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常浩南自打重生以来最为忙碌的一天。
空警200的交付仪式结束之后,他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在南郑吃,就直接飞到了盛京,准备参加下午的另外一场交付仪式。
由于刘高卓已经提前升任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因此十一号工程技术团队派出来的代表就成了112厂负责飞机生产总装任务的何明,以及此前一直担任刘高卓副手的孙琮。
前者算是常浩南的老熟人了。
不过后者
虽然在前世称得上声名赫赫,不过这会倒还没有太大名气。
常浩南也只是在几年前接受猎蝠行动纪念章颁奖的时候跟对方见过一面。
后来他的研究重点逐渐从整机转向航发,再后来甚至从航空工业总公司独立出来,见面的机会自然也就少了。
看着迎面走来的二人,常浩南打起精神走下舷梯
得益于公务机相对高的客舱压力,他刚刚在路上勉强休息了一会,算是恢复了一点精神
在过去,他一般会在连轴转的工作之后补上一段连续的休息时间。
但这次,他基本上是刚放下手头的项目就连着赶了两个场。
确实有点吃不消。
“孙总,何总。”
常浩南分别跟二人握了握手
“祝贺二位,取得十一号工程的标志性胜利”
歼11这个重型机的平台,自然是要继续发展下去的。
但作为与苏霍伊合作的十一号工程来说,到歼11b和苏27s分别定型,就算是正式告一段落了。
“这可不只是我们的胜利,也是常总您,还有每一个华夏航空人的胜利。”
孙琮的面色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喜。
一番寒暄之后,几人朝着远处已经搭建好的仪式现场走去。
“孙总,歼11b定型之后,你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如何”
常浩南边走边看向旁边的孙琮。
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下令,但孙琮接任刘高卓负责歼11的后续升级改进工作,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
作为航空动力集团的领导,他肯定要关注一下新任总师的思路。
毕竟,二者其实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眼下肯定是继续研发双座型号歼11bs,这个之前刘总应该跟您讲过。”
孙琮自然也无意隐瞒,当即回答道
“再往后么我们已经从上级那边得到了一些风声,应该是时候考虑舰载机的问题了。”
“虽然侧卫的体量对于大多数航空母舰来说还是有点太大,不利于舰面作业,但我们眼下资源和时间都有限,不可能再去搞一种适合上舰的中型三代机,所以还是先解决有无问题吧”
听到这個回答,常浩南大概盘算了一下。
航发的研制进程需要跟飞机配合,这样看来,涡扇10在完成生产定型之后的下一个改进方向应该是一种舰载机专用型号。
姑且命名为涡扇10h。
当然,这肯定是一种有限改进型。
主要是一个推力更大的“起飞模式”,以及提高冷端部件和机匣外壳的抗腐蚀能力。
提高推力对于常浩南来说并不困难,毕竟涡扇10a本身就是减推增寿之后的型号。
只要把之前藏起来的性能潜力再释放出去就行了。
但第二件事情还是需要额外关注一下。
海滨陆上机场和航空母舰之间,终究不是一回事。
三人说话之间,便已经来到了仪式现场附近。
几名空军领导和飞行员正三三两两地聚集在那几架即将交付的歼11b附近。
跟空警200那边的情况略有不同,飞机周围的地勤人员仍然是穿着航空工业工装的技术人员,而非空军地勤。
“说起来,这次接装的单位是哪支部队”
常浩南把视线从不远处收回来,然后向孙琮问道。
前世的歼11b直到2009年才量产交付,而且第一批飞机用的还是a31f发动机,技术层面不算非常成熟,自然是按照就近原则的惯例交给了1师1团。
不过现在,歼11b已经是相对成熟的型号,至少在试飞过程中并未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1团四年之前才刚刚换装歼8c,从维持部队战斗力的角度出发,不太可能马上再换新型号。
“两支单位,一个是空30师89团,也是盛京军区的单位,在东港刘小园机场呃就是大东沟机场,离我们不远,另一个就有点距离了,3师9团。”
“王老司令的部队”
情理当中,但又有点意料之外。
“对。”
孙琮点点头
“他们之前就装备苏27sk,对于这个型号也比较熟悉”
之前在盛京军区的郑良群已经调往京城军区,而常浩南在金陵军区本来就没有熟人,所以他也就没往那几名空军同志旁边去凑,只是按照已经排好的位置,坐在了主席台上中间靠左边的位置
最当中的自然是怀国莫。
不过他作为最大的领导,应该还要等会才会出面。
但常浩南不去找别人,却有其他人主动找上了他。
就在前者准备闭目养会神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常总,别来无恙。”
常浩南稍稍抬起头,发现进入视线的竟然是张九江。
“张教官”
他一时间有点懵。
不管怎么说,飞行学院似乎跟今天的交付仪式都半点沾不上边。
二十多年后,确实有不少歼11bs或bsh进入航校担任战斗飞行训练任务。
但眼下每一架歼11都是宝贝,怎么可能丢给训练单位
不过,对方很快解答了常浩南的疑惑。
“已经不是教官了。”
张九江说着把帽子摘下来,帽徽朝前夹在了左侧腋下,轻轻叹了口气
“身体问题,上个月刚停飞,从飞行学院调到空军参谋部训练局,以后就要坐办公室咯”
虽然这种调动毫无疑问是一次晋升,但张九江显然并不感到开心。
他还是留恋着蓝天的。
这种情况,常浩南也没法做什么,只好安慰道
“安稳一点也好,而且就算没这档子事,你这岁数也快到年龄了吧”
“你忘了,我虽然挂着飞行教官的名头,但其实是试飞员出身,原则上可以飞到48呢”
张九江打趣着回答道。
说到这里,他却突然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
“说起来,常总,令妹马上就要考虑毕业分配的事情了,这上面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说是建议,但只要不是明显违背原则,这个建议就大概率可以“转正”。
“有什么可选么”
迟疑了一会之后,常浩南还是决定小小地利用一下这层关系。
飞行员从航校毕业之后,肯定不是马上就放单飞执行任务去了,而是要进入部队之后再进行一轮培训。
有点类似医学生的规培。
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可以正常领工资的。
而这一轮分配,大概率就会决定飞行员职业生涯最初几年,甚至十几年内所在的部队。
所以很重要。
“基本上全军都能选,所有部队都缺飞行员不过女飞行员不能分配到轰炸机单位。”
张九江回答道
“令妹的综合成绩排名第15,选岗优先级很高,所以可以参考一下她的意见。”
常浩南摇摇头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问过佳瑶,她本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这样的话,我还是希望她能离京城近一些。”
“那就34师”
这次,张九江几乎不假思索。
“啊”
常浩南直接就惊了
“新飞行员开专机”
他觉得有点后背发麻。
开玩笑,他自己坐的飞机就是34师运营的。
“不是专机肯定不可能给她一个菜鸟开,别说她了,10年老飞行员都轮不上。”
张九江摆摆手
“但是那几架改成电子侦察机的图154d,其实也是在34师名下运营的,虽然比不上更先进的型号,但再怎么说也是客机,总归比运7和运8好飞多了,而且驻地还在京郊。”
“特种机”
常浩南犹豫了一下
“如果不触及分配原则的话,那这样再好不过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