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936章 国之重策
    第936章国之重策

    四合院里。

    贵飞懒汉戳在东厢房屋檐下,盯着坐在院儿里晒太阳的李建昆,瞅了半天。

    或者说犹豫好一阵儿。

    最终还是探地雷似的凑上去。

    “那啥,云裳,你去看看平安,都钻电视里去了。”

    李建勋和符巧娥,跟着玉英婆娘和李兰上海淀小镇了。

    好容易来趟首都,总要捎点东西回去,亲朋好友们也惦记着,这年头似乎首都的一切都具有特殊意义。

    这不是逛街,纯采购,到时大包小包的,带着小平安纯属带个大号秤砣。

    小平安还不想去哩。

    街上哪有电视好看,看完“葫芦娃”还有“孙悟空”。

    一九八六年春节期间,始拍于一九八二年的西游记上映开播,连播十一集。

    立即轰动全国。

    造就了894的收视神话。

    这一版西游记后来重播超过三千次,相信八零九零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有寒暑假期间,电视机被西游记霸屏的印象。

    还有一部,叫新白娘子传奇。

    贵飞懒汉支走大女儿后,叼着一根阿诗玛,扯过她那张马扎坐下,用手肘碰碰李建昆

    “诶,跟你商量个事。”

    李建昆瞥他一眼“想都不要想。”

    贵飞懒汉眼珠一瞪,气结道“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教你魔术呗。”

    贵飞懒汉“”

    还真知道。

    他大义凛然道“我学魔术,可不是为了效仿张香玉骗人”

    “哟,不叫张大师,不叫女神了”李建昆打断他,嘲讽道。

    揭穿张香玉的事已过去几天,海淀所多方取证,认定了她是骗子的事实,正在大力追回赃款,并联合法院进行处置。

    动静闹得不小。

    张香玉毕竟是气功科学研究会的特约会员。

    自始至终,李贵飞都没为自己的盲目和愚昧,以及后面的嘴硬,承认过错误。

    贵飞懒汉权当没听见他的嘲讽,表情不变道

    “这些所谓的气功大师可恶至极,等我学会魔术,用你的那套办法,挨个打过去,把他们打得原形毕露,为社会除害”

    李建昆“啧啧。”

    换成旁人有这个志向,他必定支持。

    可惜说这话的人是李贵飞啊。

    一個超级不稳定因子。

    再者说,他的目的肯定不止这一点。

    李建昆深深看他一眼

    “想当打假斗士、人民英雄,受人敬仰

    “一旦带有这种功利心态,其实比他们好不了多少,早晚出事。

    “歇着吧,你安安稳稳的,少搞点破事出来,我替全家人谢谢你了。”

    贵飞懒汉勃然大怒“你这叫什么话”

    李建昆不再搭理他,抬屁股离开。

    贵飞懒汉戳在院里着实怒骂了一阵儿,也骂出了某句意思差不多、措辞略有差别的后世经典名录

    当初真该把伱射墙上

    距离元宵节越来越近。

    李建勋一家在首都能逗留的时间,也所剩无几了。

    四合院里常能听见玉英婆娘的唤声“平安呐”、“平安哩”。

    一天数百回。

    她是真舍不得这个大孙子。

    车票日期的前一天,晚上,老母亲抱着小平安入睡后,李建昆敲开了哥嫂的房门。

    房间的桌椅上,放着大包小包。

    行李已收拾妥当。

    符巧娥苦笑说“比我们来时带的东西还多,都不知道怎么拿。”

    李建勋看出弟弟有话要说,拾掇出两张空椅子,让他坐下,自己坐在旁边。

    李建昆望向哥嫂

    “之前跟你们说的那事,你们有考虑吗”

    他这么一提,彪子和符巧娥立马明白是什么事。

    符巧娥表情十分纠结。

    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她自然希望儿子将来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以大城市作为人生。

    可是站在一个女儿的角度,父母愈发年迈,她又难以做到远离他们。

    建昆倒也说过,可以把她父母也接到首都安享晚年。

    心意二老领了,却并不愿意接受。

    如果是建勋,他们或许还会考虑。这种事让小叔子来操持,算怎么一回事呢。

    再者,老话讲落叶归根,他们一辈子的关系人情都在老家。

    彪子也有他的纠结。

    他在老家县里是“个人先进”、“青年标兵”,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如无意外的话,过几年升个副厂长是顺理成章的事。

    来京城,即使能找到对调的人。

    一切也要重头开始。

    诚然,他知道弟弟很有能耐。

    但是他一个男子汉,拖家带口的,总不能让弟弟养。

    彪子叹息一声说

    “建昆,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想法是好,但只怕很难做到啊。我们先不提,你二姐呢,她往后能定居首都吗”

    李建昆心头一黯。

    不能。

    林老师是个大孝子,他老娘又有眼疾,在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环境中,尚且能拄着拐摸索出门转转,到别的地方,只能被关在屋子里。

    林海没了。

    瞎子老娘只有林老师一个儿子。

    二姐若爱林老师,只能陪他住在鹏城。

    符巧娥插话说“爸妈待在首都,现在无非是为了小妹,建昆你整年都在外面跑,小妹差不多也成人了,等考上大学后,让爸妈回老家呗,首都住一段时间挺好,却终究不是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

    李建昆点点头“或许只能这样了。”

    有些话他没说。

    想在首都安家,他也是为父母考虑,年龄大了,多病痛。

    首都的医疗资源当下放在全国来说,算是最健全的。

    这一点在他这个儿子心里,格外重要。

    但他也明白,父母未必在乎。

    世间事,确实无法做到样样都称心如意。

    这个话题打住。

    彪子忽然想起什么,问“对啦,你二姐到底咋回事啊,都在人家那边住一整年了,还不打算结婚问她吧,总是脸一红,也说不出个准。”

    “今年,年底。”李建昆说。

    前不久在特区,他和林老师见过一面,也谈过这事。

    林老师说家里在建的小洋楼,到年底一切都能弄好。

    他不愿委屈二姐。

    也有点作为男人的底线,不愿在李建昆的房子里结婚。

    符巧娥笑道“今年年底又有安排喽,话说天天在报纸新闻上看特区的报道,也确实想去见识一下。”

    转眼间,已是阳春三月。

    不过首都的季节,似乎仍停留在冬天的末梢。

    大哥一家三口离开后,特地在首都逗留一个月、陪伴老母亲的二姐,昨天也南下了。

    李建昆的事情其实很多,但他寻思着,不能走得这么密。

    老母亲今天又没吃几口饭。

    正当李建昆撂下一切事,宅在四合院里陪着老母亲时,陈春仙火急火燎找上门来。

    李建昆把他喊到正北房堂屋里,拎来暖水瓶,拿来搪瓷缸、茶叶,让他自己动手。

    值得一提的是,梁家人春节前搬出了四合院。

    当年在羊城高第街捣腾磁带,现在在特区中英街做珠宝买卖的小龙,身家至少有二十个万元户。

    去年在海淀小镇上买了个院儿。

    有意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不等他提起这事,李建昆先开口让梁家父母走了。

    春节期间的伙食,基本是大嫂和二姐弄的,现在是老母亲。

    李建昆正让人四处物色靠谱的保姆,要求不低,家务事要一手能拿下,重点还要性格讨喜,不让老母亲、李贵飞和小妹反感。

    当然,待遇从优。

    陈春仙端着茶叶筒左瞧右瞅“这是正宗的碧螺春”

    李建昆没搭理他,喝个茶还要喝假的吗。

    陈春仙美滋滋给自己泡了一缸子,这会儿倒是不急了,吹着还未沉下去的茶叶,慢悠悠品着。

    “到底啥事啊”李建昆问。

    “哦”

    陈春仙忽然想起来,放下搪瓷缸,一本正经道“科学界怕是有大事要发生。”

    “哦”

    “事儿挺复杂的,你听我慢慢说哈。”

    李建昆双手环胸,靠向官帽椅的椅背。

    陈春仙咕噜一口茶,清了清嗓子

    “有些事你肯定知道,八三年,美国宣布aquot星球大战计划aquot,印度出台aquot新技术政策声明aquot;八四年,日苯制定aquot振兴科技的基本政策aquot;八五年,法国及西欧十二国确立aquot尤里卡计划aquot,前苏联和东欧制定aquot科技进步综合纲要aquot。

    “全世界都突然打了鸡血似的,要发展高科技。”

    李建昆眼神明亮,他已猜到陈春仙所说的科学界大事是什么。

    不过,对于此事他只有大概了解,细节方面基本不清楚。

    所以并未作声,继续聆听。

    “我国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跟上面提到的多数国家相比,差距还挺大的,现实问题十分突出

    “人口多、工业底子薄、经济基础差,生产力很不发达。

    “面对如今的国际形势,科学界一边在关注着这场世界科技潮的发展动向,一边在思考我们该怎么迎接这场挑战。

    “今年元旦后,国防科工委召集各界专家学者,开了一场国防科技计划会议,就此展开讨论。

    “很多学者都提出咱们必须跟上搞高科技,因为在科技飞跃发展的情况下,必须紧紧跟上高新科技的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较快地达成国家富强。

    “但也有另一部分人持相反观点,认为以我国的国情,还不具备全面展开高科技研究的经济实力,如果盲目地将大量资源倾斜向高新技术发展上,会对国家整体造成很大的负担。”

    李建昆心想,总有庸人误国。

    “造不如买”这种观点,大概率也是后面这一撮人提出来的。

    陈春仙继续说

    “科院那边有老前辈,受不了这种僵持不下,更担心延误发展时机,四个人,联名写了封建议书,走后门,直达天听”

    李建昆暗叹一声。

    他记得四大天王,四小天王。

    却说不出这四个人的名字,只知道其中有一位是光学之父王大珩。

    惭愧。

    可以这样说

    后来我们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在某些领域还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都要感谢这四位科学巨匠。

    他们一手促成的这件事,不仅为我国日后带来诸多科研成果。

    更起到带动作用。要知道,最初的那一步,总是最难踏出去,也是最难站稳的。

    这也是这件事的深远意义。

    “上面大概率是批了。”

    陈春仙盯着李建昆说“具体要怎么搞,我不清楚,你也知道,我现在没有公职。

    “今天上午,有人来中关村科技大楼找我,询问我光刻机研发的一些事,还问到你。”

    李建昆略感诧异“问我,问我什么”

    “一大堆,主要是你在特区搞芯片产业园的事,问得特别详细。”

    陈春仙耸耸肩说“我知道的可都知无不言了。

    “对方来头很大。

    “持特殊证件。”

    李建昆摆摆手,示意无碍。

    陈春仙作最后总结“所以我才说,科学界应该有大事要发生,估计我们也要启动大规模的科技发展计划了。

    “而无论是光刻机还是芯片,都是毋庸置疑的高科技。

    “你我,怕是也有点事要干了。”

    李建昆笑笑道“这是好事啊。”

    “事是好事”

    陈春仙啧一声道“问题是,华夏硅谷是家民营企业,特区华电公司好吧,是家合资企业,这两家公司又分别在光刻机和芯片领域,走在了全国最前面。

    “如果被纳入这种国之大计,一下子被推到风头浪尖”

    陈春仙顿顿道“不管你信不信,我有种预感,怕是要搞出些麻烦。”

    李建昆微微蹙眉,老陈的担心不无道理,老陈当年搞“等离子体服务部”时,摊上的糟心事可真不少。

    李建昆暗吐口浊气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但这种国之重策,如果找到我。

    “吾辈,当仁不让。”

    礼拜天。

    有件大事。

    娘娘庙胡同的李宅里,以李建昆为中心人物所形成的圈子里,只要身在京城的人,全部到齐。

    因为母胎单身、现年二十九岁的金彪。

    终于脱单了。

    对象还是个洋妞。

    大胡子过年时便得意洋洋地嚷嚷过,说找个时间领来给大伙儿瞧瞧。

    便是今天。

    嘟嘟

    院外传来汽车喇叭声。

    “来了来了”

    李云梦兴冲冲跑去开院门。

    洋妞,她见倒也见过,比如八大院就有,留学生。

    不过从没近距离接触过。

    王山河权当这里是自个儿家,抱着一饼鞭炮紧随其后,尽管年过月尽,但礼仪不可丢,也好叫外国友人感受下咱们的文化和热情好客。

    啪啪啪啪啪

    伴随着炮仗声。

    戴着褐黄色蛤蟆镜的金彪,领着一个高挑的身影,逃也似地跨进门槛。

    院儿里十来双眼睛一眨不眨注视着。

    好家伙

    比金彪还高半个头。

    不愧是大洋马。

    姑娘单看五官一般般,但是金发碧眼的,皮肤又白,也差不到那儿去。

    穿着一件棕色翻毛领的呢绒大氅。

    踩着十厘米的恨天高。

    气质蛮不错。

    在大伙儿看来,配金彪那是绰绰有余了。

    只有李建昆清楚,金彪这种大胡子,在国内不招女生待见,但在国外是有市场的。

    “其实吧,”众人耳畔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大洋马也不见得好。”

    “陈亚军”蹩脚的汉语,名叫尤利娅的姑娘,指指自己的耳朵,表示自己听懂了。

    “事实嘛,你们叫金彪说,给她买过多少剃须刀了。”

    陈亚军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揭短,那是因为尤利娅的性格很好相与。

    基本不会为这种事生气。

    几杯伏特加下肚,没事还会自己揭短

    沈红衣碰碰李建昆,小声问“她要剃须刀干嘛”

    李建昆咬着耳根子向她解释后,沈红衣蓦地想到最近热播剧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陈亚军你个狗日的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

    金彪领着尤利娅,先给玉英婆娘和贵飞懒汉见过礼后,又来到李建昆身前。

    陈亚军嘿嘿一笑“当然,你俩是绝配。”

    尤利娅给他比了根中指。

    “叫昆哥。”

    “昆哥好。”这仨字,尤利娅说得倒是字正腔圆。

    结识金彪之后,她至少听金彪和陈亚军,提及过一万次眼前这人。

    确实很有气质,也很帅。

    但是,他有那么富裕吗

    尤利娅从来不避讳,她和金彪走到一起,很大一个因素正是钱。

    那能给她带来优渥的生活。

    人追求更好的生活,难道有错吗

    李建昆今天有所准备,毕竟是兄弟的媳妇儿第一次见面,还是上他家。

    他从沈姑娘手上取过一只巴掌大的红色锦盒,递给尤利娅,用英文说

    “欢迎来到中国,祝你俩爱情美满,早日完婚。”

    “谢谢昆哥。”

    尤利娅美滋滋一笑,没有国内姑娘的矜持,当场打开一看。

    一只几乎满绿的翡翠手镯映入眼帘。

    尤利娅眼神大亮,情不自禁吸溜一抹口水。

    这能在莫斯科买栋别墅了吧

    “噢,昆哥,您真是太慷慨了。”

    尤利娅心花怒放,扑上去在李建昆脸上左嗯嘛一下,右嗯嘛一下。

    沈红衣仍然保持微笑。

    玉英婆娘却是没眼睛瞧了。

    这还是陈亚军提前给大伙儿打过预防针的缘故。

    否则玉英婆娘怕不是要抄扫帚撵人。

    贵飞懒汉小声嘀咕“伤风败俗啊。”

    中午吃饭就在院里,太阳正好,宴开两桌。

    沈红衣、鲁娜和许桃,暂时都没上桌,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今天的大厨是山河妈,李兰。

    她烧饭确实讲究些,擅用调料,所以味道也好些。

    不像玉英婆娘这种以前除了要料理家务,还要忙着挣工分的人。

    王山河和金彪碰过一杯后,问“你俩婚事应该没跑吧”

    否则,他可有点心痛那只翡翠手镯。

    他从古玩城捎来的。

    金彪霸气道“必须的,她爸妈都说了,赶紧娶走。

    “包括她爸妈,都挺想陪嫁来中国定居的,对咱们的那些个绿叶菜、水果、面条、火锅,馋得哟。”

    恰好沈红衣端菜过来。

    李建昆看了她一眼。

    沈红衣偷偷掐他一把,在他耳边“献策”“洋妞这么好,你也去娶一个嘛。”

    说罢,噔噔噔地转身离开。

    李建昆无奈一笑。

    前一阵儿,他也不是没去过沈家,拎着两瓶茅台,外加一些补品。

    沈母没啥,硬拉着留了顿饭。

    沈父仍然不待见他,饭桌上又提起三年之约,让他做不到的话,趁早放弃,免得耽误他女儿的终身大事,姑娘也老大不小什么的。

    鲁娜端着托盘走过来

    “对啦昆哥,刚才光顾着看洋妞,有件事忘记跟你说了

    “你让找保姆那事,有眉目了,是个姑娘,挺讨喜的,干妈应该喜欢。

    “我明天带来看看”

    李建昆笑着点头“行啊。”

    饭桌上,尤利娅大快朵颐,嚷嚷着嘴巴不够用,李云梦搁她另一边坐着,用蹩脚的英文和她交流,不时在她身上这儿摸摸那儿摸摸。

    研究外星人似的。

    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陈亚军挨李建昆坐,遭尤利娅报复,好几杯茅台下肚的他,红着腮帮子,突然把头凑向李建昆

    “昆哥,你说我和钟同志有戏吗”

    李建昆硬是怔了怔,才想起钟同志是谁,只怪陈亚军突然用这么正经的称谓。

    “没。”

    “娘的,金彪也这么说。可是昆哥,我感觉我喜欢上她了,咋办”

    “那我回头跟她说声,看你喜欢她那点,让她改改。”

    “”

    陈亚军郁闷地自干一杯“真没戏”

    “首先,钟灵并不贪财,所以你对比多半同龄人唯一的优势有钱,对她没有吸引力。

    “其次,钟灵是北语高材生,又出国深造多年,知识修养和精神内涵跟你不在一个层次,你俩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

    望着陈亚军垂头丧气的模样,李建昆迟疑一下问

    “钟灵还没处对象”

    陈亚军摇摇头“东北进出口贸易界一枝花,咱们这边包括苏联那边,追她的人能从黑河排到布拉戈维申斯克,没见谁受到半点青睐。

    “我说昆哥,她是不是心里还有你啊”

    李建昆愣了愣,可能吗

    他晃晃脑子说

    “你把我想的太有魅力了,我俩互相伤害太深。”

    “是吗那我怎么感觉你俩关系铁得很呐。”

    “不行吗”

    钟灵如果有什么事,李建昆肯定会不遗余力帮助,反之也一样。

    陈亚军“”

    他完全无法理解这种关系。

    忒复杂。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