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88章 流放岭南
    此时正打算去找蔡确的吴处厚:

    玛德,这小子当时找我学作诗,看不出他是这样的人呐

    不帮忙就算了,被贬还跟我装大爷呢

    咋的,我看着很好欺负

    而屏幕中的林可也仍在继续。

    “而吴处厚在蔡确的连番打压下,对他是越来越恨,于是一个机缘巧合下,吴处厚得到了蔡确游玩车盖亭时写下的夏日游车盖亭绝句。”

    ”他翻开一看,立马意识到了报仇的时机到了,甚至忍不住惊呼我二十年深仇,今报之矣”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段与蔡确的私人恩怨,将会被有心人所利用,成为压垮宋氏王朝政治生态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他此时只陷入了大仇得报的快感之中,他指出蔡确诗中矫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而这一句在引用唐代郝处俊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逊位的事,特地指明蔡确这是不满高太后摄政。”

    而另外一句: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他认为蔡确这是在讽刺那些新进掌权,忙着驱除新党的元佑大臣。”

    大唐某风流才子:我咋没看出来

    大明某在学少年有股强行的解释的感觉

    北宋吕公着

    “总的来说,吴处厚借机搞了一出文字狱,而蔡确写诗是在元佑二年,而吴处厚却要在元佑四年吕公着去世后才敢上奏。”

    “他就是要确保朝中无人阻拦,借文字狱打倒昔日的宰相。”

    ”这让我想起了明代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中的黄文炳,不知道有没有明代的朋友看过,下次我把后世拍的电视放上小光屏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正在奋笔疾书的施耐庵

    大明朱八八此等书竟被后世追捧

    大汉刘猪猪咦那朕真的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书

    林可看见了朱元璋的评论,不禁想起历史传闻中听说朱元璋认为水浒传有鼓动百姓造反之嫌,还将此书封杀了,原以为只是轶闻而已,没想到竟是真的

    于是林可又回道“洪武陛下,这我就得说书你了,在后世有四大名着,其中明代的作者就占三个,但看着似乎您并不喜欢”

    “这四大名着便是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大明朱八八哈哈哈咱也没想到后世四大名着,明代就占三,哈哈还是得咱大明

    大宋赵匡胤

    大清乾小四

    林可轻咳了几声,又继续道“咳咳,又扯远了,说回来高太后在收到了吴处厚的奏折后,并没有表明她的态度,反而让执政自己商量。”

    ”其实元佑四年的高太后,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刚执政的小老太太了,对于吴处厚用这么一出卑劣的手段去构陷蔡确,非常的看不上眼,这么一对比台谏之中打压政敌的手段不要太高明。”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车盖亭诗案会影响那么大呢”

    “原因还是在以刘挚为首的言官一派,谏官梁焘,刘安世以及吴安诗在收到吴处厚的奏折后,心里是一阵火热,尤其是受过蔡确迫害的吴安诗。”

    “他是神宗朝宰相吴充的儿子,早在以前,蔡确兴起大狱的时候,为了迫害吴充而去去逮捕吴安诗,按照他当时的风格,说不准吴安诗吃了不少苦头,所以他对蔡确恨之入骨也不是难以理解了。”

    大明某将士这小子仇人真多,以前爱搞事也不冤枉

    大宋某冲网少年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不过别看这三人整的热火朝天的,但是高太后在台谏换了中立的大臣,最后搞了半天只有这三人在搞事,这也是没谁了”

    “而这三人也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不到最后不放弃]”

    “他们不断地弹劾,充分利用勤奋的精神,而他们弹劾的奏折也如雪花般地堆到高太后面前。”

    北宋高滔滔尼玛想累死老娘

    “久而久之,高老太太竟然真的被打动了,而原因也是和前朝皇位有关系。”

    “民间曾经传言,高太后本意是想让神总传给弟弟的,多亏了蔡确拥立,才使得哲总能顺利继位,只是这种传言并未对高太后造成什么影响,并没有多去管他。”

    “而元佑四年的局势已经不同,蔡确,章惇等多位新党接连被贬,宋哲宗贵为少年天子,却始终沉默寡言,但他在学习上却又是个聪慧机敏之人。”

    “这种沉默寡言,让高太后十分不安,她不清楚哲宗是不是在隐藏着什么。”

    “她并不在意吴处厚对蔡确的弹劾,她所在意的从来都是在未来,所以谏官见高太后从一开始的不表态到了盛怒,心里就知道妥了,随后开始大做文章。”

    大明某卖茶汉子这太后是不是不想把权力还给哲宗了

    大唐某皇室子弟权力的味道,谁用谁知道

    大明某世家子弟咋感觉哲宗有点惨,年纪又小,朝廷又被他们嚯嚯

    “据全宋文中卷开具蔡确王安石亲党姓名奏所记载,这些旧党们开始在蔡确结党上面做文章,不仅将早已离世的王安石牵扯其中,还扯出蔡确和王安石亲党的名单公之于众。”

    “名单上还有吕惠卿,章惇,安焘等人,甚至还有就算是不能把有些人当做新党,但是与他们作对的也算是王安石和蔡确的党派。”

    北宋王安石

    北宋章惇大无语

    “朝堂上的人被他们列了五十人,刘挚也站出来支持说要把这些人定下罪责

    “而元佑大臣又为什么要将熙丰旧臣驱除殆尽这与司马光其实也有点原因。”

    “当年司马光留下的激进改革方案,最终被时间所证明是有漏洞的乱政,尽管元佑大臣积极地替他找补,结果补到最后才发现这玩意这么越来越靠近熙宁变法了”

    乐观达人苏东坡老王的法子这到最后都会真香

    北宋王安石哈哈哈哈老夫赚了

    “另一方面朝中官员大多是神宗朝的积累,这群元佑大臣逐渐意识到,以他们的能力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熙宁十八年变法所留下来的政策惯性的,并且随着宋哲宗长大,他们忧思的依然是未来。”

    “而朝堂对王安石和蔡确的态度,也遭到了大量士大夫的反对,例如宰执范纯仁,远在杭州的苏轼,这些人都纷纷上书求情,只是最终还是比不过高太后的绝情。”

    “蔡确也在元佑四年五月,被贬至新州,这地在岭南,常年伴有瘴气,自古便是蛮荒之地。”

    “然而这样的惩罚对于当时宋朝官员来说是非常重的了,因为当时的宋朝为了不再重蹈唐末五代十国崩坏的政治生态,早已经放弃了人道毁灭的做法,而流放岭南的做法也从仁宗亲政以后就消失不见了的。”

    “如今高太后又重新启用,还是曾经的首相,这仿佛已经是明面破坏政治规则了。”

    ”以至于连弹劾蔡确的刘挚本人都难以置信,他再怎么排挤新党,也从未想过要去破坏政治规则,毕竟风水轮流转,他也难保以后会不会被人搞下去。”

    大明某世家子弟[女中尧舜]

    大明某皇室子弟刘挚其实没想错,后来真挺惨的

    北宋刘挚

    “刘挚等人纷纷上书以蔡确之母年老为理由向高太后求情,但是结果很显然他们完全低估了这位太后的狠辣”

    “高太后直言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也。随后派出一位宦官和一位武官,以押送的方式来逼迫年老的蔡确前往新洲。”

    “上一回被高太后这么对待的还是曹利用,他在路途中被宦官杨怀敏逼死,这样的决策几乎让闹的最凶的言官难以置信,而崩溃的范纯仁还留在禁中替蔡确留情。”

    “这条路已经被阻挡了七八十年,如今却要将它开启,只是哲宗面对范纯仁的求情也只是沉默寡言,随后不久这些替蔡确求情的人都遭到了罢免。”

    “唉,其实蔡确也只是先去了岭南而已,总归这条路上总会有臣子会继续走上,虽然车盖亭诗案最终得到解决,但朝堂的纷乱却仍在进行。”

    大明某世家子弟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宋朝灭亡和高滔滔也也有点关系

    大明某种田小能手高老太婆太狠心了,宋朝药丸

    大宋赵匡胤妈的,这狗太后做的起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