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想去拉郜氏,但手里抱着孩子,行动不便,没有拉住。又怕这孩子的哭声惊动了城门口的守军,不敢追出去。
城门口的守军见一个妇人只身冲过来,倒也没当回事,只是高声喝问道“什么人,干嘛的”
郜氏只是不答,依旧往前跑去,守城军士上前想要阻拦,只因看着是一个妇人,有点掉以轻心,不想竟被她跑出了城门。
太平城门外便是滚滚长江,军士还欲上前追赶,不想郜氏直接一头就扎进了长江之中。长江刚涨水,水势极大,也没人敢跳下去救,不一会,郜氏的身影便消逝在了滚滚长江之中。
远处的小孙看着这一幕,赶紧抱着小花炜泣不成声地跑来了,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往下流淌。
见家已破,人已亡,小孙只得孤身一人带着小花炜,想逃回应天。
怎奈兵荒马乱之中,这二人还是被汉军所擒,好在汉军不知道花炜的身份,只是当普通人给抓了,被带到了九江。
小孙在九江找了个渔家,将自己的珠宝首饰全部给他们,求他们收养小花炜。那渔家也是善良之人,不想小娃娃再受苦,便将他收养在家中。
后来陈友谅战败,小孙从汉军中逃出,便再欲带着小花炜回应天。
不想在渡口再遇陈友谅的溃军,当时溃军只顾着逃跑,渡口的船不够,就将他们二人推入水中,夺船而走。
本以为必死无疑,不想天无绝人之路,上游漂下来一根浮木,小孙死死抱着这根浮木,漂到了江心的一个小洲上。
四下无人,当时恰逢采莲时节,小孙全靠采食莲子,扛了七天。
恰巧此时有一渔民经过,将二人救起。此时朱元璋刚好在九江,那渔民便带着小孙去找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得这是花云的儿子,先是大惊,后是大喜,亲自抱在怀里说花炜真乃将种,重赏小孙及渔夫。
这都是后话,此处不细表。
陈友谅得了太平,又射杀了朱元璋麾下大将,志得意满,召手下众人议事。
陈友谅高坐主坐,张定边立于身侧,其他武将谋士分列两边。陈友谅开口道“圣上昏聩,本王想取而代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座下武将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谋臣也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陈友谅头号谋士张必先开口道“圣上虽昏聩,但自赵普胜伏诛,大军皆在汉王之手,实权在握。且此时天下未定,元廷尚有雄兵百万,北有刘福通,南有明玉珍,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之流,皆佣兵自立。此时取圣上而代之,与人不忠不义之口实,属下以为,实乃不智,望汉王三思。”
陈友谅摇了摇头,“本王虽读书不多,但也听过名不正,则言不顺。此番大破太平,顺流而下,健康唾手可得。等灭了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之流,都不过是土鸡瓦狗,江南一统指日可待。若还是以他徐寿辉为尊,日后恐生变,夜长梦多。江南一统后再杀他,怕是闲言碎语更多。”
陈友谅随即转头问张定边道“定边兄弟,你怎么看”
张定边依旧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末将只会杀人,其他一概不管。”
陈友谅哈哈大笑,“本王已经想清楚了,诸位若是有想走的,本王绝不强留。”
话刚说完,众人皆跪伏于地,高呼万岁,陈友谅长身而起,率众往采石而去。
此时徐寿辉正在采石,自从所部将领被陈友谅屠戮殆尽后,日日苦思脱身之策,想重返汉阳。
忽听得有人来报,“汉王已至采石,邀陛下有要事启奏,请陛下移驾。”
徐寿辉微有怒意,“有事启奏,让汉王来此便是,不知要朕去哪里”
这通报的军士正左右为难,忽听得门外陈友谅的声音响起,“臣陈友谅有事启奏,还望陛下出门一叙。”
徐寿辉长身而起,走到门外,此时陈友谅身后众人皆拜伏于地,高呼万岁。唯独陈友谅依旧站立如故,并不行君臣跪拜之礼。
徐寿辉心中是大怒,但面色如常,开口道“汉王有何要事启奏”
陈友谅冷冷一笑,“找陛下拿样东西。”
徐寿辉一脸苦笑,“朕现在身无长物,还有汉王看得上的东西”
陈友谅依旧一脸笑意,“有的。”说罢拍了拍手,徐寿辉正在疑惑。
哪知陈友谅身后一名武将突然暴起,手持铜槌向徐寿辉砸来,徐寿辉躲避不及,直接被这一锤锤得脑浆迸裂,当场一命呜呼。
突然天上一道霹雳闪过,随后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众人多有惴惴之意,陈友谅却面不改色。
张定边在其身后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皆一同高呼万岁。
此时暴雨骤至,江风怒号,雷鸣电闪,乌云压顶。陈友谅令人收拾了杀人现场,于采石五通庙称帝,定国号为汉,年号为大义。
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文武群臣皆上前行礼,无奈这庙太小,虽将庙内神像都扔了出去,但还是装不下所有人,不少大臣都只能站在五通庙外面淋雨。
奈何天公也不作美,狂风暴雨整日未歇,一整天的登基大典弄下来,文武百官都被淋了个七荤八素。
翌日,陈友谅便遣使往张士诚处,邀张士诚一道,东西夹击朱元璋。
在应天的朱元璋在收到花云的求援时便召集人马,准备亲赴太平,以解太平之危。
怎奈太平城三天便被破,城破之时,应天城的援兵还尚未出发。
得知太平城破,花云,朱文逊身死,朱元璋大怒,本欲亲率大军直奔太平城。
大军即将开拔之际,忽收到谍子来报,陈友谅欲邀张士诚一道,东西夹击应天。
时陈友谅势大,张士诚虽兵将略逊,但若是东西夹击,朱元璋腹背受敌,定难以久持,只得召众将士,谋臣一道商议。
应天,吴国公府,朱元璋问众人道“刚收到的谍报,陈友谅欲邀张士诚一起来犯,不知诸位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