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蒙古族进入中原后,需要出示原出身地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汉语水平等级证明、工作推荐信,需要加盖官印。其中工作推荐信里需要对其家庭成员情况、婚恋情况、犯罪情况、思想品德情况等进行综合说明。
这些蒙语老师在正式入职前,先进行三个月的入职培训,主要是上道德、教育这两门课。
道德讲授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大明王朝的基本法律以及违反法律会出现的惩罚。还有各种反面典型案例,例如判刑,被当地学生家长暴打,遣返回原籍等。
教育这门课,讲授给孩子们讲课的技巧。同时,带着他们熟悉第一学期的蒙语教材。对蒙语课程教授进行质量控制。
每半年对他们的教学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评估。教学水平高的,得学生喜欢的,加奖金;教学水平差的,学生有意见的,扣奖金,同时进行再培训和旁听课学习。
如果实在不能胜任教学,再介绍本地其他工作。也可返回原籍。只是返回原籍后,或者不再从事教学活动,事业编就被随之取消。
通过这项举措,大大地降低了蒙古地区的犯罪率和反叛活动,提高了蒙古地区的汉语水平、识字率、对汉文化的了解,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同时大幅刺激了蒙古地区跟中原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蒙汉通婚变得十分常见,很多蒙古族迁徙到内地工作定居,民族融合空前加强。
东察合台地区的一些贵族和百姓听说这么好的政策后,很想迁徙到内地来,苦于就算偷渡来了,也没法开介绍信和无犯罪证明。于是采取曲线救国,通过七大姑八大姨的介绍,找个蒙古姑娘或者小伙,在大明王朝管辖的蒙古地区进行通婚登记,然后迁入蒙古地区按照移民办理登记落户。
办理好了之后,会给他发一张金制卡片,叫做绿卡带编号的东西。
但如果迁入后被发现从事非法活动,则会株连结婚对象的五族。所以蒙古地区的青年男女,虽然同宗同族,但对跟东察合台地区的人联姻兴趣不大。
弹指一挥间,十年很快就过去,到了嘉顺十年时,江月白四十八岁。
十年的苦心经营,安南的百姓终于跟云南一样被教化,成功地纳入大明版图。跟着纳入版图的还有老挝。
在安南扩大了稻米、甘蔗、胡椒、肉桂、烟草的生产,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各国。同时发展橡胶种植产业,使得安南成为重要的橡胶出口国,赚取巨额的商业贸易利润,同时加大对橡胶产品的研发,发展工业制品。
嘉顺二年就开始在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南苏门答腊省,设立旧港宣慰司,以南洋旧港地区华人领袖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
另外设置了羁縻性质的土司管理机构管理东南半岛干崖宣抚司、南甸宣抚司;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老挝军民宣慰使司、大古刺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底兀刺宣慰司、占南府宣慰司。
遣弟弟江秉恭领兵,携杜若乘船驻军当时还叫柔佛的坡国,建立南新国,江秉恭被封为南新王,杜若被封为南平侯,担任相国。成为重要的南洋华人和商贸聚集地。随后江苏江氏后人、浙江杜氏、鸡笼孟氏后人纷纷迁居此地,琉球王李承兴从鸡笼岛用大船送来精兵,协助江秉恭控制了马六甲海峡、爪洼国的万丹港口。
江家凭借跟大明王朝的关系,军事势力和巨大的财富积累,通过政治和贸易关系,同东南亚各国的上流社会交往密切,相互联姻,对东南亚政局产生重要影响,从大明运来丝绸、茶叶、瓷器、烟草,转手销往东南亚贵族和欧洲。
引导在东南亚各国种植胡椒、肉桂、豆蔻、咖啡等香料,让其对粮食出口存在巨大的需求依赖,通过拉拢各国上流社会,获取大量锡、铜、金、煤、石油等矿产,同时通过销往欧洲,获得巨额财富。
很快地获得了大量的财富积累,进一步发展武装力量和火器研发,逐步成为东南亚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正因为大明王朝的强盛,鸡笼岛先进的军事力量,江家扼住了马六甲海峡商贸要道,东瀛国在大明朝太皇太后江月白的强力施压下,不得不对倭寇进行彻底打击,并将和亲的十二长公主立为继后。
实际上,此时的江月白可谓子孙满堂。
从赐婚开始,嫁到蒙古的小五生了两男四女,其中两女是一对双胞胎。嫁到朝鲜的小十生了三男一女,其中嫡长子被立为太子。
老四琉球王娶了四房妾室,生了二十二个子女;老三安东王没有娶妾,生了五男两女;老九辽东王娶了一房妾室,生了一男八女。
今天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嘉顺十一年,这年皇帝李弘远将十四岁,江月白将四十九岁,准备做五十大寿。
江月白、华太淑妃、婳太婉仪、安太妃、洋太嫔五个人在慈安宫一起守岁。静太妃六年前清明节的时候过世了。
实际上每个人的称号都要加上太皇太。她们自己嫌麻烦,而且显老,都不乐意加那么长一串。
和往年一样,四个人又收到了来自顶流设计师婳太婉仪高订版最新珠宝首饰,纯金带彩宝,bgbg的。
华太淑妃给每个人做了身新衣服。呆在宫里岁月寂寞,这十年里她发展出来个新爱好,就是给人设计绣样裁衣裳。
洋太嫔给每个人送了寓意吉祥的盆景,她这十年爱上了养花设计盆景造型。她如今成了个地道的中国通。毛笔字写得十分漂亮,拿出去绝对想不到是外国人写的。
江月白给大家每人送了套系统出品的高级去皱套装、花花绿绿的面膜大礼包一套,中老年女性维生素四瓶一年装。
所以这里的四个“老祖母”看起来都不老,皮肤紧致,基本都接近五十,看起来都差不多三十来岁,穿的衣服图样色系都很鲜亮,打扮得富贵艳丽。
至于江月白,大家觉得她简直成了精。中间衰老过一段时间,这两年政通人和,年景平顺,休养些日子后,竟然返老还童,越养越年轻。
洋太嫔笑着说道,“今年太后五十大寿,可得好好热闹热闹。婳姐姐,你现在就送上了,到时候送太后啥”
“你们都别琢磨送啥了。我啥都不缺。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开开心就好,”江月白剥着松子笑眯眯地说道,“对了,我想开春带大家去江南转转。都去不去”
洋太嫔一听来了劲,“去啊。怎么不去。能从皇宫走出去都是好的。都不知道外面变成什么样了。”
“要去要去。太后组局,必须得去。”华太淑妃站起身,“你们喝不喝酒来点呗。不喝点小酒多没意思。”
“来啊。还不是你说了算。”洋太嫔说道。
安太妃问道,“太后,您真要还政了”
“当然是真的。”江月白抓起剥好的一大把松子,习惯性地每人都分一小撮,“孩子大了。该让他独当一面了。正好带着姐妹们一起去看看。”
“太后什么时候去巡视蒙古啊”安太妃委屈巴巴地问道,“想回去看看。一晃快二十年都没回去了。”
“等从江南回来吧,”江月白笑着说,“今年一起都给去了。圆了大家的心愿。”
正月里,江月白便宣布还朝于新帝,然后带着太妃们下江南去走走看看。
江月白识时务地激流而退,小皇帝跟群臣们都很高兴。
等天气转暖了些,三月初,皇孙子便坚持安排了一艘豪华大船,一堆精兵暗卫护送着皇祖母坐船从京杭大运河回江南。
一路上浩浩荡荡,边走边看边玩。五位太妃们沐浴着皇宫外清新的小风,感受着自由的味道,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十几岁的少女时代。
或许这是自她们进宫后二十多年来最开心最自由的时刻。
人刚到苏州,下了船。江苏道跟苏州府的一把手们就带着官员们跪在道旁来迎驾。浩浩荡荡跪下一片。
烟花三月是江南最美丽的时候。
江月白进行了官方会见后,就让他们各回各的衙门,不必专门接待,她们自己走走转转。
五个四十多岁的女子笑成了一朵花。大家走进江宅,被江宅的阔气给吓到。宅子里一直住着人帮忙看护打扫,所以看起来没有破败的迹象。里面的陈设还跟二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江月白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躺在做姑娘时睡的床上,感觉一切都好不真实。
去拜见了七大姑八大姨,江家、王家、陆家的亲戚们,又去看忘了同辈的堂表兄弟姐妹。
苏州府里如今也有了亲戚。没办法,谁让江月白成了太后,孙子成了皇帝。人在高位,亲戚就多了。愿意主动结交抬举的人就多了。论以前,商户女哪能轻易嫁给官家子弟的,那是门不当户不对。
当然也因为这些年江氏跟很多书香人家结亲,从小就进行四书五经学习,科举考试得了些门道。本身又格外努力,所以考上秀才、举人、进士的比以前多。
总之就是兴盛了许多。这大概就跟晋商从商人进入政坛产生影响力有些类似。一当有一个能够得着高位的领头羊带着,族人们就能顺着藤往上爬。
然后由大侄子带着独自去祖坟上拜拜,扫扫墓,磕磕头,告祭下列祖列宗。
“这么多年都没有回来祭拜祖宗们,求祖宗们原谅。求祖宗们保佑我的一群儿女们跟他们的子孙们都平平安安的。”
祭祖回来后,江月白带她们去拜了寒山寺,游太湖,爬西山,吃了太湖新鲜捞上来的小银鱼、莼菜、鸡头米,吃青团,爆炒小田螺,喝着明前茶
坐在湖边喝着顶级的碧螺春茶,吃着苏氏梅饼,吹着湖边的小风
江月白眯着眼睛感觉飘飘欲仙,恨不得就此睡死过去,再也不用回宫,不用埋在京城的皇陵里,就长眠在这江南水乡,生她养她的地方。
一切都是最新鲜最舒适的。
江月白不忘在家门口前整整齐齐移种了一排桃花树。
被移栽过来的桃树还开着花。粉艳艳的一团团的。
望着婳太婉仪跟华太淑妃在桃树下摘下桃花簪在头上,江月白仿佛看到衣裙飘飘,还是初进宫时年轻模样的卢妃从桃树旁经过,一脸诧异地望着灼灼如烟霞的桃花,突然回忆起前世那个模糊的约定。
说不定一脸难以置信呢喃着,“还真有人在门口种了一排桃花啊。难道不是一场梦啊”
而自己恰好穿着一身闲适宽松的棉麻衣衫走出门来,“诶,美龄,你竟然真的来了”
想想一定很有趣。
是的,卢妃她的大名叫卢美龄。
虽然进了宫后,除了江月白还有她自己再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回想起来,卢妃竟然走了十四年了,走的那年是江月白的本命年。
假如说真借寿了十五年。那就是六十五了。在古代算是满高寿的。
江月白感觉这一辈子好像还不错。
她把戏班子请到府里来,让戏班子唱了好几天的大戏。
又请人到府上来,给太妃唱几段昆曲,来两段评弹。
怎么开心怎么来。
又或者就是几个人坐在暖融融的春日下,打着叶子牌。输了画小乌龟,又或者表演节目。
又或者什么都不干,趴在石头上,看池子里的小鱼游来游去,不必讲究什么礼仪规矩。
当然一天里最高兴的时刻之一,便是坐在秋千上,被推起来,肆意地扬起脚,感觉就要飞起来。
大家欢快地笑着。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不是装年轻。而是真的高兴。这里不是宫里,想笑就笑,想闹就闹。大家笑的声音咯咯咯的。在宫里那是绝对听不到的。真好啊。
假如没有进宫的话,或许就是另一番风景了吧。
大家都跟江月白说,“太后,我们下辈子还要见啊。到时候做邻居。到时候找不到门了,就找门口的桃花。到时候,我找个蹩脚的借口进门讨水喝,你一定要开门啊。你真是全世界最好的太后了。”
“好啊。我们一言为定啊。”江月白笑着望向她们。
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就有了老花眼,眼睛开始变得浑浊,不复年轻时那般清澈透亮。
她们却不同,眼睛里却流溢着光彩,闪闪发光。
好想记住她们的样子啊。个个都是绝顶大美人呢。
都五十了个个都还是好看的老太婆。这个可不容易。怪不得当初渣男顶不住。换作自己怕是也顶不住吧。
只是这些娇美的花朵,若没有进宫,本该开在清水泉旁,峡谷深处,自由地绽放。
江月白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九如你这二十年过得还好吗
在那边你有没有娶妻生子呢。挺想你的。说着就掉了眼泪。
天跟着就下起了雨。
三月的江南下着雨很浪漫的。雨丝细细地飘下来,本来不愁的,也愣是被滋养出自己愁来。不然对不起苏州园林这么典雅精致的氛围感。
婳太婉仪被江南的美给迷住了。她打开窗户。就在窗户底下作画,设计今年的首饰。
年龄越大,江月白越喜欢婳太婉仪。她总是静静的,很平和淡定,仿佛一汪清泉。不爱多说话,不说假话,不爱攀附矫情,活得通透。
坐在她的身边,时光变慢,岁月变得温柔。尤其看她画画,一笔笔的很精致,却又一点不矫揉造作,很自然,让人看着很舒服。
就像此时,她设计出来的新款式后,满脸孩子气的得意笑容。不会问好看不好看,而是会说
“快来看最新款你肯定喜欢。”
她是自信而自洽的。
江月白情不自禁地说道,“我下辈子还想跟你做朋友诶。”
“好啊。我也是。下辈子做朋友呢。”婳太婉仪一脸灿烂的笑容,“回去我就给你做一套。保你喜欢”
“喜欢。当然喜欢。”江月白被画上的设计惊呆了。这是什么样的传承和天赋啊。太美了啊
苏州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灵魂,而她就是能成功捕捉到灵魂的人。
想想到时候工匠们一点点用比头发粗不了多少的金丝一点点编起来卷起来,然后做出各种造型。就感叹古代匠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婳太婉仪每天都在写生。有时候画花,有时候画太湖石,有时候画亭子,画雨天的芭蕉叶子,有时候画竹子
什么都画。
她有些窘迫地对江月白说,“真是太美了。我想回宫后还能拿出来再看看。”
当初杜若在恩科时中了探花,江月白就第一时间告诉了婳太婉仪。
她沉默了半天,最后流着泪只说了一句,“总之此生跟他就不必再见了。”
江月白就把他发配去了安西都护府,后来又派去了安南都护府,再后来直接派去了南洋国,做了弟弟江秉恭的副手。此生都没可能跟婳太婉仪见面了。
每一次调动,江月白都会告诉婳太婉仪。让她知道他的近况。江月白看出来了,两个曾经彼此喜欢过,有过真感情的。否则婉太婕妤就不会每次一听到他的消息都会失态地瞬间涌出泪花。
江月白告诉她,“听说他的第十二子出生了。母子平安。”
“那就好。”婳太婉仪笑着说道,“他子孙满堂,我很高兴。”
杜若娶了一妻两妾,妻子是江月白亲生母亲王姓大舅舅家的嫡孙女,两妾是东南亚他国贵族之女,生了一堆儿子,两个女儿。江月白猜想或许杜若真有祖传的生男偏方。当初他说能帮婳太婉仪,恐怕真能帮得上。
婳太婉仪沉默着看向窗外,忽而微微低头垂眸说道,“这样也好。真的很好。”
四月份回到宫里后。婳太婉仪这沓画稿果然成了抢手货。
回宫后每个人心照不宣地戴好面具穿好铠甲,做回了太皇太妃们该有的样子。很多事情没有得到过也就罢了。一当体会到了自由的滋味,被囚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难过到爆炸。大家只能靠婳太婉仪的画续命,靠苏州快活的回忆得到一点治愈。
她们每个人都对江月白说,“谢谢太后娘娘带我们去了江南。能支撑着我再走很多路了。”
可是等回到京城没多久,婳太婉仪就得到消息。她的八王爷在监督修缮寺庙时,被掉下来的横梁砸了脑袋,快要不行了。
江月白跟小皇帝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婳太婉仪出宫去见八王爷最后一面。
可两人出了宫还没赶到,八王爷就咽了气,就差那么一小会儿。
如果婳太婉仪没有回转去再多给孙子孙女们拿几件礼物的话,还能来得及跟儿子说几句话。
婳太婉仪拉着儿子的手,悲哀得没有眼泪,她不知道为何哭不出来,,“你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啊横梁掉下来你不会躲吗木鱼脑袋。”
“你怎么不等等娘啊。都怪娘要回去拿东西。不然都会来得及。都怪娘。”
“你等等娘啊。娘很快就会来陪你了。”
这话听得其他四人胆颤心惊,生怕婳太婉仪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