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的阴兵,一下子就打乱了里院的阵脚。
时信德和张吉赶紧询问,才发现在界门处里四院和里十一院已经交上了手。但奈何阴兵的数量实在太多,须臾之间,便丢了阵地,界门易手。
这边尚且如此,那么界门的另外一端华夏,就更不要说了,守在那边的里院医师已经可以看做全体阵亡了。
在这些阴兵当中,时信德看见了一个老熟人,陆侯亮。
“陛下,来迟了。”陆侯亮对着长端帝遥遥地拱了拱手,“想必,陛下已经知道,当前进攻华夏的阴兵不是太多。所以,是我食言了不,也可以看做子君大人临时改主意了。”
“子君让你来救我们的陆阎君可知,这不是救我艽朝,而是害我”长端帝问道。
他知道,此时双方谁的阴兵先动手,已经不重要了。
但只要陆侯亮的阴兵一到,水就更浑了。
别忘了,地府从一开始,就有一万阴兵在此压阵。
“陛下放心,本王都是在最后才知道子君大人的所有计划。华夏历史上有君臣相知,传为佳话,你我二人,算不得君臣,但总算合作多年。本王答应过你的事,一直都有效。”陆侯亮都。
这是陆侯亮第一次在他面前自称“本王”。
长端帝道“看来,一些时日不见,陆阎君也变自信了不少。想必是跟在子君身边,眼界开阔了不少。不过,朕也可以告诉你,不管他告诉你他的最终计划是什么,都绝对不是。他的目的,我看穿了,可惜了,我却不能告诉你了。”
陆侯亮道“陛下,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我们来了,而且真的是来救你们来了。陛下不用担心,子君大人用兵如神,神出鬼没,地府不敢擅动,他们不会增兵了。”
他的麾下有接近两万阴兵,再过一会儿,还会有更多的援军抵达战场。
在子君的计划之中,每座里院前,列出三千阴兵,佯装进攻鬼门关,进而挑拨地府和整个暗影世界的关系。
这个伏笔他埋了很久,此时发动,那些被招募而来的暗影世界的人,绝对会认为是地府作乱,阴兵要入侵阳间。
那个时候,他们下意识地就会向里院求助。
但这一招,骗不到里院,因为里院能分清哪些阴兵是自己这边的,哪些不是。
所以里院会毫不犹豫地就和阴兵开怼。
这一幕被暗影世界的人看见,就会更加坐实了此事。
事情到这一步,其实还没什么,但不要忘了,里院现在的主力,已经不在大本营了。
各处鬼门关均是戒严状态,早就关闭。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里院和地府之间,一定有什么协议。
他们不知道子君最后的一刀会从哪里递出来,所以肯定会允许守家的里院医师在最后关头出现逃避行为。
毕竟,每一座里院,现在就只剩下那么百八十人,真要遇上成规模的阴兵,即使全体战死,也于大局无益。
所以,鬼门关前肯定会发生战斗,但只有几种可能。
一种,就是暗影世界的人误判,和里院作站。一种,就是识破了这个计谋,和子君的阴兵作战。
具体的,就看每一座里院面前的那些人,都是什么货色了。
子君也没想过要骗过所有的人,而且就算全体都被识破了,也无所谓,反正机会难得,暗影圈子经此一役,也必定会元气大伤。
所以,这一招,子君的目标,是暗影世界的其他势力,他要找个由头把大家聚在一起,然后一网打尽。
但是很可惜,就犹如长端帝所说的一样。
他把子君彻底看穿了。
只要是子君答应过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从不食言,但他的目的,绝对不会仅限于此
然而世间之事,大抵如此,如果一个人总是很守信用,答应过的事,就绝对会办到,那么不管是人还是鬼,大家都会不自觉地发自心底的去信任他。
谁还没有心里的小九九呢,只要这事儿是自己想要的,而子君答应了,又能办到,管他还有其他什么目的呢
子君又不是圣人,肯定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不然人家凭什么平白无故地来帮助自己
选择自己,就是合作,各取所需罢了。
没那心机,就不去操这份心了。
按理说,长端帝此时已经完全可以不用去管陆侯亮了,因为他知道,陆侯亮虽然也是子君的一枚棋子,但一定不会舍弃,会留到最后。
子君对他们,没有说谎。
他所谋的,的确是两黑两白四个世界。
只不过,他从来没有想过改变阴阳双鱼和黑白二点的主次地位。
既然四个世界都是他的,那又何必去管谁主谁次呢
可是现在他却不能不管,如果陆侯亮出事儿了,那他们几代轮流做皇帝的事情,就彻底黄了
所以,长端帝真的很无奈。
事情就特么没有一件是在按照既定轨道发展的。
里院状况百出,艽朝也是不断在节外生枝,横生事端。
老子就连想死,都不那么容易
你说陆侯亮你老老实实躲着,好好当一颗棋子不就好了吗
子君利用完你,又不会丢掉你。
是,朕是看穿了子君的整个计划,但您老成天在他面前瞎转悠,忠诚度不比以前,朕也不敢给你交底啊。
而且那个计划,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对你有益的,即使给你说了,你也不可能反对,朕又干嘛给你说
但此时此刻,你能不能不要用一种救世主的身份闪亮登场,跑来参战。
朕不需要你救啊
相反,你一出现,朕就必须保证你不要被干掉
你打乱了朕的计划啊
长端帝苦笑一声,唯有这件事,他不能当做无所谓来处理,这可是他的命门所在啊。
要是不能轮回当帝王,那他可不想死啊
倒不是说他不相信陆侯亮再这件事情上会耍什么花样,毕竟他曾经指天发誓,说一定会按照约定安排轮回。但前提是陆侯亮你得活着啊
哎,这简直无解啊。
很多事情,大家不沟通,就可能误会。
而有效的沟通,就必须要完全交底,不然说一半藏一半,还是会有误会。
但这种事情,谁敢交底啊
现在怎么办
这是第一次长端帝觉得有点儿傻眼儿了。
杨禄明这个艽朝第一谋臣,他又故意将其放在了后方,留给了三皇子,此时竟然是连个商量的人儿都没有
千算万算,算掉了这个猪队友啊
您的一片好意,心领了,能立刻带着阴兵回去不
战争,从来都只有交战双方啊
即使三国演义,人家在一片战场上,也只有两方势力啊
是,你可以说,本质上,阴兵在打里院,我们也在打里院,算友军,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但问题是,陆阎君啊,我们的关系现在是若即若离,实在不敢和你们阴兵一起,并肩作战。
就按照之前说好的,里院来打帝国,你们去打华夏鬼门关,不好吗
这怕不是子君临时改变主意那么简单吧
想到这里,长端帝向着身后那漆黑的太阿山望去。
又算掉了
子君又怎么可能不对这里保持关注
这里一定有他的眼线,而且能够及时地将战况传递回去。
他在算子君,子君也在算他
三皇子继位,他还生龙活虎,凭子君这种人精,只用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打的什么主意
哎,三皇子继承大统,动静太大了啊
但是,这已经是算史上最寒酸的登基了啊。
小细节害死人啊
早知道,自己就该把旨意弄来明确一些,不然杨禄明这个谋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叫做“合适的机会”
“长端铁骑冲锋”
这时他此时此刻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他看透了子君,但却毫无办法,因为子君的计划,是他喜闻乐见的,他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
可是子君看穿了他,就能够干涉。
子君不允许长端帝战死,以一个皇帝的性命宣告帝国的战败。
这场战争,必须继续打下去
所以,长端帝想死,也不行。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各凭本事了
那些本来还在后方以沉默的眼光注视着长端帝的黑甲骑兵们,突然听得这一声熟悉的命令,先是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
他们想不通其中太多的关节。
他们只是以为,突如其来的阴兵,给这场战争带来了变数。
这些阴兵,是帝国迟来的护身符
但他们忘了,阴兵,从来都只是催命符
他们一出现,长端帝不是得救了,而是必须主动要求速死。
不仅如此,他还必须把陆侯亮给保下来
地府的一万阴兵,在陆侯亮的阴兵出现后,已经纷纷拔刀,冲杀了过去
他再不赶快,怕出现变数。
“吾皇万岁”
长端铁骑高呼了一声,举起长枪,开始向前冲锋。而他们身边的那些普通军士,虽然没有得到命令,但此时也好像明白了几分,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刻,也不管那么多,大叫着追随而去。
时信德和张吉才是觉得最莫名其妙的人。
这长端帝怕不是个精神分裂吧
他们从他的眼中,已经看到了必死之志,为何阴兵一来,就犹如发狂了一般
是,这里出现的阴兵是很多,从数量上来说,远远多于里院。
但毕竟这里是里院的命门,界门所在,还有一万地府的阴兵压阵呢。
这一万阴兵,都是战斗素养极佳,凶悍异常,虽不说以一敌十,但只要结阵,再配合里院,以一万对两万,不说战胜对方,可至少坚持个把小时不会被击溃,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长端帝到底是基于什么判断,突然之间就发起如此气势如虹的冲锋呢
“院长,长端铁骑没有留马力。”郭兵霦激活十张雷符,绕在身旁,把自己活生生地变成了一个人形闪电,一路火花带闪电,像极了一个近战法师,锐不可当。
“小心,他们不是朝着我们冲过来的。”葛利长刀暴涨,竟然是突出一丈,将跃到郭兵霦头上的一名阴兵给捅了个穿。
凭空出现的阴兵打了里四院和里十一院一个措手不及,好在葛利和唐衫宝指挥及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抢夺界门,而是让大家迅速结阵防御,才让伤亡没有进一步扩大。
有他们争取到的这点儿时间,便已经足够地府的阴兵增援过来,彼此对峙。
反正正面互砍,这种大场面,没个半天,根本出不来结果。
况且里院这边儿,还占有技术优势,那么多巫在一起,这里离界门又近,总会有点儿货的。
大巫们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地面翻飞,开始有骷髅从中钻了出来。
这些,都是艽朝曾经的子民,感受到了巫力的召唤,破土而出。
虽然战斗力低了一点儿,好歹也可以凑个人数。
里院向来不喜这类战斗方式,但这一战,似乎早就没了太多讲究。
长端帝和余鸿焘一马当先,沿途摧枯拉朽,将这些骷髅给击来粉碎。
“速与阴兵会和”长端帝立刻下令,但自己却带着余鸿焘向着时信德和张吉冲去。
长端铁骑此时士气正高,全体将士,都带着一种视死如归陪皇帝殉葬的心态在冲锋,听得此令,不疑有他,认为陛下自有安排,在徐兵的带领下,如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一般,向着陆侯亮那边冲了过去。
哎,还好都没留马力
长端帝叹了口气。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把自己的内心想法给说了出来,虽然声音不大,但在余鸿焘耳中,却如雷贯耳。
在长端帝看来,这是急中生智的无奈之举。
带着长端铁骑冲锋一阵,替陆侯亮解围,然后自己杀向时信德。
长端铁骑没留马力,无法及时调转马头,和陆侯亮在一起,混乱不堪,自己在那个时候,被斩于阵前,也就差不多了。
他站起身来,踩在马背之上,然后一跃而起,举着重枪,刺向时信德的胸膛。
这个时候,他在空中避无可避,简直就是破绽百出,只要是个内行,就能看出他在送人头。
时信德和张吉二人自然是内行,哪里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长刀在手,就要辟出。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斜向冲了出来,狠狠地砸在长端帝身上,然后二人双双摔落在地。
非常巧合,都滚在了张吉的脚下。
“陛下这是为何”
那个身影,自然就是看出长端帝意图的余鸿焘,只是此时他的小腿似乎被扭到了,而且身披重甲,无法动弹。长端帝情况也不妙,被这一撞,有些气血翻涌,再跌落下来,就更是呼吸不畅,虽未受重伤,但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一把刀便架在了他的脖子之上
然后张吉虽然强行压抑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在思考一个问题。
怎么办计划中,从来没有生擒长端帝这个预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