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058章 选择交给人们
    沈红衣一脸愕然盯着李建昆,静待他的下文。

    然而,并没有。

    于是表情演变成了惊吓,心头翻起惊涛骇浪。

    她一直没向学长确认这些事,因为她觉得,学长总会在某个时间同她说清楚。

    她不是那种喜欢事事刨根问底的女人,她认为即使是夫妻之间,也应该给彼此留有一定空间。

    居然,都是真的

    但。

    哪怕是真的,你就这样直接承认了

    不仅是沈红衣,房间里的所有人,都是一脸骇然。

    心中想法与她大差不差。

    既震惊于眼前这个男人,竟真的已站在世界财富之巅,又震撼于他直截了当地承认了这一点。

    “你搞什么”

    沈红衣望着李建昆眉头紧锁,继而侧头道“这一段不要记”

    沙沙沙。

    充当速记员的记者,顿住笔。

    县官不如现管,沈组长是他的顶头上司,她的话不敢不听。

    再者说,她对象都成世界首富了忒吓人。

    李建昆讪讪一笑道“我想通了,其实、没必要藏着掖着”

    “你知不知道这样会产生多大后果”沈红衣从没有对他生过这么大的气。

    以她身为资深媒体人的经验,她敢笃定,这个消息如果见报,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那样的冲击波,谁能顶住

    李建昆凝视着沈姑娘,正色道“我既然这样做,自然考虑过后果,别担心,继续往下问。”

    沈红衣扬起手,准备将手中纸条撕个稀巴烂。

    她才不干。

    正在此时,总编突然出声道“别”

    沈红衣蹙眉道“陈总编,这场采访有问题,我不采了。”

    陈总编却没理会她,望向李建昆问“李同志,你看呢,还要继续吗”

    李建昆微微颔首。

    “你”沈红衣小脸气得通红。

    陈总编看向她道“红衣啊,你要真不想采,我让其他人来,咱们要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嘛,哪能你说不采就不采”

    他心里想的是

    卧槽。

    这可是销量爆炸的好机会。

    难得采访人这么配合。

    我们这边怎么能撂摊子

    不能够

    李建昆起身拉扯着沈红衣坐下,安慰道“真别担心,你继续往下问。”

    沈红衣没搭理他,开始仔细审视纸条上余下的问题。

    良久,姑娘抬头看看李建昆,又瞅瞅陈主编。

    她想,她现在没有退路了,即便她不采,陈主编也会让其他人来采。

    继续吧。

    等到最后,倘若以她的权衡来看,这场采访不能见报。

    即使拼着犯错误,被开除公职,她也要将采访稿抢过来毁掉。

    然而,尽管做好了这样的打算,眼神落在第二个问题上时,沈红衣仍然心头擂鼓。

    太尖锐了。

    沈红衣深吸一口气,眼睛一闭,道“你有多少钱”

    李建昆“很多。”

    沈红衣“很多是多少”

    李建昆“自己都算不过来。”

    第三个问题。

    沈红衣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贝齿咬着红唇道“你怎么赚到的这么多钱”

    李建昆目露回忆,缓缓说道

    “我大学学的是经济,我的同学都选择走了钻研理论的路,而我选择的是实践的路。

    “后来不是提倡实践么,有句话叫实践是效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沈红衣眼神一亮,赶忙附和道“没错这句话最早见于光明日报,后面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各高校也因此时常组织实践活动。

    “你选择实践的方式,来做学科研究,没有任何问题。”

    亲媳妇儿终究是亲媳妇儿。

    李建昆会心一笑,继续说道

    “大学期间,因我画画还不错,利用闲暇,在鸽子市替有需要的人民群众手工画像,赚到第一桶金,大概几千块吧。

    “不过在当年,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场众人心想,什么当年,现在也是一笔横财啊

    他瞄的,会搞钱的人,赚个钱怎么这么容易

    抽空画个画都能挣出大半个万元户。

    他们哪知道,李建昆这钱挣的一点不轻松。

    当年挑灯夜战,手画到抽筋的事,只有三名室友清楚。

    “我是研究生,学期不长,后面我又做起了许多人看不起的个体户”

    沈红衣打断李建昆道“个体户早已合法合规,只要是正经营生,都应该受到尊重,您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媳妇儿啊,不至于,你现在是记者的身份,这话怎么好见报

    李建昆冲她一笑,接着说

    “当然干个体户,我又赚了些钱。

    “最近关于我的新闻,我也看过,那个叫小芳的爆料者说的没错,手上有钱后,我和朋友一起,挂靠集体,弄了几家工厂”

    沈红衣适时插一嘴道“挂靠集体办厂,是政策允许的,有助于拉动地方就业,还能给相关集体来到一定收入,这种行为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别说李建昆,连陈总编都看不下去,道

    “我说红衣,你不能这么说话呀,你现在的身份是采访记者,要公允,不能有明显的偏倒性嘛。”

    建议沈红衣收到了,但她不接受建议,她眼神仍在李建昆身上,道“请继续。”

    “我和朋友的工厂,干得有声有色。

    “至此,我基本上完成了原始积累。”

    李建昆顿了顿,道“然后我出境过港闯荡,在那边利用脑子里的学识和经验,赚到很多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也收购了不少公司。

    “八五年,广场协议之前,我去了趟日苯,提前完成布局,后面日元升值,大赚一笔。

    “去年,我交割了在日苯的所有投资,利用获取的资金,去了趟美国,再次提前完成布局。

    “后面十月份股市动荡,我从中获利不小。”

    李建昆略作停顿道“大致上,我的钱就是这样赚到的。”

    沈红衣“这样看来,您是个投资天才。”

    “嗨。”

    李建昆笑着一摆手,整得人怪不好意思的。

    然而,沈红衣刚峰回路转的心情,在当她低头看向下一个问题后,一下子又坠入谷底。

    姑娘忐忑着发问“有人质疑你,假借外商身份,在特区大搞企业,你对此有什么要说的吗”

    词儿还变动过。

    说罢,沈红衣立马补充一句道“不过我听闻,这种事在南方其实并不罕见。”

    陈总编埋怨道“红衣呀”

    沈红衣装作没听见。

    李建昆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认真说道“我在特区的企业,总体上来讲,目前处于极度亏损的状态。

    “早年间我在国内赚的那些钱,填进去连九牛一毛都不够。

    “余下的钱,均是从境外赚到的。

    “我在特区主要搞的是芯片事业,计算机时代即将来临,或者说已经来临,芯片会是将来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将来绝对会被卡脖子。

    “事实上,这种事早有发生,还不止一次,懂的人应该都知道。”

    沈红衣眼神大亮,急声道

    “也就是说,你在从国外赚钱,然后回国发展高新科技

    “你在商业领域,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眼光和广阔视野,你在忧心民族科技的发展,且身体力行地为我国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李建昆的脸都给整红了。

    尽管,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但媳妇儿护的也忒狠了。

    “啊基本上是这样。”

    沈红衣脸上总算有了抹笑容,低头看向下一个问题,道“你难道就没想过,将来靠着这个芯片事业,大赚特赚”

    “当然想过。”

    李建昆理直气壮道“首先,谁愿意做亏本的买卖

    “其次,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营利,根本无法生存下来”

    沈红衣插话道“但你主要目的并不是为钱,即使是你现在挣到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

    李建昆心说,干嘛抢我台词“啊是这个理儿。”

    沈红衣的脸色明显好看不少。

    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使得她再次蹙起眉头。

    这个问题是所有问题里,最不尖锐的。

    但,也最不好回答。

    如果是否定的回答,会显得小家子气,败人品。

    如果是肯定的回答,怎么说都感觉非常假,也败人品。

    她都想不通,学长为什么要列这个问题。

    左右都不讨好。

    沈红衣迟疑一下,道“对于爆料者小芳,你怎么看待”

    李建昆“我要感谢她。”

    沈红衣的眉头皱得更紧,道“这话听起来很假。”

    说罢,她补充一句“听你的口气,你似乎知道她是谁。”

    李建昆“大概率知道。

    “她儿子是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手底下有超过十条人命,我也差点死在他手上。

    “当然,已接受法律制裁。”

    “”

    沈红衣心说,这事我咋不知道,遂勃然大怒道“你们有过节,这明显是一次蓄谋的报复行为”

    她知道小芳是谁了。

    可恶

    李建昆摸了摸鼻尖,娘的,说漏嘴了。

    不过还好还好,没有细节,好含糊过去。

    “我说我感谢她,是真的。”

    李建昆用一种像是自嘲,又像打趣的口吻说“沈记者,你明白那种有钱却不好随便花的憋屈吗”

    沈红衣“我大抵上可以想象。”

    李建昆“说句往脸上贴金的话,我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从财富的角度讲,我大概率已经成功。

    “不过在我的观念里,企业家同时还应承担一种社会责任。

    “我想做很多事,比如,在贫困地区捐建一些学校,说句题外话我也是大山沟里出来的。让更多孩子念上书。

    “但以往,我的思想不够开阔,瞻前顾后的,始终没付诸于行动。

    “现在,好了,大家都知道我有钱,再做起这些事情来,似乎一下子方便了。

    “从这个角度讲,我难道不应该感谢她吗”

    满分答案啊这是

    沈红衣欣喜,一个她没料到的答案。

    也不知刘薇知道后,会不会吐血

    沈红衣低头望向纸条上的下一个问题,到这时,她才终于意识到,这些尖锐的、甚至是将自己逼上绝路的问题,并不简单。

    学长经过深思熟虑。

    这每一个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

    索性他便正面回答,满足大家。

    不过就连问题的次序,都经过缜密的思考。

    沈红衣“你这样的大富豪,应该在世界上广泛受到欢迎,通常有钱人也向往着移民,请问,你现在是什么国籍”

    李建昆“中国。”

    沈红衣“有国家或地区向你抛出过橄榄枝吗”

    李建昆“当然。”

    沈红衣“你是怎么想的”

    李建昆一字一顿道“除非祖国,不要我了。”

    采访结束。

    房间里一片安静。

    莫名的,似乎有股哀伤在空气中蔓延。

    也让所有人,体会到满腔的爱国热忱。

    好半晌后,陈总编看看李建昆,又瞅瞅沈红衣后,放弃了心中的某种独断,问“红衣,这篇稿子,要不要发”

    沈红衣回应道“发吧。”

    她彻底明白了学长的想法。

    与其藏着掖着,还被一些知道些情况的小人,自以为抓住把柄。

    不得痛快。

    不如开诚布公,坦然面对。

    我自问心无愧,社会自有公论。

    至于沈红衣,她倒是想看看,人们要不要她的学长。

    她才华横溢、心系国家与人民,世界第一的学长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她愿陪他,世界流浪。

    隔日。

    首都青年报头版头刊,有一篇几乎占据整个版面的新闻。

    标题为他是这样的李建昆。

    随着报纸走进街头巷尾、千家万户。

    很快,又被多地的报纸相继转载。

    举国哗然。

    人们既震惊于我国竟出了个世界首富。

    也惊诧于他的坦然。

    于是乎,市井坊间、街头巷尾、厂房办公室里。

    随处可见成群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探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一个人有钱到这种份上,合适吗

    2、李建昆的出现,到底是该骄傲,还是种耻辱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要是不要

    s冇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