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叔被父皇送去澳洲之后一直杳无音讯,就在去年皇祖母生日,大皇叔竟然派出皇子送来了贺礼,送了一对叫做袋鼠的神奇生物,还有小麦种子、羊毛及羊毛制品、牛肉干、葡萄酒、蜂蜜等特产。

    还单独给太皇太后皇祖母了一封信。

    “尊敬的母后,孩儿恭祝您的圣寿,祝您身体康健,福寿如海。时至今日,孩儿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嫉妒,孩儿伤害了大公主和七公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嫉妒让孩儿失去了心智和纯善,被奸人所利用。您和皇上却以广博的胸怀一次次原谅我容忍孩儿,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您希望佛法感化我,我却在执着的路上越远。

    时至今日,做错的已经太多太多。不敢奢求您的原谅,只愿用余生来赎罪。孩儿承诺,孩子所建新澳国永远是大明朝的藩属国,每年遣使朝贡,永不背弃。恳求与皇室恢复通婚和宗室往来,能嫁与一位公主做新澳国太子妃。业儿”

    不久后,李弘远就下令,由十三皇叔带队,率团访问大皇叔创立的新澳国,恢复通商关系和联姻关系。

    江月白考虑了一番,选了皇孙女李知画去澳洲和亲。她之前养在先皇后阔阔真名下,地位较高,且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李弘远不解地问皇祖母为何不选五姑姑的女儿去作皇后。这样明明可以进一步加强太后母族的影响力。江月白没有解释,只是说没必要。

    她答应了她的五公主,她的下一代不必再和亲,都可以自由地嫁给自己喜欢的人过一生,想留在草原就留在草原,想来京城就来京城。

    太后的宽容大义,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而非执着于个人恩怨得失,更没有一味扩张母族影响力,令李弘远愈发敬重和信赖皇祖母。

    临出发前,李知画被皇帝封为安乐公主,赐婚给新澳国太子。

    六月时,十三王爷带着几船货物和安乐公主开启了出使之路。

    气温炎热,李弘远带着皇祖母和众后妃们一起去新建的颐和园避暑小住。这是江月白自进宫以来第一次出宫避暑。

    颐和园真是美啊,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还有佛寺巍峨,禅钟袅袅。

    这里的颐和园不仅完美复制了后世的颐和园的精髓,而且融合了婳太婉仪的创意设计,高贵典雅,精致生动,处处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江月白行走在每一处,都会想起江南风光,想起五个人在一起打打闹闹,恣意放飞自我的快活,想起婳太婉仪坐在窗前,拿着画笔专注地写生的场景。

    从颐和园避暑回来后,江月白跟华太婉仪一起去普宁寺里敬香,探望了在那里修行的皇帝后妃们。她们的年华老去,两鬓染霜,面生皱纹。莫名地让江月白想起清婉仪写的诗句

    “笑把春光煮作茶,饮罢青丝成白雪。”

    唉。想来,清婉仪都走了好多年了。

    回来后不久,华太淑妃突然就中风了,一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说话都说不出清楚,多数时间都在昏睡中。

    两个月后,华太淑妃在一个午后走了,死前很是痛苦,因为疼痛而哀嚎。

    走的时候,江月白一直都陪着她,握着她的手。她感觉自己的心肠好硬啊,竟然感觉不到难过和害怕,很平静。

    直到华太淑妃风光下葬后,江月白才感受到了内心的剧痛。

    慈安宫里住满了儿子的后妃,并不空荡。但她感觉异常孤独。跟她一起的后妃们全都走了。只剩下她一人。

    她便搬回了慈宁宫。

    嘉顺十二年除夕宴,她被唤作“老祖宗”,安排在皇帝孙子身边坐着。周围全是三十出头的太妃和皇子公主。

    下一年嘉顺十三年,皇帝满十六年,该要立后了。

    腊月的一天,江月白将李弘远喊到慈宁宫。

    “孙儿,你开年就要十六。想没想聘个什么样的皇后”

    当年儿子李承稷选了蒙古皇后,既是利益需要,也源于最初的心动。只是相爱容易相处难,两个人最初因为什么而吸引后来就因为什么背向而驰,以至于死前成了怨偶,赐下毒酒,喊她一起黄泉作伴。

    这些年江月白一些想法发生了改变。

    婚姻大事还是要慎重。尤其是立蒙古族姑娘为后。这就跟娶个外国儿媳妇一样。必然存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虽然有利于边境的稳定。但是否立为皇后还是需要斟酌。

    当然,从优生优育来看,娶蒙古族姑娘有利于改善基因。跟异族女子生下的孩子存活率更高更健康。

    李弘远有些羞涩“皇祖母,孙儿想聘一位像皇祖母这样知书达理的女子为皇后。孙儿觉得卢太师的小女儿就挺好。”

    卢长林曾是先帝伴读,又是状元郎,任职翰林院担任东阁大学士,还是给李弘远负责文教的太师。卢长林的父亲卢照厚又被调回了礼部,担任礼部尚书。

    门户上倒是没问题,但作为皇祖母,江月白有些话还是要说。

    “孙儿,你父皇当初跟先皇后一样情真意切,互相爱慕,但后来却分道扬镳,如同水火。只因为他们对彼此不仅动了情,还把情爱看得太重。

    平常的人可以为情而死,为情而痴。皇帝不行,皇帝要以天下为重。不能以喜好来对待皇后。不能因为她合我的意,就善待她;她不合我意,我就怠慢她,羞辱她。要始终如一地敬重爱护,除非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

    李弘远很懂事地点点头,“孙儿明白了。一切听祖母的安排。”

    江月白其实也很矛盾。

    当初朝局不稳,北部战事频繁,所以立蒙古族女子为皇后是最简单的缓解矛盾办法。如今过了十几年,经济文化人口多方面融合发展,加上蒙旗制度和义务教育蒙语教师选拔制度,蒙汉地区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局面。

    是否还需要继续立蒙族女子为后

    反复思量了一番后,她把陈平召进宫来询问。陈平认为可以一届一轮。借此赢得更多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继后或者下一任皇帝的皇后,可选蒙族女子为后,所出部族可以轮换,以作平衡。

    这些给江月白很多启发。最终决定就将妹妹的女儿卢知春立为皇后。

    选定了皇后之后,接下来就是选定二妃四嫔。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衡。六人里面三名汉族女子,三名异族女子。

    二妃选了绰罗斯部族长安太妃二哥的女儿也速尔,大将军齐牧野孙女齐亚欣。四嫔包括土尔扈特部新首领之女乌云娜、兀良哈部族长之女海棠、南新国南平侯之女杜悦瑶、安国公孟辛之孙女孟婉心。

    操持完了皇孙的婚礼,因为后宫没有太后主持事务,江月白这个皇祖母只好继续操持三名适龄公主,还有慧太妃的二皇子、谢德妃的三皇子的婚事。

    先皇后生的大长公主嫁给了朝鲜国的太子,懿贵妃的侄女禧容华二长公主嫁给了去年的新科榜眼。

    慧妃的二王爷和谢妃的三王爷都通过了去年的科举考试。

    江月白给他们一个娶了波斯大臣的女儿为妻,一个娶了葡萄牙大臣的女子为妻。二王爷被安排进了农部,三王爷被安排进了刑部,皆为六品主事。

    后面几个公主、皇子的婚事基本类似。一方面拉拢朝中老臣,一方面吸收新鲜血液。毕竟孙子要依仗老臣稳定根基,需要新臣开拓进取,打造自己的心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兀良哈部海兰生的四长公主被嫁给了四川承宣都护府都护之嫡孙。

    孟昭仪的五长公主被赐给了忠勇王乌日图的儿子。

    辉特部血统的六长公主嫁给了青海都护府都护齐鸣的嫡长子;

    汉族血统的七长公主嫁给了建州女真族首领。

    兀良哈部落血统的九长公主嫁给了江西承宣都护府都护之嫡孙。

    李承稷婚后所生皇子比较少,其中两名朝鲜族血统皇子皆出自于绰罗斯部,一位是皇后所生的李弘远,另一位是皇后妹妹所生的六王爷李弘盛。

    李弘盛被赐婚已逝周相之孙女,被派去老挝都护府担任副都护。

    懿贵妃侄女禧容华的五王爷李弘泽娶了卢长林弟弟的女儿,因对天文感兴趣,进入钦天监任职。

    江月白侄女慧妃的七王爷李弘名娶了新科榜眼的妹妹,留在吏部任六品主事。

    江秉恭的三个女儿又嫁回来给朝中的新臣。

    江月白不再让直系亲属的孩子入宫,而是挑选血缘关系相对较远的亲戚,例如母亲王家表哥的孙女儿。也只象征性地挑了一个。毕竟已经有了皇后了。

    她牵线让本族适龄后辈跟江苏、浙江的世家大族和原籍江苏浙江的朝中重臣族人联姻,互相嫁娶。

    整个家族的人都往上走,才会更加兴旺发达。

    操心完孙子孙女们的婚事,已经嘉顺十七年。这一年江月白五十五岁。

    她有了一堆重孙子重孙女。经过了一次小选,一次大选,后宫里又住满了年轻的面孔,嫩得跟沾着露水的花苞一样。

    嘉顺十三年时皇后进宫后不久就怀孕了,三月里封后,四月怀孕,第二年正月里就生下嫡长子,如今已经四岁了。

    嘉顺十六年也就是去年又生下嫡次子。

    孙子这一辈儿,终于不存在皇长子与嫡长子之争的问题了。

    江月白和孩子们曾经住过的永和宫里如今住着朝鲜国的和亲公主。

    不是嫁到朝鲜去的小十的女儿,而是一个庶出的朝鲜公主,她的母亲来自于朝鲜的大家族权氏。长得漂亮又可爱,被封为权妃。

    当初是江月白提议这么安排的。说这样能更好地加强跟朝鲜的关系,让十长公主在那边能多结交些本土的政治势力,能过得好些。

    除了这个客观原因外,之前懿贵妃和念妃流产的经历,她不想自己的外孙女也经历一遍。

    权氏嫁过来后第四个月就怀孕了,生了四皇子。如今三岁了。

    江月白进永和宫探望时,小皇子正在水池边上捞鱼。老远都听到他欢欣雀跃哈哈的笑声。

    令江月白不禁想起巴特尔小的时候,还有那个时候的懿贵妃,不禁弯了嘴角,有些惆怅。

    见她走了进来,权氏带着四皇子还有一众奴婢宫女恭敬地跪下。

    “妾奴婢给老祖宗请安。”

    江月白缓缓地走在青石板路上,想起李北辰带她来吃烧烤的那晚。他带着自己在黑暗中穿行,搂着她在水池里洗手

    想起自己那会坐在轮椅上不能动,懿贵妃每天过来小坐聊天,陪她解闷

    想起李北辰飞在半空中拿着发钗在竹林上为她演奏乐曲

    想起许许多多的事情来。

    她缓缓地走到秋千架下,坐在秋千上。锦绣最爱坐秋千,她跟李北辰说了后,他就搭了一个可以供两个人坐着的长椅秋千,还带扶手。

    李北辰曾经站在她身后,将她送上天,又接住她,再送上天

    是哦,他还很喜欢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偷偷溜过来,享受那电闪雷鸣间的隐秘快乐

    江月白扶着秋千上的铁索,闭上眼睛,感受着空气的流动,那些甜蜜的碎片争先恐后地涌进她的脑海里。

    忽而感觉椅子往下微微一坠。

    “老祖宗,你睡着了吗”三岁的四皇子童真地问道。

    江月白俏皮地把脸转向四皇子,依然闭着眼睛,“那你猜我睡着了没有”

    “没有。你在跟我讲话呢。”四皇子笑嘻嘻地说。

    江月白禁不住笑了起来,把四皇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了下他的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