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836章 豪华的审稿阵容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怀尔斯突然感觉到有些迫不及待。

    这篇论文,他大概率是看不懂的。

    所以需要找个专业人士。

    虽然所谓专业人士,也不可能马上就看懂。

    但至少能确认一下,是不是有明显的疏漏。

    佩雷尔曼当然不可能是什么民科,不过,在历史上也确实多次发生过数学家自认为解决了某个重要问题,结果却在很早的地方就被发现出了错误的情况。

    尤其是从这篇论文颇为逆天的篇幅来看,恐怕其中会涉及到一些新的理论框架。

    一般来说,得益于学术期刊和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今天的数学家即便需要从头开始发明轮子,也有足够的机会先把轮子单独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以免出现“把车造出来了才发现轮子是方的”这种情况。

    但眼前的情况显然不一般。

    按照怀尔斯的推测,两位作者恐怕已经在证明庞加莱猜想这个方向努力了多年。

    而眼前这篇论文,应该是他们所有工作的总和。

    至于之前那篇数学年刊上的文章

    大概率只是为了让其中叫常浩南的作者不会出现的过于突兀,而随手拿出来发表的罢了。

    嗯,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里,怀尔斯一边四下张望,一边向旁边的孔采维奇问道

    “我记得理查德汉密尔顿今天也过来了吧”

    刚才打开论文的时候他就注意到,最前面的摘要部分中多次提到了“里奇流”这个概念。

    哪怕怀尔斯并不研究拓扑学,但也知道谁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之前好像在会场另一边见过他。”

    孔采维奇回答道。

    “走,去找他。”

    怀尔斯此时也顾不上亚瑟杰夫还在台上回答问题,当即捧着笔记本电脑离开座位,拉着孔采维奇从会场中间的过道朝另外一边走过去。

    阿拉什对眼前的场面有点发懵,但也只能选择赶紧跟上自己的导师。

    好在今天到现场参会的足有上下两层上千号人,所有人的关注点又都在最前面,所以倒也没有几個人注意到,两名堂堂菲尔兹奖得主跟做贼一样,猫着腰在会场中间乱窜

    孔采维奇的记忆力不错。

    在他的带领下,三人没用多长时间就找到了坐在会场靠右侧第二排的汉密尔顿。

    后者此时面露愉悦地听着亚瑟杰夫解释为何没有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纳入到七大问题之中,显然心情不错。

    毕竟,一直坚定地相信,利用里奇流方程式,将有可能证明瑟斯顿的几何化猜想及庞加莱猜想。

    “怀尔斯教授孔采维奇教授”

    汉密尔顿下意识地想要起身。

    这二位在数学界还是有亿点江湖地位的。

    尤其是安德鲁怀尔斯。

    尽管有一部分人认为,他的证明方式并不符合费马口中“精妙”的形容,因此费马大定理很可能还有其它证法。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延续了350年、难倒了高斯、欧拉、希尔伯特等一众大佬的难题,终究是在怀尔斯手中终结的。

    仅凭这点,他就足以跻身当世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不过怀尔斯眼疾手快,赶紧制止了汉密尔顿的动作

    “汉密尔顿教授,今天早上,准确地说,就在刚刚,我的学生看到了一篇论文。”

    他说着把笔记本电脑打开,放到了前面的小桌板上。

    汉密尔顿心说什么论文不能等一会再看,非得这时候跑过来找我,但转过眼去就看到了论文的标题。

    任何一个单连通的,闭的三维流形一定同胚于一个三维的球面

    他刚还在思考庞加莱猜想的证明问题,结果现在就来了篇论文,说已经证出来了

    “这是哪个出版社收到的投稿”

    在查看具体内容之前,汉密尔顿几乎是下意识地问道。

    怀尔斯看了看身边的阿拉什,然后摇摇头

    “不是哪个出版社,是arxiv网站,或许你应该也听说过。”

    “这我当然知道,文档左上角还标着网站的网址呢。”

    汉密尔顿指了指电脑屏幕,然后继续道

    “我的意思是,作者在把文章挂到arxiv的同时,总要向某个杂志社投稿的吧”

    一阵沉默。

    显然,并没有人能给出回答。

    这样一篇论文出现在arxiv上就已经很不正常了,后面再发生点其它更不正常的事情也很正常

    汉密尔顿只好把文档往下翻。

    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不是佩雷尔曼,而是常浩南。

    大概半年之前,他就在给数学年刊审稿的过程中看到过这名作者的文章。

    汉密尔顿甚至还能清晰地记得那篇文章的内容。

    其中一个结论便是,利用里奇流完成的拓扑手术,可以用来构造几何结构,从而把不规则的流形变化为规则的流形。

    那个结论,对于他在学术圈中的地位,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而既然上一次常浩南就选择了数学年刊进行投稿,那这一次,哪怕是按照惯性,继续选择数学年刊似乎也应该是很合理的

    汉密尔顿甚至想直接掏出手机,给米凯尔拉格斯泰特打个电话,询问是否有这么一篇文章投稿。

    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

    一方面,毕竟都是学者,还是要矜持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看到了这篇论文。

    而出版社,无论是哪一家,都显然还没看到。

    否则这么大的事情,早就该直接联系所有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了。

    这意味着,相比于约翰摩根、布鲁斯克莱纳、瓦伦丁贝纳胡等同行,他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等某个编辑看到,再找人审稿的时候,他作为几何拓扑学路线的代表人物,又比别人更早看到论文。

    大概率可以作为审稿团队的主导。

    没必要节外生枝。

    抱着这样的想法,汉密尔顿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电脑屏幕上。

    搞学术就是这样,论文作者只需要埋头科研就够了,而审稿人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

    汉密尔顿的笑容逐渐僵在了脸上

    尽管在摘要和介绍中多次提到了里奇流,甚至引用了他当年把里奇流引入到拓扑学中的成果,但是

    又不太一样。

    “怎么样,汉密尔顿教授”

    看着脸上表情变幻莫测的汉密尔顿,怀尔斯开口问道。

    “不对劲”

    汉密尔顿喃喃道。

    怀尔斯一愣,还以为是对方已经发现了论文里面的错误

    “唉果然还是有问题么”

    虽然算是意料之内,但总归还是有点惋惜。

    一来是没能真的见证历史。

    二来是没能看到七大数学难题现场变成六大的乐子。

    然而,汉密尔顿却摇了摇头

    “不是论文有问题。”

    三道疑惑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是我有问题”

    “ah”

    怀尔斯被这句话搞得有些发懵

    “你不是里奇流理论的创始人么”

    “嗯我过去也这么以为。”

    汉密尔顿仍然目不斜视地盯着屏幕

    “但是现在不太确定了”

    “什什么意思”

    刚刚一直没说过话的孔采维奇面露不解。

    汉密尔顿面露苦恼地摇了摇头

    “虽然也用到了里奇流,但他们的思路完全不同。”

    “看这里,他们把里奇流构建在林德勒夫空间里面。”

    “还有这里,对里奇流进行手术,从而在奇点产生之前就找到,而且把它给消除了,这是我过去十几年一直致力于做到的事情”

    “”

    仅仅在论文的前五页,汉密尔顿就已经罗列出了十来项要点。

    全都是论文的思路中跟现有理论不同的地方。

    可以说,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理论框架。

    “但是”

    怀尔斯皱了皱眉

    “你刚刚的翻页速度就像是在看一篇自己写的论文一样。”

    “我的意思是,如果他们真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不是应该非常难以理解才对”

    听到这个问题,汉密尔顿终于抬起头来

    “如果这篇论文是佩雷尔曼一个人写的,我相信确实会这样。”

    “但另外一名作者,常浩南,我上次审稿的时候就发现,他写的论文思路迥乎常人,但每一个步骤都能正好写在我们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孔采维奇也是一惊

    “还能有这样的人”

    他当然清楚,自己理解一件事情,和让别人也能理解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事实上,数学界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细分,以及单个领域中研究深度的增加,导致顶级数学家们正越来越难以理解其他人所取得的成果。

    一篇真正有影响力的论文,审稿周期往往要拉长到几年的水平。

    甚至还未必能审出来。

    而汉密尔顿口中这位常浩南的能力,放在当今的大背景下,完全是一股清流。

    “总之你认为,他们是对的概率有多大”

    怀尔斯询问道。

    汉密尔顿没有马上回答,只是低下头,一边揉着眉心一边闭目思索。

    “这件事,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单独下结论。”

    过了许久之后,他终于重新睁开眼睛

    “需要询问一下其他人的意见。”

    “谁”

    “谢尔盖诺维科夫、迈克尔弗里德曼、西蒙唐纳森、杰夫奇格、瓦伦丁贝纳胡”

    他一连说了近十个名字。

    听得怀尔斯暗暗心惊。

    基本涵盖了上一代,以及这一代的全部拓扑学专家。

    其中包括三名菲尔兹奖得主。

    但是,还没完。

    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汉密尔顿又突然转过头

    “另外,他们的证明过程中提到了大量有关能量熵和温度之类的物理概念,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有理论物理背景的数学家。”

    “孔采维奇教授,希望你也能加入到我们当中来”

    “好吧,现在是四个了”

    怀尔斯心里想到

    “或许还有第五个”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