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710章 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在当前朱景洪的境遇下,为了她执意如此,黛玉还是有些感动。

    见黛玉眼眶湿润,宝钗便握起她的手,说道“你呀还没改这爱哭的毛病,眼下你可都要自立门户了”

    一边说着话,宝钗一边拿出手绢,在黛玉眼角擦拭起来。

    如此亲密体贴,连宝琴都未有此待遇,显得她俩才是亲姐姐一般。

    事实上连宝钗也不明白,为何对黛玉天然会有亲切感,好像她俩是一个人一样。

    “说来他也是好笑,昨晚说要亲自跟皇后娘娘禀告,早上一起来就不认账了让我去帮说”

    “还说什么,他是我俩之间最后的底牌,我看他就是怕被皇后回绝”

    见黛玉认真在听,宝钗便盯着她问道“不知林妹妹怕不怕此事不成”

    黛玉极为平静答复道“这件事确实不合规矩,只怕皇后娘娘不会应允”

    虽然黛玉表现得不着急,但宝钗还是察觉到她的忧虑,于是打趣道“若是不成,妹妹怕不是得哭死”

    “谁要哭了,区区襄王府,谁稀罕”黛玉毫不示弱。

    “是是是不稀罕,那这样吧今云丫头的事,如此也全了你心愿,不至于让你委身于这小小王府”

    “你看如何”

    面对“威胁”,黛玉浑不在意道“我倒是无妨,只怕宝姐姐如此行事,无法跟你夫君交代”

    “是无法交代,可我毕竟是他王妃,他总不能把我打死,你说是吧”宝钗笑容更甚。

    “哼宝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到时候自有人收拾你”

    把黛玉拉进怀中,宝钗取笑道“你这还没过门,就知道告状了,这习惯可不太好”

    “这还不是怪你,若不自己找个依靠,往后还不知被你欺负成什么样”

    听到黛玉这样说,宝钗笑得更灿烂了,而后把她抱得更紧了些。

    进了京城,众人各归其府,朱景洪没着急进宫,而是先回了府去。

    上午进宫拜见皇后的人多,下午去无疑更合适一些,毕竟这种事低调些更好。

    “你不去”

    “我就不必去了”朱景洪有些迟疑。

    “我说你还是去的好,若母后那边真不应允,你也好出来解释才是”

    “这种事不能拖,拖久了就更难成”

    思索之后,朱景洪答道“好我随你入宫便是”

    “随我入宫说得这好像是我的事一样”宝钗没好气的说道,直接坐到了椅子上去。

    这一刻就该朱景洪急了,只见他连忙上前赔笑,说道“王妃,你若是撂下不干了,这件事就真成不了了”

    “乖,听我的话,帮我这次帮吧”

    一边说着,朱景洪直接上手,拉着宝钗便往屋外走了去。

    二人乘车后往宫里去了,不到半小时就进了皇宫,直接往坤宁宫方向去了。

    他二人也在路上定好了计策,由宝钗先一步去坤宁宫,朱景洪则是见机行事。

    于崇政门外,他二人就分开了,宝钗带着侍女往皇宫深处走去,朱景洪则无所事事游荡起来。

    但他也不敢走太远,不然一会儿传消息找不到人,所以他选择在崇政殿周边晃悠。

    且说宝钗入得坤宁宫,才知皇后正在佛堂,于是她只能等着。

    这一等就是十几分钟,皇后才提前从佛堂出来,这显然是宝钗才有的优待。

    待宝钗见礼后,杨清音笑着问道“你们不是在城外玩儿,这么快就回来了”

    “昨天去的,热闹了一整天,今天才回来”

    “还是年轻好啊,怎么折腾都行”

    宝钗半开玩笑道“若非母后喜静,媳妇也就请您一起去了”

    杨清音笑容满面,说道“那记得下次带上我”

    “媳妇倒是愿意领旨,只怕父皇那边”宝钗佯作为难状。

    杨清音哈哈笑了起来,随后摆手道“罢了罢了就不使你为难了”

    于是顺着这个话题,二人往下聊了许多,整个过程杨清音心情都极好。

    讨人欢喜不难,难的是让别人一直高兴,可见宝钗分寸把握得多好。

    “要说为难,媳妇还真有件难事”

    “哦是何烦难”杨清音问道。

    “王爷吩咐了我件差事”

    “他让你作甚”

    “让媳妇向母后讨个恩典”

    “他为何自己不来”

    “兴许是不好意思吧”宝钗失笑道。

    “就知道弄鬼”杨清音吐槽了一句,随后问道“说说他想讨什么恩典”

    “他说想纳黛玉为侧妃,湘云为选侍”

    皇后正在喝茶,听到这话差点儿被呛着,咳嗽了两声方才问道“这就是他要的恩典”

    “正是”宝钗有些脸红,她也觉得不好意思。

    “他还真要把笙儿侍读给包圆儿了,难怪当年他对采选侍读如此上心,原来是为了给自己府里选人”

    此刻房间内还有两名女官,听了这话只觉得深以为然。

    “母后此事”

    “罢了罢了,我管不了他,随他的意吧”

    宝钗正想要解释,听到这话顿时愣住了,皇后如此干脆她还真没想到。

    其实如果放前两年,皇后当然不会允许朱景洪如此胡闹,只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小儿子未来要做皇帝,对这俩丫头眼馋了几年,现在拦了他难保以后不会出大事。

    所以皇后干脆允了,也好让这件事彻底了结,说到底也不过两个丫头而已。

    让杨清音好奇的是,为何自家儿子总喜欢苦命孩子,选的女人净是些没爹没娘的女子。

    念及于此,杨清音看向了宝钗,便回想起了当年选王妃时的情形。

    顶着皇帝震怒的压力,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选薛家丫头,现在杨清音想起来就觉得奇特。

    但事实也证明,宝钗确实是个好女人,杨清音早就对她没有偏见,甚至还引以为最好的儿媳妇。

    “母后当真”

    这话,在一众儿媳妇中,也就宝钗问得出来,可见她与皇后之亲密。

    “这还能有假”

    “只是有一样,此事得间错着来,以免他被别人看了笑话,先就让林丫头入府吧,云丫头等些日子再说”

    听到皇后这般吩咐,宝钗连连点头应是,这在她看来也更恰当一些。

    “母后未免也太宠他了”宝钗摆出一副吃醋的模样。

    这边宝钗已把事情办妥,而另一头的朱景洪,则是被叫进了乾清宫。

    崇政殿在乾清宫前面,他在这边一圈圈的晃悠,便被宦官禀告给了皇帝,然后他才有了这一遭遇。

    此时乾清宫内,朱咸铭正在组织军事会议,主要商讨的还是西北形势。

    看得出来,朱咸铭的心情很不错,原因在于财政危机得到了缓解。

    一方面秋粮和税银都收了上来,另一方面各市舶司的商税也上来了,当然要有从日本刮来的二百万银子,加起来一共有一千七百万两。

    户部入账一千万两,朱咸铭内帑入账七百万,可谓是皆大欢喜。

    如果只打西北这一仗,不再出其他的幺蛾子,那么财政情况会陆续好转。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而朱景洪始终都未说话,奇怪的是皇帝也没点他。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过去,听这些人七嘴八舌说半天,朱景洪都觉得耳朵起茧子了。

    当然整个过程下来,还是有了些实质性成果,也不枉众人浪费口舌。

    随后皇帝结束了议事,朱景洪想跟着走被叫住了。

    徐徐往大殿外走去,朱咸铭平静说道“刚才为何一言不发”

    朱景洪答道“儿子愚钝,并无良策,故而不敢擅自开口”

    此前一味地拒绝,眼下他虽已转变观念,但也需要过程调整态度,而不是立马表现得热切,那样只会让人怀疑他别有用心。

    “你呀如今也不说实话了”朱咸铭叹了口气。

    言罢,朱咸铭走出了大殿,朝着乾清门方向走了去。

    看这架势,朱景洪便知老头儿是要散步,偏偏他还得在这里陪着。

    “你们都别跟着”

    出了乾清门,皇帝吩咐了这一句,随行宦官们都退了下去,只隔着十丈远跟着。

    “刚才也瞧见了,他们叽叽喳喳,说的是些什么东西”

    “谁都说服不了谁,拿不出可行的打法,这件事竟一拖再拖”

    “你当知晓,此战明年二三月便要开始,如此拖延下去不是好事”

    西北那边,两位总督心是悬着,一再上奏恳请皇帝慎重,这明显说明其心里没底。

    主将们都没必胜信心,这就让朱咸铭更糟心了,于是只能想到启用朱景洪。

    “你既有领兵才能,就该为父分忧才是,为何要抽身事外不动如山”朱咸铭停了下来,神色严肃看着朱景洪。

    如果是朝臣,被皇帝这般质问,就等于被定性为不忠了,此刻至少也该惶恐跪下,磕头认罪并表忠心。

    朱景洪则是神色如常,回话道“爹,不是儿子不愿给您分忧,实在儿子也无必胜把握”

    朱景洪一直在说没必胜把握,但此前皇帝全都没听进去了,自从跟皇后聊过后他改变了想法。

    知道或许朱景洪是真因为没把握,才一直推脱不去西北,而不是因为有别的顾忌。

    “你有几成把握获胜”朱咸铭语气严肃。

    “最多七成”

    听到这话,朱咸铭顿时石化在原地,此刻他虽有喜极而泣之感,但还是忍不住冒出扇眼前小王八蛋的想法。

    他以为没把握是五成以下,哪里能想到朱景洪认为是七成,狗东西下限比他上限都高。

    总体来说,朱咸铭是非常高兴,于是他露出了笑容,尽量控制语气平和些,说道“老十三,即便只有七成,爹也愿意让你去打”

    这个时候,朱咸铭当然不会夸他,而是要尽可能压榨朱景洪潜力,把胜率推到七成以上去。

    “七成虽然不高,但只要你好好筹划,获胜应当不会太难,至少不会输得太惨”

    看着老头子完美的演技,朱景洪仍是迟疑道“爹,可若是败了,儿子荣辱事小,耽误朝廷大事,那可万死难辞其咎”

    宝钗总结得很到位,朱景洪就是要把“三辞三让”演全,这样去了他才能安心。

    眼下既知朱景洪有把握,朱咸铭则是再无余力,便说道“老十三,败了爹也不会怪你,你只需尽力而为就好”

    从古至今,别说皇帝对臣子,即便亲爹对儿子,如此宽容的也实属少见。

    朱咸铭也不会例外,所以如果朱景洪真的败了,他肯定会给予适当惩罚。

    至于今天的承诺,反正周边也没有人,谁能证明他说过这些,这种事说出去都不会有人信。

    “爹,可是”

    “十三,爹有十几个儿子,可论领兵作战,哪一个能比得了你”

    “哪一个能如你这般,替为父分忧啊”

    这一刻,朱景洪都差点儿相信,皇帝这是真情流露。

    谁知下一刻,朱咸铭接着说道“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好家伙,这话可把朱景洪雷得不亲,甚至可以说他是被皇帝吓到了。

    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这大饼画得不可谓不大。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景洪也看到了皇帝的决心,知道自己这次是非去不可了。

    同时他也知道,推辞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毕竟皇帝已没了更多筹码。

    再推脱下去,等会儿不好收场,父子二人都会很尴尬。

    “爹,这辈子您还从未如此夸过儿子,儿子实在是实在是”

    这一次的,朱景洪挑战自我成功,演出了哽咽的效果来,看起来他真是感动得不轻。

    当然在最后,他还是不忘说道“儿子愿意替您分忧,只是不想给您惹麻烦”

    朱景洪虚晃一枪,在撩动老爹心绪之后,方说道“但您都这么说了,儿子愿意替您分忧”

    言及于此,朱景洪跪到地上,极为郑重说道“爹您放心,儿子定会替您痛击敌军,让他们有多少死多少”

    这番表态的话,虽然没有引经据典,听起来却格外提气。

    朱咸铭高兴得笑了起来,亲自上前将朱景洪扶起,然后说道“回去之后,上一道请战的奏本,朕马上给你批阅”

    听到这句话,朱景洪差点儿没闪了腰,他上请战的奏本就等于对外说,是他求着要去西北打仗。

    明明是老头子在劝我去领兵,为了颜面给我来这一手,他可真是够没节操朱景洪心里吐槽。

    眼见皇帝脸不红心不跳,朱景洪也装作不明白的样子,当即答道“儿子回去就写,为人臣子,替君父分忧,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