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中,秋雨清冷。
曹操登高远眺,一身蓑衣,左右十几名吏士或披戴蓑衣,或者就是羊皮长袄。
可见远处四五里外山谷中有一座小戍堡,雨水中炊烟弥漫,看不清楚具体。
曹操驻望观察,就问此前负责侦查的曹真“子丹,此处只有二百人”
“是,只有二百一十余人,其中甲兵一百五十余人,骑士有三十余,余皆步甲。余下是奴隶,专司土垒营造之事。每十日会有百人运输队抵达,再有三日便是新一轮粮秣补给。”
曹真讲述自己这段时间的侦查,经过反复谈判,曹操无奈放弃兖豫二州率部入屯雒阳。
前后四万军队抵达雒阳开始恢复雒阳、周围各县,另有两万多人驻屯在东郡、沛国,主持后续的粮食、人口迁徙。
哪怕临近入冬,曹操这里也必须迁徙人口。
迁入河洛之地,才是他的人口,才是有意义的人口。
如果将人口留在原籍,这些人口要么被大姓豪强兼并,要么沦为流民盗匪,再要么会受州郡掌控。
这些留在原籍的人口,对他没有一点好处。
还有就是,尽可能的将人口聚集到河洛,才能稳定军队的情绪。
不管军队吏士思念家人,还是重新分配,必须要让军队有个家眷,有个牵挂才行。
否则家眷远在关东,又无法安排新妻子;那么稍稍有一些军事调动,那串连后的军队出营、脱离监管后,极有可能反叛、成群逃亡。
只有迁徙足够多,最好将全部人口迁徙到河洛之地,才能保证军队的家眷、未来家眷也在河洛,自然也就稳住了军队。
有军队支持,他才是大汉征西将军。
没有军队,寻常守关的关津、塞障尉就能办了他。
而以曹军现在的士气,想要维持正常的事情,那一定要保证军队拥有足够的规模
当规模足够时,才能维持基本士气。
若是军队逃亡,数量减少,那士气会崩解,越是崩,逃亡现象越是难以压制,整个就是死亡循环。
不想自己把自己玩死的话,只能狠心强迁各种人口。
哪怕你就是死在路上,也不能留在原籍。
任何留在原籍的军队家眷,都会成为军队逃亡、返乡的因素。
反正强迁人口的军队也是交叉派遣,我去强迁你的家眷,你去强迁我的家眷。
谁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能欺负就欺负,扬起的马鞭抽下去能让对方听话、少点反抗就好。
至于会不会将袍泽的家眷打伤、打死顾不得这么多了,军法如山,谁能抵抗
再说了,我把其他士户的家眷打的轻了难道其他士户执行类似军令时,会温和对待我的家眷
就这样,前有董卓派兵强迁雒阳士民西迁,一路上尸骸、白骨前后相连。
今年曹操也是类似,兖豫二州只要在曹操控制范围内,只要是活人,管你是平民、士户还是衣冠之家,尽数在刀剑逼迫下西迁,去充实河洛之地。
至于这个冬天会冻死、饿死多少谁能管得了
迁徙路上不断死人,尚且都阻止、延缓不了,谁又能去管遥远冬天的事情
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曹操准备袭击甘宁。
他必须尝试一下,只要没被甘宁全歼、重创,对他来说都是胜利。
迈出主动进击的第一步,光是这种勇气,就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就如当年讨董之际,他率三万多人独自追击一样。
虽然战果很不理想,但也在天下人眼中树立了他曹操的独特形象。
此时此刻,天下畏惧关中如似当年畏惧董卓一样。
只要他主动袭扰弘农,那自能消除各方的惊惧,增强他们的对抗勇气。
再说了,黑熊主力在河西,在准备、经营河湟之战。
甘宁这里不一定能做好全面布防,如果袭击成功并将甘宁打崩。
那顺着破开的弘农通道,六七万曹军一拥而上。
能否攻入关中不重要,只要能伺机侵入河东、太原,夺取这里,就有了随时侵扰关中腹心的通道。
这样的话,关中防守压力和军事成本大增。
长期对抗的话,黑熊也就没有精力去经营什么西垂之事。
等其他方面那口气喘上来,联军讨伐关中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因而不管是战略长期规划,还是乘机磨合、优化内部军事结构,曹操都要发动这场相对突然aquot的战争。
可甘宁在渑池外围设立了许多烽火台与戍堡,戍堡依托山谷修建,好在时间短浅,各处堡垒未能竣工。
烽火台虽然陆续完工,但都是明处的烽火台,暗处的还没来及修建。
前锋部队破坏烽火台的话,那只要解决几個戍堡,就拥有强袭渑池的战机。
不管是击破渑池擒斩甘宁,还是甘宁破围而出这对曹军来说都是极好的消息。
哪怕甘宁破围撤离,只要衔尾追杀,不给甘宁调集军队组织防线的机会,那就等于整个弘农没有设防
甘宁最大的弱点,就是距离前线太近。
作为指挥中枢,甘宁关系着东面屏障的安危。
这样自陷险地,虽然能威慑雒阳的夏侯惇,可这种威慑不能取得实际好处,所以很不值当。
再说了,甘宁是个什么东西
两年前一年前,谁知道甘宁是哪号人物
别说曹操,整个曹军上下都没几个肯正眼去看甘宁。
没有显赫出身,没有过硬战绩,完全就是靠着元从关系从而跻身方面重任。
算起来,甘宁与宣良、徐林、张定这些人没有什么区别,硬要说有,那就是甘宁是带部曲入伙。
可即便这样,汉末天下大乱以来,甘宁可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战绩
所以整个曹军上下,即便再三重视甘宁,也很难正眼去看甘宁。
他们眼中,甘宁就是容易受人鼓动,性格莽撞轻易就造反的三流豪强。
离开益州后更是长年在刘表、黄祖麾下混日子;估计日子混不下去了,才破罐子破摔,转投了路过荆州的黑熊。
换任何一个人来,都很难正视甘宁。
也是这种全军轻视甘宁的前提下,参与行动的曹军普遍洋溢着自信笑容,士气也相对饱满。
士气相互感染,就连曹操这种天性乐观的人也越发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次肯定能成。
他的信念情绪又一层层向下渲染,整个曹军空前自信。
然而,甘宁早已洞悉了一切。
又有些难以置信,他拿着张郃的告密信反复观察,总觉得张郃这种履历污点很大的人,不值得信任。
可又觉得张郃没道理拿张郃自己推测的消息来向自己邀功。
张郃的名声很坏,是降将,被曹操排除在行动计划之外。
这样一个人,竟然通过蛛丝马迹分析得到曹操准备袭击渑池的情报,还派人送信告密。
怎么看,都有些不合理。
一个履历黑漆漆的降将,竟然能有这种眼力和素养
道德低劣,却有这么强的军事嗅觉
至于这会不会是曹操的诡计
没有这个可能性,哪有袭击之前,派人告密诈降的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现在的确适合袭击自己。
于是乎,甘宁一边向张郃回信,一边开始调动周围兵力。
没有将军队调往前线渑池,而是调集到陕津。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