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楚 > 第2章 霍光不忘武帝重托~
    在汉武帝驾崩后的深沉寂静中,辅政大臣大司马霍光独自站在书房内,书房里弥漫着陈旧书籍和淡淡檀香混合的气息。

    他凝视着汉武帝临终时送给他的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那幅图被庄重地挂在墙壁上,仿佛散发着神圣的光芒。

    这幅图绘制得细腻而生动,辅臣姬旦身姿挺拔,背着年幼的周成王,目光坚定而慈爱,周围的诸侯们神色各异,或敬畏、或猜疑、或谄媚。

    画面中的色彩虽已略显陈旧,颜料的细微剥落之处更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如千钧之重。

    霍光的眼神专注而凝重,他轻轻抚摸着画卷,粗糙的手指缓缓划过那些细腻的线条,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姬旦的担当与责任。

    他深知汉武帝赐予这幅图的深意,那是对他寄予的厚望和沉重的托付。

    “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霍光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书房中回响,带着无尽的坚定与忠诚。

    他回想起汉武帝临终前那殷切的目光,那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神,仿佛是一把火炬,点燃了他心中的决心。

    此后的日子里,霍光全身心地投入到朝政之中。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宫殿,他便已坐在堆满奏折的案几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他的案头总是摆满了各种文书,竹简和锦帛交杂,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犹如一座小山。

    他认真审阅每一份奏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微微点头,手中的毛笔不时蘸墨,在奏折上写下批注。

    有时,他甚至顾不上用膳,只为能尽快为百姓解决问题。

    仆人们几次送来的饭菜都在一旁渐渐变凉,他却浑然不觉。

    在朝堂上,他面对各方的压力和挑战,始终坚守公正。

    对于那些企图谋取私利的官员,他毫不留情地予以斥责和惩处。

    有一次,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在税收上动手脚,中饱私囊,被霍光当场揭穿。

    霍光怒目而视,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道

    “你身为大臣,不思为国为民,却只顾自己的私欲,该当何罪”

    那大臣吓得面如土色,伏地求饶。

    对于关乎民生的政策,他则深思熟虑,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他推行了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鼓励农耕,兴修水利。

    在视察水利工程时,他亲自走在泥泞的堤岸上,与工匠们交流,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使得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

    然而,他的公正和坚定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嫉妒和怨恨。

    上官桀等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断在背后策划阴谋,试图抹黑霍光,动摇他在朝中的地位。

    上官桀暗中拉拢了一些富商和地方豪强,他们在奢华的府邸中密谋。

    房间里摆满了珍贵的古玩和华丽的绸缎,香炉中飘出的香烟袅袅升起。

    他们沆瀣一气,试图在经济上对霍光进行打压。

    他们操纵物价,囤积居奇,导致市场混乱。

    百姓们在集市上为了一点粮食和布匹争得面红耳赤,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霍光察觉到这一情况后,果断下令严查。

    他派出精明能干的官员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那些不法分子起初还妄图抵赖,但在霍光的坚决态度下,最终被绳之以法,打击了这些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同时,上官桀还勾结了宫廷中的一些宦官和宫女。

    在阴暗的角落里,他偷偷塞给宦官们沉甸甸的钱袋,对宫女们许下诱人的承诺。

    让他们在刘弗陵面前说霍光的坏话,试图离间君臣关系。

    但刘弗陵虽然年幼,却聪慧过人,他深知霍光的忠心,并未被这些谗言所迷惑。

    有一次,一个宫女在给刘弗陵送点心时,故意说起霍光的不是,刘弗陵当即沉下脸来,怒道

    “霍光大人忠心耿耿,休要胡言乱语”

    那宫女吓得连忙跪地求饶。

    一次,朝廷商议一项重大的决策,各方势力争论不休。

    涉及到与匈奴的和战问题,主战派情绪激昂,挥舞着手臂,大声疾呼要出兵雪耻

    主和派则忧心忡忡,认为此时国力尚未恢复,不宜开战。

    双方僵持不下,朝堂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霍光挺身而出,以清晰的思路和对局势的深刻分析,阐述了此时不宜开战,应以休养民力为主的观点。

    他站在朝堂中央,声音沉稳而有力,详细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兵力、粮草和民心向背。

    他的言辞有理有据,最终平息了争议,确保了政策的顺利推行。

    回到家中,他已是疲惫不堪,脚步都有些虚浮。

    但仍不忘翻阅典籍,书房的烛光在夜风中摇曳,他的身影在墙壁上拉得很长。

    思考如何让大汉更加繁荣昌盛,案几上的书籍堆积如山,他不时拿起一本,认真研读,不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思考。

    他的夫人心疼地走进来,劝他多休息

    “老爷,您这样日以继夜地操劳,身体怎么吃得消啊”

    他却摇摇头说

    “国家大事为重,我怎能懈怠。”

    在教育刘弗陵方面,霍光也是尽心尽力。

    他时常陪伴在小皇帝身边,耐心地讲解治国之道,传授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御花园中,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霍光指着盛开的花朵说道

    “陛下,治国如同养花,需用心呵护,顺应天时。”

    他还请来博学的大儒为刘弗陵授课,亲自监督课程的进展。

    培养他的品德和才能,看着刘弗陵一天天成长,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日子一天天过去,霍光的身体逐渐消瘦,两鬓也增添了许多白发,脸上的皱纹日益加深。

    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步伐依然沉稳。

    然而,朝廷中的暗潮始终汹涌。

    上官桀等人勾结外臣,捏造霍光谋反的谣言,试图煽动人心。

    他们在京城散布谣言,说霍光拥兵自重,意图篡位。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但霍光凭借着自己的忠诚和智慧,一次次化解危机。

    他当机立断,召集朝中忠臣,在密室中秘密商议对策。

    忠臣们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霍光,揭露上官桀等人的阴谋。

    少皇刘弗陵在关键时刻也站出来力挺霍光,在朝堂上郑重声明

    “霍光大人忠心为国,朕深信不疑,谁敢诬陷,严惩不贷”

    表明对他的信任。

    最终,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粉碎,大汉的朝堂暂时恢复了平静。

    可霍光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宁,他仍需时刻警惕,守护着大汉的江山社稷,不负汉武帝的重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