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068章 冲撞者
    晌午。

    11慈善基金会大院内的一间会议室里。

    李建昆坐在红漆靠背椅上,左手额头,颇为伤神。

    偌大的椭圆形同色会议桌旁,座无缺席,基本各部都有人在,还不是小角色。

    这也是李建昆迫于无奈,召开今天这场会议的原因

    与其被人挨个找上门,占据他大量时间,不如将他们集中到一起,看能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

    没辙啊。

    全是大衙门。

    说到底,他只是一介草民。

    “建昆同志,在做生意这一块,你是有顶级头脑的人,我刚说的,我部下属的这些个企业,底子都不差,你如果投资,参与经营指导,肯定能做大做强。”

    “还有我们刚提到的项目,你不妨慎重考虑一下,绝对值得投。”

    “你能者多劳,帮帮忙嘛,现在都盛传你做生意从没亏过,我们可全指望你了。”

    “只要你点个头,我们有七十六家企业,可以全部让你投资入股。”

    “你在顾忌什么不妨说出来嘛。马胜利敢做的事,你还不敢”

    自从步星生跌下神坛后。

    石家庄造纸厂的厂长,马胜利,成为国企第一人。

    同时也是国企承包第一人。

    眼下红得发紫。

    此人四年前,还只是厂里的一名业务科长,这家拥有八百人的造纸厂,已连续亏损多年。

    一九八七年年初,上级下达任务,要求一年内实现十七万的利润指标,原厂长迟迟不敢应下,讨价还价说还要亏十万。

    马胜利艺高人胆大,在厂里贴出告示,宣称“如果我来管理厂子,我要把十万掉个个,实现利润七十万,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

    极富商业头脑的马胜利,上任之后主要干了两件事改变产品形态和销售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他将原来的大卷纸,改成了六种不同的规格,颜色也从一种变成三种,还研制出了带香味的香水纸巾。

    销售模式上,员工开辟大客户,招揽小客户,统统有奖。

    效果立竿见影,去年,马胜利创造出一百四十万的利润。

    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报道,马胜利的造纸厂如日中天,自信心爆棚的马胜利,公布了他的宏图大业

    要打造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计划在全国二十个省市,陆续承包一百家造纸企业。

    这个疯狂构想,成为一九八七年度,我国最具爆炸性的公司新闻。

    眼下有许多地方造纸厂都举步维艰,希冀着马胜利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于是从去年秋天开始,马胜利便不断承包中小型造纸厂。

    今年一月,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在锣鼓喧天中正式成立,不少领导出席开业活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直到现在,海浪般的掌声似乎仍回响在耳边。

    不过,李建昆觉得,这些人不是想让他效仿马胜利,而是要让他做黄鸿年。

    当然了,黄鸿年事件,现在还未发生。

    而他,既不想效仿马胜利

    不出半年,此人便会昙花一现般消失。

    更不想做黄鸿年。

    非我族类,其心可诛。

    咚咚

    李建昆手敲桌面,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遂道

    “诸位,我说几句。”

    大家满怀期待,竖起耳朵。

    “我可以在这里断言,马胜利的造纸集团,无法长远。

    “为什么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再有能耐,终究只是一个人。

    “我也一样。

    “你们应该都知道,我的生意大部分在国外,在内地没有太多可用之人。

    “所以即使我投资你们说的项目或企业,也找不到这么多人来参与管理,最终不会产生多大改变。”

    与会者们听闻这话后,表情皆有些不快。

    这显然是在拒绝。

    “你们遇到的难题,我听明白了,归根结底在于两个方面

    “1、企业不赚钱,无法完成利润指标,甚至年年亏损。

    “2、你们觉得有些好项目,却苦于没有资金支持。”

    众人齐齐点头,正是如此。

    李建昆继续说道“我给你们两个解决方案,或者说建议。”

    众人眼神明亮,连连点头,侧耳聆听。

    “针对第一个问题,你们的思路错了,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再寻找一个不仅仅是造纸、搞综合产业的马胜利。

    “你们应该发掘出千千万万的马胜利。

    “比如刚才周主任说的那家橡胶厂,我认为底子也不错,为什么还会出现年年亏损的状况呢

    “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内部。

    “你们不妨放手试试,像周主人打算将它交给我管理一样,面向全厂,甚至是社会,征集愿意搞承包的人,大胆给人家一定的尝试期。

    “我们其实并不缺能人,够胆挑担子的人,高低有两把刷子。

    “只是能人们多半没有机会,或者束缚太多。

    “有句话可能不太好听,但你们不是都认为,我很会做生意吗那我告诉你们,一家成功企业的管理,一定是内行领导内行。

    “比如说我做光刻机,如果没有陈春仙,我根本做不成,为什么因为我不懂。

    “所以华夏硅谷公司的事,我很少过问,管理权都在陈春仙手上。

    “我一个不懂的人,凭什么指手画脚

    “我做什么协助他,他需要什么配件,我得马上给他;联系好客户,产品出厂,不愁销路等等。

    “如你们所见,我俩配合得很不错,华夏硅谷公司已算得上世界知名的光刻机供应商。”

    这番话使得在场众人,不禁有些脸红。

    譬如说橡胶工业,周主任便完全不懂。

    “第二点,你们需要钱,我可以给你们,但我不投,我也不赚。

    “现在我也不瞒着了,南方有个叫华强太古的银行,是我的企业。

    “你们搞项目没钱,把项目计划书做出来,我让银行的投资专家来评估,只要具备可行性,钱我贷给你们,无息。

    “如何”

    众人大喜。

    有人连声道“好好好,这个主意好”

    “哎呀,不要利息啊,这怪不好意思的。”

    李建昆笑着摆摆手道“嗨,都是自己人。”

    借钱给他们,等于借给谁

    要利息有些放肆了

    他也不差这几个利息。

    同样的,也不担心借出去没有回篮的。

    了不起拖个十年二十年。

    不打紧,好处多多。

    会议结束。

    各部的人皆是喜笑颜开。

    逐一与李建昆握手道别。

    “建昆呐,多谢了。”

    “有你在,真是我中华之福。”

    “当今慷慨之士,舍你其谁”

    “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后嗯,我个人认为,你这个朋友可交。”

    不少人都隐晦地透露出一个信息往后有事吱个声。

    李建昆也不好托大,将他们送到楼下。

    还未走出楼房大门。

    耳畔传来一片嘈杂。

    循声向门外望去。

    好家伙

    开业仪式的场景重现了吗

    只见院里人满为患。

    “这啥情况”有人望向李建昆。

    李建昆耸耸肩,你问我我问谁去。

    众人一起来到门外。

    基金会的多半职工此时都在院里,维持秩序。

    李建昆招手唤来一人,打听过后,才明白原委。

    院里的这些外来者,都是来寻求帮扶的。

    如今全国都知道,11慈善基金会手上,握有超二十亿美元资金,并承诺会拿出来做慈善。

    各部的人原本还想帮忙维持下秩序,见此,却是不好插手。

    纷纷先告辞离开。

    李建昆站在主楼门口的台阶上,扫视一遍全场后,望向候在身侧的工作人员问“理事长呢”

    “在偏楼大厅。”

    李建昆走下台阶,向偏楼走去。

    全场的视线都被牵引。

    “看,李首富”

    “哇,总算见到活的了”

    “真年轻啊”

    “李建昆同志,请帮帮我们吧”

    有些人开始尝试接近李建昆。

    保卫科的人立马嗖嗖奔过来,将他层层保护住。

    李建昆推开身前的两名保卫科青壮,一边向偏楼走去,一边扫视周遭说道“大家别急,排好队伍,做登记。

    “只要是确实需要帮扶的事,我们一定会上心。

    “同时也要请大家见个谅。

    “大家都看到,需要帮扶的人实在太多,我们肯定没办法一次性开展这么多项目,原则上讲,我们会按照轻重缓急来安排。”

    说罢,李建昆加快脚步。

    人实在太多,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搭话。

    他急着找白鹭,是因为这样搞不行。

    往后如果院里天天这么多人,基金会的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所有职工全来维持秩序都不够。

    从明天开始,要改变流程,先接收信件,筛选一下。

    倒不是说现场有滥竽充数的人。

    李建昆更愿意相信,能特地找上门来寻求帮扶的人,肯定遇到些困难。

    可是,比如远在贫困山区,出都出不来的地方,比他们困难的人,应该更多。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李建昆只能选择先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正在这时,后方传来躁动。

    一个中年男人想强硬冲向李建昆,被他身后的保卫科青壮给摁住。

    “放开我,我没恶意,我也不寻求帮助”

    “那你冲个什么冲”

    “我找李首富,我有他想知道的消息”

    “什么消息”

    “这不能告诉别人。”

    李建昆脚步顿住,转身望去。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