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苏联1941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换装
    这也是麦赫利斯急着想让近卫坦克第1旅重新走上战场的原因之一只有近卫坦克第1旅上前线而不是坚守勒热夫,而且还是在麦赫利斯的指挥下上前线,才有可能达到“镀金”的目的。

    舒尔卡在心里笑了下。

    利用,谁利用谁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里舒尔卡有意叹了一口气,说道“麦赫利斯同志,我正要向您汇报呢”

    “哦,尽管说”麦赫利斯回答“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向我汇报”

    “我汇报的内容也许会让你感到沮丧”舒尔卡说“我很希望能够追击敌人,如果是在几个月前,我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但是现在”

    “现在发生了什么近卫坦克第1旅不是刚刚打赢了几场胜仗吗”

    “是的,我们的确打赢了几场胜仗”舒尔卡回答“可我们原本可以取得更辉煌的胜利,我相信如果不是他们把我们的坦克换成英国人的坦克的话,我们或许都打回布列斯特从中间将德国人一分为二了您知道的,我们中许多人来自布列斯特,包括我本人”

    既然麦赫利斯好大喜功,舒尔卡就给他画一个大饼。

    “哦,英国人的坦克”麦赫利斯对此时一窍不通,但依旧装得无所不知的样子。

    “是的”舒尔卡回答“您肯定对它不陌生,麦赫利斯同志”

    舒尔卡也不揭穿,顺便奉承了麦赫利斯一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您这样的眼光,他们并不知道英国坦克的性能这种坦克时速只有七、八公里,而且还一路发生故障,再加上我们又严重缺乏用于维修的零件和人员,现在我们已经举步唯坚了”

    “是的,这真是太蠢了”麦赫利斯说“我一直以为你们装备的是我们的坦克,是t34,没想到他们居然愚蠢到这个地步”

    舒尔卡不由在心里暗道了声抱歉,其实苏军高层让近卫坦克第1旅试用英、美坦克是有道理的,不过现在这情况就只能让他们背锅了。

    “还记得我们使用的半履带车吗”舒尔卡接着说“它的时速能达到40公里,在雪地里的越野时速达到40公里,可它却必须躲在时速不到10公里的英国坦克后面我无法想像,用这么慢的坦克怎么追赶逃跑的敌人即便我们打了胜仗,敌人也是随时都能从我们面前溜走”

    “说得对,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说“我们应该马上为近卫坦克第1旅补充t34”

    即便麦赫利斯对战场一无所知,但还是知道t34想从苏联找出一名不知道t34的只怕都不容易了。

    “这是明智的决定,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才能取得更辉煌的胜利”

    这也符合麦赫利斯的利益想要建功立业为自己镀金,哪能让部队开着这样的坦克上前线,这么一来功劳还不是都让其它部队抢走了

    从指挥部出来的时候,舒尔卡就听到麦赫利斯对着电话大发雷霆,喝问是谁下的命令让近卫坦克第1旅装备英国坦克,并命令马上将t34运上来进行换装。

    卡图科夫疑惑的望向一脸得意的舒尔卡,问“怎么回事我刚接到暂缓进攻的命令”

    “我让他相信我们的坦克不够好”舒尔卡回答“我想我们不久就会换上t34了”

    卡图科夫闻言不由喜形于色“太棒了,你这家伙”

    然后又压低声音问“你是怎么说服他的”

    “我就是说服他了”舒尔卡耸了耸肩。

    其实这并不困难,舒尔卡做的只是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然后一切就迎刃而解甚至化险为夷了。

    至于装备t34之后的事换装t34怎么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吧,等那时只怕冰雪融化战情也出现新的变化了。

    麦赫利斯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

    因为第二天就运了第一批二十辆t34来,像以前一样是刚生产出来就运上来的。

    战士们看到这批t34不由欣喜若狂,尤其是费多西耶夫一众坦克兵,坦克还没从平板车上下来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冲了上去又是抱又是跳的当然没人敢亲吻,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种天气亲上一口冰冷的坦克装甲,嘴巴马上就会被冻在上面非得扯下一块肉下来不可。

    “他们的动作太慢了”麦赫利斯气呼呼的抱怨道“只送来二十辆,他们总是有这个借口、那个原因,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军情紧急是怎么回事”

    “谢谢,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说“瞧他们有多高兴,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得到这些的”

    舒尔卡这话当然是往夸张里说。

    事实上,即便麦赫利斯不要求,这一仗之后罗科索夫斯基也打算为近卫坦克第1旅换装了。

    现在只不过是顺水推舟。

    另一方面,则是舒尔卡知道像麦赫利斯这种自私的人,感觉到某种正能量也就是别人对他的感激反而会很受用,因为别人给他的通常都是憎恨、咒骂和唾弃。

    果然,麦赫利斯反而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哦,这没什么”麦赫利斯回答“我只是在做正确的事,就像我一直做的一样”

    “当然,麦赫利斯同志”

    换装当然不像麦赫利斯想的那么简单同时也没有那么快麦赫利斯原以为只要把坦克运上来也就差不多了。

    舒尔卡之前也有意没有提醒他,否则麦赫利斯很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耐心。

    首先是t34比较难凑齐,原因是此时的坦克像之前一样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生产出来就被派上战场甚至几小时这内就被消耗掉。

    其次就是英、美坦克的交接。

    这种交接就不是简单的交接,而是另一支坦克部队的组建过程像之前所说的,苏军部队普遍存在两套指挥系统,近卫坦克第1旅也不例外。

    此时组建一支新的部队就比较容易,指挥人员是现成的。

    问题是补充进来的士兵需要培训,其中尤其是英、美坦克的操控和作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