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1942风起南洋 > 第368章移民管理要加强
    “移民人数增多了,但管理却没有跟上,有些乱了。”赵易特地找来了方文治,谈起了移民事务。

    李衡和叶关都各自忙做一团,谁也没精力再管移民的事情。现在移民工作是重点,赵易却也没有精力仔细管,最近一段时间移民的统管工作由方文治来负责。

    作为当地华人出类拔萃的代表,赵易也特地用移民事务来磨砺一下这个尚还年轻的核心人员,接触国内各地的移民也利于让他开拓视野,不止局限在自己原来的身份上。

    “我们会加强管理的。”方文治低头认错。

    前一段时间的对法战争,让他的重心转移到了其他方面,由于战争期间移民数量大减,也使得整个移民工作部门的精力也有所转移,战后快速涌来的移民潮让他们也有些手忙脚乱了。更多是长时间的移民工作,心态逐渐优势让移民部门已经滋生出了官僚作风,很多移民工作出现了不少拖延推诿的事情,甚至有靠山吃山的坏风气在蔓延。

    方文治也知道,但移民部门错综复杂,各种思潮势力掺杂其中,让他一时有些不知该如何下手。

    “立好规矩,就要按照规矩走。有错漏,继续完善制度。只要公平公正公开,就能服众。不要怕有人搞事,要治病救人就不要怕良药苦口。法律自有惩治,关键时候借几个人头也无妨。”赵易略加点拨道。

    方文治吃了一惊,他可是知道本地华人对那些越来越多的外地移民的态度,有些人确实有些过分了,这借人头恐怕要杀鸡骇猴了。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赵易略有感慨道,“我们同是华夏子孙,背井离乡开辟新土,为求生存应该抱团对外。这抱团可不是一地一乡抱团,应该是我们全体华夏子孙团结起来,改天换日。”

    方文治不知如何接口,一时沉默。

    “你看一看叶关同志提交上来的红37号文件,就在我桌面上右上角放着。”赵易看似漫不经心的随口又道。

    红色标识的牛皮纸文件袋是打开的,赵易自顾继续批示文件,只留下方文治挺着身子半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忐忑不安的看着这份厚厚的关于移民卫生健康的报告。

    这算是对华夏移民工作的一个总结,虽然只是关于卫生健康的部分,却让他越看越是吃惊。

    “移民因病死亡人数真有10万了”他沉不住气了,不由开口问道。

    赵易顿住笔,凝视着他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为了开辟新世界,我们华夏子孙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

    他心中也感到伤痛。

    移民从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那些华夏移民大部分都是迫不得已才背井离乡,那些贫困积弱的身躯,很容易因为水土不服等疾病倒下。

    先锋军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就连最新的青霉素也投入了移民健康的救治,但依旧无法阻挡移民无法适应环境的高死亡率。

    从先锋军开始招揽移民开始,到现在这几年移民总数还不到千万人,这10万的病亡数也委实不少了。随说其中也包括病亡在路上的人员,但那些已经统计了的华夏国内移民点之外,还有大量老弱倒在无人救助的路上。

    “我们大量吸纳北方各省的移民,也使得他们水土不服的几率更高,不适应东南亚新环境的几率也更高了。”当初一看到这个死亡报告的时候,赵易心中也有点自责,当初正是他一力主张加大移民中北方人的比例,报告中显示北方人适应性要偏弱一些。

    “这是我们三个一起的决定。移民源地不适合只集中在少数南方省份,加大吸纳的范围,有助于加强和华夏国内的联系,也能让地域势力减弱,同时还能增强整个种族的基因优势。”叶关用赵易曾经说过的一些理由劝慰道。

    历史和地理上的各种原因,南洋华人多数是南方几个省的人,集中在粤闽地区。和北方的晋人逃难走西口,鲁人逃难闯关东一样,下南洋也是粤闽地区的传统。相对也就使得南洋地区闽粤势力强盛,闽粤文化流行。

    赵易希望南洋华人圈更宽广一些,加大北方移民比例,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是一种良好的调整。

    不同地域文化思想的冲突虽然容易激化一些矛盾,但也容易激发出更耀眼的火花。

    南洋华人数百年的求生挣扎中,已经对屡次拒绝他们求助的中央集权绝望,更趋向于地域抱团自保,做大后也只求大家族的利益自保。为了打破那一个个本土华人家族经济话语权等方面的垄断,先锋军自然不能像西方殖民者和土著人那样采用暴力手段,无疑一些新的文化思潮掺入会诱发良性循环,共同团结起来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局限在各地域的利益争斗上。

    “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据说南洋华人当猪仔运来时,一船只活一半很正常。那时候的华人绝大多数来自闽粤,和东南亚气候环境相近,虽说来南洋后受限于人为的恶劣环境,但正常死亡率一样居高不下。”叶关再道,“就连西方的那些殖民者移民过来,也是因为疟疾等疾病病死率很高,不得不大幅削减移民数量。相比他们,我们已经做得够好了。”

    “不,我们做的还不够好”赵易摇了摇头,“我们的移民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我本来想让那些北方移民从陆地一点点的过来,慢慢适应南方和东南亚的水土,但还是想错了一点。这点时间和距离,根本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而国内的动荡环境可能让移民一路上损失更大。”赵易惋惜道。

    先锋军很早就在华夏国内设立移民点,组织移民集体行动,但还是有大量的移民根本不知道这些,都是听说了先锋军的事后单独上路,一路艰辛缺少援助,就让很多人倒在了路上。随着华夏战乱又起,这样的损失会更大。

    “我们应该加大加强在华夏国内的移民点建设,从路上就开始完善移民的保障工作。现在这一段时间,英法对海上封锁稍弱,可以加大海上移民运输力度,减少路上的人员损失。”赵易决定从源头抓起。

    目前先锋军用于移民的船只只有5艘,虽然挂着老蒋或者美国人的旗子,赵易还是不敢疏忽大意。

    这类移民事务,美国人不想出手。先锋军的移民政策瞒不住人,西方人对此早有指责。扶植先锋军和扶植华夏人对美国人来说是两个概念,美国人也不想东南亚彻底变成华夏人的势力圈。

    4艘挂着华夏旗帜的移民船并不是很保险,以英法的尿性,就算以意外的借口击沉也没什么心理负担,甚至还可以推给那些当地土著组织。一船数千人的生命,赵易不敢去赌,若是灾难发生,先锋军除了谴责,凭着那点港口海军实力,又有多少能力去报复

    这份无力感只能让赵易更加小心。

    不过华夏战乱一起,借着战争难民的借口,只要金钱掏足了,还是可以多挂上几个国家的旗帜,让更多的运输船安全往来。

    那些美国大兵们就乐意赚取这样的外快,他们不会多在意上层的顾虑,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大裁军已经让很多人意识到,金灿灿才是美好未来的最佳选择。

    “我们设在国内的隔离区,一些制度有些浮于人事,管理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也需要加强。不止那些北方移民,就算是很多南方移民生活习俗也不同于南洋,若是宣传不到位,很多人会对那些蚊虫的叮咬并不在意,这导致疟疾发病率不断升高。有些人的病是用药物治不好的。”赵易特地点出了一些比较严重的突出问题,对方文治谈起时也重点说了宣传引导的重要性。

    先锋军虽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了印尼的大部分金鸡纳霜产地,但金鸡纳霜也不是万能药,很多移民能坚持到东联国的地盘上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很多人掏空了身子的潜能,其中的老弱病残更是不堪各种伤病的折磨,就算先锋军给了青霉素这样的神药,照样挽救不回他们的生命。

    “防御工作要做到前边,要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赵易之前就多次强调过提前预防的重要性。

    在隔离区,那些移民除了隔离防疫外,还需要利用这段时间完成先锋军很多事情的普及推广,众多注意事项中,文明卫生列于前列。若是移民按此施行,各种伤病会大减。

    “我们移民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那些交通便利的城镇中,还没有大规模向偏僻乡村进军,就已经饱受疾病困扰。若是以后移民数量扩大,并扩大居住地的活动范围,岂不是伤亡会更大”赵易觉得这一系列工作还不够,只有继续加强,才能保障未来移民的安全发展,彻底在东南亚站住脚,否则将付出更多血的代价。

    “我明白了”方文治已经明白了赵易的意图,在华夏民族扩张的大势面前,很多都需要让步的。无论是一家一地之私,还是某些人的生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