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快穿之我为女帝 > 第481章 宋:开万世之太平(64)
    赵祯的话,犹如一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浪。

    “官家,这万万不可啊。”

    “皇位传承乃祖宗之法,岂能轻易更改。”

    眼看事情朝着他们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一直大臣的心跳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本以为,官家再怎么出格,也只会借着公主有功的由头,坐实公主的储君之位,万万没想到,官家竟然想直接让位于公主

    赵祯冷嗤,带着之玉站到了高位之上,“有什么不可的”

    “新君赵安,乃吾血脉,乃大宋储君。”

    “吾让位于她,合法合规。”

    赵祯话音落下,众臣脸色难看,殿中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公主是官家的血脉没错,但她的储君之位,本就是追封的,如今她活着回来,这追封就做不得数。

    还有,公主登基,如何就合法合规了

    纵观华夏历史,唯一登以女子之身登上皇位的人,就只有则天皇帝一人。

    可她得位不正,一生颇受争议。

    自则天皇帝后,天下就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女子,不得入庙堂。

    “臣拜见新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像众人想着该怎么掰正赵祯的想法时,王安石跪了下来,对着之玉恭敬就是一拜。

    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安石,众臣看他的表情像是在看叛徒。

    这王安石,怎这么没骨气,难不成他还想一辈子都被女子压制着不成

    “官家,公主的储君之位乃是追封而来的,做不得数。”

    “再者,官家膝下有皇子,官家你怎能绕过皇子,传位于公主。”

    众臣中,宋庠最先反应过来,当即苦口婆心的拱手道。

    听到宋庠的话,赵允让也站了出来。

    “官家,曙哥儿的名字,是上了族谱的”

    这时,其他大人也纷纷进言“官家,女子登基,不合礼法,还请官家收回成名。”

    “官家,公主再如何优秀,也不能登基为帝,这可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官家”

    赵祯面容平静的看着

    待席间众人差不多全部都跪下进言后,他这才淡淡的朝张公公使了个眼色。

    收到赵祯的眼神,张公公颔首,悄然离开了大殿。

    再次回来之时,张公公手中多了一把古朴的长剑。

    赵祯接过张公公手中的长剑,亲自把剑交给了之玉。

    “安儿,为君第一步,就是要懂得如服众,如何御下。”

    “今日是你为君的第一天,威严得立起来。”

    “拿着你的太阿剑,去做你现在该做的事情。”

    “这殿中的侍卫,从此刻起,只听你一个人的指挥。”

    随着赵祯话音落下,一群身着重甲、手持利刃的侍卫如鬼魅般出现在宴会之中。

    看到突然出现的侍卫,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众臣心中苦涩,这架势,哪里是公主逼宫,分明是官家在逼他们

    “包拯。”

    把剑交给之玉后,赵祯的目光落到了人群中的包拯身上。

    包拯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情绪。

    “臣在。”

    “你向来刚正不阿,今日吾有一案,需你来办。”

    顶着四周同僚吩咐要刺穿他胸膛的目光,包拯神情恭谨的拱手道“但凭官家吩咐。”

    听到包拯的话,赵祯嘴角勾起了一抹似有若无的笑容,“抬上来。”

    随着赵祯话音落下,几个太监鱼贯而入,抬了十几个箱子放入殿中。

    赵祯让人搬了个椅子放在箱子旁边,让包拯直接坐在箱子旁。

    看着赵祯的迷之操作,众人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官家,到底要做什么

    做完自己该做的一切,赵祯坐回了自己刚刚的位置。

    柔和的目光落到了之玉身上“安儿,拿出你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气势。”

    “告诉百官,我赵祯的女儿,就该为帝。”

    之玉单手拿剑,对赵祯深深一拜,“儿臣,遵旨。”

    说完,之玉身上的气势陡然发生了变化,原本温柔婉约的气息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凌厉至极的威压。

    她转身面对百官,眼神锐利如鹰,身姿挺拔如松,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威严和霸气。

    此刻的她,比赵祯更像君临天下的帝王,让人不敢直视。

    “安生于皇室,长于皇室,自幼受教于晏元献公和狄大将军,十余载间,安勤学不辍,未敢有一丝懈怠。”

    “幸得皇天眷顾,吾学有所成,遂以身许国,收复失地,扬我大宋国威”

    “吾自认,吾虽不及先贤,却也担得起一国之君的重任。”

    “储君百般阻挠吾登基,是何私心”

    听到之玉的话,丞相杜衍最先站了出来。

    他满脸平静的看着之玉“公主,臣心中有三个疑惑,望公主给臣解惑。”

    之玉颔首,“丞相请说。”

    杜衍微微躬身,语气沉稳地说道“臣第一问,皇位继承,立嫡立长。”

    “公主觉得,自己占了什么”

    “臣第二问,从古至今,我华夏历史上就只出现过一个女帝,但那位女帝死后,把江山归还给了李家。”

    “敢问公主登基后,我大宋的下一任储君,是你自己的孩子,还是皇室中的其他人。”

    “女子生子,本就九死一生,若公主将来在生产中发生意外,那我大宋,又该何去何从”

    “臣第三问,问的是官家和公主。”

    说着,杜衍朝赵祯的方向拱了拱手,目光坦然的问道“众所周知,官家因膝下无子,过继了汝南郡王的十三子赵曙。”

    “赵曙被过继到官家和圣人膝下后,是为官家的嫡长子。”

    “这些年来,皇子勤勤恳恳,从未有过出格之举,从未有过不孝的行为。”

    “官家如今绕过比公主年长的皇子,直接传位于公主,”

    “此举,不但不合规矩,还不仁不义,难以服众。”

    “若今日官家绕过过继嫡长子,传位于自己亲生的公主,将来,我大宋的百姓,谁还敢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他人”

    听到杜衍犀利无比的发言,在场的官员都暗中吸了口凉气。

    丞相不愧是丞相,一开口,竟毫不留情地把三代帝王都给骂了个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