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朱元璋传奇之元末风云 > 第42章 多路东进略浙东
    双方在婺源城外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从早上一直杀到傍晚。

    铁木儿不花见久不能退敌,天又渐暮,只得鸣金收兵,回城拒守。

    翌日,义军分三路攻城,孙茂先攻北门,王弼、孙虎攻南门,汪同攻东门。

    三军并进,斩杀元军三千余人,遂拔其城。斩铁木儿不花,俘获士卒三千人。

    又命万户朱国宝攻高河垒,一日破之。

    朱文忠,胡大海率军由徽州出昱岭关,攻打建德,长枪元帅余子贞率兵出城三十里来迎战。

    余子贞不敌,引军溃逃。胡大海率军追击,直追至淳安。

    遂安守将竟军五千来援淳安,胡大海率军迎敌,败之。

    翌日,挥师建德。建德守将弃城而逃,建德父老开城门投降。

    数日后,元江浙行省左丞杨完者率军数万来攻建德。

    邓愈率众出城迎敌,两军对垒,邓愈阵斩元先锋大将李副枢,元军溃败,收降卒数万。

    论功行赏,升邓愈为同佥行枢密院事,胡大海为行枢密院判官。

    四月,陈友谅遣双刀赵普胜率军攻池州,时池州兵寡,池州守将赵忠不敌,为赵普胜所擒。

    元江浙左丞杨完者又率水军攻徽州,胡大海率军迎敌。

    五月,刘福通破汴梁,由亳州迎小明王韩林儿定都汴梁。兵分四路,破山东,寇秦晋,略幽蓟,中原大乱。

    元廷集重兵与刘福通四路大军大战,秦淮以南,元廷无暇南顾。

    徐寿辉占湖广,江西,明玉珍占西南,张士诚占江东数州,方国珍占东南福建。

    朱元璋西与徐寿辉,东与张士诚,多有攻伐,胜多败少。

    西进江西,朱元璋亲率大军十万克婺源。东下浙东,徐达克宜兴,扼太湖口。兵日盛,地日广。

    第二年春,方国珍遣使奉书,献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金织文绮百端。

    先是蔡元刚至庆元,方国珍与其下谋曰“方今元运将终,豪杰并起,惟江左号令严明,所向莫敌。今又东下婺州,恐不能与抗。况与我为敌者,西有张士诚,南有陈友定,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其变。”

    众以为然,至是遣使奉书,献金币,愿合兵共灭张士诚。

    书略曰“国珍生长海滨,鱼盐负贩,无闻于时。向者因怨构诬,逃死无所,遂窜海岛为众所推,连有三郡。非敢称乱,迫于自救而已。惟明公倡义濠梁,东渡江左,据有形胜以制四方,奋扬威武以安百姓。国珍向风慕义,欲归命之日久矣。道路壅遏不能自通,今闻亲下婺城,抚安浙左,威德所被,人心景从。不弃犷愚,猥加诲谕,开其昏蒙,俾见天日。此国珍所素愿也,谨遣使奉书上陈,恳款或有指挥,愿效奔走,首言为定。”

    朱元璋得其书,觉得方国珍此人虽狡诈不足信,但既已言归附,便收其金帛,遣使回之。

    随即令多路齐出,猛攻张士诚。

    王遇成、孙茂先攻临安,耿再成取处州,胡大海取诸暨,邵荣攻湖州等。

    张士诚亦命将士复寇江阴,建德等地。

    方国珍为表诚意,以温州,台州,庆元三城献与朱元璋,并愿以次子方关为质。

    朱元璋收其三城,言古者虑人不从则为盟誓,盟誓变而为交质子。此衰世之事,岂可蹈之。凡人之盟誓交质者,皆由未能相信故也。今既诚心来归,便当推诚相与,当如青天白日,何自怀疑,而以质子为哉。

    便厚赐其次子方关,遣回东南。

    正当朱元璋联手方国珍与张士诚在江浙一带打得热火朝天之际,陈友谅派双刀赵普胜派兵攻太平。

    朱元璋西线告急,遣徐达率师西进,攻打池州。

    时池州主将赵普胜攻太平不下,遣其副将守池州,为徐达所败,复夺池州。

    朱元璋大喜,封徐达为镇国上将军。

    时赵普胜水军势大,俞通海数与之战不克,众将皆患之。

    朱元璋言这赵普胜有勇无谋,陈友谅此人胁徐寿辉以令诸将,疑心颇重,可以用反间计除之。

    赵普胜有一谋士,名唤邹林,精通奇门数术,常有奇谋,赵普胜甚是倚重。

    朱元璋派赵普胜的旧部张德胜去往安庆招安赵普胜,张德胜亦与邹林有旧。

    到得安庆,赵普胜知张德胜来意,虽甚是不悦,但依旧以礼待之,道“你我曾是兄弟,在巢湖共抗左君弼,看在你我曾一起出生去死的份上,本帅自不会为难你。当年本帅没有随他去和阳,此时要我去投朱元璋,此事休提”

    但念在往日的交情,赵普胜还是盛情款待了张德胜,当晚赵普胜特意去拜会了邹林,赵普胜自是看在眼里。

    临走之时,赵德胜特意留了一封朱元璋的亲笔信与邹林。信中朱元璋许以重利,招降邹林。

    好巧不巧,这一切都看在了赵普胜的眼里。

    邹林自知此信已被赵普胜知晓,赵普胜军中不宜久留,怕招来杀身之祸,便连夜奔往池州,投了朱元璋。

    邹林来投,俞通海,廖永安,张德胜等以前巢湖水军的将领大摆筵席,欢迎这位以前水军的兄弟。

    席间邹林道“兄弟我寸功未立,受吴国公如此器重,受之实有愧。”

    俞通海道“邹林兄弟,学究天人,奇门五行,八卦星象无一不精,我主公向来求贤若渴,日后邹林兄弟定能飞黄腾达。”

    几人一番寒暄客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皆是有些许醉意。

    宴毕,俞通海独留邹林一人,悄声道“邹林兄弟,我俞某人有一事相求,若兄弟能帮我这个忙,定是感激不尽,日后也必有重谢”

    邹林此时已是略有醉意,听得俞通海如此说,拍着胸脯道“兄弟待我如此,只要我邹林能办到的,俞兄弟只管开口,绝不含糊”

    俞通海哈哈大笑,“就知道没有看错邹兄”说罢又是敬了他一杯。

    随后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是黄橙橙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