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赶药集
白天已经答应了陈泽,张安并没有拖拉,到了晚上,便进入空间,搜罗出一批珙桐种子,放入空间泉水之中浸泡起来。
正常的珙桐种子,外壳坚硬,想要自然催芽非常不容易。
但是在张安手里,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被空间泉水浸泡过以后,那坚硬的外壳会被慢慢软化,而且硬壳内萌发出来的嫩芽,生命力变得更加茁壮,破壳而出那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尽管空间泉水如此神奇,但是这些种子也需要被浸泡至少一晚上的时间才行。
虽然张安可以一下子让它们全部在空间之中完成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但他想了想还是没有选择这样做。
因为陈泽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村里,时不时就会跑到他这边来。
如果到时候他凭空弄出那么多树苗的话,可能会引起别人多想。
而且眼下时间还比较充足,最近他又没什么需要忙活的事情,倒不如只利用空间进行催芽,然后挪到外面进行育苗,慢慢的培养出这批幼苗,就当做是打发时间,也省得周围的人老是觉得自己每天无所事事。
将珙桐种子做完催芽工作以后,张安便将精力挪到其他地方,将空间里该收获的作物果实全都收获起来,放到木屋里面。
眼下这个年代,粮食虽然已经不再短缺,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发生意外。
就如之前那次洪灾来临的时候,粮食的珍贵彻彻底底的体现出来。
在张安眼里,粮食这玩意儿一直都是根本,而空间里面又不缺存放的地方,所以每当空间中的储粮消耗的差不多以后,他便会重新种上一些。
这也即便有什么意外降临,现成的粮食总能让人安心。
收拾完这一切,张安才顺手摘了个果子放进嘴里。
如今空间之中种植的水果多种多样,他早就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吃的东西,都是看着什么顺眼就吃什么。
旁边的药田区域,那些被他亲手种下去的药材,全部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其中的每一株,如果单独拿到外面去的话,都绝对能够引起那些中医泰斗们的争抢。
参田里的山参,张安已经让它们停止繁育了,只有一部分还被种着,因为在木屋里面,已经存放着不少人参,至少已经够他挥霍很久了。
这些还被种着的山参数量并不是很多,之所以将它们一直种着,是因为张安想看看它们能够长到什么地步,是不是会变成老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能够长脚逃跑。
第二天早上,张安起来本打算去将河边那块洼地清理一片空地出来,也好用来培育陈泽需要的珙桐树苗。
但刚刚吃过早饭的他,还没拎起锄头出门,就被张一行老爷子堵在了家里。
“小安,今天你没什么事情要做吧。”
老爷子拦住了要给他煮早点的王芳,跟张安开口问起。
对于每天天刚亮就要起床练功的老爷子,不可能到这会儿还没吃过早饭。
如果不是因为要敬晨香和打扫卫生,老爷子早就下山来了。
“倒是没什么需要急着做的事情,放放也无所谓。”
清理洼地,在张安这里确实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稍微晚几天都行,反正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时间。
“那就好,我今天准备去山集上收一些药材,你没事的话,就跟我一起吧。”
闻言,张一行便将自己的来意道了出来。
“好,那我去收拾几只口袋咱们就出发。”
听了老爷子的话,张安顿时就反应过来,这次要收购的药材恐怕不少,要不然老爷子也不会来找自己。
不过这也很正常,现在老爷子这里寻摸过来的病人不少,对于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放在以前那段时间,老爷子这里总共就没有多少病人,几乎都是周围村子的村民,所以用不了多少药材,光靠着村民们自己和老爷子自己挖采的量就完全够用。
现在这么大的用量,单靠原来那点药材来源是远远不够的,肯定要从外面购买。
张安话音刚落,王芳已经从自家存粮的房间里拿着几只尼龙口袋出来,省了他再去寻找的功夫。
于是张安带着老爷子上了皮卡,驱车出门朝着村子外面驶去。
只不过去的目的地,不是县城里,也不是红岩镇上,而是隔壁镇子下面一个很大的村子。
那里叫做嘎箩寨,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子,规模远比长箐村要大得多。
不过那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寨子,而是在很多年前,由山里的好几个苗寨合并而成。
再加上嘎落寨的地理位置比长箐村还要靠近大山,因此那里一直设有一个集市。
只不过那个集市上买卖其他生活用品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药草生意,摆摊的人也都是周围山区的村民,因此嘎落大集又被周围的村民们叫做药集。
在那里,你可找到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以及各种山货。
尤其是前些年,一些珍稀动植物的身影都能在那里出现,因为那个时候的山民们哪里懂得什么野生动植物保护法。
但是后来,派出所的经常会派出巡逻队过去那边巡逻,顺便给大家普及法律知识。
几年下来,确实是有效果的,大家也都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东西能采或者不能采,能抓或者不能抓。
顺便提上一嘴,张安家的那只貂,就是老爷子在药集上换回去的。
嘎落离红岩镇有三十来公里,不过路况并不好走,再加上一路上牛马车不少,张安还得时不时的让让,所以车速不能开的太快,将近需要个把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
如果是坐镇上的班车,可能还要更慢。
“干爹,最近颜茜的治疗情况如何了。”
路上,张安一边开车,一边跟老爷子问起颜茜小姑娘最近的情况。
平时颜茜最喜欢来他们家找小思齐玩,但自从小姑娘开始接受治疗以后,就没有再来过他们家了,就连小思齐也会时不时的问起茜茜阿姨为什么不来家里了。
“她的情况还行,可能是你的那些药材药效都不错,所以治疗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最近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所以中途不能见风,大概再有个二十来天就差不多了,后面就能慢慢调理回来。”听张安问起,张一行便将小姑娘的近况告知。
给颜茜治疗的方子,除了主要的两味药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药材,几乎都是张安这边的,全都是空间出产的精品,药效方面肯定有保证。
紧赶慢赶,张安跟老爷子两人终于来到了嘎落寨。
别看这个寨子很大,但村子里的建设比长箐村要落后很多,张安的皮卡车没办法开进里面,只能停在外面的坝子里,然后步行进去。
进到寨子,可以看到许多身着苗服的村民。
现如今苗族人的苗服大多都是自己做的,每到农历六七月间,亦或者冬腊月,苗族妇女们都会动手做衣服,所以日常服也是不可缺少的,穿起来干活也非常方便。
不过遇到的苗族村民,张安却不太能听得懂他们说的话,最多十句里面能够听得懂一两句,这还是因为平时接触了很多年的原因。
没有纠结,张安便跟着老爷子朝着药集赶去。
药集设在嘎落寨的东南角,这里是一片非常宽敞的坝子,两边排列着两排苗家二层木屋。
因为是早上,所以药集上不论是摆摊的人,亦或者前来寻药采购的人都不少,非常热闹。
如果等到下午以后,这里就不会有太多的人。
因为很摆摊的人都想着清早赶紧把自己撵山得到的宝贝拿过来的卖掉换钱,这样赶回到家里以后还能下地干活,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而前来寻药亦或者采购的人们,则是想着赶早能够找到一些比较好的宝贝,要是等到下午再来,恐怕好东西都被别人给掏没了,张一行也是这个想法。
刚进药集入口,张安就看到有个皮肤黝黑的老大爷摊子上摆着一些修仙小说里常用的宝贝仙草灵芝。
张安仔细看了一眼,有个头长得比较大的树舌灵芝和一些野生的赤灵芝。
树舌灵芝通常被大家认为是一种不值钱的山货,因为它太常见了。
不过尽管如此,大家遇到了也会将其采集回来,万一被人看上,也是一笔收获。
相比树舌灵芝,赤灵芝就要受欢迎的多,它被认为是吸收了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气的宝贝,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
不过它们并不在张一行此行的采购列表里面,所以老爷子连看都没有去看它们一眼,而是径直走向对面的摊位。
这是一个药草摊子,上面堆满了新鲜的药草,有益母草、生扯笼和半张叶。
摊主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看到张一行以后主动打起了招呼,说明他们之间肯定认识。
益母草堪称妇女之友,张安之前给苏颖用过的方子上,就有它的存在,而它也是老爷子此行的目标之一,因为最近老爷子遇到的这类病好像不少。
而益母草虽然在山上也不少,但真要挖到一些好的,其实也挺费功夫的,尤其是需要的量不少,所以不如直接采购来的轻松。
在益母草的旁边,摆着一堆新鲜的生扯笼,这玩意儿其实也叫五皮风,用它熬出来的水,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很多人咳嗽吃药片没效果,用这玩意儿倒是大有奇效,非常管用,因为寻找难度不高,所以它跟岩白菜算得上是附近山区两大常用止咳之王。
前两者算的上是寻常药物,但老奶奶摊子上的另一只药物半张叶算的上是良药。
这半张叶,其实叫做杯叶西番莲,它的叶子很像杯子,因此而得名,而结出来的果子,倒是挺像枣子。
之所以叫它半张叶,是因为它的叶子相比于其他植物的叶子,好像就只有一半的样子。
别小看这玩意儿,它的药力非常强,以前老人们常说,就是因为它的药力太强引起了天谴,所以被降下天雷,劈掉了一半,只留下了一半的药力。
而在张一行那里,就有用它做主药治疗绝症的方子,是不可多得的好药。
张安在观察摊子上的草药时,张一行已经在同摊主讨价还价了,不过他们说的是苗语,张安没能听懂。
最后好像是老爷子砍价的功力更胜一筹,说服了对方,让张安拿出口袋,将摊子上的所有药草都打包起来,连带着那一小坤半张叶。
这玩意儿不多,足以说明它不太好寻找。
本来张安也打算将其买下,种到自己的药园子里面,但是它的根部好像被在被挖采的时候损伤的太严重,根本没法种活。
所以张安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希望以后进山的时候,能长到一株半张叶,将其移植回来。
打包完成,老爷子付完钱以后,两人再次走向下一个摊位。
因为老爷子又发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十大功劳。
很明显,这又是一个经常在药集上开摊的摊主,跟老爷子也是认识,没用多少时间,又解决了这笔交易。
除了十大功劳之外,摊主还在跟老爷子推销他的其他东西,比如肾精草石韦,还有鸡头黄精。
不过这两样在张安的药园子里已经种了不少,老爷子并没有这笔冤枉钱。
接下来,老爷子在这条街上开始进行扫荡,张安负责拎着口袋打包,但收上来的大多都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
不过其中也不乏有些宝贝,比如刚才在万草之中淘到的锁阳,还有罕见的九叶重楼。
说起七叶一枝在大山里还算是常见植物,寻找起来也不麻烦,但长到九叶就已经算的上是好东西了。
所以张一行在发现以后,就直接跟摊主进行友好的价格协商,将其收下。
到这里,爷俩已经将药集从头到尾逛了一遍,皮卡车的货箱也放满了此行的收获。
不过临走之前,张安看到有个大爷背来了两株品相非常不错的地涌金莲。
想起昨天陈泽说要搞绿化,张安便让老爷子帮忙将其拿下,回去以后可以送给陈泽。
地涌金莲其实算不上什么好东西,到处都可以找到,一般人家还用它来喂猪。
但是老大爷的这两株品相非常好,算得上的难得一见,要不然老人家也不可能费气巴力的将其背过来。
看了看时间,已经开到中午了,此时的老爷子也没什么可买的,张安便拽着老爷子到寨子里吃了碗苗家小豆粉。
还真别说,吃起来还挺酸辣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