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开讲了今日开讲”
铜锣响过之处, 人群涌动,朝着前方推挤。
看模样应该多是书生, 如今全没了形象, 手里捏着纸笔,一面护住衣服,一面大声叫喊。
“让一让啊, 麻烦让一让不听课的人请让开,不赶考进士科的也请先让一让”
“全京城都没这么多考进士科的人吧无关人等凑什么热闹”
“今年还未能赶考, 明年也可以嘛。就问有几个能年纪轻轻一举中第的我等即不是国子监生徒,家中也无朝廷官员能提点,能到今日如何艰难即便是听方御史说两句朝廷如何阅卷, 哪些算是重要, 也是好的。”
“就是,这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了,谁晓得现在不成,今后也不成可这方御史今年来讲了,明年还能继续来讲吗”
外间险些要吵起来,方拭非却稳稳当当地坐在酒楼中间。
她抬手一压, 示意众人安静些。
可这等闹市酒楼, 加之现在人满为患,如何能安静得下来楼里是没人说话了, 楼外各种叫卖叫骂可此起彼伏。
众人正在担忧之时, 方拭非终于开口。她声音浑厚,后劲有力, 即便是站在最远处的学子,也能听清她的词句。
“感谢诸君今日前来捧场,今科赶考在即,你我共勉,祝诸位都能心想事成,高中金榜。”她用戒条拍了下面前的长桌,“还是那个规矩,诸位听完课回去,请广而告之。”
众人客气地抱拳说了两句。
方拭非“遥想当年,方某一篇文章,也可以称得上是艳惊四座。是以籍籍无名之辈,得陛下赏识,特批优异,一朝鱼跃龙门。然今日在此,方某不与诸位讲文采,也不与诸位说底蕴,只跟诸位讲讲,你的卷子,要如何写,才能算做是言而有物。”
她站了起来,将在手心拍着戒尺,点头说“有一条,必须要劝告诸位。治国之策,切忌空谈。何为空谈即全篇吹捧无评判建议,词藻华丽又论点空洞。科举考文采吗自然是考的。在诗赋里考。时务与经义中,文采绝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过分卖弄。所谓文无第一,你文采卖得再好,也比不过阅卷官员心中的自己。试想,今日有人站在你面前刻意卖弄自己的文采,就好比一个女人在另一个女人面前肆意炫耀自己的美貌,你会敬佩他吗反正我会想打他。”
众人哄然大笑。
“又何为论点空洞譬如你在卷中写到,你要平乱,你要肃清朝纲,你要治理贪腐,你要严管运河。”方拭非拍手道,“这些不对吗这些自然是对的,对到连三岁小儿都知道是对的,陛下何需你来说教我等读书人与普通商农不同之处,在于见解,在于学识,在于眼界,既然如此,你答题时,就该说些普通人不知道的事。譬如朝廷究竟该如何才能平乱,如何才能治灾,如何才能振兴朝廷,又该如何确保它能施行。”
方拭非点头“好,空讲无意,我先给诸位看几道题。”
她回头朝林行远示意,林大侠昏昏欲睡的从后面站起,抓起一把旁边的纸,让他们传阅出去。
国子博士到了东街街口,顺路想进去买盒糕点,好带回家去。停在路口,困惑地“咦”了一声。
往日通畅的大道,此时水泄不通,像是又书生集会,时不时能听见两句诗词,还有人正在面红耳赤的争论。
今日没有庙会,也没听说京中有什么大事。国子博士抓了抓头。这不合理啊
他随手拉了个人,问道“前面什么动静怎么这么多人”
“看你也是个读书人,你竟然不知道吗方御史在前边酒楼讲该如何应考。不过我看你现在是挤不进去了,还是下次赶早吧。”
“应考什么”
“应考进士科啊。”
国子博士不自觉挺起后腰,不屑道“呵,他即不是出卷官员也不是阅卷官员,如何讲解说的东西能有用”
那人脸色语气俱是一冷,对着他讥讽道“人人皆知,方御史当年可是陛下亲点的头名。他的确不是阅卷的官员,可却比阅卷的官员更知道陛下的所忧所想。我看你不过是嫉妒,才在这里。”
“你”国子博士一口气出吭不出来,愤懑地瞪着对方。
他安慰自己道,罢,不与小人道长短。
那人却先说出口“不与小人道长短。”
国子博士一口老血喷溅出来,怒气反笑。
他,出卷官员,因为一台院御史,被百姓嗤笑不懂科举。
他正准备进去看看,人群又开始反方向涌动。
应该是讲完了,现在里面的人想要出来。
他一时不查,叫挤得衣冠凌乱,退闪不及。最后无奈,躲到一旁店铺的檐下,先避避人群。
片刻后,一位书生同他一样躲了过来。大约是想等人散去了再离开。
他从怀中小心掏出一张纸,欣喜地打开逐字查看。
国子博士侧目瞄了两眼,顿时胸口一紧,抓住书生手上的纸道“你手上这是何物”
“别抢我的东西这是方御史给我们的”
“先借我看看”
“不成人这么多怎么看你别把东西撕破了”
国子博士语气冷厉起来“给我看看”
言毕不管不顾,一把抢过那张纸,在题目上飞速阅读。
绝对不会错的,他们几位官员,对着一套科举考题都几个月了,整日翻来覆去地研究,决计不会有错。
这些题目,全在当初的考察选题之内。最后有些被选上了,而有些没有。
他正要翻过去确定一遍,手上一空,东西已被对方抓了回去。
“啊”他抬起头,对手书生的眼睛。手上还保持着捏着纸边的姿势。
那人戒备看着他,将纸随意折了两折,快速塞进袖中,然后不畏惧的同他对视。
国子博士理智回笼,急问“这是什么东西”
书生挣脱他的手臂,不悦道“方御史用作示例讲解的科举题目呀。”
“方御史是台院那个御史方拭非吧”
“是他。”
“什么时候开始的”
书生模糊说“几天前吧。”
书生不想跟他多说,见人潮已经散去,街道重新空旷,便冲上大街,消失在人群中。
“糟了,糟了”
国子博士有如横遭霹雳,头晕目眩。两腿无意识的迈动,辨不清路,最后随着人流走出东大街。
他浑浑噩噩地回到家中,坐在大厅里苦思,迟疑要不要将此事告知另外几位相熟的官员。
这事严重吗自然严重。
这种时候必须要做的就是推卸责任了。与其等着别人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来,届时百口莫辩,不如尽早坦白,以证明自己与此事无关。
思及此,他便彻夜难安,一直等候天亮,好去向陛下告白请罪。
暗暗思量,还是觉得不够放心。最后半夜起来,去书房翻找类似的题目,明日才能带去殿上为自己作证。
方拭非回到家中,脱下鞋子潇洒一扔,将自己摔到椅子上,哑声道“你都不与我说一声辛苦。我喉咙都要废了。”
“全是你自找的”林行远说,“我陪着你东奔西跑,你怎么不对我说一声辛苦”
“这有什么”方拭非,“辛苦了,林大侠。”
林行远不自在道“嘁。”
两人瘫软在椅子上抖腿,天色黑了,林行远还是去点了盏灯。
方拭非就着这诡异的姿势昏昏欲睡,这时震天的敲门声响起来,她浑身打了个哆嗦,不慎滑到地上。
林行远叹了口气,过去开门。
随着门扉开启,气冲云天的一声厉喝。
“方拭非”
被点名的人偏头看去,就见礼部尚书大步迈了进来。他在地上扫了一圈,没发现可用的武器,干脆脱下自己的鞋子,朝她丢过来。
方拭非匆忙站起,躲到门柱后面。
礼部尚书一招未中,再脱一只。
“冷静”方拭非忙安抚道,“高尚书您冷静”
礼部尚书穿着袜子追在她后头,骂道“你有本事,站着别动”
方拭非摇头“站着挨打,不符合我一向做人的原则。”
礼部尚书急着追她,过于高估了自己灵敏的身躯,一下磕到木椅上,就要摔倒。
方拭非一吓,急忙扑过去相救,好在被人提前接住。
礼部尚书气息未定,仰头一看,长吁一口气“多谢少将军。”
林行远架着他的胳膊说“高尚书千万保重身体。”
礼部尚书立马起身“失态了,真是惭愧。”
林行远“哪里。我天天见到她也想打。寻常”
方拭非耳朵一动,憋了许久,腆着脸笑道“尚书稀客啊这么晚了,何事来访”
林行远将地上的鞋子捡起来,递还给礼部尚书。对方高举起作势要接着丢。
方拭非认命了,点头说“行行行,让您打,您想往哪砸呢”
礼部尚书手中的鞋子不上不下,最后叹了一声丢到地上。蹲下身开始穿鞋。
“你们这些孩子”礼部尚书说,“你是要气死我吗你难道是要我欠你人情科举一事,你没事瞎凑什么热闹”
方拭非说“我方拭非敢作敢当,此事原本就因我而起,我哪里有在怕的何况,您之反常,从我送信起就开始了,他们真会想不到吗”
礼部弯着腰,抬手抹了抹眼角。
方拭非吓住了。林行远用力拍了下她的背。
方拭非忙道“我错了。”
礼部尚书直起身来,没有哭的痕迹。他黑着一张脸道“明日与我一同入宫。你不要在殿上插科打诨,就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方拭非说“我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礼部尚书哼了一声,转过身哎哟哎哟地要回去。
方拭非忙过去扶他“我送您出去。”
礼部尚书没好气道“你是在赶我出去”
“我冤枉,”方拭非说,“我没有”
“你松手,我不需要你扶。”
“我就随便扶扶。”
礼部尚书又气“本官是叫你随便打发的吗啊照顾侍郎的话说,本官是三品尚书,正三品你呢你是几品”
方拭非“”
方拭非回头看向自己的兄弟,兄弟缓缓抱拳,然后向下一压。
明了而清晰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
该。
翌日,早朝过后,几名出卷官员留在宫中,等候陛下传唤。
看见熟面孔,便知道了事情经过,各自尴尬一笑,然后沉默不言。
片刻后,内侍请他们一同前去议事。
顾登恒坐在桌后,头也不抬道“若还是与礼部尚书相关,就退下吧,朕会去与他说。”
“回陛下。”一官员上前,“臣此次前来,是与科举考题提前泄漏一事有关。”
顾登恒下巴轻抬,目光如剑,刺向堂下官员。
“哦”顾登恒意味深长地笑了下,“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