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凯旋而归的场景。
他高声喊道“勇士们,你们即将为国征战沙场,开疆扩土。
朕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敌人,凯旋而归”
将士们听后,纷纷振臂高呼“万岁万岁万岁”
声音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力量和信念,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勇士们,出发吧去征服我们大唐的敌人
去展现我们大唐的国威与军威”
将士们听后,纷纷振臂高呼“出征出征出征”
然后他们纷纷上马,整齐地列队向城门进发。
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仿佛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大唐的安宁与繁荣。
随着将士们的队伍缓缓移动。
城门外,早已备好的战马嘶鸣不已,似乎也在为这即将到来的征程而兴奋。
每一匹战马都体格健壮,肌肉隆起,鞍鞯齐备,马蹄铁闪闪发光。
它们是大唐勇士最忠实的伙伴,将共同驰骋沙场,冲锋陷阵。
李世民站在城楼之上,目送着这支雄壮的队伍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他的心中既有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他深知,每一次出征都意味着无数未知与挑战。
但正是这些勇士们的勇敢与牺牲,才铸就了大唐今日的辉煌,以及来日的更加辉煌。
“愿天佑我大唐,愿勇士们平安归来。”
李世民在心中默默祈祷,随即转身,对身旁的文武百官说道。
“诸位爱卿,这些战士前三个月的粮草已经由长乐商行免费。”
“可三个月后,我大唐新良种的春粮便将收获。
户部和吏部,必须保障新粮草的征收,运输,以及补给”
“务必确保前线将士粮草充足,无后顾之忧。”
李世民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他的目光在众臣之间穿梭,确保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
“诸位爱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日之出征,不仅是为了大唐的边疆安宁,更是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有句话说的很好,朕很喜欢。”
“只有我们这辈人把需要打的仗都打完了。
才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强大的国家,让他们不再经历战乱之苦。”
“这句话说的很好,朕身为大唐帝国的开创者,自然不能把高句丽,吐蕃,突厥的问题留给后世子孙。”
“但朕同样觉得,这句话说的太过保守,不足以凸显我大唐的威武霸气,强者之资。”
“朕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辈后世儿郎,虽然可以享福,但却不能不穷兵黩武,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一个强大的帝国,只有时刻经历战争的洗礼,保障着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才能永远的伟大下去。”
“朕虽然不确定,在未来的有生之年能彻底征服天下,为后世子孙开创万世之太平。”
“但朕,绝对会给后世儿郎留下一个远迈历朝历代,大大的疆土。”
“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有底蕴,有底气,也有实力,征服整个天下,直至天下归唐,再无四夷蛮狄乱我华夏之患”
李世民的话语回荡在城楼之上,每一字一句都掷地有声,激荡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魄。
文武百官听后,无不肃然起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仿佛也被这宏伟的愿景所感染,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陛下圣明”一位年迈的重臣首先行礼高呼。
其余百官也随之行礼,齐声应和。
声音响彻城楼,传递着他们对帝王决策的拥护与对未来的信心。
李世民对在场众臣的反应很满意,仿佛这一刻他才真正坐上了神坛般。
感觉在这天下除了不能长生外。
他,大唐天可汗陛下已经无所不能。
可就在这时,李世民的余光突然瞄到了李浩宇,发现他竟然刚好百无聊赖打了个哈欠。
李世民开口就要训斥,可又看到广场上那依旧堆积如山的甲胄和兵器。
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国师,你今天带来了多少套甲胄武器”
“朕看这数量,再武装起一支二十万大军应该不成问题吧”
李世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
早知道李浩宇今天能弄来这么多兵器甲胄,他就把正在组建中的安南军也叫进皇城受甲了。
组建安南军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平定大唐以南的南诏诸国,把中南半岛彻底收入囊中,彻底平定南部隐患。
为此,李世民同样给了正在组建中的安南军二十万的名额。
现在安南军虽然还未招募完毕,但十万人马还是有的。
除此之外,如今的大唐前所未有的富裕,再加上又刚刚平定了高句丽,解决了辽东之患。
因此,李世民还打算再组建一支二十万的嫡系玄甲军拱卫京师。
至于之前长安城驻防的部队,或拆解重组,或调任地方。
也就是说,李世民在未来两三个月后,手中便掌握了三支足足六十万人的着甲玄甲军。
再加上长乐军分布在各地的数万,以及在辽东地区即将远征倭寇的二三十万人。
以及分布在大唐各地的地方军队,大唐的兵力即将扩充到一百多万。
这对于总人口也才几千万人的大唐是难以想象,也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幸好,有李浩宇,和他的长乐商行,以及从现代弄来的大批量良种和购置的大批量粮食。
才使得大唐正在迅速膨胀的军事集团稳定下来,并且不断壮大,而未引起国内的动荡或粮食危机。
李浩宇闻言,微微一笑,躬身回道“陛下,今日臣所带来的甲胄武器,不多不少,刚好也就五十万套而已。”
“至于剩下的三十万套盔甲和兵器,也将在两个月内如数交付。”
“到时候,陛下手中就能坐拥百万精锐玄甲军,定能震慑宵小之辈。”
李浩宇边说边向群臣中扫视一眼。
他这些天虽然没在大唐,但对大唐朝堂的动向却了如指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