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工部摸鱼郎 > 第72章 丐版国债出台
    “王公公,这是我刚造出来拉东西的马车,车轮车轴用的铁料没有用军工厂的铁料。”王吒察觉到王承恩心疼的表情。

    王承恩尴尬一笑“拉东西的马车,好长的车,确实能装货。”

    四轮马车未装车厢,目前是板车模样,宽七尺,长足有十八尺,确实比一般两轮单马的马车长一倍多。

    王承恩是见过世面的,皇家仪仗的车更大更长,没有过多惊讶,他只是疑惑为啥要用百炼钢去做轮子。

    “王公公,是军工厂有什么事么”

    王吒没在四轮马车话题上多说,直接问王承恩所来何事。

    “铁敢,圣上同意你的法子,但内阁反对借钱,咱家也说不清楚,只好请你出马去一趟跟内阁诸位相公说一说。”

    卧槽我现在直接参与议论政事了王吒有些懵,他一个工匠,被拉到内阁去见国家行政最高官员们,好魔幻

    “不合适吧,王公公”

    “无妨,圣上同意了。”

    没招,只好走一趟内阁。

    王吒是借口测试装钢轮的野战炮,有王承恩在,只好驾驶四轮马车回军工厂。

    一路上,王承恩留心观察四轮马车,因为他坚信只要是工部摸鱼郎出手,必是精品。

    当他注意到王吒和马夫在车上并不怎么颠簸,心中疑问越发浓郁,回头一定要好好问问王吒。

    王吒需要洗漱与更换新衣,且军工厂基本顺路,众人先回军工厂。

    刚换完衣服出来,便听到一声怒骂。

    “铁敢,你这欺世盗名之辈”

    突然,两个书生挡住他们的去路,大骂之人正是刘俊彦,喝得醉醺醺的。

    “盗个毛线的名,我一个工匠,有什么名”

    王吒怒了,刘俊彦为首的七君子,上元节过后很失意,成天喝酒。

    一群书生本来雄心勃勃,有心在军工厂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岂料被崇祯一通臭骂,还下令不准他们再造火绳枪。

    对这批热血书生来说,打击太大,终日卖醉,还时不时去国子监大吐苦水,抨击天师。

    咦刘俊彦愣了一下,逻辑没毛病,他铁敢既非官员,也非文豪,盗什么名

    不过,喝高的他思维转不起来,只有忧愤高声朗诵起来。

    “怎奈浮云能蔽日,燕山不见使人愁”

    诗句是他前几日所作,暗指皇帝被天师迷惑,看不清真相,此诗一出,在帝都文人圈广为传颂。

    “铁敢,你可知天下悠悠,众人之口难堵你猖狂不了几天。”

    “有病我猖不猖狂,关你屁事。”

    王吒恼火,一群傻批,在这儿卖什么醉,我挡你们路了么你们在军工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反对过么还迁怒于我,我锤不死你

    王承恩听闻刘俊彦闹事,赶紧跑来拉住欲锤刘俊彦的王吒。

    大声喝骂道“大胆怎能如此不敬你们的师傅,给我轰走。”

    刘俊彦两人顿时酒醒大半,仓惶逃去。

    “王公公,我可没有这样的徒弟,他们从未拜过我这个师傅。”王吒一边走一边跟王承恩直言。

    王承恩脸露羞愧,这事他知道,可这帮书生他不方便管,都是军工厂或者工部的关系送过来的。

    而且,七君子没有上书朝廷之时,蛮勤奋的,用卷枪管锻打的方法,组织造火枪,也算是为朝廷尽力。

    “铁敢,你放心,我明日过来约谈他们,严加管束。”

    王吒心中郁闷,一帮年轻书生,太容易被人蛊惑。

    也不看看跟着他们一起造火绳枪的两个泰西人,天天去拜访王吒,人家技术比你们强多了,为啥还要去找王吒。

    真是怎奈脑袋已进水,燕山不见只会愁

    文渊阁,戌正。

    “老夫还是那句话,九五之尊岂能借钱,这不是胡闹么”礼部尚书王应熊觉得借钱一事无须再议。

    “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终归不是办法。”户部尚书及暂代内阁首辅陈演忧心忡忡

    王吒安静站在一旁,腹诽这就是大明的顶层智慧么

    大臣们不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知道形而上空对空的讲大道理。

    “铁敢,听闻借钱是你的主意,你来说说看。”

    刚入阁的范景文发话,之前听到王吒献策,他心中如打翻调味瓶,什么滋味都在翻涌。

    他算是跟王吒剑拔弩张,已经到厌恶的地步,无奈皇帝看重少年工匠,且少年郎真有几把刷子,这点你不佩服不行。

    崇祯带着复杂心情看着王吒,第二次见面,他还是不喜少年工匠。

    即便王承恩一进来就报喜,说什么野战炮加装钢轮,灵活自如,如虎添翼,非常利于移动和部署。

    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了,能弄到银子就行,什么原理什么妙处他不想去关心,试一下不就知道了么

    王吒努力平复自己,开玩笑,他现在等同于跟一帮副国级大佬开会,说不紧张,那是瞎扯。

    “各位大人,草民不过随口一提罢了,谈不上什么锦囊妙计。”

    “哼”礼部尚书王应熊一点面子不给,直接冷哼

    我去用气场压我么

    王吒小宇宙在爆发,他清清喉咙,说道“各位大人,还有什么办法筹集银子么没有的话,试一试有什么关系,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效果如何”

    “黄口小儿,信口雌黄,皇家颜面,朝廷威严,岂能随意为之”吏部侍郎李建泰大声喝道,他觉得铁敢太过儿戏。

    王吒火起,玛德,大帽子压人算逑你们爱咋整就咋整,小爷不说了。

    于是,王吒安静立于一旁。

    崇祯沉默半晌,终于发话道“各位卿家有什么法子,没有的话,朕想试一试。”

    “陛下”王应熊痛心疾首。

    崇祯一摆手,压了下去。

    他穿补丁衣服,每天吃三菜一汤,拼命节俭皇家用度,为啥

    要守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为此,丢一些面子又如何。

    “陛下,借钱一事须三思。试想,百姓听闻朝廷要借钱,会如何想只怕引起百姓惊恐,易生民变。”右副都御史方岳贡说出顾虑。

    王吒心里赞同,此言不虚,民众头一次听闻朝廷要借钱,不心慌是不可能的。

    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多面性,借钱引起惊慌是不假,可你不借钱,现在的百姓不惊慌么

    陕西那边都称王了

    横竖都是要惊慌的,手上有些银子至少比手上没有银子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大明朝已经没有多少筹码,别老埋怨以前留下烂摊子,更别想要啥面子,担心这儿担心那儿,搏一搏是唯一的出路

    “陛下,各位大人现在摆在眼前的是,要筹集银子,没银子啥事情也办不了。官员富商手上有银子,捐款的方式已经试过,不妨试一试借钱。

    借钱一词是不太好听,可以用国债的说法。”

    刑部尚书张忻是捐输派,他凛然说道“官员并无多少金银,上次捐输后恐难再捐出银两,理应发动商人捐输。至于朝廷借钱,古往今来,未曾闻也”

    “国债”崇祯皱眉,头一次听说,他看向王吒。

    王吒心里越来越清晰,若是崇祯没有借钱的想法,他早就被这帮大臣轰走了,怎么可能有继续发言的机会。

    既然皇帝有想法,就多说一些“陛下,国债就是朝廷借钱,借钱一词有些不雅,国债好得多。

    朝廷可以广而告之,说近几年来天灾不断,朝廷为救灾,国库支出过多,因而发行国债,三年以后,或者五年之后,风调雨顺后,朝廷本息一块儿付清。”

    崇祯与大臣们皆是一怔,王吒此人言辞有度,未来可期。

    因为甭管说得有没有道理,一个少年能把他的道理说了出来,说得还很清晰,这就不简单。

    “借钱与国债有何区别逞口舌之利,小道也。”吏部侍郎李建泰言辞依然很激烈。

    “非也,国债有可取之处,近些年确实天灾不断,以此为由,说得过去。”礼部侍郎丘瑜刚入内阁,心想皇帝既有借钱的想法,那便附和皇帝之意。

    代内阁首辅陈演其实已乞骸骨,在一天位置怎么也要尽一份责任,他问道“以国债借钱,利息几何为妥三年后终归要还本息,朝廷一直背着负担,如果还不了,怎么办,利滚利滚下去么”

    “大人,利息定多少合适,草民不清楚。国债目前是权宜之计,但若是平定匪患,风调雨顺,税收必然会增加,再以良策促进收入,何愁没有银子还本息

    最不济三年后又发行一次国债,这三年不过是还利息而已,难道六年后,九年后国家依然不能好转么”

    哗文渊阁内,崇祯与大臣内心大受震动,这是一个少年人么

    说的道理非常实在,不夸张哗众取宠,也不迂腐,三年后接着继续发国债的小招数很老辣。

    你要是反对的话,那就是说国家没救了,六年后九年后都无法改变国库空虚的局面。

    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耳光么说明自己没能力在六年后如此宽松的时间内把税收搞起来

    范景文尤其失落,王吒是一个奇才,少有的俊杰,可惜没有被自己收服,反而为王承恩所用

    王吒看到效果不错,继续普及国债“各位大人,国债还有一个好处,朝廷发行的国债可以做成类似银票一样的凭证,让国债流通,着急用钱的人,可以在指定的地方挂牌售卖未到期的国债。”

    崇祯有些想不明白,问道“流通未到期的国债会有谁买”

    “陛下,只要保证国债到期能偿还,以后肯定会有人买卖国债。”

    礼部尚书王应熊同样没太听懂,质疑道“没好处,谁会接手别人的国债真是想当然。”

    “大人,总有着急用钱的人,他会让利卖出国债。”

    原来国债还能这样玩文渊阁内一片沉寂,掉针可闻。

    良久,陈演沉声说道“可一试,望诸公倾力配合老夫”

    陈演很悲观,他已经弄明白国债的操作手法,历史上不是没有类似的操作。

    所以他特意提了一句,希望各位大臣能配合,说服你们的手下,官员有钱,谁不清楚

    官员们只要肯拿出一些自家的银子,怎么可能会缺银子

    二月五日,国债仓促上马,效果平平。

    王吒感叹,拿张纸登记买家信息后盖一个户部公章,一式两份,这国债也太粗糙了,不担心仿造么这种模式一百两银子以下的国债基本没法卖。

    而且只能在户部一个售卖点买,渠道太少,怎么扩大销量

    算了,朝廷实在是捉襟见肘,急不可待,能卖一点是一点。

    王吒是提出者,不好意思不买,他花银票买了一万两银子国债,林度买了五千两国债,毕竟东胜神州如今名满帝都,谁都知道林度挣了大钱。

    截至今日,王吒使尽浑身解数,银票还剩三万九千多两。

    大头是近期以十五换一收黄金,约换出去二十万两银票,山西富商王登库与范正堂是主要兑换人,山西富商家里好似有金矿。

    现银兑换成功差不多二十九万两,疯狂剁手买“末日物资”花了近八万两银子,实在花不出去,猪牛羊都买了不少,全做成腊肉和肉干。

    名望楼,帝都数一数二的餐馆,新年以来,这儿快变成王吒的食堂。

    他在这里招待过“近卫军”护卫,招待过原军器局的摸鱼八人组,招待过老孟带队的寻龙门好汉,招待过方以智、老宋、小鹌鹑他们

    午时已过,走上二楼包间,今日有富商请他吃饭。

    上元节过后,富商排队请他吃饭,可王吒一直忙着研发四轮马车,没时间赴约,直到最近三天他才开始频繁会客。

    吃完中午这顿,下午还有一餐,是淮盐钱家。

    富商很神秘,自称姓李,名康。

    他说自己来自山西大同,做皮毛生意,但山西口音不明显,与其他山西富商没啥交往,在神豪会的内部聚餐中,王登库等山西人似乎不认识他。

    与其结识,是神豪会在潘家园办的第二场扑买会。

    李康出手阔绰,是扑买会成交金额最大的会员,在第二场扑买会后成为会员,上元节的前一天,第三场扑买会李康再次参加,两次扑买会他共花了十六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