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661章 贾雨村的事业
    在朱景渊看来,朱景洪所说都是借口,一来就在金陵都司召集议事,明显就是给他这位六哥下马威。

    面带笑容,朱景渊说道“十三弟,做正事才要紧,咱们兄弟何时见面都行”

    “六哥,您请坐”

    在朱景洪招呼后,已有侍卫端来椅子,就放在了朱景洪的位置旁边,他二人这算是平起平坐。

    朱景渊也不迟疑,与朱景洪一道坐上了主位,然后议事继续举行。

    刚才的商讨,只是议定了基础方略,接下来具体如何分派兵力,还需要详细的讨论商议才行。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东西,林林总总让朱景渊目不暇接,很多时候他都跟不上趟。

    所以他来到这大堂上,跟在行宫议事时没区别,基本上是一句话都插不进去。

    “诸位我不得不再啰嗦一句,今日诸事既已议定,那就务必严加执行”

    “我向来治军严苛,谁若犯在我的手上,到时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打仗之前强调军纪,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这一次朱景洪尤其严厉。

    原因在于,这次防线拉得实在太长,朱景洪很难做到有效及时管束,随意只能给这些各方大将施加压力。

    “是”

    众人答话之后,朱景洪就没再留他们,而是让他们赶紧回到各自岗位。

    金陵都司大堂为之一空,便只剩下了朱景洪兄弟二人。

    “六哥,方才小弟思虑不周,忘了先来拜访实在是罪过”

    “咱们兄弟,说这些做什么”

    “十三弟,此前西夷犯境,东南烽烟四起,为此我实在忧心不已”

    “为防大变,我便召来这一众将领,想让他们共议方略,可议来议去也没个头绪”

    “我正忧心焦急之时,谢天谢地你总算来了”

    双手作揖遥敬京城方向,朱景渊接着说道“父皇圣明,把你派来,小小西夷,自是一触即溃”

    听着老六给自己戴高帽,朱景洪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原因在于对打赢他是真没把握。

    除了自觉西夷势大,更多原因在于江南这块地方,以及朱景渊这位亲王。

    在士大夫群体中,朱景洪的风评可谓极差,江南之地是士大夫集体的“老巢”,这些人若要使坏实在太容易。

    无论从舆论上影响士气,还是从军粮军械上影响后勤,都能给朱景洪造成巨大麻烦。

    千万别以为在国战这种大事上,这些人会有大是大非的观念,为了一己私利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更何况,还有老六在。

    虽然他口口声声都是大局,句句不离扫平西夷,但这人向来是表里不一,极有想拉朱景洪的后腿。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此刻这两兄弟交流融洽,所思所虑却是截然不同。

    一个想着如何让朱景洪出丑,一个想着防备兄长使绊子。

    在他二人扯淡时,布政司衙门的贾雨村,此刻已让人备好了礼物。

    礼物很丰厚,用来送朱景洪也不会寒碜,可细细思索后贾雨村让人拿了回去。

    “怎么还不够好”其妻娇杏问到

    微微摇头后,贾雨村说道“都是些俗物,十三爷未必看得上”

    “那你打算空着手去这只怕更不合适”

    站起身来,理一理官袍衣袖,贾雨村正色道“谁说我是空着手去”

    “你打算送什么”

    理正官帽后,贾雨村说道“我的一颗忠心”

    “忠心”

    娇杏不解之时,贾雨村已迈步走向厅外,他打算现在就去见朱景洪。

    此刻在金陵,还有人跟他有一样想打,比如应天城外的金陵造船厂内,贾芸也急匆匆的交代了事务,便骑上马往应天城内赶了去。

    他在金陵负责造船,如今海上将要打仗,他也有许多情况要汇报。

    当然,即使没有正事汇报,作为襄王府的门人,贾芸也会赶到朱景洪年前,跟他请安叩头问好。

    朱景洪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同时也存在有很多拥趸,贾芸和贾雨村只是其中代表而已。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马不停蹄相见朱景洪的人,就有拼了命也想躲开此事的人。

    薛家,内宅,薛蟠院内。

    夏月桂来到屋外,询问了丫头情况,才知薛蟠还躺在床上。

    刚才她得知朱景洪到了金陵,便让人来请薛蟠过去议事,等了许久这厮没来,夏月桂才亲自找了过来。

    此刻听到这厮还躺床上,夏月桂心里就很不痛快。

    可一家人和气最重要,她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看,于是不动声色进到了屋内。

    屋子里除了两个侍奉丫头,便只剩薛蟠一人躺在床上,因其面向墙壁让人看不清面容。

    “老爷”

    “老爷”

    连续叫了两声,薛蟠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夏月桂只能上前去推他。

    随后薛蟠才醒转过来,神色茫然问道“夫人,何事”

    不管薛蟠是否知晓情况,夏月桂都亲自给他讲了一遍。

    “所以,你也该去拜见才是,若能请王爷到咱家来,好生招待更是咱们的福气”

    听到夏月桂最后这一句,薛蟠心里难受得几乎要窒息。

    他既不想去见朱景洪,更不想把这位引到家里来。

    “夫人,我或是伤风了,一早就觉得难受如此模样,只怕不好去见十三爷”

    “伤风了”

    夏月桂问出这话,明显就是在怀疑薛蟠。

    “真伤风了”薛蟠应了一句,然后便咳嗽了几声。

    哪知夏月桂直接上前,伸手探向了薛蟠额头,瞬间就戳破了他的谎言。

    “老爷,你又何必撒谎呢”夏月桂叹了口气。

    知道骗不过了,薛蟠只能坐起身来,解释道“你也知道,我在十三爷那边没脸面,去了也只让他看着烦心,所以还是不去了”

    这個理由还算充分,然而夏月桂并不认同,只听她说道“那是以前,现而今你脱胎换骨,正该让十三爷瞧瞧才是”

    自大成婚之后,在夏月桂的“调教”之下,薛蟠确实改了不少坏毛病,如今也能勉强撑起家族门面了。

    为此可把薛家太太薛姨妈高兴得不行,若说她前十几年为有个好女儿高兴,如今他便是为有个好儿媳而高兴。

    “不说别的,为了让王妃安心,为了薛家的荣辱,伱都该去一趟才是”

    “你放心,只要你记住礼数,再聊些实事十三爷定会高看你许多”

    夏月桂开始循循善诱,此刻她充当着薛蟠“母亲”的角色。

    最终,薛蟠还是被说服了,在满心忐忑之中,踏上了前往金陵都司的路途。

    且说金陵都司这边,在朱景渊盛情邀请之下,朱景洪还是去到了行宫。

    按照朱景渊的说法,他这位做兄长的东道主,是要给朱景洪接风洗尘。

    本来朱景洪不愿张扬,可听朱景渊说要将金陵上下官员,以及本地世家大族请到时,朱景洪又觉得见见也无妨。

    总得来说,行军打仗的后勤供应,以及民夫征调都需这些人协调,和他们处处关系就很有必要。

    贾雨村在金陵都司扑了个空,正打算去往行宫拜访时,就收到了朱景渊送来的请帖。

    得知要在行宫举宴,贾雨村反倒不慌了。

    既然两位王爷在一起,他去了有些话也不方便说,还不如等后面单独见面。

    贾雨村扑了空,薛蟠贾芸同样如此,凑巧的是这两位遇上了,于是相邀去了酒楼喝酒。

    时间来到下午,在宴会开始之前,受到邀请的达官权贵们,陆续都来到了行宫之内。

    行宫正殿之外,到场众人几人围在一起说话,见到贾雨村这位布政使来了,除了官员极少有人跟他搭话。

    然而搭话的官员们,也只是客套两句而已,贾雨村没能加入到谈话之中,此刻站在院内显得格外孤独。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金陵清丈完成后,便在追缴三年内瞒报的税款,外加收取今年的田税地税。

    这些事,都靠贾雨村这位布政使来推,自然会让他得罪许多人,此刻被孤立再正常不过。

    而这也契合了皇帝给他角色定位,做孤臣就是这样的结果。

    贾雨村不想当炮灰,所以他才要巴结朱景洪,想着依靠这位遮风挡雨。

    之所以选朱景洪,倒不是以为贾雨村有多念旧情,单纯就是因为太子和睿王不接纳,他只有这一个选择。

    正当他想着这些琐事,正殿大门内传来了动静,却是朱景洪兄弟二人出来了。

    外面闲聊的众人,立刻都来跟这两位见礼,场面热闹气氛热情。

    在这里,朱景渊毫无疑问是焦点,众人恭维不断让他很受用,也找回了上午因丢掉的自信。

    众人见礼之后,便去了东侧的配殿内,此刻里面已设好了酒席,众人便依官阶地位自行入座。

    朱景洪一席,除了他兄弟二人,仅有布政使贾雨村,按察使徐新安,巡按都御史梅敬文。

    没错,愿任东宫学士徐新安,此刻已经转任金陵按察使,为了对抗老六他彻底在此扎根。

    除了梅敬文,桌上几人朱景洪都认识,所以也就与他们闲聊起来。

    徐新安是按察使,兵备之事便是由他主管,这人若想使绊子简直太容易。

    “诸位,今日襄王到了金陵,为的是保一方太平你们作为本地贤良,自当敬他一杯才是”

    朱景渊做起了主持,招呼众人向朱景洪敬酒。

    众人当然非常给面子,一个个纷纷举杯相敬,这第一杯酒就喝进了肚子里。

    然后便是第二第三杯,朱景渊是想方设法给朱景洪戴高帽,把他夸成了古往今来第一名将。

    看起来是兄弟之间关系紧密,朱景洪对朱景渊防范更甚,他已经可以确认这位是不怀好意。

    为了尽可能的保护自身,他也反过来恭维老六,并把在场官员仕绅都夸了一遍。

    其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告诉众人后勤保障有多重要,他相信在场诸位忠于朝廷,一定能让将士们打仗无后顾之忧。

    现场气氛热烈,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

    朱景渊要留朱景洪住在行宫,后者推辞说如今乃是战时,他在该住在军营中才说得过去。

    这当然是表面的理由,实际他是不想跟老六住一起,更不想时时被他监控掌握。

    在他强烈要求下,朱景渊没能将其留住,朱景洪得以出了行宫,向着金陵都司方向赶了去。

    待其到了金陵都司,这边早已经安排好,朱景洪回屋后才更了衣,外面就有人禀告说布政使贾雨村来拜。

    “请他过来”

    他知道贾雨村一定回来,他也想要见见这位,跟他交代一些事情。

    几息之后,贾雨村来到了朱景洪面前,向他行了大礼参拜。

    “免礼贾大人请坐”朱景洪挥了挥手。

    贾雨村神色谦卑,小心翼翼落座,侧着身子面向朱景洪,一副随时聆听教诲的模样。

    “刚才宴席上,我说军粮辎重关系盛大,想必你也听到了”

    贾雨村立刻表态“臣都记下来,回去后严加督促各方,让他们依律按时办好,请王爷放心”

    点了点头,朱景洪接着说道“你的忠心,我当然知道”

    “只不过金陵和浙江,人多事多情况复杂,只凭你这布政使只怕也难以协调各方”

    这当然也是实话,他贾雨村只是金陵布政使,也就在金陵地面上说话有人听,人家浙江完全可以不鸟他。

    朱景洪虽是全权负责东南防务,理论上可以节制文武官员,但他主要精力肯定得放在军事上。

    换句话说,关于后勤方面的事,他还是得找个信得过的人来盯。

    很显然,贾雨村就是合适的人选。

    “我离京后反复思量,已向朝廷上奏,保举你为都察院副都御史,专职巡视军粮军械调配事宜”

    换句话说,升职不到半年的贾雨村,这一下又升了一级,而且是很关键很艰难的一级。

    这更加说明了一个道理,跟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

    他贾雨村三年前,还不过是应天知府,虽然也是不小的官了,可跟按察使布政使乃至眼下的副都御史相比,其中差距堪称巨大。

    “多谢十三爷提携”贾雨村直接起身,直挺挺的跪了下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