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620章 朕亲自给他治
    待杨静婷回到怡和园,这里已经基本被收拾出来,和她原先离开时大致是一样。

    此时她站在书房内,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顺手拿起一支笔来,转动鼻尖轻声说道说道“真能和以前一样吗”

    在她心生伤悲之时,朱景洪已从皇宫回来。

    他已知晓杨静婷回府,却没有去怡和院看看的意思,而是直接回了自己寝宫银安殿。

    才喝一口茶,宝钗就找了过来。

    “我还以为你会去看看婷丫头”

    “又不是外人,何必如此生分”朱景洪平静说道。

    顺势坐到朱景洪身边,宝钗问道“笙儿的事怎么说”

    “一路上喋喋不休,我把她送进入坤宁宫就走了,免得被母后抓着教训”

    “你这是一点儿不担责啊明天我进宫去请安,板子又得落我头上了”

    放下手中茶杯,朱景洪笑着说道“王妃这话就太见外了”

    接过侍女递来的手炉,宝钗说道“我说今晚你还是去婷丫头房里”

    “嗯”

    “人家头一天回来,你若是太过于冷遇,一则她面子上过不去,二则母后那边也不会高兴”

    宝钗这番话,展示了自己的大度,只是朱景洪没有回应,因为他不在意宝钗说的两点。

    “再有一个,她如今已知错了,你可以给她一个机会”

    “知错了”朱景洪终于开口。

    “今天她与我说话,最后要走的时候,她单独留下跟我说了些心里话,说自己以往不晓得事,被人利用犯下大错”

    “今日在我面前,她老老实实地认错了,说往后只会好好过日子,再不会与外人勾结”

    说完这话,宝钗再看朱景洪时,却发现他已经顺着躺在踏上。

    “诶诶你倒是说句话”

    “听你安排就是了,这府里上下谁不得听你的”朱景洪微眯着眼睛说道。

    听到这话,宝钗直接站起身来,然后抬腿踹了眼前这厮一脚。

    “伱以为我愿意安排,这府里上上下下一摊子事,又是婚丧嫁娶,又是佳节生辰,迎来送往的准备各项物资”

    “又是管束

    王妃的位置确实事情很杂,宝钗滔滔不绝的说起来,谁知没一会儿朱景洪竟翻了个身,然后背对着她侧身躺下了。

    “我听你吩咐不就是了,你跟我说这些作甚”朱景洪无奈道。

    “罢了罢了,你也就知道疼外人,我们这些旧人啊自然不会放心上”

    “这话怎么说”朱景洪回过头问道。

    “怎么说别人家的女儿更好,更值得你心疼呗”

    朱景洪直接从榻上坐起,他以为宝钗知道了什么,比如前几天他和迎春的事。

    谁知下一刻,宝钗失笑道“看你这般反应,想必是被我说中了”

    知道是被她给诈了,朱景洪直接从榻上弹起,下一个便将宝钗横抱起来。

    “啊你干什么”

    正当二人闹腾时,余海出现在了大殿外,低着头禀告道“王爷,杨娘娘在外求见”

    “你快放我下来”宝钗连忙说道。

    又跟宝钗腻歪了一阵,朱景洪方对余海吩咐道“让她进来吧”

    “是”

    也就是余海离开后,朱景洪才将宝钗放下,后者连忙整理衣襟和头上配饰,并命左右侍女一起帮忙。

    至于朱景洪,则是重新坐回了榻上,并自顾着端起茶杯品了起来。

    在杨静婷进入大殿时,宝钗便已经整理好一切,随后跟没事人一样迎了出去。

    “婷丫头,王爷刚说要去看你,哪知你就过来了”

    先向宝钗行了礼,然后才来到了朱景洪面前,此时她心里亦是无比激动。

    不管朱景洪是否冷遇她,杨静婷始终深爱着这位表哥,如今久别重逢又岂能不激动。

    “臣妾叩见王爷”

    杨静婷跪在了地上,在她面前就是朱景洪的鞋底,此时她磕了头就没起来。

    朱景洪也没叫她起来,只见他慢慢的放下茶杯,而后低头看向了眼前女子,问道“你在玉皇殿一年,可有所获”

    “所获甚多,如今臣妾已知错了,此前荒唐种种而今想来实为汗颜,还望王爷宽恕”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若是真的知错且改错,我当然可以不计前嫌”

    “你当谨记,往后要安心过日子,且不可再有非分之想,否则你我当恩断义绝”

    朱景洪的这些话,比起宝钗可直白多了。

    所谓不可再有非分之想,就差直接告诉她不许再觊觎王妃之位,再犯她就该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了。

    “臣妾必当谨记”杨静婷郑重回话。

    眼见气氛差不多了,只见宝钗笑着走上前去,弯腰将杨静婷扶了起来。

    “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分嘛快快起来”

    拉着杨静婷在榻上坐下,宝钗随后坐在了她身侧,握住她的手说道“这马上就要用膳了,一会儿就在银安殿里一起,正好咱们慢慢说话”

    说完这话,宝钗又看向朱景洪,问道“王爷意下如何”

    “也好”朱景洪答了一句。

    为了不至于冷场,宝钗又絮絮叨叨说了起来,而杨静婷也慢慢开始融入王府。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襄王府的日子平淡无波,只是临近年关收的礼物更多。

    除了京中各大勋贵,地方一些关系紧密的官员,也会给朱景洪送些礼物来。

    比如巡抚金陵的郑显林,还有金陵布政使何顾谨,以及金陵按察使副使贾雨村,锦衣卫燕山千户宁万福

    而据朱景洪所知,前面提到的四人年后都会调整职位。

    比如郑显林会转任江南巡抚,何顾谨会加兵部侍郎衔巡抚江北,贾雨村则升金陵布政使。

    至于宁万福,这厮想到京中任职没能成功,而是被调整到了南镇抚司,转任朝鲜千户。

    朝鲜如今非常重要,宁万福去任朝鲜千户,是得到皇帝信任的表现。

    说完这些人,陈云泰因其立下大功,如今也已得到了升迁,从南城千户所百户,调到了北城任职副千户。

    换句话说,如今北镇抚司在京四個千户所,南城朱景洪有副千户李文钊,北城也有副千户陈云泰。

    年关按部就班到来,京城也变得越发热闹,和往年一样列国使节陆续汇聚神都,要向皇帝陛下送上新年祝福。

    除夕夜里,皇家依旧举行了盛大的家宴,宗室亲王、公主、郡王县主及镇国将军,都受到邀请得以汇聚于重华殿。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太上皇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但这并不影响本次宴会的欢乐。

    正月初一,照例举行了大朝会,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以及各藩属、部盟、土司、汗国的使臣们,在奉天殿外向皇帝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

    虽然如今西北战事未歇,但朱景洪在东北快速平定朝鲜,依然极大提振了国威军威,让来访的使臣们丝毫不敢小觑。

    比较好笑的是,李烁父子和日本诸将,又被朱咸铭给牵了出来,被列国使节们好一番观赏。

    在这其中,最尴尬的莫过于朝鲜使臣,只能低着头装起鸵鸟。

    至于日本使臣,一个月前他们从登州府上岸,还没走到莱州就被锦衣卫奉旨拿下,然后全部赶回了海里去。

    正月初一大朝会后,便是依照旧例的各项祭祀,除了祭奠世祖安寝的肃陵,皇帝把一切都推给了太子。

    今冬太子身体也不太好,完成祭天祭地之后就累病了,之后的事情皇帝又就交给了睿王。

    这是朱景渊头一次负责这件事,代替皇帝行使祭祀神灵祖宗的权力,这让他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本来朱景渊声势就隆,经过这么一安排更是人心思动,并再度助长了他的声威。

    至于朱景洪,自打此前肉袒负荆请罪后,他就一直过得非常谦逊低调,除必要情况他基本处于消失状态。

    所以这段时间,他整个人得到了极大放松,每天不是谈情说爱就是听曲看戏,心情好了还去上林苑打打猎。

    当然,朱景淳二人各自招募的马球队,比赛时他也会出场去看乃至参加。

    在此过程中,朱景洪也近距离观察了梁毅,那个被朱云笙看上的少年。

    虽是短暂接触,朱景洪依然可以感觉到,这个人有超越常人的拼劲儿,在赛场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了正月十三,这是比较特殊的一天,因为皇帝要在武英殿赐宴,主要是宴请到京的番邦使臣。

    襄王府后园内,朱景洪身着便服,正坐在阁楼内听曲,张小月拨弄着琴弦边弹边唱着。

    闭着眼睛,朱景洪徐徐摇晃着脑袋,显然他听得非常之投入。

    就在这时,阁楼下传来了脚步声,然后歌唱声便戛然而止,朱景洪一睁眼才发现是宝钗来了。

    示意张小月退下,宝钗来到朱景洪身旁坐下,说道“今日武英殿赐宴,还有一个时辰就要开始,你也该换衣服入宫去了”

    “方才我已命人向陛下告假”

    知道朱景洪是不想出风头,于是宝钗说道“告假总得有个缘故”

    朱景洪撸了撸袖子,而后拿起一块糕点,边吃边说道“偶感风寒,精神不济”

    “哼哼你这理由未免太牵强”

    “至少有个理由不是”

    “算了随你吧”

    “没别的事,你就回去吧”

    “还有件事”

    “何事”

    “你不是说被噩梦所困吗过两天就有人来给你治了”

    “哦”

    “别装了,你不早就盼着嘛”宝钗失笑道。

    “之前提过一句,我还以为太子一家忘了呢”

    “如今老六家势大,他们又怎能忘了了”

    “这倒也是”

    在他二人闲聊之时,朱景洪告假的消息,也已传到了乾清宫去。

    “染了风寒精神不济”

    眼见皇帝表示质疑,程英屋内说道“襄王府的人是这么说的”

    “狗屁,昨天还他娘的打马球呢”朱咸铭拍了桌子。

    “这个小王八蛋,如今竟敢欺君”

    呵斥了这么一句,朱咸铭对程英道“派人去把他给我叫进宫来,跟他说朕亲自给他治病”

    “遵旨”

    很快半个时辰过去,太子和睿王陆续到了乾清宫,中午赐宴他二人都将出席。

    “太子好些了”

    朱景源答道“回禀父皇,歇息了几日,外加太医调理得当,已经好了”

    “嗯”

    这时朱景渊插话道“四哥,你还是得多歇着,万事有弟弟帮衬着,你大可以放心”

    朱景源答道“在其位谋其事,父皇让我做太子,我岂敢贪图安逸”

    “好了,没事你们先去武英殿招呼,别让外国使臣说天朝上国怠慢了他们”

    “是”

    于是这二人告辞后离开,而朱咸铭则继续看着奏本。

    正如朱景洪所猜测那般,朱咸铭确实是想在朝鲜改土归流,所以搁置了议立其君的事情。

    但近日到访大部分使臣,都对此事表现得格外上心,都隐晦表达了议定此事的想法。

    显然对那些独立的藩国来说,促成朝鲜重新续上传承,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

    眼下西北正在交战,如果强行在朝鲜改土归流,是否会让藏地和西北诸部盟离心,是朱咸铭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也就在他思索之间,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程英便来提醒皇帝该出场了。

    宴请到京的各藩属使臣,皇帝亲自出席的时间不多,所以今年这次显得比较特殊,表达的是对这些人的重视。

    “老十三还没来”朱咸铭沉声问道。

    “想来已在路上了”程英答道。

    “再派人去催”

    “是”

    吩咐完这件事,朱咸铭便动身前往武英殿,此刻这里已是热闹非凡。

    各种服饰在此展现,各种语言在此交流,充分彰显了帝国的繁盛。

    朱景源兄弟二人,此时分别处在两个方向,各被使臣环绕在中间说着话,二人都拼了命的展示王者气度。

    宴会是在武英殿广场举行,此时武英殿大门外已设好皇帝宝座,只不过升座前皇帝要先到武英殿内。

    此时,朱咸铭来到了武英殿二楼,透过窗户观察着外面的情况,主要是看在看太子和睿王两人。

    虽然这两人已表现得足够得体,却让朱咸铭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直到一个身影出现在武英门处。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