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力荐河山 > 第48章 一更(9.15日更新)
    顾泽长不明白什么叫长了张佞臣的嘴, 口才也是一种才华啊,嘴笨愚钝之人,难堪大任。顾琰也说他经常吃了嘴笨的亏。

    何况听别人说好话,自己也能开心罢。拍拍马屁, 不过是叫你我都能高兴,有什么错的

    方拭非道“像顾侍郎,王尚书, 或许喜欢下官这样油腔滑调的。当然, 下官不止嘴上说得漂亮,手上做得也挺漂亮的, 只是御史大夫不知道呀。他与下官接触不多, 为数几次, 下官都有麻烦在身, 大概是以为方某喜欢搬弄造谣, 惹是生非吧。”

    “啊”顾泽长失落道, “那我也是。”

    方拭非笑说“不, 您不是。御史公明显是偏爱您的。”

    顾泽长又是困惑说“啊”

    “殿下, 您如果有事, 可以去找御史公商讨。御史公为人刚正, 面冷心热,不会害您。他为官数十载, 与朝政了解通透, 如果有心,会指点你一二。至于其他人, 还是不要妄信的好。”方拭非鼓励道,“殿下,您该勇敢些。”

    顾泽长是真搞不懂他们了。方拭非都这样被害,竟然还会说御史大夫的好话。

    方拭非想着王声远应该快出来,便说“下官先行告退,殿下您多加小心。”

    等她返回书房门口,王声远等几位大臣早就出来了。

    他拽着方拭非一路小跑。冲出老远,还在试探回望,看看后边有没有人跟着。

    方拭非说“王尚书您这是被劫了啊”

    “我可不是被你们劫了吗”王声远气道,“你们一个个光知道惹事,何时将我这个户部尚书放在眼里方才去哪里了”

    方拭非“嚯”

    王声远凑过来悄悄打听“之前你在上面,跟陛下说了什么”

    方拭非大笑起来,说道“没说什么。陛下说我聪慧过人,非常人能及。”

    王声远嫌弃挥手“去。远些”

    方拭非便跟他拉开了点距离。

    过不了片刻,王声远又沉着脸靠过来“忘了告诉你,陛下同意你去何山县了。这次可没有顾侍郎作陪,万事你须得小心,切不可强行出头。”

    方拭非点头“明白。”

    王声远叹道“这次你也别怪御史公,他虽然严厉了些,可也是为你好。你出去避避风头也行。”

    此事幕后主使是谁,虽未言明,但尚书等人心照不宣。方拭非这一查,直接逼得三殿下等人要把吞进去的十万两给吐出来,要知道吞跟吐那可不一样,三殿下平日作风挥霍奢靡,骗来的银子不知道用了多少,还要上下打点,瓜分,现在要他一时间抠出十万两来,无异于是要了他的老命。

    他老命既然还在,那肯定会去要方拭非的小命。方拭非不过一区区主事,哪能承担得了皇子的集中怒火,还不如自己识相地滚远些,对方鞭长莫及,看她倒霉,气也就消了。

    何况陛下如果要罚荆州那边,顾琰打人又是事实。罔顾有失公道。他现在不能责罚顾琰,毕竟顾琰病了嘛,那只能责罚方拭非了。她也的确有个劝诫失责之职,承认得还挺痛快。那没什么好说的了。

    方拭非心里清楚。平民子弟入仕,自然要做好为上官背锅赴死的准备。她还是点头说“下官明白,并无怨言。”

    王声远“啧,你明白什么呀我看你这样子就知道你不明白你知道何山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吗”

    方拭非“略有耳闻。反正看五殿下之前那反应,也明白是个什么地方了。”

    “那地方就是个魔窟,你要是能活着,我再想想怎么把你捞上来。你要是死了”王声远拍着她的背,一脸安慰道“户部为了你厚葬”

    方拭非“”

    客气了谢谢。

    何山县方拭非的确有所耳闻,毕竟离水东县近得很,只是她没想到自己还会跟这地方扯上关系。

    河山县位处南方沿海一带,也所属江南道。

    江南附近古时候多为越人居住,因为古越部族众多,中原人又不了解,所以也称其为百越。当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这么叫了。

    然而百越这地方,历来就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最初因为多族相争,被看做野蛮、暴力的蛮夷,让人头疼。前秦时期,赵佗被派往治理南越,教他们习汉字,学礼仪,将中原的文化传输过去,各族人民逐渐汉化。

    但因为越人依山傍水,在舟船建造方面独树一帜。擅种水稻,擅长瓷器,物产丰饶,且地势独特,远离京师。一旦官员在此处做大,朝廷管不大到。所以这农民起义的时候,战火很多都是从南边燃起的。而当初来这边治理的赵佗咳,后来也自立为王了。

    所以派往这里的官员,容易独霸一方,不受节制。

    往前四五年,何山县还是个很正常的一个地方。风调雨顺,户有余粮。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里的百姓就跟疯魔了一样,比暴民还要暴民,根本不服官府管辖。

    起先朝廷以为是县令所致,处罚了那位县令,以安抚百姓,然后很快派了个新的去。

    可何山县百姓并不领情,不出三月,那县令主动致仕请辞了。

    随即朝廷又派了一个新的县令去。这一位坚持了一年又两个月,死了。

    死无全尸,被人架在火上烤成了焦炭。家属侥幸活命,官差冒着危险冲进城区救了他们回来,可人也已经吓得不轻,浑浑噩噩的,说不清楚。官府把他们送回老家,安置好后事,御史台再次派出巡察官员前去搜查。

    官员似是得罪了人,写出封信急急叫人送回京师,随后便下落不明。

    这下满朝皆惊,何山县妖县之名更是恶名远扬。县令之位便暂时空悬。

    神奇的是,人家好像也不需要。照常耕种经营,没出乱子。

    要查出是谁杀了当初那位县令倒是不难,可要追责,就不现实。

    从那位御史的信件来看,涉案犯人不止何山县的居民,远近相邻两县皆有参与。那一片官府已经形同虚设,被一教派信众占领。

    当初那名县令,就是想要铲除宗教,让百姓照常缴纳田税,逼教派把香火钱还回来,结果在诸多信众的组织下,被当街烧死了。光天化日,毫不避讳。这样一来要真判,围观者从犯,高达上万人,且难以查明主要涉案人员。

    重要的是,容易怕激怒群众。

    不然数万人都杀吗哪怕杀了这几个,还会有新的、更多的何山县出来。

    所谓法不责众,并非众人犯法便是无罪,而是他们有恃无恐,叫朝廷难以下手。

    当时水东县旱情正盛,方拭非根本管不了那么多,杜陵也没去仔细了解。但他当时只听了两句,便说“此地宁愿断尾求存,过个数月数年也就缓过来了,但绝不可放之任之,否则便是养痈成患,为祸一方。”

    可是当时的节度使与太守,都没有这样的魄力跟狠辣,妥协妥协着,就成这样了。

    方拭非记得当时远没有现在疯狂,导致后来在听说,都惊讶了一番。

    杜陵果然是杜陵,那地方现在真成了毒瘤,而自己现在就要割毒瘤去了。

    王声远看她悠悠叹了口气,很是怅然,不敢跟她说太多,怕吓到她。便道“不过你死也死得不冤,从陛下口风来看,荆州一事不会如表面了了。江陵县令、荆州太守,都是难辞其咎。再往上,另寻名目,也会给个交待,陛下自己处置。你安心去吧。”

    方拭非“这不挺好”

    “是挺好,希望你一直记得现在的心情。”王声远说,“走吧,回户部了。诶,我把卢太医介绍给你,你跟他要点保命的东西。我看何山县的那群人,不是中了蛊就是中了毒,你慎重慎重啊户部不收邪门的家伙”

    方拭非“您老想的都是什么呐”

    顾泽长踱步许久,徘徊在宫门口,未曾离开。

    原本没这么大感触,只是心情郁郁。可跟方拭非聊过后,好是好些了,心里却跟沉重了。好似挂着千斤的巨石,叫他喘过气来。

    方拭非是个好人啊,归根结底,他觉得对方还是被他连累了。他不希望顾琰因他受累,可也不希望方拭非因他而死。

    去了何山县那地方,还能活着回来吗活着也会疯了罢,可能就出不来了,毕竟他只是区区八品主事,一出京城,谁会记得他

    方拭非原本该是前途无量,仕途坦荡的,怎会变成这样

    他该勇敢一些勇敢一些

    正还犹豫着,看人影从前方出现,顾泽长干脆跑去叫道“御史公。”

    御史大夫闻言停下,朝他问好“殿下。”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方拭非的影响,顾泽长小心打量御史大夫的时候,还真觉得对方不似平常那般冷厉。

    他以前都是最怕御史公的,因为对方总是不苟言笑,一句话说不好,还会皱眉。不止是他,三哥跟其他官员,见着他也有些犯怵,所以他更加害怕。

    顾泽长说“御史公,我想跟您商量一下何山县的事。”

    御史公“是。”

    顾泽长舔了舔嘴唇“我也想去。”

    御史大夫想也不想便回绝道“不可。”

    顾泽长急道“为何”

    “何山县危机四伏,殿下尊躯,岂可冒险”御史大夫一副不想多说的语气回绝道,“不可,无事无需再提。”

    顾泽长“那方拭非也去了。”

    “他机巧诈伪,自会审时度势,见机行事。而且他胆子够大,见识够广,实在不行,跑得够快,不会出大事。”御史大夫说,“他是他,您是殿下。他有要去的理由跟职责,您没有。这不能相比。”

    顾泽长窥觑他的神色“那我去找父亲。”

    “你”御史公气得语塞,看着他哼声,干脆指着殿内道“你去”

    说罢甩袖愤然离开,觉得他肯定没这么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