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 > 第225章、京城人头滚滚!威慑四方!朱厚照满足了!工部的雷电试验!

第225章、京城人头滚滚!威慑四方!朱厚照满足了!工部的雷电试验!

    辽东,山海关。

    大明开国时期,设三司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司,分别管理地方民政、军事及司法,但是在辽东地区却比较特殊。

    明初辽东只设有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却没有布政使司和按察司。

    因为当时人少,只有军事战略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辽东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各种民政事务也随之变多,明英宗刚继位,朝廷就设立了辽东巡抚,管理辽东地区的事务。早期的辽东巡抚只管民政,辽东的军事主要由辽东总兵负责。

    明宪宗即位后,朝廷又给了辽东巡抚军事上的管理权,辽东巡抚就集军、民大权于一身。

    不过发展到现在,辽东巡抚和辽东总兵权力差不多大。

    出了山海关,还有辽东。

    此时的辽东巡抚邓璋,前任辽东巡抚,如今兵部右侍郎的马中锡,辽东总兵韩辅、辽阳副总兵毛伦,都指挥使杨镇等人齐聚一堂。

    “前方传来紧急情况”

    “兴王造反、九边和蒙古人勾结在一起,再勾结京城内的奸细,已经攻破了京城”

    “首辅他们不得已,只得弃城北逃”

    “我们大明,好像一下子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首辅大人他们差不多还有一会儿就到山海关了。”

    巡抚邓璋环顾众人,也说出了疑虑“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刘健首辅的意思是我们依靠辽东,抵御兴王”

    “我们能抵挡得住全国大军么”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总兵韩辅身上。

    “其实只要我们扼守山海关,倒是能够抵抗得住,如今我们辽东也算强大”韩辅略微沉吟“但关键是,当前大明的局势,变成什么样子了”

    “只听首辅他们一面之词”

    辽东毕竟距离南方太远了,信息闭塞。

    出现这么天大的事情,他们得到消息后,就一直关心京城局势。

    “韩辅,你什么意思等于说你还怀疑首辅大人他们吗”

    兵部右侍郎马中锡觉察到了辽东总兵的不信任,直接开口呵斥“兴王已经谋反,陛下生死未知,首辅大人他们此时就是陆秀夫,保住大明最后的血脉难道,你们想要置身事外”

    “马侍郎,不是这个意思”

    韩辅直接道“关键是京城保卫战还未尘埃落定,首辅大人他们就把家眷等人转移了过来,好像是知道这场京师保卫战会败一样,也不让我们去京师援助”

    能当到这个总兵,在这個位置。

    自然没有傻的。

    尤其是前段时间,刘健主持之下他们的家眷、长陵卫的家眷几千上万人,直接转移过来了,这种未卜先知的行为,很难不让人怀疑。

    “这当然是首辅大人他们未雨绸缪”

    “难道非得要等到城破之后,才转移吗”

    得,内阁已经安插有杨廷和他们的忠实簇拥,马中锡在这中间,利益显然和众人不一致。

    想要达成一致意见,还有些困难。

    “马侍郎,韩总兵也不是怀疑什么而是,当前大明局势,让我们很慌。”

    “犹记得,我半年前来上任之前,一切都好好的”

    “这才半年不到,我们大明就陷入这种四分五裂,现在连京师也沦陷了”

    邓璋从中调和,对如今的局面也感觉担忧“我们该何去何从好不容易联合高丽把建州女真们打怕,要是他们也知道这消息,再联合蒙古人,我们辽东好不容易来的二十年安稳日子我们大明好不容易安定的百年太平”

    “是啊,马侍郎,我和巡抚大人的心情是一样的”

    “如今这天下,一下子陷入内乱,我的家人们都还在南方”

    韩辅也不掩饰担忧“谁想天下大乱”

    场面陷入沉默,即便韩辅是辽东总兵,手底下有不少人马。

    可他没做好割据辽东的准备,能维持大明总体局面,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一切等首辅大人他们来定夺吧国有大贼,谁能想到兴王他会造反谁能想到陛下这”

    马中锡自然还被蒙在鼓里。

    “大人首辅大人他们到了”

    然后就在他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亲卫走了进来,告诉了他们这消息。

    于是众人赶紧走出房间,一眼看到了长陵卫那一千余骑,以及在队伍面前面色凝重的刘健和杨廷和,自然,他们也齐齐关注队伍之中的马车,已然知道那是正德皇帝唯一的血脉。

    他们赶紧下去迎接。

    京城,午门

    午门人口聚集,正午的太阳高照,让人汗流浃背。

    不过,众人都不嫌热,只是一个个伸长脖子,看着一个个犯人被押上刑场。

    “谢迁,父四族,合计三百六十八人缺额二百三十人,其他人在南方,已验明正身”

    “谢迁,母三族,合计三百一十六人缺额”

    “谢迁,妻二族,合计一百零四人”

    刑场上的犯人规模空前宏大,随着监斩官一个个宣布,差不多有三四千人,齐齐跪了一地,然后后面还有几千人在等候。

    反正光是点名宣布灭族范围,就持续了一个早上。

    “午时已到陛下有旨,前内阁次辅谢迁、前礼部尚书张昇、司礼监太监王岳等人炸毁太宗陵寝,已然谋反按律灭九族谢迁、张昇首恶,压至金陵听候陛下发落,犯人九族,正身已验明行刑”

    郑纪坐在高台上,抬头看了看太阳和计时日晷,随后果断判决。

    “不我不想死啊”

    “谢迁你好狠这辈子只恨姓谢”

    “张昇,你这个混蛋”

    “王岳,你狗娘养的”

    判决一下,场中的犯人更是哭爹喊娘。

    然而侩子手们的刀却没有停歇,直接冷酷无情的斩下。

    顿时人头滚滚落地,哭声喊声骂声再次响彻云霄,午门已经血流成河。

    这样残忍的场面,让得郑纪都有些反胃支撑不住,但他却强忍着看着这一幕。

    因为他知道,陛下在看着。

    “冤枉我冤枉我们就想要陛下回京城我们有什么错”

    “我们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何至于此”

    “朱厚照,我诅咒你生儿子没屁眼”

    “郑纪狗官你们才是乱臣贼子”

    “”

    看着亲人们一个个被砍头,谢迁、张昇等人再也忍不住,对着郑纪和朱厚照就骂了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仍旧觉得自己没有错。

    将死之人,就是屁话。

    郑纪都没有任何生气,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切,目光也扫视着一些观看的文武百官。

    被扫到的文武百官们,无不低头,战战兢兢。

    “你们自己抬头看看到了现在,谢迁和张昇,还仍旧执迷不悟”

    “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去个金陵祭拜太祖而已,你们就生怕陛下不回来了去炸太宗陵寝这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还口口声声为大明好”

    “这一切不是满足你们的私利吗”

    “陛下不在京城,你们看看,你们干了什么”

    “第一让京城出现骚乱,散落谣言”

    “第二”

    “第十十年前他们摊牌徭役加税加饷”

    “第十一”

    郑纪又一次一一盘点他们的罪状,不仅是当前的罪状,甚至还翻出了弘治年间他们的种种罪状,都一屁股塞给他们了。

    然后,听闻刘健、谢迁干了这么多事情,甚至皇帝要迁都的谣言,导致京城房价下跌,京城宝器坊大火烧死那么多人

    一件一件,都是刘健、谢迁等人的手笔。

    围观的百姓们出离愤怒了

    “杀杀了这些乱臣贼子”

    “陛下英明朝堂上有这些贪官污吏,奸臣奸佞我们大明怎么会好”

    “天杀的,我们过得越来越苦,原来是这些人一手策划”

    围观群众们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顿时觉得血流成河的场面也不够解恨,拿出小石头、各种垃圾等等往谢迁、张昇等家族族人身上扔。

    刑场刹那间乱糟糟。

    但毫无疑问,刽子手下刀的速度更快了。

    “何至于此啊”

    “陛下他也太狠了”

    韩文、王琼等人遍体生寒,直到今天他们也才知道谢迁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把朱厚照逼迫回来。

    错了吗

    当然有错,炸太宗皇陵,就是一步臭棋。

    可出发点

    “狠啊,陛下太狠了吧。”

    “其实也不至于翻旧账吧。”

    “这是正德第一大案吗”

    严嵩等人看到,更是吓得脸色惨白,也有些同情谢迁、张昇他们了。

    这下不仅要被灭九族,更是要遗臭万年,抹除他们全部的政治痕迹。

    这种惨烈的场面,直接让他们感觉恐怖,感觉在朱厚照手下当官,有些洪武年当官的迹象了。

    这只是正德一年啊

    谁都没有想到,年轻的皇帝,真的杀人了。

    杀的还是内阁次辅,内阁首辅的九族。

    而且杀人还要诛心,不现在杀谢迁、张昇等人,还要押他们去金陵,余下的岁月,谢迁、张昇肯定生不如死。

    还有郑纪这老头也太霸道了,直接强制要求京城文武百官全程观看。

    “总统,已经行刑完毕”

    这个杀头,从中午持续到了太阳落下。

    当最后一个人被斩完毕。

    谢迁、张昇已经晕死在台上了。

    “陛下,已经行刑完毕”

    “臣幸不辱命,已经诛杀乱臣贼子”

    郑纪这会儿,直接在台上对着天空深深一拜。

    “不错,干得不错”

    金陵,孝陵当中。

    看到血流成河的场面,朱厚照终于露出了满意。

    这件事,算是告离段落了。

    虽然还有刘健、杨廷和在逃辽东方向,但始终是秋后蚂蚱,已经不足为虑。

    “林翰,你们可以让大家出发了。朕不希望再出现什么皇陵被炸的事情朕需要一个完完全全听朕吩咐的北方官场”

    “是,陛下。”

    林翰接下了命令,郑纪在行刑之前,已经将所有的东西给朱厚照汇报过。

    如今,京城官场要彻彻底底迎来大地震和大换血。

    他们也不会错过这种上位的机会。

    只是,有如此震慑,去到北方官员们,哪个还敢阳奉阴违。

    朱厚照已彻底完成集权。

    “黄宝,八百里加急,传令郑纪和九边将士就地听令,继续查他们还干了什么,再倒查二十年,以及,让他们继续追击刘健、杨廷和一党,朕倒是要看看,他们到底能困兽犹斗到什么地步到底还要牵连多少人”

    “是陛下”

    黄宝也领命。

    “行了,朕要去工部看看”

    “老是八百里加急也不是个事情。”

    “总统,陪朕一起去看看。”

    朱厚照进行一系列安排后,叫上了朱佑杬,随后离开这里。

    随着习惯实时知道京城的信息和画面,朱厚照也越发不习惯,他的各种旨意要延迟两到三天才到京城。

    克利夫兰他们透露的电报仍旧是当前比所有事情都还要紧急的事情。

    “陛下”

    “经过莪们的试验”

    “雷电的确能够通过这一根铁丝,传到三十里开外。”

    “几乎是瞬间”

    “至于雷电的收集,我们目前还没有一点儿进展。”

    工部,朱厚照和朱佑杬见到了李善和杨守随,两人亲自把打好的铁丝,展现给朱厚照看。

    夏季雷雨天,他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引雷传讯试验。

    已经证明电可以在铁丝上传递很远很远。

    “没事,慢慢来吧”

    “再试验一下,一百里,两百里是否也这样。”

    看着李善手上的铁丝,朱厚照也知道,这事情急不来。

    单单是轧这些铁丝,都能耗费铁匠们不少功夫。

    “陛下,目前已经在做了,就等下一个雷雨天”

    “上次通过三十里的引雷,打死了一头牛”

    “现在我们也好奇,到底通过一百里如果在扬州没下雨的情况,能否也打死一头牛”

    “我们已经在沿途架设了铁丝杆,预计,还要一些时间。”

    工部的工作作风让朱厚照很满意,他也看到了一根根铁丝杆被架设往远方。

    “真的能通过一百里,还能打死牛吗”

    朱佑杬看着一根根伸向远方的铁丝杆,对这个课题也好奇。

    “所以,我们要试验”

    “如果真能够验证这一点的话,陛下提出的,通过电传递信息就真的有可能,我们完成这一步,只需要生产出稳定的电。”

    “此外,陛下,有一个工匠也发现,好像用磁石和铁丝圈,貌似也能产生雷电一样的电”

    “不知道”

    “哦你们还发现这种”

    “快带朕看看”

    朱厚照更加好奇了,完全就抛开的京城有关的事情,关注工部这边的进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