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严华,墨阳是惊叹的,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美的男子。
那种美是惊心动魄的,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尤其是他说话和笑起来的时候,满满的灵动,让人震撼。
墨阳扯了扯姜绾的袖子“你该不会看上她了吧”
姜绾黑了脸“你说什么呢,他还是个孩子”
墨阳颔首“对啊,就因为他是个孩子,我觉得你应该放过他,再说,乔连成也挺好看”
姜绾的脸更黑了“没有的事,我就是想帮帮他,他也曾经救过我”
被姜绾这么一说,墨阳才微微松了口气。
他上前温润地开口“走吧,我带你去看病”
严华有点慌乱,整个人明显没有那般从容淡定了。
姜绾伸手抓住了他的手“放心,没事,我在的”
严华感觉到手上的温暖,一颗心落了地。
墨阳亲自带着他,找了燕京比较权威的一个眼科医生。
“这位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白医生”
姜绾急忙打招呼“白医生您好,我叫姜绾,是患者家属”
严华听到患者家属几个字,脸颊微红,唇角情不自禁地勾起了笑容。
旁边的墨阳看得清清楚楚,忍不住地将眸光转向别处,心里想着今晚得去找乔连成聊聊了。
白医生也不客气,直接给严华做检查。
一番检查后,他说道“严华的眼睛是先天的发育不良,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他说了一系列的术语,姜绾有听没有懂,反正很高端就对了。
最后白医生总结地说“目前国内的技术不太行,若是换眼角膜需要到国外手术,关键是还需要有合适的眼角膜可以更换”
姜绾这次听懂了“你的意思是,只要换眼角膜就可以了”
白医生点头“对,是这样的”
“但国内技术不过关”
姜绾笑了“那没关系,现在不过关以后就好了,祖国在发展,我们的医学也在进步的。”
“所以,我对此毫不担心”
白医生有些意外。
但姜绾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多言。
离开医院后,姜绾对严华道“相信我,我能治好你的眼睛,只是可能要等几年”
严华抿唇笑起来“没关系,有姐姐陪着,就算治不好也行”
姜绾一阵无语。
这么好的人,若是瞎一辈子不是太可怜了。
据她所知,眼角膜移植,在国内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
三十年后,眼角膜的移植已经很普遍了,甚至已经有了人工眼角膜作为替代品。
所以,要医治好严华不难。
严华的心态也很好,他想了想,可怜巴巴地说
“姜绾姐姐要经常来看严华啊,我一个人在家里好寂寞的”
此刻的严华可怜兮兮的,尽管眼底无光,但看向姜绾的眼神里满满都是孺慕之情。
那模样像是一个可怜的大狗狗在期盼主人的爱抚和食物。
墨阳刚好和白医生告别,出门便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他默了默,忽然明白严华对姜绾的依赖是什么了。
那是一种渴望,渴望有人关心和被爱。
这与男女之情无关。
因为墨阳的帮忙,中午姜绾想要请他吃饭。
墨阳也想要知道乔连成的近况,就答应了。
吃饭的时候,严华很乖巧地等着投喂。
姜绾将食物放在他的碗里。
他似乎习惯了黑暗,只要摸到了碗,就能精准地用筷子夹着食物送进嘴里。
姜绾担心他吃东西费事,特别给他要了饺子。
只要夹起来塞嘴里,一夹一个准。
墨阳看了一会,对姜绾道“这孩子是你的亲戚吗”
他故意这么问的。
姜绾摇头“不是,是我的救命恩人,现在是我的弟弟”
这孩子这么可怜,姜绾动了恻隐之心。
墨阳默了默道“我朋友和我说,他的眼睛这会即便去国外也是有些麻烦,因为眼角膜需要排队,不然没人愿意捐献”
“要是他家的财力雄厚,我朋友认识国外几个眼科方面的权威,可以先帮你们登记等着眼角膜供体。”
“若是等到了,再出国去做手术”
姜绾沉默了,她想到了墙壁里的金条,那么多的钱啊,财力何止是雄厚了
问题是,她到现在都不知道严华的家人是谁。
她也特别问过了刘文关于这个严华的底细。
刘文却摇头说不知道。
这户宅院是他们家租的,不过租期是五十年。
据说钱已经给了户主,户主早就走得没了影子。
平时来给严华送饭的人,他们都没见过。
问起严华,他是啥也不知道。
甚至连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
姜绾诧异地问“户籍呢,他在这里住,总要有户籍吧”
刘文回答“说到这个就郁闷了,派出所那边登记是,他父母双亡。”
“他在派出所的登记里是没有家人的,他是个孤儿”
姜绾都无语了。
或许只有严华知道真相,但严华不会说。
这人很有意思,这也是姜绾好奇想要接近了解的原因。
顿了顿,姜绾最后说道
“算了,关于手术这件事我再和他沟通吧”
“叔叔现在还好吗”
她问的是海荣天的弟弟。
墨阳笑了笑“我爸最近一门心思赚钱呢”
“不过家里开的公司也就是那样了,没什么开拓性,他就只能固守,赚钱不多但也不少,他有些不知足”
“对了,他还经常提到你,说你和牧野开的公司多么厉害,还说你有经商头脑。”
“每次说起来,他都气闷地骂大伯有病,好好的儿子和媳妇硬是给气走了”
姜绾莞尔一笑,她想了想道“你们家的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
她暂时还没想和二叔家合作,主要也是不了解。
但墨阳她感觉人还不错,二叔给她的第一印象也不错。
要是能帮可以帮帮。
墨阳急忙回答道“主要是服装和鞋子。”
“我们家有自己的加工厂,但是衣服的款式不新颖,鞋子的做工也不如南方的好。”
“反正就是,没有太多竞争优势”
姜绾沉默了。
这二十来年的服装都不是那么好做,但也是特别好做的。
市场需求很大,更新换代很快。
人们有钱了,便追求物质享受了,换新衣是常有的事。
但是,对于普通的服装厂来说就行了,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啊。
走大众路线就只能是薄利多销。
还真有点难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