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抬头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典雅厚重深红色大门,高耸入云的牌楼镌刻着“国子监”三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威严又庄重。

    心里生出无限感慨。

    她知道有无数学子向往国子监,从来没有想过她也有机会进国子监。

    被震惊到的人不止林黛玉一人,她们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动,瞻仰着国子监,有些人不由自主发出惊叹声。

    “呵呵,快瞧瞧,又来了一群小丫头。”

    “怎么一个个的都忒没见识了”

    “哈哈,土包子进城不就这个样子。”

    “哪有她们那么夸张可笑可笑。”

    听到他们议论,语气中充满鄙夷,不少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不敢抬头多看一眼。

    黛玉蹙了蹙眉,看来他们恶意还真是很重啊。

    “韩大家作师说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们读书人能每日来国子监,自然只当是寻常事。我们闺阁女子好不容易得了机会来,便被你们嘲笑,可见你们才是没见识的人。”

    说话的是一身着鹅黄色直领对襟的小姑娘,站在她身边一中年男子警惕地盯着那些侃侃而谈之人,一青衣少年也紧紧护着她。

    林黛玉两眼放光看向那位小姐姐怼得好

    “你说什么臭丫头”一打扮得油头粉面的书生怒道。

    “我说你千不该万不该笑话我们。陛下厚德,恩准我等入国子监,我等见国子监如此庄严肃穆,丝毫未敢造次,恨不得将全天下所有美言搜罗出来形容我等心情,怎么反招了你们笑话”那鹅黄对襟的小姑娘说,“你们不稀罕,我等却心向往之。你们可愿将此地让与我等”

    众人大骇,脸色青一阵红一阵。

    她身边一中年男子拉了拉她衣袖。

    “你无知小儿,竟敢口出狂言,怎么没人管管”一人指着那小姑娘,怒气冲冲,环顾四周,似在找什么人。

    其他一伙人也个个龇牙咧嘴的。

    林如海上前,黛玉跟在他身后。

    只听林如海对着那中年男子拱手,笑道“李大人。”

    那中年男子正是李时珍,带着他的小徒弟。

    李时珍回神,见林如海,拱手道“林大人。”

    林黛玉对着那鹅黄对襟的小姐姐充满善意的笑了笑。

    原本还神色嚣张的几人火焰顿熄。

    他们见那中年男子衣着朴素,亦无金玉之饰,只当是谁家府里管家,没想到竟也是位大人。

    两人欲说几句客套话,只听不远处传来宫人声音“寿阳公主驾到,永宁公主驾到,延庆公主驾到,瑞安公主驾到。”

    公主们乘坐在马车上,由锦衣卫护送。

    众人连忙行礼,直到四位公主进了国子监后才有人说话

    “四位公主竟然都亲至了,看来宫里很看重此次考试。”

    “我好紧张啊。”

    “要是考不上怎么办”

    林黛玉原本还算平静,在这种气氛感染下,也紧张了起来。

    很快,一锦衣卫出来大声说道“公主有令,请各位小姐入场候考,送考之人请留步。”

    小姐们排起了队。

    林如海对着林黛玉、三春和薛宝钗嘱咐道“你们拿好考篮,沉下心来,听吩咐行事,若有意外请考官做主,要是能送信出来便送口信给我,我们在外面等着你们出来。”

    几人点头应下。

    众人排队抽签取号后,便有宫女指引她们去到自己的考棚,一切井然有序。

    林黛玉与三春、宝钗告别后,将手中签号递给一位身着红色暗纹宫女,那宫女示意她跟在自己身后。

    考棚都是一个个用墙砌成的小隔间,用的活动案板,拼一张案板可以写字,拼两张可以蜷缩在里面睡觉。

    科举考试一般一次有三场,每场三天两夜,要睡在里面。

    不过,这次她们只考一天,倒是不用如此辛苦。

    到了一处位置,那宫女道“这处便是林姑娘的考试位置了,坐下后不可随意走动,若有需要,务必举手示意,会有考官过来。”

    黛玉回道“我知道了,多谢。”

    说完,便先将考篮放在里面,再将考试案板掀起,坐进去后,再将案板放下。

    考篮刚才已经检查过了,里面放了笔墨,一壶水,几张素白手帕,以及很容易打开检查的驱虫香包。

    黛玉运气很好。

    考棚里面椅子很硬,坐起来十分不舒服,但她位置很好,在最里面边上,有微风吹到,也晒不到太阳。

    她坐在里面正闭目养神,忽听一人语气不善道“你,出来”

    黛玉睁开眼,见一十岁左右姑娘站在她考棚外面,神情十分不耐烦。

    黛玉指了指自己,问“姐姐是说我么”

    “对”那姑娘道,“快出来跟我换个位置。”

    黛玉摇了摇头,说道“这不符合规矩,恕我不敢从命。”

    “什么规矩少拿这些有的没的压我。”那姑娘往前几步,作势要拉黛玉,“你快出来,别让我进去拽你出来你应该知道我是谁吧”

    “姐姐高姓大名”黛玉问。她才进京没多久,又未出门做过客,她真不认识。

    “果然是小门小户来的,不知你顶了谁家名额。”那姑娘气鼓鼓,很是嚣张道,“本姑娘姓杨,我祖父是吏部尚书杨大人。现在知道了吗”

    吏部负责官员考评升迁,只要还想往上升,或还想做官,轻易不敢得罪吏部的官员,更何况是吏部尚书。

    杨莹本由宫女带到她的位置,坐下后便觉得烦闷难受,甚至还有太阳照射,她左顾右盼,看中了林黛玉那个位置,想着找她换一换。

    于是径直走了过去,只见一长相十分惊艳的小姑娘,容貌超过她平生所见。

    又细细观察,实在想不出是京城哪户人家的姑娘,便猜想她恐怕是占用亲戚家名额的小户人家。

    如此,她便胆子大了起来。

    她自然知道按照规矩不能换位置,但要是两人都心甘情愿换,考官总没有什么话说吧,至少看在她祖父份上,会给她这个面子吧。

    至于要如何让人心甘情愿,她做起来驾轻就熟。

    黛玉神情自若,坚持道“杨姐姐,按照规定,抽到什么签便坐什么位置,我不敢坏了规矩。”

    “你别不识抬举”杨莹伸手,正欲拽黛玉。

    忽听有人大喝一声“住手”

    杨莹下意识停手,看向来人。

    只见一行人往她们这边走来,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姑娘,头戴珠翠九翟冠,衣着红色圆领蟒袍。

    后面跟着数位太监、宫女,呵斥她的正是其中一位宫女。

    杨姑娘连忙转身,行礼道“臣女杨莹见过两位公主殿下。”

    黛玉坐在里面,听到杨莹声音,连忙起身拿起案板,出了考棚低头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