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就地仓储或者是运输回去,也都是一大笔开销,运回去就相当于亏损。”
“在青田县就地卖掉粮食,他们还是有利润的,只不过利润不像他们来时想的那般大罢了。”
听着顾洲远侃侃而谈,赵云澜整个人都呆了。
这样的见解是一个生长在山村里,不到20岁的年轻人能讲出来的吗
要不是顾洲远就站在自己面前,她只会认为是哪个致仕的古稀老臣,想出的这个利国方略。
侯岳用肩膀撞了苏沐风一下“你记下了没”
“什么”苏沐风被他给问懵了。
“远哥说的这个平抑粮价的办法你有没有记下我一会儿要回去跟我爹讲呢”侯岳理所应当道。
苏沐风一阵无语,只得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等镜德先生回来,他也是要把这一番话说一遍的,毕竟这蝗灾可不仅仅是只影响了青田县。
顾洲远将前世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救灾办法一股脑说了出来,至于有没有用,就留给县令大人自己甄别吧。
后面常平仓的粮食是绝不足以将粮价压下来的,到时候自己可以想个什么办法,助县衙一臂之力。
“我感觉你来青田书院当个先生都绰绰有余了。”苏汐月双眼亮晶晶的,看着顾洲远崇拜道。
顾洲远哈哈笑道“我连论语都没读全,去给人当先生,那可就是误人子弟了。”
“整个大乾熟读四书五经的人不知凡几,可有几个能如顾公子这般胸有沟壑”
赵云澜薄唇轻抿,缓缓开口,声音清冷又空灵。
这个女子格局太大,顾洲远对太聪明的女人向来敬而远之。
“赵小姐过奖了,我这都是纸上谈兵罢了。”他笑着摆摆手道。
“顾公子才思敏捷,策论诗词俱是极佳,要是能当云澜的先生就好了。”
赵云澜自小跟着名师学习琴棋书画,自认为自己才学见识都已是上上流。
没想到在这偏远县城竟遇到顾洲远这般野路子的牛人。
此人行事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与京城里的师傅循规蹈矩的风格截然不同。
她师傅很多,再多一个也没什么。
做赵小姐的先生
虽然顾洲远知道先生就是老师的意思,可联想起这其中的歧义,他还是愣住了。
“我也要顾大哥当我先生”一旁的苏汐月不甘示弱道。
顾洲远差点没被雷倒。
他轻咳两声掩饰心中尴尬,开口道“我只是个乡野村夫,哪有什么东西教你们”
赵云澜轻叹口气道“顾公子学识眼光,皆非常人能及,如此说来,倒是云澜福薄了。”
苏汐月听到顾洲远拒绝,脸上也升起淡淡的失落。
“嗐”侯岳在一旁道,“远哥他跟咱们差不多大,拜个什么先生呀恁的把人给弄老了。”
“咱们当兄弟多好,在一起没那么多规矩,也不耽误我们把他肚子里的存货给掏出来”
苏汐月听他说的有趣,“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侯岳说得也是,现在大家的相处模式挺舒服的,要是搞什么先生学生这样的身份出来,说话做事都不自在。
几人谈笑正欢,就听粥棚那里传来一阵吵闹声。
顾洲远几人忙朝着粥棚看去。
就见盛粥的郑小光正举着大勺,在跟人争执着什么。
几人忙快步走了过去。
就听郑小光大声道“一人只能打一碗粥,这是县令大人吩咐的。”
排在队伍最前头的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这小孩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跟破烂差不多,脏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他比周围的流民看起来还要凄惨,看起来就像是个小乞丐。
他被郑小光训斥,脸上依然堆着笑“差大爷,我真的是帮我妹妹打的粥,她才四岁,现在就在庙里呢,不信我带您去看。”
郭小光皱着眉头,他在这粥棚这里维持秩序已经三天了。
每天都会有流民想要冒领粥水,重复来领,被发现了就说帮家人带的。
眼前的小乞丐虽然看着可怜,可这里排队领粥的谁又不是可怜人呢
县令大人立下的规矩,见人施粥。
他要是破了这规矩,那便是对其他守规矩的灾民的不公平。
他只得硬起心肠道“四岁已经不算小了,你把她一起带过来,我们要看到人才给舀粥的。”
“我妹妹她生病了,浑身烫的厉害,已经走不了路了。”
小乞丐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可脸上还是努力维持着笑容。
他行乞已久,往年卖惨确实能多要到些剩饭。
但今年不行了,他见了比他还惨的。
就死在他眼前,却没人因为他惨而伸出手帮一把。
灾年人命如草芥,这些事情见得多了,大家都已然麻木了。
那日一个游方道士在破庙里帮一个病死的流民超度,完事给他们讲道
老是哭丧着脸,命就会变得更苦,人要多笑,笑一笑运气到。
当时就有另一个流民反驳人是因为运气好才笑,而不是因为笑才运气好。
他却是信了。
一定是他以前要饭时哭得太多了,日子才会越过越艰难。
他要努力笑,那样妹妹便能好起来了。
郑小光看这小乞丐着实可怜,正犹豫着要不要多给他打一碗粥。
可他又怕开了这道口子,后面的流民有样学样,都要帮家里人带粥,那样场面有可能会失控。
排在小乞丐后面的人不耐烦道“你倒是快点儿啊,搁着磨叽什么呢”
小乞丐面露焦急,他还想要说些什么。
就听一道好听的声音响起“你妹妹在那个破庙里吗能带我去看看吗”
赵云澜走过去两步,双手撑着膝盖,弯腰朝着小乞丐轻声道。
小乞丐看到这个如仙女般美丽的姐姐对着自己说话,愣了愣神。
旋即点头道“我妹妹她就在破庙里,都已经迷迷糊糊睡了一天了。”
说是他妹妹,其实是他捡来的。
他爹娘死的早,他早早便靠要饭过活。
半个月前,这个妹妹随她爹娘从外地逃荒来了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