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君子怀璧 > 第102章 小试牛刀
    卫嘉玉离开湖心岛时, 封鸣站在篱笆墙外送他登船。临走前,黑衣男子对他说道“每一个来这岛上找我的人,心中都有所求, 卫公子求的又是什么”

    卫嘉玉沉思片刻“求我心中之人心愿得偿,余生和乐安康。”

    封鸣听后微微笑了一笑“那就祝卫公子如愿以偿。”

    木船靠岸后, 卫嘉玉从船上下来, 回头朝湖心岛上看去, 只见黑衣男子转身走进了篱笆小院, 身影消失在门后。

    试剑大会第八天,闻玉赢下了她的第十场比试, 至此, 还留在榜上的江湖高手, 所剩已是寥寥无几。

    下一场比试中她的对手是归心宗的凌云腿卢伟, 此人轻功甚是了得,方寸大的试台上, 只见他身影翻飞,如有数十个分身一般, 若是一时不察,便会叫他抓住机会欺身近前, 就此输了比试。

    闻玉先前见过他与都缙交手, 知道他惯用短剑,与人比武时还有一个习惯便是话格外的多。都缙没什么江湖经验, 叫他一整场下来喋喋不休的废话弄得方寸大乱, 最后输了比试。听说闻玉下一场要和他比, 特意叮嘱她不要听他那些胡说八道。

    试剑大会已近尾声, 越到后面几场, 前来观看比试的人越多。

    闻玉到场时, 卢伟已经等在了台上。她方一上台,对方就上下将她打量了一遍,开口问道“你就是那个小秋水剑你和血鬼泣是什么关系”

    闻玉并不与他废话,只等一旁比试开始的锣鼓一敲,便拔剑上前。这次试剑大会以来,她所用的招数多是万川归,那卢伟显然早已留意过她,对她的招数十分熟悉,她方一剑刺来,便一个后空翻轻巧躲过,又笑嘻嘻道“你这姑娘好没有耐心,莫不是叫我说对了,你与那血鬼泣果真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关系”

    他轻功了得,一招一式总能比她快上一步,闻玉这几日来遇见过各种各样的对手,也得说他能留到现在还是有几分真本事在身上的。

    卢伟一边同她交手,口中犹自絮絮叨叨说个不停“你一个九宗弟子为何会与封鸣扯上关系怪不得当年八大门派围剿血鬼泣你们九宗不曾参与,原来早与那魔头有了攀扯。”

    他这般信口胡说,台下众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几个坐在下面的剑宗弟子忿然作色,虽知道此人一向喜欢在比试时胡说八道,还是恨不得能冲上前去与他辩驳一番,毕竟试台下这么多人听着,要是之后传出些什么话来,九宗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偏偏台上闻玉一声不吭,注意力全在手头的一招一式上,浑似没有听见一般,并不搭理他半句。

    卢伟见她年纪轻轻这般沉得住气也有些意外,于是又开口调笑道“不过我倒是忘了,你应当是今年才入了九宗,听说还是个文渊弟子。这倒是稀奇,你一个文渊弟子如何第一年就能来参加此等盛会,莫不是私下里与什么人不清不楚,受了举荐才得来的这个机会”

    “无耻”台下都缙恨恨骂了一声。

    此前传闻卫嘉玉从不下山,而这回九宗却派他前来,本就惹来不少猜测,如今卢伟专挑这些惹人遐想的话说,果真这附近有不少人看热闹似的朝这边暗暗瞧了过来。

    卫嘉玉坐在人群中,目不斜视,仿佛对这周遭的一切置若未闻。

    闻玉虽未应声,但是出手却更为凌厉,再无试探的意思,一招一式步步紧逼,将对手逼得只能专心应付起她的招数,几乎再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如此一来,台上终于得了片刻的清净。

    底下几个九宗弟子还没来得及松一口,却不想没过多久,那卢伟抓住机会又换了口风,这回是柔声道“我说姑娘你一手的好剑法,这次试剑大会过后江湖又要多一号人物,若是只为了扬名何必如此拼命。莫不是你与那血鬼泣也有什么深仇大恨,才想赢下这比试好将此人杀之而后快”

    二人一番交手转眼已过百招,闻玉从上台之后本是一言不发,就在卢伟以为她仍会不加理睬时,却不想她忽然问道“我为什么要杀他”

    她这一开口,莫要说是台上的人,台下的人也纷纷变了脸色。

    九宗众人是奇怪她原先一句话不说,怎么此时竟上了这卢伟的当,与他搭腔起来;其他人则是因为听说她与封鸣无冤无仇,即便赢了比试也不打算替天行道而感到诧异。

    卢伟却没有想这么多,听她应声,以为她终于沉不住气,心中大喜“血鬼泣作恶多端,人人得而诛之,你不想杀他,莫不是想要他身上的秋水剑诀”

    闻玉却冷笑道“你方才叫我小秋水剑,我还要他的秋水剑诀做什么”

    “你”

    卢伟微微一惊,显然没想到她会这般回答。

    眼前之人虽被称作小秋水剑,却没有多少人当真以为她手中使得就是秋水剑诀。毕竟封鸣八年前销声匿迹,这江湖上真正与他交过手又还活着的寥寥无几。人们称闻玉为小秋水剑,多半也是觉得她和封鸣出手招式相似,但并无人敢说她用的便是秋水剑诀。

    加之这次试剑大会,闻玉更是一改以往的剑招,多用万川归,几乎还不曾有人见识过她的丘山陷。

    “你说你用的就是秋水剑诀”试台上的男人讪笑道,“你小小年纪说大话的本事倒是一流,既然如此,倒是让我见识一下。”

    “你当真要见识一下”闻玉眉眼轻抬,语气不似玩笑般轻声问道。

    卢伟听她这话,一时间心中也打起鼓来,竟摸不透她话里的真假。他几个鹞子翻身,落地时正好对上对方那双似笑非笑的眉眼,像在笑话他的胆魄,于是咬牙道“好,我倒要看看你的秋水剑诀与那血鬼泣的有何不同”

    试台下其他人听见二人这番对话,霎时间试台周围议论声骤起。

    众人交头接耳,好些个坐在九宗周围的其他门派,这会儿都纷纷伸长了脖子朝着他们看了过来,想从这些人脸上看出些端倪。

    都缙心中十分紧张,他在场上比试时都没叫这么多人看过,只好努力板着一张脸,当做没有注意到四下投来的目光。卫嘉玉身旁几个门派掌门也拉下老脸,上前与他套近乎道“卫贤侄,她这说的可是真的”

    卫嘉玉虽可能是这场上唯一一个清楚秋水剑诀来龙去脉的人,但也不知道闻玉心中的打算,于是这会儿只瞧着试台上的二人,不疾不徐地反问道“诸位觉得方才卢郎君说的那些可是真话”

    其他人听了立即正色直言道“卢伟此人向来口无遮拦,我等自然不会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卫嘉玉温声道“既然如此,诸位只管看下去便是了。”

    他这话说了半天也没给个准信,其他人无奈只好继续看着台上的比试。

    只见这几句话间,闻玉手中的剑招果真发生了变化。她方才与卢伟缠斗时,出手迅疾如闪电,可说完那两句话后,她忽然间慢了下来,如潮水退去,海岸露出了裸露的礁石,大有一种风浪前的平静。

    卢伟也跟着慢了下来,闻玉招式上的变化,在场没有人比他更加敏感。瞬息之间,他能感觉到,对方已经换了一套以静制动的招式。她凌空一跃站在试台中央,再起手时,周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是千秋定的起手式。

    世人知道秋水剑诀多是丘山陷与千秋定两式,因为这两招是封鸣的绝学。丘山陷是封鸣最出名的剑招,但是见他用过的人却少,因为丘山陷是一力降十会的招式,这样霸道的招数一出,出剑必要见血,剑下少有活命者;而千秋定却是奇诡而又变化多端的绝妙招数,封鸣早年剑挑八大门派多用这招,为的便是以此戏弄对手,因此江湖上见识过这一招的人也比见识过丘山陷的要多得多。

    千秋定起手并不常见,因此闻玉方一举剑,就有不少人认出了她这一招,一时间人人都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卢伟虽不曾见识过千秋定,但也察觉到了四周的议论声,他心下一紧,一时间半信半疑,既震惊于眼前这年纪轻轻的女子竟然当真会秋水剑诀,又不肯相信她当真使的出这一手剑法。

    闻玉却不理会周围人的反应,她见卢伟已然没了方才的游刃有余,显然是心中产生了疑虑,面容也严肃起来,不由得轻轻一笑。一个人一旦心中有了怀疑,便会产生动摇,一旦产生动摇,便会生出惧意。惧意只能让人畏手畏脚,因为他猜不到她接下来这一招会如何,那么谨慎起见,他下一招必躲。

    百招已过,闻玉早已摸清了他的路数她甚至猜得到他接下来会往哪个方向躲避。

    于是这起手一剑穿破这满场的寂静朝着眼前的对手直刺而去时,不少人都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几乎惊叫出声。

    卢伟全神贯注,那一剑刚刚出手向他刺来,他便已脚尖轻点翻身避开,却没想到还在半空之中,就见眼前剑锋掠过,那剑像是早已守在那处,远远看去倒像是他直直朝着无尘撞上去一般。

    男子大惊失色,一时间气海一松,急急仰头,悬在半空中的身子顿时失去平衡,重重跌倒在地。他脖子一动,还来不及起身,整个人便僵在当场,只因那把无尘剑的剑锋已经架在了他的喉咙上。

    一时间四下风声皆停,迟了片刻,只听场边一声撞锣响彻云霄“第七十三场胜者闻玉。”

    “你诈我”卢伟躺在地上双目圆睁,气得脸色发青,冲着一旁居高临下瞧着他的女子咬牙切齿道。

    方才一招,闻玉起手分明是千秋定,一出招却已成了万川归。卢伟这会儿才意识到她先前突然应声,是故意给自己下套。没想到从来只有他拿言语戏耍旁人,如今竟当众叫一个小姑娘算计了去,如何叫他不恼。

    闻玉慢条斯理地收起无尘,并不与他分辩“方才我不说话,原本也能赢你。故意说那些,主要是想叫你也知道自己有多烦人。”

    台下众人听见这一声锣鼓也才回过神来,僵着身子又坐了回去。心中一时五味杂陈,像是意料之外又觉得本在情理之中,不知究竟是个什么滋味。但是再看台上的女子,目光已然不同,像是雾里看花,竟也看不真切此人的真正来历了。

    闻玉从试台上下来后去了一旁的登记处,将代表身份的木牌交换给负责安排明日赛程的弟子。

    趁着对方登记的时候,她低头看了眼桌上的名册,留在上面的名字屈指可数,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写了门派出身,她的名字前写的是九宗两个字。

    “那个写错了。”闻玉忽然伸出手指轻轻点了一下,“我并非九宗弟子。”

    执笔弟子一愣,不明所以地看着她“可是”

    闻玉从怀中取出一份请柬递给他“我是受南宫庄主之邀前来,并非真正的九宗弟子。”

    她那份请柬确实是单独送来的,那执笔弟子虽觉得奇怪,不过还是依她说的,将她名字前的九宗划去了“既然如此,姑娘师出何门”

    闻玉想了想,江湖上的人都讲究个来历,光是一个名字光秃秃的在上头确实也不好看,于是便说“你就写沂山吧。”

    沂山闻玉。

    她瞧着名册上那四个字,忽而轻轻笑了笑,觉得十分有气势,也不比九宗闻玉来得差。,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