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力荐河山 > 第139章 阻拦
    阴雨靡靡。

    林行远穿着一身蓑衣, 雨水依旧从孔峰里落下,打湿了他一身。

    他仰头, 对着城门上戒备的将士道“我等奉大将军之命, 护送贡品进京,途经此地,还不速开城门”

    城门上的官兵回道“未有陛下诏令, 边关将士不得入境”

    林行远张口,雨水顺着下巴滴下去。他道“别的地方我们都过来了, 怎么独独你们这里不让过”

    上面的人不为所动,极为死板道“别处是别处,此地是此地。我等不敢违背陛下指令, 不如将军们先送信回京, 等在陛下处拿了公文许可再来。”

    林行远身后的将士握住挂在马鞍上的武器,走到他身边,小声问道“少将军,现在该如何是好”

    另外一人也耳语道“这雨连绵了一路,我等也淋了一路,兄弟们都好些时候没休息过了, 再下去怕要生病。”

    林行远点头说“见机行事。到时候先进城再说。”

    他抬起手, 城门上的士兵又将脑袋探出来一点。

    “这一来一回,不过徒徒耗费人力朝廷军饷就是这样被浪费的, 我等要是现在回去, 岂不受将军责骂”林行远策住缰绳,大声道“我等押送贡品, 皆是大将军在西域搜罗来的珍贵药物,为陛下治病所用。事急从权,根本没有时间回京拿取诏令。大将军也是忧心陛下病情,一片忠心,可否通融”

    对方也道“不可”

    林行远“”

    他咬了咬牙,心道这人真是够蛮横,简直不讲理。也开始威胁道

    “这些全是救命良药,不可久存。尤其是途中湿气过重。你若再耽搁,致使贡品受潮损坏,失了药性,届时陛下治罪,何人担责”

    城上人还是道“我等也不过是奉命行事,几名将军不必恐吓。食君俸禄,忠君之事,此事没有转换余地。”

    二人又在雨中对喊了很久,喉咙皆是沙哑。

    天色开始转黑,对方也很是疲惫。但怕其他人应付不来,依旧留守此处与人对峙。

    此时队列中一位青年翻身倒下,战马仰头嘶鸣,纷纷往一侧退开。旁边的弟兄下马去试探鼻息,急急喊道“少将军,这人病倒了”

    有些脾气暴躁的人,终于忍不住,开始怒骂道

    “我们需要进城,我们需要就医我等皆是大秦子民,为国护守边疆,每日生死中来,血雨中去,早将性命置之度外,能有什么好图谋的如今却要受你们羞辱质疑。凭什么将我们拦在城外”

    “你这是在逼我们见死不救,袖手旁观,你是故意的吧”

    “是啊”

    “让开开城门”

    这些全是边关精兵,叫嚷起来声势浩大。城墙上的守备有些慌张,看着对方一张张凌厉血气的面庞,甚至还有些腿软。好似正被一群豺狼围在当中。

    林行远示意众人安静,叹了口气,又道“可这些东西都到了,总不能留在城外。若遭遇了劫匪,谁人负责大将军威名在外,边关有二十余万士兵,关内更是有景仰者无数,若真有歹心,此时也不必在此与你多谈。我的弟兄们连日赶路,如今需要休息。不如这样,你先将城门打开,让我们把货物运进去,好好休息一下。我再选两个人,速速赶去回京禀报,拿到陛下旨意,重新回来领兵。这样总可以吧”

    对方还是有些犹豫。

    “林家军你也不信,你还信什么”林行远说,“我等边关杀敌卫国,为的什么你非要将我们将士拦在门外淋雨陛下何时这样对待过我们你又哪来的忠君之事你若是这样,我等就书信一封,告你们不知变通,延误军机”

    对方扭头与人商讨片刻,随后点头道“可以暂存。”

    城门终于打开,林行远与众将士一同走进去。

    对方似乎颇为忌惮,紧紧看着他们的兵马。街上人群,一是因为下雨原本就稀少,二是特意找人清空告示,所以一片空旷。

    “先找家驿站,让我等休息一下。”林行远抹了把连说,“我们的马累了,跑不了多久。你们驿站可有好马,叫人带上信件,速速送京城去。”

    那守备应了声。

    一批战马踢踢踏踏走在街道上,黄泥裹着水渍飞溅。

    林行远闭上沉重的眼皮,末了又睁开,从怀里掏出一袋银子,丢了过去,说道“我们挤挤便可,不用分开住。附近一片的酒楼,我们也包下了。你过去安排”

    城中并没有那么大的驿站。

    林行远带了上千人前来,而且皆是骑兵,看着气势汹汹。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如此忙乱戒备。

    片刻后,众人终于到了驿站。

    守备照林行远吩咐,去左右包下几间客栈。可想着他们如果住不下,正好可以散开他们,就没多上心。

    结果这群将士平素在边关作战,行军时并不拘泥环境,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换身干衣服,直接地上就能睡。

    他不过出去一趟,回来的时候,驿站大厅里已横七竖八倒了满满的人,顿时吓了一跳。

    “不要吵醒他们。其余人过去洗漱用饭。吃完再换人。”林行远还披着蓑衣,在门口看着人运送货车。

    守备道“诸位的马,下官帮忙牵去马厩吧。”

    “诶。”林行远将人挡了回去,说道“如同兄弟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们。如今京城是何境况,想必你我心照不宣。大将军的东西,你还是不必肖想了。”

    守备皱眉“诸人不可携铁兵在城中行走。几位的兵器我等需要收缴。”

    林行远“马,我们自己喂。人,我们自己管。兵器不能带着走,我们就不走,留在驿站,以免你们多想,这样可以吧”

    他们想说不可以,也没那么资格。就是将全城的守备都集合起来,怕也打不过这一队人。

    守备“不合规矩。”

    这都进来了,谁跟你讲规矩

    林行远大刺刺地坐下,开始无赖,说道“这里的事情,我们自己差使。你回去吧。”

    一群守备被林行远赶走。

    旁边壮汉凑过去问“少将军。之后该怎么办”

    “先休息一晚。带生病的将士去城里看病。看看明日雨势会不会小下去。”林行远说,“就将贡品放在他们城里,明日整装,杀出城去。就说有人扣留贡品。”

    壮汉“可可那几辆车原本都是空的呀”

    为了方便赶路,减少时间,林行远半途就将所有的货物都给丢了。空车留在城里,一看就知他们打算。

    “我们说有就可以,至于后来没有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林行远说,“在这儿丢的,当然是他们负责。何况如果陛下没事,他应当不会追究我们。”

    顾登恒再次醒来,映入眼帘的顾泽长的脸。对方在仔细给他擦汗。

    “我的三儿”顾登恒迷糊之际问了句,“现在在哪里”

    顾泽长回道“父亲,您醒了三哥的遗体,已经运回府中,以准备后事。”

    顾登恒“顾琰呢”

    顾泽长“嫂子悲伤过度,恐难以主持,所以请了礼部官员前去帮忙,处理丧事。”

    顾登恒复又闭上眼睛“怎么会这样天丧余,真是天丧余啊”

    顾泽长犹豫着问道“父亲,是否去通报外面大臣一声他们还等在殿中。”

    顾登恒不做回答。

    身后的内侍倒是无奈摇头。这孩子,哪有他这么说话的陛下才刚醒,尚沉浸在丧子之痛中难以自拔,就问些无关紧要的事。

    难怪一直不受宠爱,实在是太不贴心了。

    “御史公说”顾泽长道,“有事要禀,极其迫切,让父亲一醒,就提醒一声。”

    顾登恒发出两声冷笑,而后说“你叫他进来吧。”

    顾泽长颔首。起身出去喊人。

    众大臣三三两两聚成数群,一晚过去,都站得有些累了,或佝偻着背,或单手扶腰。

    方拭非立在角落,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随时抗争的姿态,好叫所有人知道她不好欺负。似乎一直没有动弹过。身边还有两名侍卫。

    贵妃想将她压下,可大理寺卿与御史公不准。如今人尚未定罪,更无确凿证据,陛下更是未做出决断,侍卫们不知该如何处置。也很为难。

    顾泽长走过去,朝几人一挥手。侍卫们退开一步,给二人留出空间。

    顾泽长才问“你当时去,是那样的打算吗”

    “殿下说的是何等打算”方拭非说,“人气急了,总是什么想法都有的。可做不做又是另外一件事。”

    “他们都这样说,我以前怀疑,还觉得可笑,可如今我也这样想。”顾泽长问,“你们是为了我吗”

    “殿下您记住,当许多人愿意为了一个人付出生命,不是单纯为了让他活着,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活着。”方拭非将目光转向他,平静道“至于我,我当时想到很多人,可是没有你。”

    顾泽长垂下头说“我不是那么重要。”

    “您也可以让自己变得重要。”方拭非侧头说,“你看看,方才那些侍卫官员,对您都颇为尊重。为什么”

    顾泽长“因为三哥死了。”

    方拭非“是。看来您很清楚。那您觉得自己现在是谁,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顾泽长默默用手包住自己的拳头。

    御史公在顾登恒床前跪下,喊道“陛下。”

    顾登恒见他止住话头,挥手示意,让殿内宫人全部退下。

    大门合上,一片静谧。

    “说吧,你要替谁说话”顾登恒冷眼睨去,“我以为你高洁,最无心权势。也以为老五最为蠢钝,不受器重,没想到他比我想象的聪明有心机,否则,哪能收买得了你们的心”

    御史公说“臣是来替方御史说话。”

    “方拭非”顾登恒撑起了些,“你现在还有空来替他说话”

    他似乎更生气了“哈,御史公啊御史公,你究竟意欲何为朕如今这幅身体,你对朝政上点心吧现下不是你明哲保身的时候朕宁愿你来劝说朕拟定遗诏,要好过来跟朕说个不相干的人物朕杀了他,朕杀了他能叫你清醒吗咳咳”

    御史公听他咳嗽过去,才说道“陛下今晨安王病重,见不到您,才请臣过去托孤。”

    他膝行过去,手搭在床沿上,直视着顾登恒的眼睛,说道“陛下,方拭非,从小是随杜太傅长大的。杜太傅,是当年替太子去接太子妃谢氏起失踪的。”

    顾登恒眼睛猛得睁大,浑浊的眼睛中亮起一抹光芒,又复杂地带着一点怯意“你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