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们知道的都说出来吧,只要老实交代不但不杀你们还有重赏。
一个小时过去了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我知道做这件事情的不会只有你们几个,嘿嘿,要我举例子吗比如,埋假地雷的,子弹和手雷掉包作假的,为了停电扰乱我军煞费苦心剪电线的,在我去到最前线的1号阵地时期,调转炮口炮击我的观察手呢协调员呢制造后方混乱的逃跑士兵呢
他们都是谁都去哪里了快告诉我
我呸,美国鬼子休想从我嘴里得到任何情报,一个俘虏突然照着罗兰丝的裤脚吐出一口血水,罗兰丝连忙闪到一边,呼,好险差点中标了。
老大让我来对付他们,只要交到我手上保管给您交代得一清二楚,站在罗兰丝身边的万中原站了出来,罗兰丝让他好吃好喝的在这里供养着,他要出来表忠心了。
看了一眼这个特务头子,罗兰丝思考了一会点头同意了。来人啊给我把他们找个牢靠的地方关起来,我要好好单独审问他们。
“老万辛苦你了,多谢你的支持和配合”见到罗兰丝伸出手掌和他握手,万中原赶紧伸出了自己的手,哪里,哪里,能为老大做事这是我的荣幸
得到万中原部下的支持,罗兰丝终于有了些底气。
老大,何必这么麻烦,我们派人四处调查只要发现一个抓一个不就成了黄桃在旁边拍着桌子说道
罗兰丝转身对他破口大骂你这个白痴,跟了我这么久啥你都没学会,真不知道你脑袋里在想什么如果我按照你这么做,不出三个小时我们这里肯定发生叛乱,然后我就会被别人打黑枪,死定了
说完这话罗兰丝气呼呼地转身离开,除了留在现场的黄桃其他几个部下立刻跟了上去。
兄弟们你们以后做事要多动动脑子啊,我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那点小钱,“犯不着这么拼命”,要多想想怎么弄钱别老想着杀人放火。
同盟军经历了这次失败后,又组织了第三和第四次进攻,有了h军青龙师的加入罗兰丝这边的压力顿时大减,他先前呼叫的航母舰载机也赶到了,在港口重炮群和舰载机的帮助下,罗兰丝轻松地打退了同盟军的数次进攻。
当然,这样的轻松的获胜也是依靠h国军队的帮助,至于他原来的那些部下,他已经把他们全部赶回了营房驻地,名义上就是等待上级调拨武器弹药。
在这样众多的士兵当中找到潜伏的特务和叛乱分子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罗兰丝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次战斗的所有经过已经打成报告送了上去,罗兰丝相信处于战略地位的考虑,美军援y总指挥部绝对不会放弃他们。
如果是在y战后期的1972年,罗兰丝早就联合兄弟们逃跑了,不说什么凭着他现在的头脑,只要出点钱再加上他有人有枪,弄上两条远洋鱼船装上大量的罐头和压缩饼干还有淡水,想去香江那是分分钟的事
现在时间只是1960年左右的y战初期,美军按照历史上记载还要在1967年到1968年时期增兵50万,如果罗兰丝他们能活着最差都混到1971年,真正撤兵是在1972年。
事实上援y总指挥部正在为罗兰丝这边的事头痛不已,他们原本是设想是一次性调遣日笨还有关岛上的驻军,再加上相邻的东南亚小国盟军对同盟军来一次彻底的大扫荡,最多不出3个月就可以把这个国家清扫干净然后变成自己的资源殖民地。
设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华府正在为这次大规模增兵争吵得不可开交,在这次争吵中只有百份之三十的议员政客支持增兵东南亚,其余的坚决反对增兵计划,他们多数人思路都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怎么应付的运转状态中,在他们的反对中多数议员指出,把大量金钱还有兵员武器弹药丢到这么一个小国家里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未来20年内s联有可能随时入侵欧洲,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如果资源用错了地方那将是不可挽回的巨大错误,一旦s联红军占领欧洲那么下一个目标将是遥远的美洲大陆。
那些议员所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实也挺有意思现在给大家说说
美军驻扎欧洲的地方,就是二战德国战败时进驻的地方和战术战略没有关系,也不是最适合防御和逆袭的位置。
另外,西德政府以会妨碍德国统一为理由拒绝在两德边境修建反坦克防线,加至如果爆发战争,处于战略防御的北约预判自身得承受第一击,所以连理论上守住的可能都没有,所以北约的反制苏联钢铁洪流的方法就是使用战术核武,确切的说是使用加强辐射弹即俗称的中子弹,而苏联则把这称作所谓的“资本主义炸弹”。
俄国熊一面嘲笑西方,自己也盘算着使用这个“资本主义炸弹”,消灭人保留财产供自己享用多好,问题是虽说中子弹属于战术核武,但一旦使用即代表跨过了核门槛,对方是什么反应就无法确定了,谁都承担不起对方用战略核武来个防卫过当的后果。
那是因为欧洲自行拥核起到了再保险的缘故。俄国拥核对美国对欧的安全保证形成了反威慑,美国干冒同归于尽动用核武保卫欧洲的可信度令人怀疑,但是欧洲也拥核后俄国就又不敢轻举妄动了,道理很简单面对俄国的大规模军事入侵,在是否动用核武的问题上欧洲是不会如美国般产生犹豫的。
北约防御分工美国守南,英国守北,法国在后,德国全面协助美英法。
这个所谓的美国守南,其实就是把炮灰的任务送给美国佬,美国佬表面上看起来很傻,实际上真正的傻子是盟国军队,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苏军的战术思想和技术装备。当然话说回来美国佬面临的压力也不轻松,因为苏军所有装备t80的部队都部署在东德南部,而且如果真的开战,美军第7集团军的右翼还有捷克苏军的进攻,东德南部苏军全部是t80bbv,而捷克苏军全部是t72b,一旦开战,第7集团军的1即使没有被t80b和t72b虐,也必将被苏军两路包围。
说白点,也不是美国佬自己要当炮灰的,他们原本是在北部当炮灰的,但是被聪明的盟国赶走了,所以他们就装着委屈的样子来到了南部。苏军了解北约的部署,所以苏军的新坦克基本上都是南部苏军优先使用,南部苏军除了t64a没有装备过,1982年装备t64b,1988年装备t80b,一直都是装备最好的。
北路总共有8个英国装甲旅、8个西德潘泽旅、7个西德步兵旅。
北路
英国第1军比勒费尔德
第1装甲师费尔登第7装甲旅佐尔梅、第12装甲旅奥斯纳布吕克、第22装甲旅贝尔根雷内。
第3装甲师苏斯特第4装甲旅明斯特、第6装甲旅苏斯特、第19步兵旅阿尔切斯特英国国内。
第4装甲师赫尔福德第11装甲旅明登、第20装甲旅德特莫尔德、第33装甲旅帕德波恩北路之西德国防军
第1军明斯特威斯特法利亚
第1潘泽师汉诺威第1步兵旅希尔德斯海姆、第2潘泽旅不伦瑞克、第3潘泽旅尼恩堡朗根达姆。
第3潘泽师布克斯特胡德第7步兵旅汉堡菲施贝克、第8潘泽旅吕内堡、第9教导潘泽旅蒙斯特营地。
第6步兵师新明斯特第16步兵旅文托夫、第17步兵旅汉堡拉尔斯塔特、第18潘泽旅新明斯特。
第7潘泽师乌纳威斯特法利亚第19步兵旅阿伦、第20潘泽旅伊塞隆、第21潘泽旅奥古斯特多夫。
第11步兵师奥尔登堡第31步兵旅奥尔登堡、第32步兵旅施瓦内维德、第33潘泽旅策勒。
除了这些还有战斗力低下混饭吃的保安军北路西德国土防御部队。
第52家乡保卫旅林根埃姆斯、第53家乡保卫旅迪伦。
第62家乡包围旅架子、第63家乡保卫旅架子。
第72家乡保卫团、第82家乡保卫团、第73家乡保卫团、第83家乡保卫团、第93家乡保卫团。架子说白了就是所谓的民国保安团。
再来说说美国鬼子的主力坦克部队
美国主要是靠1作战,1性能很好,但是说实在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因为造价太昂贵了。
为什么昂贵因为双方是要打毁灭地球的战争,所以都配套了一整套特殊配件,别拿现在1说事
那t是打常规战争,人家是要打核大战的所以坦克外围要披上一层特殊装甲,另外呼吸系统也要更改,因为外面都是核辐射的尘土和病毒,一旦爆发核战争苏联会向西德发射300到500枚大单量大剂量的生化病毒导弹,毒气,等等异常恐怖的生化武器你不能要人家开坦克的自备氧气瓶吧
所以那么多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一辆当时的1坦克现在可以买5辆1了。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旦苏军与美军交火,北约拼的是质量,华约拼的是数量,美国人就有得乐了
美军第7集团军的右翼还有驻守捷克的苏军,这一带的苏军的4个师都在1985年全部换装了t72b,捷克的苏军此时装备有1200辆左右的t72b。
至于美军第7集团军,第5军和第7军下属的2个装甲师和2个步兵师以及在本土第1步兵师和第2装甲师下属被分出来的2个3旅,还有2个装甲骑兵团,这是整个西欧美军全部的装甲力量,美军此时装备的1坦克除了本土的第1步兵师3旅在西德和第2装甲师3旅在西德以及各训练部队也装备1之外,其余所有的1全部部署在西德,在欧洲的总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算上各种独立单位的话共为1500辆左右的1
就这点1,别说和t80打了,就是和t72打也是找死。
真要是开战,在苏27,逆火轰炸机和米24雌鹿直升机的配合下,大家就等着看t80怎么虐1吧因为这里的美军在开战之后不可能掌握战场主动权的,美军的所有优势将无非发挥出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1被t80当靶子虐,甚至从捷克来的苏军在100枚大单量飞毛腿导弹的支援下,单单靠t72都能完虐1。
至于苏军的部署,截止到1988年此时也正是东德苏军下属单位整师换装t80的时候,北部对付英国人和德国人的近卫第20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共装备了2533辆t64b,中央的突击第3集团军装备了659辆t64b和654辆t80b,南部对付美军的近卫第8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装备有2162辆t80b。
北约是采取防御战略而且由于政治限制,即便面临威胁也不能发动先制攻击,这不蒂等于是说一旦发生战争,北约必须被苏联白打第一个回合,诸位网友不妨想一下那些部署在西德的北约军队在苏联的第一波打击下还能剩下多少,说欧洲能在常规战争中抵御苏联的钢铁洪流根本就是自欺欺人,所以北约和苏联双方心理都很清楚,北约唯一的反制手段就是使用核武。
现在再来说说苏联的部分家底,
70年代末80年代初79年以后82年以前苏军在北约盟军中央集群前线的部署3个坦克集团军,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航空集团军,20个摩步、坦克师,37万人,7000辆坦克,2350辆b,300架直升机,900架固定翼作战飞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5个苏军师直接归中央集群管辖,不过并没有编成集团军记得到88年的数据显示存在一个军级单位。此外东德还有2个集团军810个师和苏军混搭部署,捷克斯洛伐克部队数量略多于东德国家人民军。北约方面对苏军远程打击方式、战役机动集群和特种兵渗透作战水平的估计还是比较高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北约方面在前进防御概念上的进化全面后退50年代初绊线防御50年代末60年代末主动防御19691982接续部队打击19831990
全面后退faback,或者说莱茵河防御方案就是说在苏军开始进攻之后北约集团不对两德边境进行据守以防止被苏军围歼,而是逐步后退,用核武器消耗苏军有生力量,等在西德西部、莱茵河以西的防线建立坚固支撑点后对使用核武器苏军重兵集团实施歼灭,然后再反击。这样的战略是北约在处于常规军力严重劣势的情况下制定的,由于会牺牲掉西德的大部分国土,所以当然会引起西德方面的不满。
绊线防御triire同样是一种逐步后退的有核梯次防御战略,不过北约决定只退缩到莱茵河西岸就停止后撤。绊线的意思是“核绊索”,即用核武器构成的杀伤链对两德地区的苏军前进集群的有生力量和部队运动集结点实施毁灭性打击。核武器要在这种防御态势中起到重大的、甚至说决定性的作用、美国陆军在60年代关于核武器的几乎所有奇思妙想都是基于这个战略实施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仍然是毁灭掉两德。不过直到1963年,北约高层才痛下决心防御两德边境线而非莱茵河。
从主动防御activedefense战略开始北约开始越发强调坚守第一阵地,换句话说就是要“武装保卫西德”。在这种纲领下,北约部队需要在得到信号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前沿地区的总体防御计划gd位置并坚决将苏军阻挡在边境线以西60千米以内。北约判定苏军不可能实施一次长期战争,所以只要守住了防线,战争就算赢了。
为此,北约部队的部署位置开始迅速前东移。法国人在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导致了驻德法军反而西移到斯特拉斯堡,而且法国人暧昧的态度让这个国家在战争面前的可靠性一下就打了个问号比如,法国人在战时会不会托词“贝当诺言”禁止部队出国参战,这就迅速拉大了西德南部边境线的北约部队防御宽度,客观上也造成了美国第7集团军和西德第2军的严重困难。尤其是西德第2军,在面临苏军驻德集群、中央集群和很可能跨过奥地利的南方集群以及三个东德、捷克、匈牙利乃至四个保加利亚卫星国部队的夹攻的时候显得非常无力。苏军针对这一手段也采用了组建战役机动集群og的手法,试图以空中机动的空降强击部队和地面的重装甲快速部队在打开一线突破口后投入,向北约的边境防御线后方渗透,以达到瓦解北约边境防御的计划。
返徳陆军refer也是从主动防御战略开始的同期1967年开始出现的,这种增援形式将在未来大大改变北约华约在两德的力量对比。
在美国采用空地一体战纲领的第二年即1983年,北约组织采用了接续部队打击fooonforceattack,fofa的战略纲领代替主动防御。
这套战略纲领同样要求北约部队快速反应在边境线阻滞苏军第一梯队,但对苏军的主要杀伤任务将留给有极大优势的战术空军在东德上空对苏军接续部队也就是第二梯队集团军纵深内向前沿机动中的部队的打击上。
我们都知道苏军采用的是分级动员梯次投入的形式。
北约认为,与其在两德边境和苏军死磕,不如将苏军干脆消灭在东德。随着远程投放集束兵器和智能反坦克武器的发展,这种战略对苏军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苏军手中能用于真正有效地对付北约战术空军的无非中程导弹。
而在中导条约f签订之后,华约就基本失去了对西方实施突击的能力了。也是在这个阶段,返徳陆军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军对西德的预计增援速度也越来越快,可以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向西德空运部队而这样的代价就是一个师要准备两套装备,一套在美国本土,一套在西德的预部署装备储存库oc中。美国表示钱什么不愁,一口气设置了5个第1骑兵师、第2装甲师、第1步兵师、第4步兵师、罗兰丝所在部队的番号第四步兵师。
这就是总统为什么说新兵没接受过实战,遇到苏联人会吓成软脚虾的道理了第5步兵师,一说还有第24步兵师,不过现在看来后者应该不是返德部队返德重装师,若干个各种旅、团不计。
资本家为了不被核武器炸死不断地加大军事投资,到80年代末美军储存在西德和低地国家的山洞中待取用的坦克就有超过4000辆。
不过后来这些装备也没有浪费,而是在91年的海湾战争中拉去打傻大木了。在1992年的统计中发现,德国境内的各个山洞内的装备剩余仅有30不到不过此时冷战也已经结束了。
可以发现北约的防御是越来越乐观的,到80年代的北约防御计划已经基本变成攻势防御了,甚至可以预言,假设冷战在80年代的状态下再继续十年,可能华约方面就需要转入战略防御了。
现在又说下南部美军部署美国7a海德堡
直属
第56炮兵旅达姆施塔特
第18工兵旅卡尔斯鲁厄
第4运输旅奥伯鲁泽尔
第59军械旅皮尔马塞斯
第22通信旅海德堡
第7医疗指挥部海德堡
第7陆军训练司令部格拉芬佛尔
一、美国5c法兰克福
t3d法兰克福
8d巴特克罗依茨纳赫
第11装甲骑兵团富尔达
第5军炮兵法兰克福
第3支援司令部法兰克福
二、美国7c斯图加特
t1d安斯巴赫
3d维尔茨堡
第2装甲骑兵团纽伦堡
第7军炮兵奥格斯堡
第2支援司令部内林根一旦战争爆发,101d、82d,第一时间空运至西德。
第1步兵师、第2装甲师的人员空运至西德。其装备事先留在西德存放。
第1步兵师的存放基地在哥皮根。
第2装甲师的存放基地在纽伦堡。
战争开始后三天之内,驻德之美军,由4个野战师增加到8个美军战斗力最强最忠心的友军比利时第1军。
平时,第16师驻西德内海姆许斯滕。战时,第1师由比利时境内驰援第16师。
比利时第16师
第17装甲旅济根
第4机械化步兵旅苏斯特。
比利时第1师
第1机械化步兵旅
第7机械化步兵旅
比军第16师编制
第17装甲旅第1坦克营、第2坦克营、第1步兵营、第2步兵营、第19自行火炮营、第2猎坦克营,及旅部连、装甲侦察连、装甲工兵连、修理连、卫生连等。
第4机械化步兵旅第4坦克营、第1步兵营、第5步兵营、第2自行火炮营、第9猎坦克营,及旅部连、装甲工兵连、修理连、卫生连等。不得小看比利时陆军,有作用滴。。分析完北路和南路之后,再来看看后路。
法国2c巴登巴登
t1d特里尔
t3d弗赖堡
t5d兰道
法国装甲师,每师约1万人,140辆坦克,战斗力与美军一个装甲旅相当。在2c的后面,法国境内的第二道防线
1c梅斯
t7d贝藏松
t10d马恩河畔沙龙
第14轻坦克师蒙彼利埃
第15步兵师利摩日
供给旅凡尔登
后方
3c黑尔
t2d凡尔赛
第8步兵师亚眠
第12轻坦克师索米尔
供给旅博韦
法国快速反应部队
第4空中机动师南锡
第6轻坦克师尼姆
第91海军陆战师圣马罗
第11空降师图卢茨
第27山地师格勒诺布尔再加一个供给旅。
即使有那么多的后招北约也是累的够呛美国想破脑袋还是没办法在欧洲有效压制苏军百万钢铁洪流的。
因为苏联实在是太强大了,美国离得又太远,那些所谓的盟友们又经常勾心斗角,一旦打起来苏军可以一鼓作气打到法国,可能止步于英吉利海峡。。当年北约相对华约的空军优势只是相对的,真要打起来,还得扣除美国本土、亚洲等部署的部分,而华约全部集中在欧洲,如果北约不能坚持到美国大规模援助,空中优势是不存在的。
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鉴于整个70年代80年代中期,华约的地面部队无论是坦克、火炮、步战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全面超越北约的,北约不动用核武器就想顶住华约装甲部队的突击很难
苏军每个步兵团都有一个坦克营,师属侦察营还会配备6辆坦克,最精锐的步兵师还多出一个师属坦克营,苏军总共就100多个师,居然能配备6万辆坦克当然了,不少储存的,实际服役的只有3万,否则t647280所占比例也不会那么大,每个师的坦克数量恐怖到可想而知。
除了常规武装力量,苏联的核武器也很另类和恐怖,在东德苏联人搞了一些秘密的核航弹仓库东德人经常都不知情,一旦开战就需要用米格21载着核弹去炸西德甚至意大利的目标,多架次同时攻击,而且经常是目标距离大于米格21的作战半径,如果跳伞了,也基本没有活路。
当官的只要算算,派3架还是4架去同一个地方扔核武,成功扔出去的概率是,比如说80就可以了,然后他们几个人回不回来根本就是看运气,油给多少,根本不是事儿,不过对于单独的飞行员来说这个比较可怕,他们互相并不知道任务重叠,就有几种情况
1没有投弹被击落,等一会儿被友机的核武炸死
2投弹被击落,被自己投的核武炸死
3投弹返航,离开任务区之前被自己投的核武炸死
4不论早晚,在任务区被友机投的核武炸死
5其他各种死法
至于美国陆军,前线的部队能顶半个小时就已经很神奇了,恐怕开打的时候他们根本啥通知都收不到,也不会有任何命令,唯一的目标就是拖延。
罗兰丝前世母国的开国皇帝老k,思考了一个小时还是不敢用老这个称号在很早的时候就能看出美苏到底谁是赢家了,
真打起来,美军计划能执行到什么层面荷兰、比利时他们保证跑得贼快,英国人立马拿出b计划敦刻尔克20版。
法国人的特使出现在莫斯科。西德无法想象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了几百个大蘑菇。
至于美国人,战术核反击是他们唯一的计划,反正不是扔在自己的土地上。至于全面核战,那终究是个胆小鬼的游戏。总的来看,美国制定的防御计划就是一个大流氓领导的一群乌合之众。
苏联,其实根本不想冷战,就别提打第一枪了。他的人力资源悲剧决定的。
冷战,回头看,其实就是一场戏而已。结局,也是戏剧。
老毛在赫秃时代就看清楚了,他对苏东集团是失望加嘲笑。不谈这个世界插满红旗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就冷战本身而言,早打、大打、打核战是东方阵营唯一可行的大战略。苏联人的冷战战略有么这里又扯远了,现在我们重新回到主角罗兰丝身上未完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