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詹大和
真宗皇帝天禧五年辛酉
公生于是年。
仁宗皇帝庆历二年壬午
公二十二岁。杨寘牓中甲科,以秘书郎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时韩魏公作镇。公后有入瓜步望扬州诗“白头追想当时事,幕府青衫最少年。”又,魏公挽词亦有述。
庆历三年癸未四年甲申
在扬州。有忆昨示诸外弟等诗。
庆历五年乙酉
有与徐兵部书。
庆历六年丙戌
马汉臣墓志曰“庆历六年,汉臣从余入京待进士举。”盖扬州官满,是年方趋京师。寻授明州鄞县宰。
庆历七年丁亥
曾子固作喜似赠黄御史曰“五年时,送别介父于洪州。”又曰“介父时为县于鄞。”盖庆历七年也。公有“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等语,及经游记鄞女墓志并诗。
庆历八年戊子
作县斋诗“收功无路去无田,窃食穷城度两年。”又“到得明年官又满,不知谁见此花开。”
皇佑元年己丑
二月二十八日,刻善救方,立之县门外。
皇佑二年庚寅
别鄞女诗“年登三十已衰翁。”公生辛酉,是岁庚寅,三十矣。
皇佑三年辛卯
改殿中丞、通判舒州。是年召试馆职,有状免试,发赴舒州。
皇佑四年壬辰
到舒。有答平甫等诗“只愁地僻经过少,旧学从谁得指南”
晚封舒国,谢表亦云“惟兹邦土之名,昔者宦游之壤。”
皇佑五年癸巳
是年,欧阳文忠公奏“伏见殿中丞王安石,德行文学为众所推,守道安贫,刚而不屈,久更吏事,兼有时材。曾召试馆职,久而不就。乞用此人充补谏官。”公以祖母年高辞之。是年祖母吴氏卒,曾子固志其墓亦载此。
至和元年甲午
免试特除集贤校理。公有状,以私计辞。欧阳公言“群牧司领内外坊监,判官比他司俸入最优。”乃以公兼群牧司判官。
至和二年乙未
王逢原寄公诗“借使牛羊虽有责,独于凤鸟岂无嗟。”是年有酬答等诗。
嘉佑元年丙申
公上执政书曰“方今仁圣在上,而安石得以此时被使畿内,而有不乐于此”云云。王逢原有送公行畿县诗,公亦有酬答。
嘉佑二年丁酉三年戊戌
改太常博士、知常州。谢表云“比在群牧,常求外官。伏蒙朝廷改职畿县,未试贤劳之力,已缠悸眩之痾。区区本怀,恳恳自诉。”遂承优诏,特与便州。
嘉佑四年己亥
有酬提刑部学士诗“曾咏常州送主人,岂知身得两朱轮。”盖先曾有诗送沈康知常州也。
嘉佑五年庚子
改江东提刑。有寄沈鄱阳,并度麾岭寄孙莘老等诗。
嘉佑六年辛丑
除三司度支判官。寻除直集贤院。
嘉佑七年壬寅
除同修起居注,力辞不许。寻除工部郎中、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管幹三班院。
嘉佑八年癸卯
仁宗皇帝登遐。
英宗皇帝即位。是年八月,丁母忧,事见送陈和叔诗引。
治平元年甲辰二年乙巳
公持服。
治平三年丙午
十一月,有状辞赴阙,乞分司于江宁府居住。
治平四年丁未
英宗皇帝登遐。
神宗皇帝即位。起以故官知江宁府。状辞赴阙,且乞分司。又状辞江宁府,若未许分司,则乞一留台宫观差遣。不许,冬方就职。谢表云“先帝登遐,既不获奔驰道路。陛下即位,又未尝瞻望阙廷”云云。
熙宁元年戊申
除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己酉
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熙宁三年庚戌
十月,自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馆大学士。
熙宁四年辛亥五年壬子六年癸丑
作相。
熙宁七年甲寅
以观文大学士知江宁府。
熙宁八年乙卯
自金陵复拜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是年以经义成,进加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未几,丧子雱,复求去位。
熙宁九年丙辰
以使相再镇金陵。到任未几,纳节与平章事。恳请数四,乃改右仆射。未几,又求宫观,累表得会灵观使。
熙宁十年丁巳
是年,大礼加恩,特授开府仪同三司、舒国公。再恩,方改特进,封荆国公。
元丰元年戊午
食观使禄,居钟山。有示蔡元度诗、寄吴氏女等诗。
元丰二年己未
有半山园即事歌元丰等诗。
元丰三年庚申四年辛酉
元丰五年壬戌
是年,字说成,进表系衔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特进、上柱国、荆国公。
元丰六年癸亥
是年冬,公被疾。
元丰七年甲子
公引病,奏乞以住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疾愈,税城中屋以居,不复别造。
元丰八年乙丑
神宗皇帝登遐。
哲宗皇帝即位。
覃恩,公守司空,谢表曰“居窃万锺,初未知于辞富;坐弥九载,方有俟于黜幽。”盖自熙宁十年至是食观使禄,适九年矣。又有寄吴氏女子等诗。
元佑元年丙寅
是年四月,公薨,赠太傅。aatdiv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