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走了后,看不惯之玉的那些老臣,终于找不到人告状了。
然而,他们还来不及骂赵祯不务正业,之玉就开始颁布一个接一个的政令。
之前包拯在宴会上念的那些人。
重罪的,全部秋后问斩。
罪不至死,就流放岭南或发配充军。
紧接着,之玉把众人叫到朝堂上,让侍卫当着百官的面,把当日包拯没念出来的折子全部烧了。
“过去的事,吾不再追究了。”
“只盼诸位大人从今往后,能恪守本分,一心为民。”
听到之玉的话,一众大臣的心中瞬间松了口气,当即跪下直呼官家圣明。
看着
她登基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众人叫她官家时如此心悦诚服
人群中,包拯耿直的目光扫视了在场的官员一眼,最终在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些人,真当上面这位是个好人不成
被烧的这些折子,哪是皇城司查出来的罪折,分明是上面这位不想要的废折而已。
皇城司查出来的罪折,如今还安然无恙的在他家中放着呢
想到这里,包拯暗暗唏嘘,幸好当初太上皇让他整理折子的时候,他暗藏了一点小心思,把犯了大错的折子往第一个箱子放,不然那些罪人现在怕是还站在这朝堂上。
把折子烧了后,朝中大臣对上之玉时,态度和蔼了许多。
至少没有人拉着一张臭脸上朝了。
烧了折子之后,之玉当即宣布,朝中大臣太少,她准备加一场恩科。
闻言众臣没有反对,为了让公主顺利登基,官家可杀了不少人。
如今他们每日都要做两个或三个人的活,早就不堪重负了
和西夏的使者把分配契丹的事情谈妥后,告假许久的范仲淹来到了宫里。
垂拱殿里,看着脸上一片死气的范仲淹,之玉心中难掩惊讶,“范大人,你这是病了”
范仲淹无力的摆手,“官家,臣大限将至”
“所以特来见官家一面。”
闻言之玉连忙给他赐了坐,“范大人,有什么事坐着慢慢说,我听着呢。”
范仲淹有些艰难的朝之玉拱手,“谢官家。”
注意轻叹“你身体都这样了,何必强撑着入宫。”
“若是想见我,直接派人来请便是。”
范仲淹淡淡摇头,惨白着脸道“无妨。”
“官家,臣前些年生了场大病,本来都快不行了。”
“但那时夫子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看着你登基”
“他放心不下你。”
“怕你被朝臣欺负,怕你被人算计。”
“如今你顺利当上帝王,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闻言之玉有些沉默“是我不好,劳烦夫子他老人家费心了。”
闻言范仲淹摇了摇头,“夫子说,你将来会是位明君。”
“如今我大限将至,看不到以后会发生什么了。”
“但我希望,你莫要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
之玉颔首,“为君者,当勤政爱民。”
“夫子的教导,我时刻记在心里。”
范仲淹欣慰的颔首,“夫子他老人家临终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我本想拖着病,辅佐你几年。”
“奈何我这身体,实在不争气。”
“官家,前路漫漫,希望你莫要遗失本心”
之玉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大人放心,我赵安,永远会把天下苍生放在首位。”
闻言范仲淹淡淡一笑,“如此,臣就告退了。”
“官家,此日一别,您珍重。”
之玉起身,“范大人,我送你。”
范仲淹闻言摆了摆手,“官家,不了。”
“来垂拱殿的这条路,臣走了大半辈子。”
“这最后一次,臣想独自走。”
听到范仲淹这么说,之玉微微颔首,“好。”
“范大人,那我就不送你了。”
“保重。”
范仲淹拱手,“臣告退。”
范仲淹离开后,李婉娘走了进来。
“民妇拜见官家。”
之玉摆手,“不必多礼。”
“我看了你送来的账本,这些年你名下的铺子盈利都很不错。”
“我有一件事情准备交给你来做,你看看如何。”
说着,之玉让旁边的张公公把桌子上的折子递给了李婉娘。
按理说,张公公是赵祯身边的老人,如今他该陪赵祯去游山玩水才是。
可张公公年事已高,受不得颠簸,加上赵祯放心不下之玉,所以赵祯离开后,张公公就开始跟着之玉了。
看完折子里面的内容,李婉娘的脸色变得郑重起来。
“官家,这事怕是不好办。”
之玉颔首,“我知道不好办,不然也不会把你叫来宫里。”
“工部的人已经改良了纺织机,棉花也快要成熟了,此时办厂,最合适不过。”
里李婉娘有些为难的摇头,“官家,这所谓的工厂,民妇倒是能办起来。”
“可能不能招到那么多人来做工,民妇心里没把握。”
闻言之玉微微颔首,“既然能办,那你就着手先办。”
“招工的事情,会有去趟人负责的。”
闻言李婉娘微微颔首“官家,这个工厂,要挂谁的名字”
之玉沉思了片刻,这才道挂大宋商部的名号。”
李婉娘不解“商部”
之玉颔首“我会在六部之外,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商业的部门。”
“从今往后,户部的部分职能也会转移到商部。”
“你先下去准备吧,我过几日会让人去联系你的。”
闻言李婉娘微微福身,“民妇告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