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快穿之我为女帝 > 第512章 赵瑞禾番外
    赵瑞禾这一生,活得自由而潇洒。

    她的亲生父亲是皇帝,长姐是皇帝,女儿是皇帝。

    她出生没多久,她的亲生母亲温成皇后就去世了,所以她从小被养在长姐母亲苗娘子膝下。

    苗娘子温柔娴静,对她很是宠爱,她从小集父母和长姐的宠爱于一身,可以说,整个汴京城,她可以横着走

    因为这天下,就没有谁的身份比她更尊贵。

    长姐从小培养她,不但把苏轼找来做她的夫子,还经常把她放身边处理政务,教她处世之道,教她人情世故。

    不过可惜的是,她不能时常和长姐待在一起,因为她还要随爹爹和姐姐出去云游。

    长姐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她学习的同时,也该出去看看大好河山。

    于是,她留在宫里一年,出去游玩一年,宫里宫外到处跑。

    她的夫子苏轼,是个复杂的人,他既想纵情于山水之间,又想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当夫子想回朝堂时,她的爹爹就会写信她给长姐,让长姐给夫子升官。

    夫子一边留恋山水,一边留念朝堂,夹在中间左右徘徊,难以抉择。

    为此,夫子写了许多抑郁不得志的诗词,这些诗词被爹爹看到后,都奉为经典,让人大肆传播。

    夫子写的诗出名后,爹爹就开始忽悠他,让他学李白四处游玩,在各地留下经典的诗词,做下一个诗仙。

    夫子经不住爹爹的忽悠,最终还是跟着爹爹踏遍大江南北,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觉得自己满腔才华不能报国。

    爹爹去世后,被升为正二品官的夫子终于可以报效国家了,可他这时候好像对当官没了兴趣。

    爹爹走了后,夫子在朝中挂了个闲职,便出去独自游山玩水去了。

    他说,还有好多地方他和爹爹没有去过,现在他要替爹爹去看看。

    对于夫子的选择,她有些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爹爹和夫子,说是忘年交也不为过,爹爹在时,夫子想做官,爹爹去后,夫子反而对做官没了兴趣。

    后来,夫子的弟弟官位越升越高,夫子写的诗词,也越来越出名。

    夫子来汴京看他的弟弟苏辙时,她还以为夫子会留下,没想到夫子只是驻足了一段时间,便再次离开了。

    她最后一次见夫子,是在南方。

    那时,长姐派她来开发南方,夫子顺路来看了她一眼。

    她问夫子,不想回去做官造福百姓了吗

    夫子说,如今的大宋,俨然一片盛世之象,大宋朝堂,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他说,出去游山玩水这么多年,他早就忘记该怎么当官了。

    大宋不缺一个叫苏轼的官员。但是大宋一定缺一个叫苏东坡的诗人。

    他说,盛唐有李白,如今大宋如此强盛,也该有他苏东坡才是

    说完,夫子扬长而去,带着小厮继续往其他地方。

    她这一生最为崇拜的人,不是她惊才绝艳的长姐,而是养育她长大的苗娘子。

    苗娘子看着温温柔柔的,像是没脾气一样,可是细细了解她,才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苗娘子与爹爹青梅竹马的长大,在后宫中一直不争不抢,仿佛没有什么存在感,可她心里清楚,在这后宫之中,爹爹最为看重的人,一定是苗娘子

    众人都说,她的亲生母亲温成皇后,是爹爹最为宠爱的人。

    可她却觉得,爹爹对她的亲生母亲,不是真的喜欢,只是想向往

    爹爹自小被刘太后和朝臣严加管教,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板一眼的,从来没有越矩过。

    在这样子的环境中,爹爹向往自由,向往无人管束的日子,可他的身份,注定他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遇到她的亲生母亲张娘子后,爹爹便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她,因为张娘子身上,有他羡慕的一切,有他喜欢的热烈张扬

    她的亲生母亲死后,爹爹不顾众人反对,追封她为皇后,所有人都觉得,爹爹爱惨了姐姐。

    姐姐走后,后宫中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日子,再无一丝鲜活。

    听说,那时的爹爹消沉极了,因为这后宫,从此恢复了宁静,毫无一丝波澜。

    爹爹对苗娘子,是不一样的,他不怎么宠爱苗娘子,甚至封苗娘子为妃时的册封礼,都办得很潦草。

    可他得到了什么好东西,第一个想分享的人,却是苗娘子。

    长姐登基的第十年,云游天下的爹爹,遇到一个江湖游医。

    听说,这个大夫的医术很是高明,所以爹爹特意带着她和苗娘子一同去拜访。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游医说,爹爹早些年,被人下了绝嗣的药。

    听到这个消息,爹爹虽然惊讶,却没有太大的反应。

    他长叹一声,有些惆怅的对我道“瑞禾,你以后可不能学你长姐。”

    “爹爹以后生不了孩子,大宋江山的延续,只能靠你了。”

    当时的她惊讶极了,疑惑不解的问“爹爹,你被人下药了,不派人彻查吗”

    爹爹无所谓的摆手,“不必了。”

    “我此生有你和你长姐就足矣。”

    “这件事情过了这么多年,没必要再查。”

    当时,她以为爹爹是真的不想查这件事情。

    可后来爹爹临终的时候,却告诉苗娘子,他知道,绝嗣的药,是苗娘子下的。

    苗娘子没有否认,只平静的看着爹爹,温声细语的道“官家,妾下去陪你,如何”

    爹爹摇头,“我走后,安儿和瑞禾就没有爹爹了,若你随我而去,她们两个,就连母亲都没有了。”

    “我不怪你,你对我下药,是为了安儿,我理解你”

    “以后,你好好待安儿和瑞禾,替我护着他们。”

    这时,她才恍然发现,在她印象里面温温柔柔的苗娘子,竟也会为了儿女,做下对君王下药的事情。

    而她的爹爹,一早就猜到了这个答案。可作为一代帝王,爹爹竟选择不追究这件事情。

    爹爹之所以在临走之前挑明这件事情,想来是不想苗娘子带着愧疚活着。

    爹爹死后,苗娘子再也没有出过汴京城。

    她说,她跟随爹爹出去游山玩水这么多年,没这么陪过长姐,如今她的寿命剩不下几年了,她想多陪陪长姐。

    苗娘子回宫后,和以前一样一样,每日深居简出,很少参与什么宴会。

    曹太后这些年一直给长姐掌管鸿鹄院,可苗娘子,却什么都没有接手。

    她说,她没什么能力,不想给长姐添乱。

    苗娘子走的时候,她的女儿小乐都已经八岁了。

    苗娘子把她和长姐叫到跟前,温声细语的安慰她们两个。

    她说,她走后,我和长姐就是这世间最亲近的两个人了,她希我们能相互扶持,共同面对一切困难。

    其实,如今长姐是皇帝,她是王爷,她们又能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苗娘子担心她们罢了

    长姐一直希望她走武将路线,做给她开疆拓土的将军,所以长姐把派她去南方,想让她给打师频开疆拓土。

    不过让长姐失望的是,她其实是个文雅的人,并不喜欢战场。

    毕竟她的爹爹,养育她长大的姐姐,还有她的夫子,都是一群温柔文雅的人,耳濡目染下,她自然做不了开疆拓土将军。

    虽然她不能为长姐分分忧,给长姐开疆拓土。

    但她驻守南方的时候,一直在教化当地民众。

    因为这些年大宋风调雨顺,大宋的经济高速发展,朝廷对南方的扶持力度很大。

    这也让无数南方民众对长姐感恩戴德,把长姐奉若神明。

    没多少年,南方地区的百姓,对大宋的归属感强的可怕。

    谁要敢闹起义,还不用朝堂派兵镇压,当地民众就能把这些人揪出来送去衙门。

    就连原来大理国的民众,如今也只识大宋,不识大理。

    把南方民众教化了后,长姐不给她喘息的机会,当即把她召回汴京,让她和小乐见上一面。

    她还来不及和小乐多说说话,长姐一纸诏书,直接就把她送去了东瀛。

    东瀛是前些年大宋派兵攻下的,听长姐说,大宋的铁骑还没到达东瀛时,东瀛已经被大宋的儒生给瓦解了。

    听到这个消息,她是有些懵的,长姐和天下儒生不对付,这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这些儒生为何会远离家乡,助长姐瓦解东瀛的势力呢

    她心中的疑虑,在看到长姐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后,就彻底消除了。

    她的长姐,可是路过的狗都要被她抓来干活的人,就算她和儒生不对付,也不影响她利用这些儒生给她干活

    去了东瀛后,她每日都很忙碌,长姐给她下了令,能安者安之,不能安者杀之。

    因为长姐这句话,她直接成了东瀛百姓口中的女罗刹,能止婴儿啼哭的那种罗刹。

    知道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如此差,她其实挺崩溃的。

    她的爹爹,是个仁爱之君,她的养母苗娘子,也是个温柔恬静的人,被她们养出来的自己,再怎么说,也不能是个罗刹才对。

    可事实如此,任她再怎么不想承认,她女罗刹的名声也被传出来了。

    长姐听到她女罗刹的名声后,还特意写信来笑话她,说她不会做人,做坏事都不知道推在别人身上。

    看到长姐的信,她气愤不已,她哪里不会做人了她只是不想把自己做的坏事推到别人身上而已。

    当然,她也进行了自我反思。

    当长姐不想做有损她自己名声的事情时,她会把事情推给爹爹做,让爹爹来背这个骂名。

    可如今爹爹不在了,没人给她背骂名,她又能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她把目光投到了自己的王夫身上。

    她可以对外说,她所做的所有事,都是王夫逼他的吗

    王夫看到她的目光,吓得手上一个激灵,手中的医书瞬间掉到了地上。

    见王夫如此胆小,她只能按耐住了自己的小心思,罢了罢了,女罗刹就女罗刹,让人怕,总比不让人惧的好。

    她凶名在外,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最起码听下发的政令,没一个人敢不听

    在东瀛待了几年,她有些无聊了,就上书给自己的长姐,让长姐把她调去另外一个地方。

    收到听到书信,长姐并没有重新给她安排个地方,让她教化人民,而是把她女儿小乐打包送来东瀛,美名其曰,训练储君。

    她寻思着东瀛也没什么好拿来训练小乐的,也不知道长姐为何要把小乐塞进来。

    谁知道小乐来东瀛的第二日,就拿出了一个地图,让她组织人去挖矿。

    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她有些懵,东瀛的矿,有这么多吗

    说着,她激动的接过地图,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就让人去挖。

    也不知长姐给小乐的这个地图,到底有没有用,她得先挖一个试试看

    让人挖了一个矿后,她震惊了,这东瀛,到底有多少金矿

    也是这个时候,她才恍然明白,长姐派她过来,不止是教化东瀛的百姓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想让她掌管这些矿产。

    如今的大宋,在长姐的治理下一片安宁,早已不是当初四面环敌的样子。

    可谁也不嫌钱多,有了这些金矿,大宋不知能修多少路,能建多少座藏书阁

    金矿还没挖多久,长姐又传信来,让她训练水军,大力支持造船,她要派人去海外,和大洋之外的国家交流。

    收到长姐的信,她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她算是发现了,在长姐眼里,她就是个万能的,无论做什么,长姐都会叫她去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