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协交流大会的第一天就顺顺当当的过去了。
这是两岸三地导演行业的盛会,从来没有出现上千位导演和学生汇聚一堂的情况。
而且交流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实在。
第二天的交流会就更热闹了,临时安排了不少人进来。
有些是昨天没来的,路上塞车塞到了今天,大概是开的马自达。
有些是听说了这个会跑过来参加的。
而且,这次还来了不少的演员和电影其他从业人员。
大导们分享经验,对演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来说也不是没有用。
再说了,谁还能没有个导演梦想呢。
在成为知名导演之前,李谙做了整整六年的“家庭煮夫”;昆汀塔伦蒂诺是录像带店员,所以他才能看那么多电影;还有北野武,你能想象一脸严肃的北野武大师竟然跟郭德纲做过同行吗
张益谋的第一份工作和美工出身的马大缸没法比。
他只是一个棉纺厂的车工。
好在张益谋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庞倒是很容易让人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不过,老张对各种诡异颜色的钟爱有加,搞不好还真是来自他在棉纺厂的经历
今天,张益谋也来了。
他昨天没来,倒不是看不上这个会,而是人不在国内,行程实在是赶不过来。
郝运只是没想到他还带着一个小姑娘。
“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郝运导演了,这是周冻雨,我新电影的女主角。”张益谋给郝运介绍了一下。
能够认识郝运这样年轻又高产的导演,对一个新人演员来说,绝对是最好的机遇。
“你好,真羡慕你能出演张导的电影,这起步比我高多了。”
郝运心里却在吐槽国师眼光是越来越差了啊。
不仅电影拍的越来越差,选角也是一代不如一代,瞅瞅,瞅瞅这些谋女郎。
第一个巩皇,直接就成了谋女郎巅峰。
第二个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直接找不到活干,只能去留学嫁了个老外。
第三个章子姨,现在各种门进进出出。
不过,章子姨大概都算是回光返照了,至少也算得上是有了国际声誉的一线大花。
董白莲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现在又多了个长相身材都很一般的周冻雨。
“郝运导演您好,我我是您的电影粉丝,特别喜欢你的电影,真希望早点看到您的海边的美斯特邦威。”
周冻雨明显有些激动。
她更希望能够演郝运的电影,她觉得只要用用她,就知道她比安小曦好用多了。
郝运装作没有听到,冲她点点头就和张益谋攀谈了起来。
而张益谋也只能内心感叹。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介绍你认识郝运,就算不能把郝夫人的位置抢过来,也至少能够抢到一些电影资源。
你和他聊得愉快一些,我再夸一夸你的演技。
圈子不就这样进去了吗
可是你看看你
不学无术啊
什么叫海边的美斯特邦威,你特么为什么不说是海边的班尼路。
“听说老黄有意推选你做下一届的会长”
张益谋也是导协的人,他是第一届领导班子的副会长,当时的会长是谢铁骊。
但是当完一届副会长,就什么都不干了。
“一言难尽”郝运长叹一声,压低了声音,把一肚子的苦水都倒给了张益谋。
他昨天回到家,就接到了不少人的电话。
话里话外都是对他上位的支持。
虽然这种事领导说的算,但是领导一般不会管这种“小事”,而且底下的民意也非常重要。
不然选举不上怎么办。
难道安排三千个小混混把会场围起来,不选出让大家满意的会长就不让离开
郝运自然还是要“装无辜”,他没这个意思,大家误会了。
其实他也是真无辜。
只不过,原本无辜的黄剑心,现在突然就转变了立场。
在他发现领导确实有意破格顺应民意的时候,他认真的衡量了一番,发现让领导改变主意太难。
这个难,不是体现在操作上,而是体现在心态上。
人家领导好不容易下定决心。
确实,三十岁的会长有点夸张,但是三十岁的金狮奖得主难道就不夸张了吗
人家国外能够重视青年人才,咱们也不能落后。
领导把这个事情和他的领导进行沟通,好不容易说服了他的领导。
现在,你要跟他说这一切都只是个误会。
如果领导不想变成笑话,那他只能让你变成笑话。
相比较让领导改变主意的难度,黄剑心觉得还是劝郝运改变主意吧。
不过,他下午的时候才和郝运聊过,实在不适合劝说了。
于是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姜闻。
等到姜闻给郝运打电话,都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姜闻对于在导协这种机构当什么会长一点都不感兴趣,这么多年了,他在导协里都只是个普通成员。
他也不认为郝运当这个导协会长有什么意义。
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拍几部戏呢。
奈何黄剑心求他啊。
黄剑心亲自登门,把情况说明,然后分析利害。
反正郝运这个会长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不然的话,别说他黄剑心兜不住,整个导协都会受牵连。
思想不积极,这种问题可大可小。
于是姜闻就打电话给郝运,劝说他大局为重,实在不行就当一届试试吧。
五年之后,让他们再选一个话事人。
郝运没有太过于矫情,既然姜闻都站出来做和事佬了。
他再推辞就太假了。
而且,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确实是他“无奈”的接受这个安排才是最好结果。
听了这么个故事,张益谋也是哭笑不得。
“年轻人喜欢新气象,而你能给他们带来这种新气象,虽然他们行事激进了一些,但是对华夏电影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真要是碰到什么难题,还要张导多多帮忙,我这心里一点儿底气都没有啊。”
郝运下个月正好满二十八岁。
明年的这个时候接任导协会长的话,正好虚岁三十,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而立之年。
“有什么事,你开口就行。”张益谋和郝运握了握手。
随着三枪的惨败,他和张维屏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虽然为了生意还是可以勉强继续合作,但是分道扬镳的念头一旦种下就再也消退不了。
郝运是内地第一电影厂牌的幕后老板,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操盘投资过十亿人民币的大制作电影项目。
未来说不定会有合作的机会呢。
反正张益谋也不想当会长,李绍红当和郝运当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郝运或许能够给他带来资金,李绍红能给他什么。
那么老的葱,他根本不屑一顾。
就这样,郝运牵头搞的这个导协大会开了一天又一天。
一天比一天成功。
这几天,导协大会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几百号导演,外加几百号学生和路人,到了最后已经基本上汇集了两岸三地大部分的导演,甚至还有霓虹和棒棒的导演慕名而来。
最初几天登台的基本上都是华语电影的知名大导。
连李谙、张益谋,甚至王佳蔚都被邀请登台和大家交流电影了。
按照郝运倡导的说法,就是不管讲的是什么,电影理念也好,人生感悟也罢,对现在的年轻人有好处就行。
第一天是香江大导轮番登台。
第二天是湾湾导演轮番登台。
第三天是内地导演
第四天的自由度就更高了。
邀请制和申请制相结合,就是导协邀请一些导演上去,然后没有被邀请的导演也可以自己写个课题,然后申请登台交流。
台下的人要是想和台上的人交流,也可以临时提出要求。
第五天的时候,甚至还邀请几个风格相近的导演坐在台上一边喝茶一边聊。
第六天更自由。
谁想上去都行,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登台。
上去之后,把想说的话完全忘记了。
“我叫辛爽,我我以前是个乐队吉他手,我我不好意思,我忘了我要说什么了。”
举了半天的手,好不容易得到了个上台的机会。
结果只完成了自我介绍,而且还是最无关紧要的部分。
台下哄笑一片。
这个时候,郝运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他走到了台上去。
别误会,他并不是要赶走这个年轻人。
如果真要是赶人,也不需要他这个副会长,这次活动的主办者出手。
他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另外一个话筒。
“我虽然没有加入过乐队,但是我也会弹吉他,以前没钱吃饭的时候,最喜欢在北大和清华的门口路边上弹奏,学校里面的师兄师姐们,不仅给我钱,还指导我怎么备战高考”
郝运上来就把这个辛爽的紧张情绪给安抚下来了。
“咳咳,谢谢郝导,我想分享一下对心迷宫的看法,还有对悬疑类片子的思考。”辛爽看到郝运这个大导演都这么没架子,顿时也敢说话了。
“这电影可是有些年头了,谢谢你对它的喜欢,你可以畅所欲言,说说你的看法,也说一说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么拍这部电影,或者怎么处理这一类型的片子。
不要藏着掖着,你看看,现在台下坐着的,有不少是你的同行前辈,也有不少是电影投资公司的老板,只要有本事,就不要担心缺少伯乐。”
这番话说出口,不仅是辛爽对郝运感激不尽,就连其他的年轻人看郝运的目光也变得无比炙热。
大师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气度。
郝运也并没有离开,他发现这个辛爽实在是太紧张了,动不动就忘记自己要说什么。
这就需要郝运帮忙“捧哏”了。
这几天,郝运没有登台交流电影拍摄的经验,但是他在这样的细微之处,其实就已经在进行分享了。
分享怎么拍电影,也分享怎么做人。
辛爽说得还是有些肤浅,不过也能够看得出他确实很有想法,尤其是对悬疑题材的想法。
所以郝运带头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辛爽之后,一个又一个的跑上去侃侃而谈。
类似辛爽这样有点东西的不算太多,很多人的想法在大导们听来就像是过家家一样。
简直是胡说八道。
但是,他们也渐渐明白了郝运这样搞的意义。
给年轻人机会
大家都在口口声声地说要给年轻人机会,但是怎么给年轻人机会,其实没几个人能够说得明白。
郝运现在做得就非常合年轻人的心意。
他在第四天就开始安排台下的年轻人可以向大导提问甚至互动了。
到了第六天的时候,更是允许任何人登台。
只要你和工作人员你要讲什么,他们觉得不太离谱,就让你去试试。
正如郝运所说的那样,电影公司的老板都看得见。
你真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入了他们的眼,他们说不定当场给你一笔投资让你拍电影。
郝运也不担心这些人上台后说得不好。
说的不好是很正常的,毕竟像他这样的天才终究是少部分。
只要年轻人敢说,给他们敢说敢做的环境。
就会让这些年轻人有投身这个行业的勇气,让处于迷茫的基层从业者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也能减少那些陷入绝望后,打着导演旗号到处骗炮的概率。
第六天的时候,甚至还有霓虹棒棒导演主动要上去交流。
比如重力小丑的导演森淳一不请自来,在听了几天的交流会之后申请登台。
郝运虽然强调这是华夏导演的交流大会,但是也并不能真的杜绝这些不请自来的霓虹和棒棒导演。
而且最关键的是领导喜欢啊。
这种风气是从千百年前就传过来的。
有种万国来朝的既视感
所以,他没办法把这些人拒之门外,更不可能不允许人家登台。
森淳一上台,郝运还挺期待。
要是他能讲一讲金陵东京谈判这类电影就好了。
欢迎森淳一同志。
可惜,森淳一上来就开始讲郝运的小森林。
他认为郝运、张益谋、王佳蔚、胡金铨这些人的电影,都在画面方面非常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而小森林这部电影就是他最喜欢的作品。
郝运把音乐、画面都做到了极致。
这一天上去了好几个霓虹、棒棒的导演,他们有的分析他们国内的经典电影,有的分析他们心目中华夏的好电影。
总体来说,能够跑到这边热闹的日韩导演,都有那么几把刷子。
对交流也算是贡献了份力量。
第七天的时候,来的人就更多了,因为这一天是最后一天,是导协大会的闭幕式。
上午还是进行了电影交流。
快到中午的时候,郝运上去总结性的概述了这一次导协大会的各种收获。
郝运这几天一直都按时出席,就是为了今天他的“专属发言”,他记忆力良好,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一个多小时的总结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些东西妥妥的可以写成一篇论文。
事实上,郝运也确实打算整理一下写成一篇论文,到时候署名就是导协。
中午导协开会。
包括黄剑心这个会长,还有其他的副会长、执行委员,商量一下表彰的事情。
到底要表彰哪些人,表彰哪些电影。
现场投票是不现实的,郝运只是想给年轻人机会,并不是打算给年轻人权力。
因为他们不专业也没有足够的眼界。
导协表彰大会夹缝求生存,好不容易才借着“表彰”的名头重新开起来。
它注定是一个专业的奖项,而不是大众的奖项。
评审的过程很顺利,文艺的、商业的,一共只评选出了最佳导演奖、最佳青年导演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年度票房导演奖、导演终身成就奖、最佳香江导演奖、最佳湾湾导演奖一共七个奖项。
当然,名义上是表彰,但是不会用奖项的名头去说事。
表彰七个人,给这七个人发表彰证书。
连奖杯也没有。
同时,没有影帝影后,更没有其他的电影职能,单纯就只是表彰导演而已。
这七个表彰名额,会长和副会长都不占用。
郝运也没什么意见,他一时半会都不缺剧本。
而且这种连正经名头都不敢打的“表彰大会”,其奖项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与其拿点儿临时属性,或者他现在就有能力写的论文,还不如选择退出评选来收买人心。
当然,这次避开奖项的只有会长和副会长。
执行委员和导协会员都不在此列,不然的话导演圈就被一网打尽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和郝运关系密切的人得到了表彰。
比如姜闻,他拿年度票房导演奖毫无争议。
唐山大地震票房还不错,拿个五亿甚至六亿票房都不成问题,但是想要超越让子弹飞还是有点儿难。
让子弹飞内地七亿多啊。
而且唐山大地震还在上映期间,总不至于拿预估票房去说事吧。
青年导演给了宁皓,如果不算郝运的话,宁皓在35岁以下导演里头绝对是当之无愧的no1。
最佳新人导演则是路扬,他的万箭穿心在国内外获奖无数。
然后才是其余导演分其他的奖项。
如果郝运不是退出了评选范围,可能更没有别人什么事。
这也没办法,谁让郝运旗下囊括了这么多好导演呢。
郝运已经退出评选范围,不可能让他公司的人一起退出评选,那样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呢。
而且,都明确说只是表彰了,并不是评奖。
在连续一周的精彩交流作为前提下,不会有任何人对这个结果有意见。
下午的时候,导协大会开始走红毯。
由于人数太多,不得不安排一群一群的上去走。
比如有曾经一起合作过的,有同一个学校同一届毕业的
现场倒也不会显得太沉闷。
这样的场合肯定不会缺少明星啊,她们早就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在导演和媒体面前彰显一下存在感了。
导协大会的闭幕式红毯,比很多正规奖项还要热闹。
至少,一般的奖项是不会有这么多大导和一线明星去捧场的。
表彰大会正式开始后,也没有太多冗杂的程序。
每一位被表彰的“获奖者”上台,发表一下被表彰的心情,然后留在台上分享一下自己的“干货”。
这个形式就非常的贴合“导协交流表彰大会”的宗旨,交流才是重点。
这个表彰大会,其实就相当于前面几天的延续。
因为每个人交流分享的时间都不固定,所以这一次的大会就从下午六点开到了晚上十点半。
圆满成功
只是人实在太多,庆功晚宴什么的就算了。
导协大会开的这几天,太多的晚宴、酒桌应酬被组织起来了。
别人能够离开,郝运却没办法离开。
他被喊去陪着领导喝茶吃夜宵,聆听领导的教诲。
等到吃完夜宵,他就明确地被告知,他要为明年上任导协会长做准备了。
你好,郝会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