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昇等人的翘首以盼下,两名宫女终于将盖着红盖头的丹阳公主杨翎搀扶下楼。
傧相裴文楷看到丹阳公主等人下来,当即扯开嗓门大喊一声
“有请新娘上花轿”
站在花轿左边的轿夫转身将轿帘掀起,待两名宫女将杨翎扶进花轿内后,便立即小心翼翼将轿帘的四个角封住,以免路上有风将轿帘吹起,那可就不妙了。
裴文楷见轿夫封好轿帘之后,又立即扯开嗓子高喊了一声
“起轿”
跟来的鼓乐手立即开始奏乐,吹吹打打簇拥着新郎秦昇和花轿,一路热热闹闹朝着公主府的大门而去。
出了大门,秦昇重新骑上马,绕着花轿走了三圈,才率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返回齐国公府。
本来按照隋朝婚俗,迎亲队伍在接新娘子回去的路上,还要经历“障车”一关。
所谓“障车”,即有百姓沿途拦住迎亲队伍去路,跟他们索要到酒食之后才肯放行。
只是时间久了,这个婚俗也渐渐变了味,从索要酒食变成索要钱财,一些登徒子甚至调戏和抢夺貌美的新娘,逼得有些迎亲队伍因为不堪勒索和骚扰,不得不让新娘中途弃轿骑马,换一条路去男方家成婚。
只是今日是天子嫁女,新郎又是威名赫赫的十二卫大将军,就是借沿途的百姓十个胆,也不敢打迎亲队伍的主意。
即使有那么一两个跃跃欲试的,看着迎亲队伍一个个面容冷峻的侍卫,就是天大的贼胆都得当场打消了。
最终,这些沿途围观的百姓只敢对着迎亲队伍中丹阳公主一眼看不到头的嫁妆指指点点,心中暗暗感慨皇室嫁女的奢靡,根本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拦路,让整个迎亲队伍一路畅通无阻回到齐国公府。
秦昇也是不久前才想起,拜堂仪式起源于几百年后的北宋,隋朝是没有拜天地这种说法的。
新娘在夫家门口下轿之后,便直入洞房,只不过要注意的是,从大门到洞房的这一段路,新娘两只脚是不能踩到地面的,需要有专人在前面铺设麻布,让新娘踩着一段段麻布走进洞房,称之为“传席”。
可谁叫秦昇有个天底下最喜欢讲排场的岳父呢,早在成婚前几日,他便派人送来几车上好的绢布,让齐国公府的人直接从大门一路铺到洞房,不够再去江都宫的府库领用。
在两名贴身宫女的搀扶下,头盖红盖头的丹阳公主杨翎踩着绢布铺成的路,一路走到了洞房外面。
而齐国公府的下人早就在洞房门口放好了一个马鞍,杨翎需要从马鞍上跨过去,寓意婚后一切平平安安,称之为“坐鞍”。
“坐鞍”之后,一名跟在身后的宫女将一只用红绸包裹的活雁抛入屋内,因为鸿雁代指书信,若是以后夫妻二人分隔两地,就靠书信维系感情了。
因此,这只大雁是绝不能杀死的,婚礼过后还要将它放生。
这一步,称之为“奠雁”。
因为婚礼是在晚上进行,因此早在秦昇出门去迎亲时,齐国公府的宾客便已经散去,他自然也不需要再去招呼客人,而是跟着杨翎一起进了洞房内的青庐又称百子帐,意为多子多福互相对拜,分左右在婚床两头坐好,称之为“入帐”。
坐好之后,他和杨翎二人便要从一旁的盘子中抓起一把把的金钱和彩果朝着一旁观礼的亲朋好友撒去,寓意财源广进,早生贵子,五谷丰登,一边撒嘴里还要一边念诵着愿文
“今夜吉辰,杨氏女和秦氏儿结亲。伏愿成婚以后,千秋万岁,保守吉昌。”
这个环节,称之为“撒帐”。
“撒帐”过后,便有童男童女端着合卺酒走到床边,用稚嫩的声音高声喊道
“请新人共饮合卺酒。”
与后来的交杯酒不同的是,合卺酒并不是用杯或者碗喝酒,而是将一个匏瓜对半切开,用作盛酒的酒具。
因为匏瓜味苦,使得酒水也略微带有一丝苦味。
因此,新人共饮合卺酒,便有同甘共苦之意。
喝过合卺酒之后,又有人端来一碟羊肉,秦昇和杨翎各自拿起筷子象征性夹起一块吃下,这便是“合卺同牢”。
合卺礼后,又有人端来两把剪刀,秦昇和杨翎分别拿起一把,各自剪下一缕头发放在一起。
随后,秦昇用一根红绳将两缕头发绾在一起,打成结,放入一个精美的盒子内,作为他与杨翎夫妻同心的见证,即为“结发礼”。
在见证过新人的结发礼之后,观礼的宾客很识趣纷纷告退,这场漫长和繁琐的婚礼便只剩下最后一个流程“却扇礼”,即俗称的揭红盖头。
怀着有些紧张的心情,秦昇伸手慢慢掀开杨翎的红盖头。
只见在烛光的映照下,眼前的杨翎凤冠霞帔,含羞带怯,美艳异常,一时间竟看得他有些痴了。
杨翎一直低着头,根本不敢直视秦昇灼热的目光,脑海中却不住在回想昨天晚上母后派去的嬷嬷教给自己的那些东西,这一刻终于要到来了吗。
秦昇不知看了多久,才木木说了一句
“公主殿下,我”
杨翎一听,顿时有些又羞又恼,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娇嗔道
“都这时候了,怎么还叫我公主殿下。”
秦昇自知失言,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
“那我该叫什么什么好”
“我怎么知道,你自己想”
杨翎闻言越发羞恼,这家伙,怎么问这种问题,要自己怎么回答嘛
秦昇又抓着后脑勺想了想,试探性喊了一声
“翎儿”
杨翎虽然脸红得几乎要滴出血,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用几乎轻不可闻的声音应了一声“嗯”,随后又更加低的声音说道
“我以后就叫你秦郎吧”
既然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秦昇也就不再把持自己了,说了一句“翎儿,时候不早了,我们早点歇息吧”,就一把吹灭了床头的红烛
洞房内一时春色无边
知道有些内容你们不爱看,我就不写了
这一夜,守在门外的几名宫女脸上的羞红就没消退过。
丹阳公主也终于明白,原来母后劝她给秦昇纳妾,真的是为她的身体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