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挨揍了。
但他不敢还手。
因为揍他的人是岳父大人。
嗯,未来的岳父大人,老朱陛下。
平白挨了一顿揍,李祺索性不再开口。
台上常茂和李景隆还在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再加上一众伙计也开始推销,很快就吸引来了更多的围观百姓。
这些爱看热闹的百姓纷纷呼朋唤友,将整个高台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一时间好不热闹。
常茂与李景隆见状,与伙计更加卖力地开始推销。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这可是太子府推出的蜂窝煤,无毒无烟,一个只要两文钱”
听到这个堪称低廉的价格,不少百姓顿时就心动了。
但因为煤炭之前毒死人的凶名,更多百姓却提出了质疑。
“你这是煤煤炭不是有毒吗”
“对啊,用煤炭取暖那可是会死人的啊”
“可不敢烧煤,不敢啊去年冬天我隔壁那老王头就是这样没的”
一听到这话,先前那些心动的百姓,顿时就纷纷摇头。
李景隆见状连忙开口解释道:“诸位乡亲父老,你们误会了。”
“这以前那些煤炭确实是有毒,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就使用,所以产生了毒气将人给毒死。”
“但是这蜂窝煤与那些煤炭完全不同,这蜂窝煤含毒较少,而且我青龙山煤业运用复杂工艺,已经将蜂窝煤里面的毒性物质给去掉了,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此话一出,百姓们议论纷纷,却还是没人敢买。
其一是因为煤炭有毒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早已经深入人心;其二则是因为李景隆这可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一向游手好闲正事儿不干,他卖的东西,老百姓谁敢买啊
这第二个原因,连李祺都没有考虑到,以致于现场顿时陷入了僵局。
明明人山人海的百姓前来围观,但就是没有一人上前购买,这可急坏了常茂与李景隆。
这挣钱不挣钱什么的,都不重要,关键他们早早地喊出了口号,蜂窝煤与太子有关。
要是蜂窝煤卖不出去,那他们两个可真就完了,非得被老朱陛下给揍死不可
直到此刻,李景隆才明白了名声的重要性。
要是他名声好一点,哪里还会有这些麻烦事情。
一想到这儿,李景隆着急得都快上火了,恨不得跪在地上求老百姓们相信他一次。
李祺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第一次对选择李景隆这家伙感到后悔。
他倒是真的忘记了,李景隆这家伙,几乎没有什么名声可言啊,而且经商经验也太少了些,连后世大街上那些销售都比不过。
那这样一来,可就有些麻烦了啊
“李祺,你这蜂窝煤恐怕卖不出去了”
一旁老朱陛下见状,顿时皱着眉头开口。
李祺脸上笑容不减,看向了身旁的太子标。
“太子殿下,你上场的机会到了。”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
就连老朱也有些迟疑,毕竟这样一来,蜂窝煤就和太子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到时候万一出现了什么岔子,太子标就会贤名受损。
李祺却笑道:“太子殿下,这是惠及天下万民的仁政善举,同样也会承担一些风险,殿下可敢担此重任”
朱标闻言豪气一笑,“有何不敢”
随即他便走出珍宝楼,在众人注视之下,径直登上了高台。
“孤乃当朝太子,朱标”
仅仅一句话,现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
不用怀疑,太子标在民间威望极高,尤其是随着洪武花机推广出去之后,太子标仁孝之名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个人威望再次上涨到了一个全新高度,真正的民心所向。
见此情形,太子标也很是感动。
“诸位乡亲父老”
“这蜂窝煤正是太子府研制,经青龙山煤业倾力生产”
“每个售价两文钱,也仅售两文钱,不为谋利只为造福黎民百姓”
“孤在此亲口保证,只要烧这蜂窝煤的时候开窗通风,就绝对不会中毒”
简简单单几句话,瞬间就引爆了全场
太子殿下亲自作保,为了造福黎民百姓才贴钱生产的蜂窝煤,一个仅仅只卖两文钱,这可是真正的大义凛然啊
“殿下高义啊”
“对啊太子爷大义”
“我大明有此储君实乃大明之幸也”
随着朱标话音一落,越来越多的人叫好,甚至鼓起了掌。
常茂和李景隆见状,激动得都快泪流满面了啊
关键时刻,还得是看太子殿下出手啊
为了彻底打消老百姓心中的疑虑,二人当即让伙计点燃了十几个煤炉。
“诸位乡亲父老,你们快看,这蜂窝煤是不是无烟”
“你们看着,我这样再凑近闻闻,你们看我中毒了吗”
为了能够把蜂窝煤给卖出去,李景隆也算是豁出去了,直接把头放在了炉子上面,头发都险些被点着了。
事实胜于雄辩,人家还真没啥事儿。
老百姓见状啧啧称奇,忍不住亲自上前查看。
“哎呀还真是没有黑烟啊”
“对啊,以往那煤炭燃烧起来可是好大的黑烟。”
“你们快看,这也没有什么怪味,以前那煤炭燃烧后闻一下就让人头晕目眩,可是这蜂窝煤真的没有什么味道啊”
“确实一点味道都没有,而且这火还挺忘,似乎挺耐烧呀”
当老百姓克服了对煤炭的恐惧,勇敢地迈出去了第一步,他们就惊讶地发现,这蜂窝煤确实是优点多多。
而且最关键的是,它便宜啊
两文一个,这低廉的价格,哪怕是乞丐都买得起
“给我来十个”
“我也要,给我来二十个”
霎时间,老百姓们不再犹豫,纷纷开始抢购。
整个现场人山人海,异常喧闹。
因为太子标亲自登台打广告,蜂窝煤,彻底火了
珍宝楼上,老朱陛下看到这一幕,脸上满是止不住的笑容。
“这孩子总算是长大了。”
刘伯温亦是感慨不已。
“诚如百姓所说,我大明有此储君,乃是我大明之幸也”
汪广洋、杨思义等人也是纷纷跟上,盛赞太子标的仁孝担当。
李祺见状有些酸了。
“父皇,那我呢这可是我捣鼓的蜂窝煤啊”
这一声声的“父皇”,喊的老朱陛下嘴角抽搐,青筋暴起。
“你死你给咱死”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