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见过太子,”顾幸朝太子行了一礼。
“嗯,”此时太子顾商腰杆挺着笔直,一手握着书本,抬眼看了一眼顾幸。
板着脸“七弟今日有些迟了,还好父皇未至,不然定会不喜”
“太子教诲的是,”顾幸又是一礼,面色微笑。
太子顾商对此也没再说什么,继续看着手中的书本。
看着太子顾商一板一眼像模像样的做派,顾幸面色平静,心中却感觉好笑。
此人为人不怎么样,倒是演得一手好戏。
太子顾商身为皇后所出,又是建武帝长子,自幼便受万千宠爱于一身。
故而养成了恃宠而骄的性格,明面上温儒尔雅
私下里脾气却极为暴躁,或者说生性易怒,尤其听不得别人劝谏
记忆中太子顾商曾三次被废黜储君之位,又被建武帝念其皇后之情,加上崔氏一族乃大周大族,势力极大,事后重新立为太子。
后,建武二十三年,建武帝携百官出长安,东行三百里于青阳谷避暑。
下旨让太子顾商监国,结果这货受人挑拨,竟起兵造反,亲带三千带甲之士围了青阳谷。
想要威逼建武帝写下旨意退位让贤
此事气的建武帝直接吐血,不过倒也不是气太子顾商造反起兵围困自己一事。
而是气急太子顾商造反都造不好,整个造反流程漏洞百出。
被建武帝三日不到,就平了反。
不过哪怕这样,太子顾商也没有被建武帝下令斩杀
只是剥脱储君之位,降籍为民,流放三千里
后来,流放途中被刺杀身亡
建武帝得知此事之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此事,斩杀了不少士族官员。
“顾幸见过三哥,四哥,六哥”
朝太子行了一礼之后,顾幸又对另外三人行了一礼
三人同时起身,回了一礼“见过七弟”
至于二皇子以及五皇子为何不在
二皇子顾殷幼年夭折
五皇子顾仪则是建武帝酒后与宫女所出,建武帝对此一向不喜。
十七岁冠礼之后,便封了仪王,给了一县封地,此生无诏不得入京。
“陛下到,”没一会一声唱喝响起
殿中众人急忙直起身来,顾幸眼角瞟了一眼太子顾商,此人更是抬头挺胸腰杆笔直,如同一把银枪一般。
加上那有几分英俊的面庞,以及一身威武的储君服饰,别说若是不知其本性之人,还真会被他给迷惑到。
当然此刻其他人无论大臣之子还是皇子,也皆是如此,来人毕竟是当朝皇帝,自然想在其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唯有一人,今世顾幸对那个位子没啥念想了,此生只要不犯贱造反,大小也是一个王爷,吃喝永远不愁。
自然不必如同他人一般,如同银枪那般站在那里,等待老爷子前来检阅。
于是身形自然,双手垂落,整个人站在那全然放松。
“儿臣,臣等参见父皇陛下”
建武帝现如今年纪约莫四十左右,正当壮志之年,迈着龙行虎步的步伐就走了进来。
目光扫视全场,最终停留在了顾幸身上
总感觉今日老七那里不一样,但又说不上来
视线很快划过,老爷子看着众人笑道“此乃学堂,不必顾忌俗礼,坐”
同时自己也走到了平日夫子的位子处,那里有一把太师椅,一屁股坐了下去。
老爷子没有一上来就考教众人学识,反而聊起了闲天。
主要针对大臣之子,不过别看老爷子一脸笑容,聊得也是寻常话语。
但一个个大臣之子回答起来,不知为何却是胆战心惊,有甚者甚至额头汗珠直冒。
“无趣,”随便问了几句之后,老爷子显然兴趣少了不少,有些无奈道“你们这些孩子,皆是朕的后辈,就这么怕朕,难不成朕会吃人不成。”
“父皇说笑了,”此时太子顾商笑道“父皇毕竟是君他们是臣,说话有些顾忌也是自然。”
“太子说的倒是有理,”老爷子喝了一口茶,笑道“居然如此那便不扯闲篇了。”
“朕今日前来,主要是看看你们这段时间的学识学的如何,有没有偷懒。”
“朕这里有一题,何谓治国,给你们每人一个时辰的时间,写一篇文章出来,朕亲自审阅。”
话音落下,殿外进来一小太监,怀中抱着一堆折子。
老爷子不再关注下方的一众青年,拿起折子看了起来,不时拿起毛笔在折子上面写起批语。
大周疆土辽阔,每日要处理的政务多的数不胜数,老爷子自然不可能,让自己的一个时辰闲置下来。
顾幸抬头看了忙碌的老爷子一眼,得,不去争抢那个位子的理由又多一个。
同时心中暗骂自己一声自己上一世是不是有啥大病,本就是从一个九九六的牛马世界穿越而来。
结果来到这个世界,更是为了那个位子,一生算计忙碌不止,刺杀更是一批接着一批。
前世的自己到底在图啥
何为治国
听到这四个字,众人顿时眉头紧皱
尤其是很多重臣之子,已经习惯性的咬起了毛笔的一端,愁着眼角眉毛都快拧到一起了
今日不但是老爷子对皇子的考教,同时也是他们的一个机会。
若是有谁能写出一篇治国之道,入了老爷子的眼,对于他们后半生的仕途,哪怕没有家中长辈运作,也将是平步青云。
就在众人焦头烂额苦思冥想之时
众人却突然听到了一道异常刺耳的声音
有人在翻动纸张
谁
抬头望去,正是逍王顾幸
只见顾幸坐姿随意,面色平静,一手扶着桌上的纸张,一手正奋笔直书。
写的极为流畅
太子顾商见状,低垂的脸颊瞬间阴沉了下去
其他几位成年的皇子,此刻面色也多多少少有许些难看
至于大臣之子,面色倒是变化不大,毕竟皇子之间的争斗,和他们关系并不大。
现如今建武帝正值壮年,朝堂百官已然选择站队的并没有几人。
不过顾幸的动作倒是引起了老爷子的注意,放下折子起身朝顾幸走了过来。
不过不看不要紧,一看老爷子的脸色瞬间黑了下去。
“老七,朕让你写治国之道,你在写什么玩意”
顾幸放下手中毛笔,起身回答道“回父皇,治国之道儿臣不会啊。”
“那你写的这么认真”老爷子面色不善的问道。
顾幸面露一丝尴尬“幼时曾有一夫子告诉过儿臣,若是试考,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一定不能空着。”
“就算是蒙,也得将纸张写满,阅卷的夫子见状,就算文章全然不通,也总会念其态度端正,给点辛苦分。”
“哪个夫子教的歪理”老爷子气的吹胡子瞪眼,一把将顾幸桌上的纸张拿起,抬手一指外面“出去”
“好咧,儿臣告退,”顾幸没有一丝犹豫,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身后老爷子见顾幸如此态度,更是气急,一把将手中文章丢在了地上。
气呼呼的返回太师椅上
一旁贴身太监,赶忙为老爷子顺气说道“陛下息怒,逍王自幼聪慧,最是识得大体,今日定不是有意气陛下的。”
“哼,朕看那逆子就是故意的,”老爷子气急败坏的指了一下地上的纸张,脸上怒意不减“看看写的什么玩意”
闻言第一排的几位皇子,小心探头瞟了一眼
一手漂亮的小楷顿时映入眼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道德经
一众皇子两眼一瞪,下巴差点没有直接惊掉
老七今日怕是得了失心疯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冒出一个想法
不过心中同样不约而同的放松了不少
一个插科打诨的皇子,怎么也比一个处心积虑处处算计的皇子,威胁要小的多吧。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