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笙这具身体本就饿得眼冒金星,吃了这碗豆花儿勉强腹中有了点东西,算是有些力气了。
柳笙端着碗,拖着发软的身子缓缓走去豆腐摊,将空碗轻轻放在桌板上。
道一声谢,转身离去。
隐约听到背后母女俩的对话。
“天下不太平,多少百姓沦落为流民,真是作孽”
“是啊,阿娘,这位小哥哥看着年纪比我还小,就要乞食为生,真真是可怜。”
柳笙现在这个身躯黑乎乎的,头发也乱糟糟,加上年纪还小,看不出男女,叫一声“小哥哥”也没错。
然后,又听到那位美貌妇人对女儿说“小小,要记得,人还是要讲求一个尊严,往后无论多苦,都不要让尊严被践踏,记住了。”
“阿娘,我听不明白。”
“以后会明白的。”
回到她自己的位置上蹲着,心里有些困惑,现在的吕四娘太正常了,还是一个小姑娘,究竟柳笙在这个世界里要做什么呢
根据我的推演,你的任务是救她。
“救她”柳笙想起后来吕四娘那幅残破的模样,感觉任重而道远。
也不知道她是惹了什么事,才会变成那个样子。
再想起后来那天地变色、满眼断壁残垣的景象,只怕是后来产生了什么巨变。
柳笙悄然问世界“为什么以往高维解析我都是成为解析对象的来源或者拥有者,结果这次我成为了一个街边的乞儿”
因为你这次是跟江才斌一起进入高维解析的,直观点理解就是,没有那么多个角色可以分配。
“所以给我们就近分配”
是的。
柳笙沉吟着,不知道江才斌现在在哪里,如果按照这个原则,应该不远才对。
过不多时,母女俩收了摊,一起说说笑笑,推着小车往巷子里走。
柳笙不远不近地悄悄跟在她们身后。
可惜没把凌小树带来,否则可以更隐蔽才是。
没办法,得让她去红星小学好好学习,争取考个500分,想想都已经是上中学的年纪了,还在念小学,还考不到满分,真是羞耻
就是完全没有遗传到娘和我的聪明基因
需要我提醒你们吗凌小树的基因,确实是跟你们没有一毛钱关系。
但也是我一朵云一把雨拉扯大的四舍五入就是我的娃我的树
所以小名“娃娃树”。
有道理
嘘,别吵请专心一点跟踪
这下,柳笙终于耳根清净了。
她现在的身体里虽然没有任何的修为和功法,但一些训练过的本能还在,脚下灵活得很,一直不紧不慢地跟母女俩保持着距离。
“娘,那边”经过一条小巷的时候,小小不知道听到了什么,停下脚步。
“别管那么多事儿。”阿娘只提醒一句,带着小小继续走。
柳笙脚下顿了顿,若有所思,往巷子里去。
赶走了那群欺负小孩的孩童,柳笙重新辨认了一下方向,迅速跟上。
还好母女俩推着小车,腿脚也慢。
加上这里都是泥地,车辙显眼。
柳笙很快就找到她的目标,跟着母女俩回到巷子深处那残破的小院。
这时候,屋外正在下雨,柳笙只好在附近找了个屋檐躲着。
观察了一会儿,还以为她们不再出门走动了,柳笙也准备离去,却见吕四娘打着伞出门,应该是要去买些什么东西。
然后就看到吕四娘东拐西拐,又到了刚刚那条小巷,看到那个躺在地上半死不活的江才斌,还给他擦拭伤口。
是的,柳笙早就通过他身上的小触手确定这就是江才斌。
这江才斌直勾勾地看着人家,真是丢人。
虽然他现在是个小男孩,但一想到他的灵魂是个成年人,真想打死他。
正是没想到他有这等癖好打死才好
先别冲动。
对,先想想。
江才斌毕竟是个成年人,怎么会这样盯着一个小姑娘呢
赞同,就算这小姑娘确实美丽。
但你们忘了,我们第一次进入高维解析的时候完全失去自我的情形了吗
世界顽皮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于是,柳笙一面留意着吕四娘,一面盯着江才斌,也得知了他当晚高烧不退的消息。
在这个时代,高烧不退是很危险的,再发展下去只怕会性命垂危。
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江才斌死。
他死了,自己也会失败。
但令人发愁的是,她一没钱,二没医术。
还好,她有世界。
夜里,柳笙化作蟊贼潜入江才斌家中。
这是世界对现在情形的描述。
不是蟊贼,也不是潜入,他家没什么好偷的。
正在翻墙的柳笙心中强调,对于世界的描述很是不满。
他家的门甚至轻轻一推就开了。
或许,在这清水里,大家都是夜不闭户。
毕竟都穷,无物可偷。
而柳笙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偷看,不,确认一下江才斌的药方是否可行。
钻进紧凑的小厨房,瞧见药包就放在灶台旁,柳笙打开纸包,给世界分析一番。
世界总结这大夫水平很一般。
柳笙哀叹,看着江才斌这身子的家境,想来也请不起什么好大夫。
世界比对一下库里的一堆医书药方,很快就推演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要加几味药,减几味药。
“这种药在野外常见吗”
尚可。
第二日,柳笙寻了一家药铺问了要不要收草药,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当然,我们多多益善,但是必须要品质过关,药性不失。”药铺里一个圆脸微胖、笑容和善的年轻药师说道。
于是,柳笙主动问起几味草药都在哪里采的,这位圆脸药师这才高看眼前这个小姑娘一眼。
本来看她又黑又瘦跟豆芽菜似的,虽然身上收拾得干干净净,不像是这一带的小孩儿满街疯跑打滚弄得浑身污糟,但依照这个年纪和出身,恐怕是大字不识,更不可能认得什么草药。
“你知道这些草药”药师讶然道。
柳笙点点头,并且一一说出其效用。
药师震惊于眼前这小姑娘的博学,问道“你曾学过”
不曾,但我有外挂。
心里一套,面上一套,于是柳笙点了点头。
“是,家里曾是开医馆的只是”
柳笙熟练掌握“省略与脑补”的技能,说一半留一半,还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这样一来,虽然不过只言片语,但药师脑补出一个“出身杏林世家的小小姐,在战乱中失去家人最终沦落成流民乞丐”的悲惨故事,顿时对这小姑娘心生怜悯之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