
贾敏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听心肝女儿叽叽喳喳的如同鸟雀一般说不停,也有些苦恼的离远了些。
太闹腾了,比在家中话还多。
允初不知道,一路上黛玉话也多,但不似今日一般,只以为是她病好了有精神。
说了好一阵,黛玉嘴巴干干的,才停下,就着雪雁递来的杯子,喝水润喉。
晕晕乎乎听了她好些有的没的话,低头一看字迹凌乱,除了自己谁也看不懂的纸张,允初只得又梳理清楚,抄录一遍。
但字着实太多,徐徐写一页,便叫觉得手酸,忙将笔放下。
黛玉凑上前为他捏手腕,如她每日练字后,允初为她捏手腕时的动作。
两个人都为张开,手指也是带着软肉的,肉肉的手指按在肉肉的手腕上,戳出小小的肉坑。
允初要清瘦一些,反而觉得是一团棉花撞在手上,软软的,也撞在心上。
两个人,似乎比一个人多了点什么。
允初年纪小,想不明白。
黛玉捏了捏他的手腕,又拿了一块温热的炸豆腐放在他唇边,一只手虚虚接着,“我尝过啦,好吃。”
原来方才耳边咔咔咔的声音不是错觉。
张嘴吃下,允初也将炸豆腐嚼的咔咔咔响。
歇了一会儿,允初伴随着一阵豆腐香继续抄录,恍惚之间,觉得心也静了。
这心静只维持到吃了晚饭。
黛玉许久不见贾敏,想与她一同睡,但是又不想他一个人,话没说完,允初便皱眉,呼吸之间又恢复如初。
“允初,我们跟娘一起睡好不好”黛玉抱着贾敏的腿,不让她走,扭头叫帮手。
“啊”
语不惊人死不休,她怎么想到这个解决办法的
“我娘也是你的娘呀,娘一个人睡冷冰冰的,若是半夜渴了都没人知道,我们跟娘一起睡好不好”
自从问了薛帆,黛玉的嘴巴几乎没停过,也跟开了窍似的,话虽多也说在点上。
贾敏咳了两声,许是为她的话惊讶。
允初倒没觉得有什么,旁人不敢说王妃的娘就是王爷的娘,但是黛玉的娘就是他娘。
宫里头的阿哥们五六岁就要离开额娘搬去阿哥所独居,他自小没有额娘,也不知道他这个岁数还有没有跟额娘睡的。
但是
贾敏小心护着黛玉不停扭动的身躯,似乎这样就能达成目的。
或许,也可以跟娘同睡
想了好一会儿,以往会管束他们的嬷嬷们也未阻止。
允初在黛玉快放弃时点点头。
洗漱后,黛玉见允初慢吞吞的坐在床边脱鞋,跑过去就将他往里推。
他被推的倒在厚实柔软的锦被中,有一瞬间脑袋晕晕的。
见她手脚并用爬上来,将他挤的更靠里,又伸手拍拍还有大半空余的位置,欢喜的叫贾敏快来睡觉。
允初有一瞬间在后悔。
好像跟他想的不一样啊,原来他只配挨着墙睡吗不是共同的娘吗他就不能挨着娘睡是吗
允初在疑惑,在思索。
他看着侧身抱住贾敏,只剩个后脑勺的黛玉,默默将被子掖好听故事。
温柔的声音讲着温馨的故事,允初觉得黛玉喜欢听睡前故事是有道理的,确实很容易入睡。
这是他睡前的最后一个想法。
贾敏哄着黛玉也没有忽略允初。
乖巧的躺在里头,没一会儿便呼吸平缓,睡得比黛玉还快。为他拉了拉因为黛玉扭动有些下滑的被子,在他似乎要醒来时,又轻轻拍了拍。
黛玉回头看他已经睡了,笑着与贾敏咬耳朵说悄悄话,“允初以前都不喜欢听嬷嬷讲故事的,他喜欢听娘讲故事。”
回应她的是温柔的笑。
她也并非要听故事的,在娘怀里就能睡着,很快黛玉和贾敏也沉入梦乡。
眼见主子们都睡了,驿站才完全安静下来。
驿站外的村民们,在检查后确保火堆不会半夜熄灭,开了缝隙的门不会半夜合上后,也陆续睡去。
冬天只要是温暖的,就会睡得很香。
第二日不用管膳食的,都会在极淡的豆香中醒来。
驿站里早晨只需备一点豆浆,连年纪小的厨娘也能在烧水时用石磨磨出来,倒没多辛苦。
驿站外,早起的百姓将昨日磨好的豆浆煮熟,家人醒了就能喝上热腾腾的豆浆。
允初这一觉睡的很久,昨夜比黛玉睡的早,起的却比她晚。
黛玉都起床洗漱换好了衣裳,还不见他醒。
已经到了吃早饭的时间,黛玉趴在床上推了推他,见他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吃早饭啦,要是来晚了,我就把你的也吃了。”
说完就从床上滑下去,双腿倒腾的飞快,只留下双眼空空还没彻底醒来的允初。
等反应过来她说了什么,允初也清醒了,用了这辈子最快的速度洗漱穿衣裳。
黛玉说要吃了他的饭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她想吃,真能硬塞进肚子里。
吃个早饭跟什么似的,两个小孩儿动作说不上不雅,就是有些急,半碗豆浆半碗蛋羹,也不能用嚼细些不然会噎到的话劝阻。
贾敏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抢来的饭更香这句话不是假的。
到了学习的时间,原本还能和百姓轻松交谈的薛帆一脸冷漠的回了驿站。
开始了,痛并快乐的教学时间又开始了,谁来救救他
两日后,又一大批的马车进入驿站,得亏这驿站偏远修建时考虑周全,房屋众多马厩宽阔,不然还住不下。
这群人便是雍正安排的司务了,如今又挂了上书房的太傅职称,是正儿八经的老师。
三十辆马车已经是极简的出行队伍,一家一辆马车,多出的六辆有四辆都是书,另有两辆是路上的口粮,大部分还是马的口粮。
为了赶路快些,也是不择手段日夜兼程,因此到的时候画面不是太美丽。
允初看着一群憔悴不堪拖家带口的大臣,还未进驿站就摔了两个起因是户部胡大人晕马车,下马车时腿软将搀扶他的工部耿大人绊倒了,内心直叹气。
让皇兄送太傅来,真的靠谱吗这是太傅吗是跟他一样被举家赶出京了吧。
一阵喧嚣后,两个小孩儿排排坐,对太傅们的食量有了新的认知。
有点能吃,再看看,真的很能吃
饿了一天,加起来一共一百多人的队伍,一顿吃掉了他们两天的粮,厨娘们端盘子的手都在颤抖。
要知道他们出京时也有近百人,如今留了部分侍卫在山里,驿站也有六十几人,他们怎么能吃掉他们六倍口粮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