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的极品兵王老婆 > 第1093章 实力不允许啊!
    呼咻

    战斗机驶出机库,滑入跑道,猛然加力起飞。

    发动机尾喷口,拉出炽热的蓝色尾焰。

    双机起飞,直蹿云霄。

    “716、717,上高一万,航向135保持”

    “716收到,上高一万,航向135。”

    “717”

    两架战斗机以最快速度,迅速爬升并完成转向。

    该航空兵基地,担负着西南方向的空防任务。

    每时每刻都有两架加满燃油、挂载实弹的战斗机,在机库担负战备值班任务。

    平时飞行员就在机库旁边的休息室等候,一旦接到命令,可以迅速登机出发。

    当然。

    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时期,飞行员甚至会坐在座舱内。

    假如周边安全形势严峻,甚至会挂实弹升空巡逻,随时准备拦截敌机。

    今时今日。

    情况也很特殊。

    远程警戒雷达站,发现疑似有隐形战机进行了空中加油,然后去向不明。

    随后各型雷达纷纷开机,试图找寻隐形战机的踪迹。

    结果

    只有最新研发、最为先进,但尚且还在测试阶段的地波超视距雷达,有了发现。

    不管是不是雷达有问题暂且不知道,但为了以防万一,派出两架战斗机去目视确认,也并无不可。

    反正石墨烯复合电池大规模运用,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导致燃油价格不断下跌,航空燃料价格也随之下降。

    所以两架战斗机紧急升空一次,每小时飞行成本只有十几万,看起来也挺昂贵,但比起以前便宜多了。

    更何况,要是能发现并驱逐外国隐形战机,那这趟飞行任务就不亏了。

    只是

    地波超视距雷达,毕竟是刚研发不久的新型设备。

    全新的技术原理、全新的电子设备,各种功能尚且还不够完善。

    像那些已经很成熟的相控阵雷达,能够大范围扫描的同时,还能持续跟踪锁定多个目标,并且给出目标的大致特征、飞行高度、速度、航向等。

    但地波超视距雷达,目前还不太成熟,只能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展开监视,不能大范围扫描,而跟踪锁定多个目标可以,但数据容易不太准确。

    毕竟它是依靠高频电波,震荡式的来回传递,不像传统的雷达,是将电磁波发出去,撞到目标反馈回来,因而探测数据可信度还不够。

    这不。

    报给两个战斗机飞行员的目标数据,只有大致的方位和距离。

    飞行高度

    不知道啊

    一会儿像是两万米,一会儿又像是只有几千米。

    新型雷达有些不靠谱,所以飞行员飞出一百多公里之后,便开启了机载相控阵雷达。

    战斗机在空中飞行,不受地球曲率影响,可以拥有更好的侦查视野。

    而性能成熟的机载相控阵雷达,能探测到四五百公里外的大型飞行目标,比如客机货机之类的,也能发现一百多公里外的第三代、第二代战斗机。

    当然。

    想要发现第四代隐形战机,是有些力不从心。

    雷达开机,持续扫描了好几分钟,也愣是没有发现。

    “716报告,没有发现可疑目标”

    “717也没任何发现”

    两架战斗机,拉开间距,持续搜索扫描也毫无发现。

    可问题是

    地波超视距雷达,还是若有若无的探测到两个目标,而且速度非常快。

    “距离你们已经很近了啊,越来越接近国境线,飞行速度两马赫,高度可能两万米,你们赶紧上升到一万七,目视观察”

    收到命令,两架战斗机立刻开加力爬升。

    毕竟是第三代轻型防空战斗机,飞行极限高度便是一万八千米。

    再往高处飞,发动机就要因为进气量不足,缺氧而熄火停车了。

    即便只是飞到一万七,两名飞行员都得佩戴氧气面罩,同时飞行抗荷服也要对身体加以保护。

    只是

    十多秒后,两架战斗机已经爬升到了一万七千米的高度。

    机载的相控阵雷达,却依然没有发现高空高速飞行的目标。

    能探测到一些飞行目标,但飞行速度都很慢,不到一马赫,而且也都开着应答器,明显是民航航班。

    哪儿有正两倍音速狂飙飞行的目标

    就算相控阵雷达没有任何反应,那光电与红外热感应系统,总该有吧

    真要有能飞两马赫速度的隐形战机,即便它们可以做到对雷达隐形,并通过技术手段,对发动机进行了防红外探测

    但是它们高空高速飞行,摩擦生热,外加发动机喷射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即便两万米高空特别寒冷,但总会有一些红外辐射特征。

    可是

    机载雷达探测不到,光电红外也毫无感应。

    可军令如山

    两名战斗机飞行员,干脆通过目视侦查。

    一万七千米高度上,已经没有任何云层遮挡视线了。

    抬头仰望苍穹,是令人炫目的湛蓝,眺望远方,都能看到弧形的天际线。

    一朵朵白云,飘零在低空。

    “目标突然急转,你们立刻转向85,距离130,速度2马赫,快抛副油箱”

    接到命令,两架战斗机当即抛投副油箱,同时压杆急转。

    战斗机执行任务之时,通过挂载副油箱增大航程,而飞行之时也是优先消耗副油箱内的燃油。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增强机动性,就会抛弃副油箱,减轻负重、减小空气阻力,让战斗机更加灵活。

    不过

    再怎么灵活,再怎么开加力,飞行速度也快不起来。

    两架第三代轻型防空战斗机,虽然有着最快22马赫的高空速度。

    但那是什么武器都没挂载,由试飞员在战斗机试飞阶段飞出来的速度,而且也只是短时间内能达到,并且代价极为高昂,会疯狂燃烧航油、消耗发动机寿命。

    并且要达到这个速度,也不是转眼之间,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对缓慢的加速过程。

    就像家用轿车的仪表盘上,虽然也有200或220kh的最快速度刻度,但实际上呢

    高速公路上,超过120kh就已经违法而且很危险了。

    强行提速到160kh,绝大多数发动机都已经相当疲软无力,更别说飚到200kh甚至更高的速度。

    刻度表上的最大速度,不过是厂家内部在试车台上,用空车测试出来的速度而已。

    真要在平时驾驶跑这么快,那距离车毁人亡没多远了。

    但实际上

    受制于路况、法规,加上车辆性能,司机就算脚踩进了油箱里,也不可能让家用轿车,飚出200kh及以上的速度。

    此时此刻。

    两个飞行员,内心是有些紧张的。

    已经将油门推到底,发动机疯狂咆哮。

    航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减少,战斗机机身都出现了剧烈的颤抖,感觉随时都像是散架了。

    飞机如此,汽车也是如此。

    速度达到一定极限,还要进一步提升速度,便只能让发动机超负荷工作。

    发动机会更加抖动,噪音会明显增加。

    而相比于汽车,战斗机面临的环境还更加恶劣,会面临很强的空气阻力、承受剧烈的空气摩擦生热。

    不过

    为了追击目标,也顾不上了。

    可结果

    还是不如人意。

    斜向追击过去,机载相控阵雷达和光电红外感应设备,依然毫无反应,并没有探测到。

    但基地却通报,地波超视距雷达探测到那两个高空高速目标,与这两架战斗机的距离正在拉近,有可能会遇上,让两名飞行员注意目视观察。

    目视

    两架战斗机进一步拉开间距,飞行员都瞪大了眼睛,也没啥发现啊

    该不会是地波超视距雷达,有性能缺陷,探测错误了吧

    而另一边。

    两架秃鹫战机,利用更先进更强大的无源探测手段,早就发现了两架战斗机。

    他们之所以突然急转,便是为了绕开它们。

    毕竟再牛逼的隐形技术,可以欺骗雷达扫描、蒙骗红外探测,还没办法做到光学隐形。

    也就是在近距离上,让人类的眼睛都看不见。

    所以,保持一定距离,有利于它们隐匿行踪,避免被发现。

    可问题是

    当它们急转之后,怎么这两架战斗机,也猛然急转

    并且保持一定的斜角,正斜向朝它们靠近过来,并且速度越来越快。

    什么情况

    应该不是凑巧,毕竟转弯的时机、加速的航向,都太过于明显了。

    如果不是冲着它们来的,为什么会忽然转向猛然加速持续靠近过来

    但让飞行员费解的是

    国所有雷达都无法探测到的秃鹫战机,难道被这两架落后的第三代战机探测到了

    华夏的计算电磁技术,什么时候这么牛逼了

    那现在似乎已经暴露了,此次空袭任务,还要不要执行呢

    继续飞过去,很快便要越境,闯入领空。

    对方随时可能会开火,发射导弹。

    两名秃鹫战机飞行员,通过战机之间的激光通信局域网,进行了简单交流。

    这种特殊的通信方式,是借助激光束彼此照射传递信息。

    不用产生任何电磁波信号,就可以实现点对点之间的信息交流。

    毕竟为了保密,两架秃鹫战机之前一直没有与基地联系,始终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

    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不可能贸然打破无线电静默,询问基地暴露了,要不要继续执行任务。

    经过短暂的商量后,两名飞行员做出了决定。

    既然是必杀令,那哪儿能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呢

    对方或许是有自主研发、技术新颖的新型雷达,是可以探测到它们。

    但光是探测到,又有什么用

    能抓住吗能击落吗

    两架秃鹫战机立刻提速,数秒之后便提升到了三马赫,并仍在持续提速。

    这一现象,当然也很快被地波超视距雷达探测到了。

    让两架战斗机赶紧追

    尼玛

    这怎么追

    油门都推到底,发动机都快爆震了,速度已经没办法再快。

    实力根本不允许啊

    至于攻击

    根本就没探测到目标,发射导弹打谁呢

    要是导弹找不到目标,跑去将民航客机给打爆,那就损失大了。

    眼下。

    战斗机飞行员询问,这地波超视距雷达的性能,到底靠不靠谱。

    他们明明什么都没探测发现到,眼睛也没看到,该不会是该雷达在错报吧

    正在装备测试阶段的雷达,出现故障误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倒是当今世界,好像还没有战机,能完全无视各种雷达探测、各种光电红外感应吧

    两架轻型战斗机也是实在是飞不动了

    挂着导弹,能飞出两倍音速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最多保持五分钟。

    想要去追三马赫,而且还在提速的不明飞行目标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把战斗机开报废了,也追不上啊

    而且战斗机已经出现严重的震颤,发动机吃不消、机体结构承受不住。

    说不定随时可能会凌空解体,让飞行员高空跳伞那与自杀没啥区别。

    为了两个不知真假的高空高速目标,赔上两架价值数亿的战斗机,外加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飞行员,值得吗

    所以

    航空兵基地发来命令,让两名飞行员别追了,转向降速、降低高度,务必安全返航。

    当然。

    地波超视距雷达,既然探测到那俩目标已经越境,也不能不管。

    所以三代机下,四代机上。

    堪称国之利器,绝不轻易动用的两架隐形战机接到命令。

    从内陆某航空兵基地,双机编队,紧急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