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三国:从冀州开始争霸天下 > 第56章 诸侯会盟
    父亲勿忧,讨伐董卓,儿跟随在父亲身边即可,并且,潘将军神勇,有潘将军在,料也无妨”

    韩飞继续说道,脸上带着坚定之色。

    “这嗯,鹏举既然想去,那韩渔就别去了吧,韩渔与张郃共守邺城”

    韩馥见自家儿子执意要去,沉吟一番后对着韩渔与张郃说道。

    “诺”韩渔和张郃齐声道。

    韩渔倒是没意见,他很懂事,张郃脸上倒是有些失落,他也想讨伐董卓。

    “好,诸公下去准备,想必数日后就要出发了”韩馥上前走了一步,朝着众人点点头说道,这时候他脸上有着威严之色。

    初平元年正月十日。

    袁绍带着两万大军刚到达封丘县。

    封丘县在陈留郡内。

    “主公,何不在此县扎营一日”这时候袁绍手下谋士许攸与郭图骑着马走到袁绍身边说道,两人眼中都有莫名之色,似乎有话要说。

    逢纪没在,他被留在渤海看家了。

    “在封丘县”袁绍皱着眉,他有些疑惑。

    “没错,主公”郭图朝着袁绍眨眨眼。

    袁绍见了知道许攸等人有话说,于是点点头说道“嗯”

    很快,两万大军就在封丘城外扎好营。

    大帐中。

    “主公,此次讨董,矫诏檄文皆乃曹操与桥瑁等人发起,而曹操与张邈此时在陈留县,若主公前往陈留,那不知谁是主,谁是客呢”许攸一脸神秘说道。

    “嗯子远之意”袁绍沉声道,他自然知道许攸什么意思。

    “主公,他曹操与张邈在陈留,若我等前往陈留,那我等岂不是客如此一来,这盟主之位让谁来坐而酸枣就在不远处,我等前往酸枣,再让王匡与桥瑁也来酸枣,如此”

    许攸笑着说道,眼中光芒闪现。

    “子远之意,甚好”袁绍眼睛一亮大喜道。

    次日,袁绍带着两万大军前往酸枣,然后派人告知王匡曹操等人。

    众人见了也只能朝着酸枣出发。

    冀州。

    邺城。

    此时的邺城,热闹非凡。

    邺城西门。

    韩馥正和冀州文武依依惜别。

    韩飞跟在韩馥旁边。

    韩飞身后依次是田丰、典韦、许褚、韩忠、韩绩。

    田丰是韩飞叫了去帮忙看着的,于韩飞而言,身边要随时有着智谋之士他才安心。

    不是说他自己不行,而是他认为一人智短,众人智长。

    有着谋士不用,那不是傻子吗

    韩飞认为就算带去打酱油也好,总比遇到事情连个讨论的人都没有。

    而他的从兄弟韩过,则是被韩飞要求带兵保护好州牧府。

    虽然韩渔和张郃守卫邺城,但州牧府肯定也要有人专门保护。

    韩过老实,但做事认真、负责,有他保护州牧府,万无一失。

    “诸公,请回吧”韩馥拉着闵纯的手对着众人大喊道。

    “使君一路保重”冀州文武齐声喊道。

    韩飞也和沮授审配对视几眼后相互点点头。

    此时的邺城西门有两万大军严阵以待。

    潘凤在大军最前面,身后跟着高览、杨俊等人。

    大军过万,无边无垠。

    而两万大军,从西门看去更是看不到头。

    “出发”韩馥大喊一声,潘凤大手一挥,示意传令兵开始传令。

    众人浩浩荡荡朝着陈留而去。

    初平元年,正月二十日。

    酸枣。

    众诸侯陆陆续续地到来,各自安营扎寨,营寨绵延百余里。

    此次会盟共计十八路诸侯。

    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路,冀州牧,韩馥。

    第三路,徐州刺史,陶谦。

    第四路,豫州刺史,孔伷。

    第五路,兖州刺史,刘岱。

    第六路,渤海太守,袁绍。

    第七路,骁骑校尉,曹操。

    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路,济北相,鲍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路,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十三路,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路,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路,陈留太守,张邈。

    第十八路,东郡太守,乔瑁。

    而西凉太守马腾则是因为位置不方便,故只派了数十名代表前来,他自己则是在西凉遥相呼应。

    各诸侯兵马多者两三万人,少者一万余人。

    兵马最少的当属曹操与孙坚,两人都只带一万大军。

    曹操没有地盘,加上钱粮不足,招兵时间也短,故兵马不多。

    而孙坚则是穷,养不起兵,只有那么多兵马。

    大帐中,众诸侯落座后。

    太守王匡一脸严肃地说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曹操满脸认真,立刻抱拳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他早已经和袁绍商量过。

    “哼”台下一人冷哼一声,把头偏向一边。

    曹操抬眼看去,正是袁术,见袁术似乎有些生气,也不理他。

    袁术面容轮廓分明,眉宇间透露出一种天生的傲气与野心。

    他的眼睛深邃而锐利,此时袁术满脸阴沉。

    袁术听见曹操的话自然生气了。

    在他眼中,一直看不起袁绍,当然也看不起曹操。

    袁绍是小妾生的,是庶子,但袁绍名气比他大,他对袁绍一直不满。

    而曹操,在他眼中就是阉宦之后。

    袁绍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自己莫非不是

    “气煞我也,哼,曹孟德,你等着。”袁术瞅了一眼曹操,心中已经恨上了曹操。

    “不可,孟德有大才,也可为盟主。”袁绍赶忙起身推辞道。

    “本初德才兼备,不必推脱。”

    “没错没错。”

    众人赶紧劝道。

    “公山兄汉室宗亲,可为盟主也”袁绍对着刘岱说道,满脸谦虚。

    “虚伪。”袁术嘀咕一声。

    袁绍听了也不在意,假装没听见。

    “本初有勇有谋,文武兼备,何必推脱”王匡满脸笑意。

    他是袁绍小弟,夸赞袁绍的话他能说一天。

    “这伯珪抵挡异族,对大汉有大功,可为盟主也”袁绍看着公孙瓒笑道。

    “非也,本初于大汉之功,远胜于赞,盟主,非本初不可。”公孙瓒一脸平静,看起来很是沉稳。

    此时公孙瓒和袁绍没有什么过节,对袁绍他也很欣赏。

    众人抱拳齐声道“非本初不可。”

    袁绍见此,沉吟片刻后,才点点头说道“嗯,如此,大善。”

    对于传说中的三请三辞,袁绍早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次日。

    早有袁绍士卒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

    鼓声如雷,自场地上滚滚而来,震颤着每一寸土地,仿佛连山川都为之动容,江河亦随之共鸣。

    数十万大军都站在原野上,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际。

    铁甲寒光闪烁,在晨光中交织成一片银色的海洋,

    旌旗猎猎,随风飘扬,发出阵阵声响。

    将领们骑着高头大马立于高台四方,身披铠甲,看起来威风凛凛。

    袁绍走在众诸侯最前方,到达高台旁边,众诸侯恭请袁绍登坛。

    袁绍点点头,神情肃穆,整理好自己的衣衫,将腰间的佩剑佩好,然后迈步走上高台,步伐坚定而有力。

    他来到台上后,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接着,他点燃了香火,恭敬地举过头顶,向着天地四方深深下拜。

    这一拜,仿佛是在向神明表达他的虔诚和敬畏之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