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朱元璋传奇之元末风云 > 第20章 天子一怒神怪惊
    朱元璋话音刚落,忽又听得白马一声长嘶,再度焦躁不安,此时冯国用也率众亲卫追到此地。

    还未来得及与朱元璋说上话,那边山崖处,一颗巨大的蛇头伸了出来。

    众人纷纷拔刀出鞘,护在朱元璋身前。朱元璋浑然不惧,笑道“众将士让开,本帅新得神枪一柄,正好来会会这孽畜”

    说罢,持枪上前两步,耍了个枪花,一招丹凤朝阳,枪尖直指那黑蟒。

    那黑蟒两只大眼睛紧紧的盯着朱元璋,看了片刻,蛇头便缩入悬崖之下。众人赶紧追到悬崖边往下观望,早已不见了黑蟒的身影。

    朱元璋今日收了一匹宝驹,又得了一柄神兵,心情大好,率众人早早回了滁阳城。

    当天深夜,朱元璋在睡梦中梦到一黑衣老者,拦住他的去路,朱元璋甚怒道“你是谁,拦我路做甚”

    那黑衣老者一双怨毒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回道“那白天你为何拦我的路”

    朱元璋笑道“我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我也未曾见过阁下,何来拦路一说。”

    话音刚落,朱元璋再细细看了看那老者眼神,心中大惊,“你是那黑蟒”

    那老者怒道“正是,你今日拦我大道,我也定要让你不得好过”

    朱元璋虽未完全明了,但多少懂了个大概,随即哈哈一笑,“昔日汉太祖高皇帝斩白蛇而起,纵横天下,创大汉四百年不朽功业。我朱某人虽不敢自比高皇帝,却也不介意效仿一二,斩黑蛇而定乾坤”

    黑袍老者沉默了半晌,“罢了,你有气运加身,老夫确实奈你不何,但老夫若能证道,定会去会会你的后人。”说罢化作一阵黑烟,消散不见。

    朱元璋久战沙场,这神鬼妖怪之事也不以为意,并未放在心上,此梦自然也没当回事,第二天便拋诸脑后。

    说起这条黑蟒,就要从那把神兵说起。

    那把神兵乃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随身兵刃,名唤錾金虎头枪,与当时岳飞的沥泉枪并称于世。

    当年岳飞率岳家军北伐,韩世忠虽年过五旬,但老当益壮,在淮西一带大战金军,响应岳元帅。怎奈奸臣当道,投敌卖国,岳元帅被秦桧暗害于风波亭。

    韩世忠数次为岳飞鸣冤,结果不仅平反不成,自己还被夺了兵权。

    韩世忠知道从此以后,自己此生将无法再上沙场,为国征战,便上这琅琊山,把随身的神兵埋于此山。

    韩世忠因当年高宗南归的从龙之功,这錾金虎头枪上就沾了不少龙气。

    而这条黑蟒当年还是条小蛇,因在神枪附近吸食龙气,竟生出灵识,进而有了化蛟成龙的根骨。

    这琅琊山又是灵天福地,这黑蟒在山中修行已两百余载,若再有机遇,便可化蛟。

    朱元璋新得的那飞跃峰也不是凡马,乃是一匹万里挑一的龙驹。那日那龙驹飞跃峰正是被那神枪的龙气吸引而来,也想吸食点龙气,指望有朝一日能化龙飞升。

    不想刚上山,龙驹就被这黑蟒盯上了,若不是朱元璋横插一脚,这黑蟒若是能吞食这白龙驹,必能化蛟,甚至还有可能借此走江入海,成龙证道。

    这一桩天大的机缘被朱元璋破坏,它自然是心生怨恨,恨不得生吞了朱元璋。怎奈朱元璋身负天命,有天下气运加身,那黑蟒自也奈何不了他。

    不过这黑蟒心胸狭隘,当日之事那是耿耿于怀,睚眦必报。

    第二年,趁着朱元璋南渡长江直取天平之际,它便去找马秀英的晦气。马秀英当时身怀六甲,腹中正是朱元璋的长子懿文太子朱标。

    朱标本是真龙天子之命,凭这天子之气虽然退走了黑蟒,但龙气有损,致使朱标英年早逝,未能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后来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应天,这黑蟒也已化蛟,整日在长江中吞食应天的龙气,使得应天龙气不足,大明帝都北迁。

    这黑蛟又凭应天的龙气走江入海,成龙证道,证道之时,也不忘许下宏愿报复朱家子孙。

    大明十六帝,除了身负天下气运的朱元璋,杀伐之气已至万法不侵的朱棣,整日幽居深宫受道君庇佑的朱厚熜以外,其他十三帝皆是年不过花甲,大多于壮年暴毙,皆因此黑蟒证道时的宏愿。

    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按下不细表。

    这滁阳城,红巾义军与元军对峙了月余,不觉已过年关。

    不想刚过春节,正月初二,元军便已退走。众人甚是疑惑,遣探马四处打探。探得真相,原来就在昨天,正月初一,张士诚在高邮称帝,国号大周,定年号为天祐。

    这围滁阳的大军便往南高邮而去,准备围剿张士诚。元军撤去,滁阳城一切又走上了正轨。

    一晃又是半年,滁阳今年大旱,眼看着庄稼缺水,粮食就要歉收。整个滁阳,人心惶惶。

    朱元璋巡视滁阳各处,见到处大旱,田中无水,心中也甚是焦虑,整日闷闷不乐。

    一日府中一文士明唤杨元杲,见朱元璋终日面有忧色,便上前问道“大帅何事终日忧心如此”

    朱元璋叹道“滁阳大旱,若再不下雨,怕是今年这滁阳百姓以及城中红巾义士,都要闹饥荒,怎能不忧心。”

    杨元杲回道“属下是自小生长在滁阳,自幼听闻在滁阳西南十数里,有一山,名唤丰山,此山之阳谷有一潭,名唤柏子潭,潭边有一龙祠,凡是遭到水旱,在龙祠祈祷,必有所应,祈祷之后,若鱼跃而出,或乌鳖鳄浮水,皆是下雨之兆。”

    朱元璋听得此语,第二日沐浴斋戒后便策马往丰山而去。

    到得柏子潭边的龙王庙,便诚心祈祷,愿天降甘霖,以解滁阳之大旱。

    祈祷完毕,走到潭边,往柏子潭里一看,是既不见鱼,也不见龟鳄,心中颇有不忿。

    站了片刻,便挽弓搭箭,喝道“滁阳大旱,我为百姓黎民求雨,你这龙王也收了百姓的香火,怎能不体恤百姓我陷你三天,若是三天内不下雨,那就休怪我不义,我定拆了你这龙王庙”说罢,刷刷刷射出三箭,策马回了滁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