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160章 朱厚照:老爹是个败家子!
    林可喝了口水果茶,又继续说道“虽然朱厚照被称为大明最为玩乐的皇帝,但也有人认为他决策果敢,是个明君,我举几个例子给你们看看。”

    “比如说明史武宗本纪中关于织造的记载以两淮充陕西织造。”

    “而在明武宗实录卷十三中记载过四方多事民何以堪上是既曰岁灾减三分之半以苏民力。”

    “这部分的内容在明史本纪中就只写照照遣织造,不写他减少或者免除织造。”

    “又比如说明史武宗本纪需银一百万两于宣府,实际上在实录中记载这一点遭到了户部尚书石玠的反对,只给了一半而已。”

    “而关于税收,在明史本纪中只记载为了建造乾清宫,所以天下赋税一百万,结果在另外一本记载中加征浙江和南北直隶每年带徴十二。”

    大汉某吃瓜群众他是不是也得罪读书人这么写他

    大明朱佑樘

    大宋某世家子弟史书都有两本

    “整篇帝王本纪中什么赐义子一百二十七人国姓,帝狭虎被伤,不视朝,诸如什么迫害大臣、廷仗言官,这些都用了大量的描写,但他本人的政策或者功绩就一笔带过。”

    “其实他还重新清丈了军屯,比如成华二十三是二十八万顷,弘治十六年则是十六万顷,而正德十五年是二十六万顷,”武\孝宗实录

    “就屯田子粒来说,它是指屯军因为老迈或者其他原因无法从事生产而缴纳的赋税,就弘治十八年为104万石,到了嘉靖元年到了374万石。”武\世宗实录

    “由此可见,照照整顿军屯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大明专情皇帝朱见深等等为啥弘治朝军屯数量这么低

    征北大将军judy这他娘的没搞军事

    林可空隙间望了一眼已经神游天外的朱厚照,又看向另一旁正襟危坐的李靖。

    这李将军,不累么

    朱厚照悲伤逆流陈河啊

    李靖啥时候能回家呀

    “而他爹明孝宗与他相反,在文官中名声极好的,那么我们看看朱佑樘接手前以及他给照照留下怎样的家底吧”

    “根据明实录中的记载,朱见深临终前一年京城仓库中的储备粮食仍有石左右,比万历十一年张居正十年改革后的1800万石是要多得多的。”

    “然而就在弘治十四年七月,李东阳奉使,说是民生凋敝,到处都是盗贼,仓库里已经要空了。”

    “到了十五年左右的时候,那仓库里数年累积下来的都没了这就很奇怪了,论理来说,这两千多万石仅仅十多年就用完了”

    “不光如此,孝宗在位期间极为推崇神佛,在这上面花费了千万两银子,连带着太仓官银所甚无几,这你就不能用到军事、百姓身上吗”

    “另外兴建土木工程,民夫都拉了上万人,连京城团营的士兵也不放过,也不是没人劝他,甚至告诫他这时候的大明天灾频繁,是经不起造的。”

    “唉,这些工程据说也都是因为张皇后,有一说一,在各位老祖宗的时代,三妻四妾已经是常事,更别说宫里,但就明孝宗这样的非常难得。”

    “但这不是说他好,我是觉得你作为一国之君能干这样的事吗”

    大汉刘猪猪你们大明是专出痴情种吗

    始皇祖龙并不能理解

    大唐李二凤哈哈哈始皇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不过野史趣闻倒是很多

    大秦扶苏

    征北大将军judy败家子

    “所以明孝宗所谓的弘治中兴是不是就是文官编造的谎言,其在位的末年,流民问题又严重起来,土地兼并又导致大量的百姓被剥夺田产,甚至更凄惨的农民还当了佃户,以至于正德年间刘六刘七之乱。”

    “朱厚照上位之初,阁老们推辞赏赐,也知道府库空虚,甚至连明孝宗的葬礼都差点办不起来。”

    ”看来这孝宗没给朱厚照留什么钱财,而且军事方面连钱都没,还把他们当兵的当做民夫去用,那么这边防也没什么大用。”

    “要知道朱见深收复河套,还差点灭了女真,结果朱佑樘在位期间,北元入侵次数之多堪称是整个大明最为严重的时期。”

    “有时候是一个月接连两次遇到北元侵犯,这换哪个朝能忍啊而且十多年过去了,河套地区也没了,我要是朱见深非气死不可

    “而在吏治方面,朱佑樘还废除了贪污死罪,如果你犯了这种不想死可以用钱财来换,长此以往下去那些贪官的风气不就日益庞大起来”

    “而且他还放纵文官,将成华朝打压文官的效果一朝回到解放前,若非不是他这样使得文官集团再度膨胀起来,他之后的几任皇帝都不会为了和文官对抗而想尽各种办法,尽管最终也阻止不了。”

    “最后,这一点也成为了大明灭亡的要素之一。因此在这群文官眼里,这位明孝宗简直堪比亲爹,所以他的名声那是大大滴好”

    大明朱见深逆子朕要揍死他

    征北大将军judy真他娘的无语骂的很脏

    大明朱八八这他娘的服气哪来的脑子

    另一时空被禁言的文官骂骂咧咧,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的青筋暴起。

    他们是为大明江山社稷

    作为天子,怎能跑去前线,置危险于不顾

    作为臣子劝谏陛下不要好大喜功,所做的不过是为了大明江山稳定

    他们何错之有陛下就该居于内宫

    回到直播间

    林可又继续道介绍完了李靖和照照,我们现在来到重点部分了。”

    朱厚照回去得料理那批人才行

    李靖终于要答题了

    林可对着两人开口“这次的奖品是老棉鞋一套和制盐方子一个,并且每一个方子都会附赠一箱雪花盐,数量有限,其他的老规矩。”

    各时空的人心跳加速,呼吸又急促,这盐之法子,想要想要

    盐的重要性,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深知这一点。

    盐以“百味之祖、食肴之将,据说早在神农百草经中就有它的记载

    而且在炎帝时期,山东半岛的夙沙氏就发现了用海水煮盐的方法。

    盐之一字几乎贯穿了每个朝代,昔日宋神宗就借助榷盐搞钱,可见其重要性

    不过另外一个老棉鞋是什么保暖的鞋子吗

    不管啦,反正哪个都很想要拿到手再说

    盐贩玛德好气啊他还怎么卖钱

    林可又接着问两人”请问以下哪个汉朝皇帝被后世称为刘沫沫”

    “这第一个是汉宣帝刘询,第二个则是汉废帝刘贺。”

    话落,小光屏上面的数字突然间就从倒计时了,直接从五开始,李靖和朱厚照也手忙脚乱地随便选了一个,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片刻之后,林可公布了答案,最终朱厚照赢了,李靖差点选对

    她手一挥,这两人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时空。

    朱厚照\李靖

    999系统还得是我配合好

    “在讲述今天的主角之前,我先解释一下为何汉废帝刘贺会被称呼为刘沫沫。”

    “我之前说过后世会出于保护的目的考究墓地,所以这个汉废帝刘贺他的墓穴同样如此。”

    “刘贺,其父是汉武帝和他宠妃李夫人的儿子,但死的早,让刘贺年仅五岁就当上了海昏侯第二代。”

    “公元前74年,刘弗陵去世,因为没有子嗣,霍光就拥立了刘贺作皇帝。”

    “也不知道这人是太开心呢还是怎么滴,带着200人进京后,在短短的27天内干了1127件荒唐事,闹得皇宫乌烟瘴气的,这霍光能忍吗

    “铁定不行啊,于是这刘贺就被废了,并削为平民,赶回了老家,而这被后世发现的海昏侯墓,经过了两千多年,这尸体早已经腐化变成沫沫状了,全身上下也只剩一副牙齿,所以也被后人称呼为刘沫沫。”

    大明某种田小能手27天能干一千多件事

    大宋某世家子弟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政治斗争

    大唐某纨绔子弟好惨都成沫了

    大汉沫沫刘贺

    大汉刘猪猪好惨

    汉武帝时期

    听到这里,卫青和霍去病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透露着复杂,随后又摇了摇头望向还是小孩子的霍光。

    任谁都不会想到,就这样的霍光将来还能决定皇帝的废立

    卫青和霍去病双双叹了口气,能怎么办宠着呗他们肩膀上的责任是越来越重了

    另一边的刘彻则是抓耳挠腮地想知道这刘弗陵驾崩了,后来他大汉咋了呀

    大明正德时期

    朱厚照回到豹房久久不语,桌上还留着林可给他的文臣武将名单王守仁、仇钺、杨一清

    只是他的死,若其中没有半点猫腻,他是绝不会相信的。

    那么这究竟到底与他的老师杨廷和有没有关系呢

    眼下最为重要的还是怎么把这群文臣武将变成他自己的人

    还有朱厚熜那小子继了位,林姑娘许久之前曾说过他将仁宗给移出了祖庙。

    所以自己这一脉绝嗣了

    另一时空的朱佑樘也想到了这一点,气得暴跳如雷,他累死累活地结果便宜自己家弟弟了

    他现在先得清理一遍东宫里面的太监,不能再像以前造下去了

    这群文官如此胆大妄为,何不是因朕之故,所以,他是不是做错了

    回到直播间。

    “我们这次的主角换到了猪猪陛下的汉朝,不过那会猪猪已经嗝屁啦,我们今日所说的角色是他的曾孙子刘病已。”

    大汉刘猪猪

    “故事的开始还得从猪猪晚年发猪瘟开始说起,那一年长安血流成河,太子刘据自尽而死,尽管猪猪选择了刘弗陵作为下一任帝王,但他没想到兜兜转转这皇位到底还是回到了刘据那一脉的手中。”

    ”而巫蛊之祸涉案人员众多,案情也比较复杂,所以朝廷从外地调了人回来帮忙。”

    ”其中有个叫丙吉的人,此前担任过廷尉右监,与本案也没什么关系,属于是编外人员那种,所以被调过来参与本案的审理。”

    “但是实际上,所谓的审理只是名头上面的意思,整桩案子早已经被确定好了,因此分配到丙吉的任务也就只是看管监狱。”

    “而就在这时候的监牢里,有一个刚过满月的婴儿,他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其一脉亲人接连被害,但官员们又不知该如何处置于他,所以将他扔在了监牢里。”

    “当丙吉发现他的时候,这个婴儿已经奄奄一息了,之后心善的丙吉找了两个刚生育过的女囚轮流喂养这个孩子,还给这个孩子了一间通风,物品又齐全的牢房。”

    “接下来的几个月,丙吉一拿到俸禄就先供给这个孩子,经常地察看这个孩子的生长情况。”

    ”而由于婴儿体弱,这个孩子也是经常生病,每回都是丙吉及时的叫来医师,于是丙吉替他取名病已,希望他以后都不要生病。”

    “只是当时巫蛊之祸牵连者众多,连年不绝,一直到刘病已五岁,才让丙吉打听到了史家,这家人有个女儿嫁给了刘据的儿子,所以丙吉才把他交给了史良娣的家人。”

    “若非丙吉,恐怕刘病已也不会在监牢里安稳地活到五岁。”

    大宋某世家子弟幸好这丙吉是个好的,否则这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

    大唐某纨绔子弟其实好好的太子不要,非要个八岁的小孩当,搞不懂

    大明某吃瓜群众我知道壮年的太子,年老的他好多个都犯这种毛病

    大清康熙又被冒犯到

    大宋某官员估计换别人都不可能接这个烫手山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